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十三

列传

宋 【一百十七】

○宋一百十七

林勋

  刘才邵

  许忻

应孟明

曾三聘

  徐侨

度正

  牛大年

  陈仲微

林勋

刘才邵

许忻

应孟明

曾三聘

徐侨

度正

牛大年

陈仲微

△林勋

林勋贺州人政和五年进士为广州教授建炎三年献本政书十三篇言国家兵农之政率因唐末之故今农贫而多失职兵骄而不可用

是以饥民窜卒类为盗贼宜假古井田之制使民一夫占田五十亩其有羡田之家毋得市田其无田与游惰末作者皆驱之使为隶农以耕田

之羡者而杂纽钱谷以为十一之税宋二税之数视唐增至七倍今本政之制每十六夫为一井提封百里为三千四百井率税米五万一千斛

钱万二千缗每井赋二兵马一匹率为兵六千四百人马三千四百匹岁取五之一以为上番之额以给征役无事则又分为四番以直官卫以

给守卫是民凡三十五年而役使一遍也悉上则岁食米万九千余斛钱三千六百余缗无事则减四分之三皆以一同之租税供之匹妇之贡

绢三尺绵一两百里之县岁收绢四千余匹绵三千四百斤非蚕乡则布六尺麻二两所收视绢绵率倍之行之十年则民之口算官之酒酤与

凡茶盐香矾之榷皆可弛以予民其说甚备书奏以勋为桂州节度掌书记其后勋又献比校书二篇大畧谓桂州地东西六百里南北五百里

以古尺计之为方百里之国四十当垦田二百二十五万二千八百顷有田夫二百四万八千出米二十四万八千斛禄卿大夫以下四千人禄

兵三十万人今桂州垦田约万四十二顷丁二十一万六千六百一十五税钱万五千余缗苗米计五万二百斛有奇州县官不满百员官兵五

千一百人葢土地荒芜而游手末作之人众是以地利多遗财用不足皆本政不修之故朱熹甚爱其书东阳陈亮曰勋为此书考古验今思虑

周密可谓勤矣世之为井地之学者孰有加于勋者乎

△刘才邵

刘才邵字美中吉州庐陵人以大观二年上舍释褐为赣汝二州教授复为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宣和二年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靖

康元年迁校书郎高宗即位以亲老归侍居闲十年御史中丞廖刚荐之召见迁秘书丞历驾部员外郎迁吏部员外郎典侍右选事先是宗室

注宫观岳庙例须赴部远者或难于行才邵言许经所属以闻于部依条注拟行之迁军器监既而迁起居舍人未几为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

院帝称其能文时宰忌之出知漳州即城东开渠十有四为闸与斗门以潴汇决溉田数千亩民甚德之两奉祠绍兴二十五年召拜工部侍郎

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以疾请祠加显谟阁直学士卒赠通奉大夫才邵气和貌恭方权臣用事之时雍容逊避以保名节焉

△许忻

许忻拱州人宣和三年进士高宗时为吏部员外郎有旨引见是时金国使人张通古在馆忻上疏极论和议不便曰臣两蒙召见擢寘文

馆今兹复降睿旨引对今见陛下于多故之时欲采千虑一得之说以广聪明是臣图报万分之秋也故敢竭愚而效忠臣闻金使之来陛下以

祖宗陵寝废祀徽宗皇帝显肃皇后梓宫在远母后春秋己高久阙晨昏之奉渊圣皇帝与天族还归无期欲屈己以就和遣使报聘兹事体大

固己诏侍从台谏各具所见闻矣不知侍从台谏皆以为可乎抑亦可否杂进陛下未有所择乎抑亦金不复邀我以难行之礼乎是数者臣所

不得而闻也请试别白利害为陛下详陈之夫金人之始入也固尝云讲和矣靖康之初约肃王至大河而返己而挟之北行迄无音耗河朔千

里焚掠无遗老稚系累而死者亿万计复破威胜隆德等州渊圣皇帝尝降诏书谓金又渝盟必不可守是岁又复深入朝廷制置失宜都城遂

陷敌情惧我百万之众必以死争也止我诸道勤王之师则又曰讲和矣乃邀渊圣出郊次邀徽宗继往追取宗族殆无虚日倾竭府库靡有孑

遗公卿大臣类皆拘执然后伪立张邦昌而去则是金人所谓讲和者果可信乎此巳然之祸陛下所亲见今徒以王伦缪悠之说遂诱致金人

责我以必不可行之礼陛下遂己屈己从之臣是以不觉涕泗横流也夫彼以诏谕江南为名而来则是飞尺书下本朝岂讲和之谓哉我躬受

之真为臣妾矣臣窃料陛下必不忍为也万一奉其诏令则将变置吾之大臣分部吾之诸将邀求无厌靡有穷极当此之时陛下从之无以立

国不从之复责我以违令其何以自处平脱或包羞忍耻受其诏谕而彼许我者不复如约则徒受其辱而贻万世之讥纵使如约则是我今日

所有土地先拱手而奉敌人矣祖宗在天之灵以为何如徽宗皇帝显肃皇后不共戴天之雠遂不可复也岂不痛哉陛下审思之断非圣心所

能安也国家两尝得胜于淮甸虽未能克复中原之地而大江之南亦足支吾军声粗震国势粗安故金人因王伦之往复遣使来尝试吾若从

其请正堕其计不从其欲且复携我之金币而去亦何适而非彼之利哉为今之计独有陛下幡然改虑布告中外以收人心谓祖宗陵寝废祀

徽宗皇帝显肃皇后梓宫在远母后渊圣宗枝族属未还故遣使迎请冀遂南归今敌来邀朝廷以必不可从之礼实王伦卖国之罪当行诛责

以释天下之疑然后激励诸将谨捍边陲无堕敌计进用忠正黜远奸褎振纪纲修政事务为实效不事虚名夕虑朝谋以图兴复庶乎可矣今

金使虽己就馆谓当别议区处之宜臣闻万人所聚必有公言在廷诸臣与中外一心皆以金人之诏为不可从公言如此陛下独不察乎今日

之举存亡所系愚衷感发不能自己望鉴其惓惓之忠特垂采纳更与二三大臣熟议其便社稷天下幸甚疏入不省后忻托故乞从外补乃授

荆湖南路转运判官谪居抚州起知邵阳卒

△应孟明

应孟明字仲实婺州永康人少游太学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试中教官调临安府教授继为浙东安抚司干官乐平县丞侍御史葛邲监察

御史王蔺荐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轮对首论南北通好疆场无虞当选将练兵常如大敌之在境而可以一日忽乎贪残苛酷之吏未去

吾民得无不安其生者乎贤士匿于下僚忠言壅于上闻无乃众正之门未尽开而兼听之意未尽孚乎君臣之闲戒惧而不自持勤劳而不自

寍进君子退小人以民隐为忧以边陲为警则政治自修纪纲自张矣孝宗曰朕早夜戒惧无顷刻忘退朝之暇亦无他好正恐临朝或稍晏则

万几之旷自此始矣次乞申严监司庇贪吏之禁荐举徇私情之禁帝嘉奖久之他日宰相进拟帝出片纸于堂中书二人姓名曰卿何故不及

此其一则孟明也乃拜大理寺丞故大将李显忠之子家僮溺死有司诬以杀人逮系几三百家孟明察其冤白于长官释之出为福建提举常

平陛辞帝曰朕知卿爱百姓恶赃吏事有不便于民宜悉意以闻因问当世人才孟明对曰有才而不学则流为刻薄惟上之教化明取舍正使

回心向道则成就必倍于人帝曰诚为人上者之责孟明至部具以临遣之意咨访之帝一日御经筵因论监司按察顾谓讲读官曰朕近日得

数人应孟明其最也寻除浙东提点刑狱以乡部引嫌改使江东会广西谋帅帝谓辅臣曰朕熟思之无易应孟明者即以手笔赐孟明曰朕闻

广西盐法利害相半卿到任自可详究其事进直秘阁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畧安抚初广西盐易官般为客钞客户无多折阅逃避遂抑配于民

行之六年公私交病追逮禁锢民不聊生孟明徐具驿奏除其弊诏从之禁卒朱兴结集党侣弄兵雷化闲声势渐长孟明遣将缚致辕门斩之

光宗即位迁浙西提点刑狱寻召为吏部员外郎改左司迁右司再迁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寍宗即位拜太府卿兼吏部侍郎庆元初权

吏部侍郎卒孟明以儒学奋身受知人主官职未尝幸迁韩侂冑尝遣其密客诱以谏官俾诬赵汝愚孟明不答士论以此重之

△曾三聘

曾三聘字无逸临江新淦人干道二年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累迁军器监主簿有旨造划车弩三聘谓划车弩六人挽之而箭之所及止

二百六十步今所用克敌弓较之工费不及十之三一人挽之而射可及三百六十步利害晓然乃不果造光宗不朝重华官中外疑惧三聘以

书抵丞相留正正未及言会以他事不合求去三聘谓丞相今泯默而退耶亦将取今日所难言者别白言之而后退凡今阙庭之内闺门袵席

之闲父子夫妇之际羣臣莫敢深言者避嫌远罪耳丞相身退计决言之何嫌乎迁秘书郎帝欲幸玉津园三聘上疏言今人心既离大乱将作

小大之臣震怖请命而陛下安意肆志而弗闻知万一敌人谍知驰一介之使问安北宫不知何以答之奸宄窥闲传一纸之檄指斥乘舆不知

何以御之望亟备法驾朝谒不然臣实未知死所也孝宗病革复上疏言道路流言汹汹日甚臣恐不幸而有狂夫奸人托忠愤以行诈假曲直

以动众至此而后悔之则恐无及矣帝意为动及孝宗崩帝疾不能执丧朝论益震汹三聘谓今日事势莫若建储或戒之曰前日台谏诸公谓

汝夺其职今复有疏耶三聘曰此何时而可避烦言也寍宗立兼考功郎后知郢州会韩侂冑为相指三聘为故相赵汝愚腹心坐追两官久之

复元官与祠差知郴州改提点广西湖北刑狱皆辞不赴侂冑诛诸贤遭窜斥者相继召用三聘禄不及终不自言嘉熙闲三聘已卒有旨特赠

三官直龙图阁赐谥忠节

△徐侨

徐侨字崇甫婺州义乌人早从学于吕祖谦门人叶邽淳熙十四年举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

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丞相史弥远劾罢宝庆初葛洪乔行简代为请祠迄不受禄绍定中告

老得请端平初与诸贤俱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趣入觐手疏数千言皆感愤剀切上劘主阙下逮羣臣分别黑白无所回隐帝数慰谕之

顾见其衣履垢敝愀然谓曰卿可谓清贫侨对曰臣不贫陛下乃贫耳帝曰朕何为贫侨曰陛下国本未建疆宇日蹙权幸用事将帅非材旱蝗

相仍盗贼并起经用无艺帑藏空虚民困于横敛军怨于掊克羣臣养骄而天子孤立国势阽危而陛下不悟臣不贫陛下乃贫耳又言今女谒

阉宦相为囊橐诞为二竖以处国膏肓而执政大臣又无知缓之术陛下此之不虑而躭乐是从世有扁鹊将望见而却走矣时贵妃阎氏方有

宠而内侍董宋臣表里用事故侨论及之帝为之感动改容咨嗟太息明日手诏罢边帅之尤无状者申儆羣臣以朋党为之戒命有司裁节中

外浮费而赐侨金帛甚厚侨固辞不受侍讲开陈友爱大义用是复皇子竑爵请从祀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以赵汝愚侑食寍宗帝皆如

其请金使至侨以无国书宜馆之于外如叔向辞郑故事忤丞相意力匄休致帝谕留甚勤迁工部侍郎辞益坚遂命以内祠侍读不得巳就职

遇事尽言以疾申前请乃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侨学一以真践实履为尚奏对之言剖析理欲因致劝惩若其守官居家清苦刻厉之

操人所难能也

△度正

度正字周卿合州人绍熙元年进士历官为国子监丞时士大夫无愚贤皆策李全必反而不敢言正独上疏极言之且献毙全之策有三

其言鲠亮激切迁军器少监轮对言陛下推行圣学当自正家始进太常少卿适太庙灾为二说以献其一则用朱熹之议其一则因本朝庙制

而参以熹之议自西徂东为一列每室之后为一室以藏祧庙之主如僖祖庙以次祧主则藏之昭居左穆居右后世穆之祧主藏太祖庙昭之

祧主藏太宗庙仁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后世昭之祧主则藏之高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后世穆之祧主则藏之室之前为两室三年祫享则帷帐

幕之通为一室尽出诸庙主及祧庙主并为一列合食其上往者此庙为一室凡遇祫享合祭于室名为合享而实未尝合享今增此三室后有

藏祧主之所前有祖宗合食之地于本庙之制初无更革而颇己得三年大祫之义迁权礼部侍郎兼侍右郎官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迁

礼部侍郎转一官守礼部侍郎致仕卒赠四官 【按宋史此下有程珌传珌列爵为侯无善迹足录尝同宰相史弥远入禁中草矫诏史论谓

其窃取富贵今从删】

△牛大年

牛大年字隆叟扬州人庆元二年进士历官将作监主簿入对言人生居富贵崇高之位重而承宗社之托尊而为臣辟之戴天心靡常则

可畏也又言士气有扶持作兴之意而后搢绅无贪名嗜利之习无贪名嗜利之习而后有持正秉义之操陛下为之振起机括一运天下转移

而风俗易矣迁军器监主簿太宗正丞四川提举茶马兼权总领知黎州节制黎雅州屯戍军马加直宝章阁为工部郎官入对请惩贪吏迁侍

左郎中进直华文阁浙东提点刑狱迁守秘书少监宗正少卿升秘书监迁起居舍人升起居郎兼崇政殿说书以宝章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

宫卒特赠四官大年清操凛然所至以廉洁自持

△陈仲微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其先居江州旌表义门嘉泰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会守令阙通判又罢软不任台阃委以县事时齿凶部卒

并饥民作乱仲微立召首乱者戮之籍闭粜抑强籴一境以肃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他日沿檄过寺其徒久

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仲微见之曰吾何心哉吾何心哉质明首僧无疾而死寓公有诵仲微于当路而密授以荐牍

者仲微受而藏之踰年其家负县租竟逮其奴寓公有怨言仲微还其牍缄封如故其人惭谢终其任不敢挠以私迁海盐丞邻邑有疑狱十年

郡命仲微按之一问立决改知崇阳县寝食公署旁日与父老樵竖相尔汝下情毕达吏无所措手通判黄州职兼饷馈以身律下随事检柅军

兴赖以不乏制置使上其最辞曰职分也何最之有复通判江州迁干办诸司审计事知赣州江西提点刑狱忤丞相贾似道监察御史舒有开

言罢久之起知惠州迁太府寺丞兼权侍右郎官轮对言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材而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可

以陆沈天下之英雄似道怒又讽言者罢夺其官久之叙复时国势危甚仲微上封事其畧曰误襄者老将也夫襄之罪不专在于庸阃疲将孩

兵也君相当分受其责以谢先皇帝在天之灵天子若曰罪在朕躬大臣宜言咎在臣等宣布十年养安之往缪深惩六年玩寇之昨非救过未

形固己无极追悔既往尚愈于迷惟君相幡然改悟天下事尚可为也乃出仲微江东提点刑狱德佑元年迁秘书监寻拜右正言左司谏殿中

侍御史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书给事中厓山兵败走安南越四年卒年七十有二仲微天禀笃实虽生长富贵而恶衣菲食自同窭人故能

涵饫六经精研理致于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医药卜筮释老之学靡不搜猎云 【按宋史此下有梁成大李知孝二传成大知孝皆变诈倾险

残害正人为史弥远鹰犬无一善迹可录并从删】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三

猜你喜欢
  卷十九·赵二·佚名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四·杨仲良
  东都事略卷二十四·王称
  第五十四回 京邸被搜宵来虎吏 津门饯别夜赠骊歌·蔡东藩
  卷一百三十八·杨士奇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七三三 谕未看出《青霞集》空格未填之仓圣脉等着降级调用·佚名
  ●目录·段光清
  萧亻免传·刘昫
  皇甫晖传·欧阳修
  献书秦王·佚名
  卷六·赵汝愚
  船政例·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暮年有感·梁漱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紫薇诗话[标点本]·吕本中

    晁伯禹载之,学问精确,少见其比,尝作〈昭灵夫人祠诗〉云:“杀翁分我一杯羹,龙种由来事杳冥。安用生儿作刘季?暮年无骨葬昭灵。”晁知道咏之〈西池唱和诗〉有“旌旗太一三山外,车马长杨、五柞中。柳外雕鞍公子

  • 歴代诗话卷三十·吴景旭

      戊集中之上  汉魏六朝  褦襶  程晓嘲热客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呉旦生曰玉篇广韵不载二字艺文类聚作襶集韵褦音柰襶音戴炙毂子云褦襶笠子也冯元成云凉笠也以竹为胎蒙以帛暑时戴之以遮日今暑中谒客称

  • ●卷八·翁方纲

    (王文简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渔洋诗话》:“余往在如皋,马上成《论诗绝句》,从子净名作注。”此诗作於康熙元年壬寅之秋,先生年二十九岁,与遗山之作,皆在少壮。然二先生一生识力,皆具於此,未可仅以少作目之。

  • 第五十回 求师母软语温存·陈端生

    第五十回求师母软语温存诗曰:昔年一自侯门别,今日深藏相府尊。人事因时随处改,转求善为我言因。啊唷,是呀!就叫媳妇去求见便了。东平千岁应连声,回向旁边郡主云:今日不须前去了,明朝十一是良辰。早时犹怕师临阁,进膳过时再起

  • 卷十四·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四 秦嘉【字士会陇西人】 述昏诗【二章】 羣祥既集二姓交欢敬兹新昏六礼不愆羔鴈总备玉帛戋戋君子将事威仪孔闲猗兮容兮穆矣其言纷彼

  • 御选元诗卷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十八五言古诗六黄溍杂诗二首晨起步南园旭日朗以清葵花众草中粲粲敷丹荣流光非汝私独尔心自倾览物有深懐伫立方含情春风着万物悠悠皆自私可怜儿女花荣悴更相持独有涧底松偃蹇如不知何疑扬执防草

  • 第十三场·田汉

    [渔翁、渔婆同划船上。救王有才上船。翁婆哦,王有才!不是个好东西,把他捆起来。[王欲逃,渔翁持桨打介。渔翁 瞧,阮太公来了。[阮复成带朱贵划上。渔翁 太公,春姑娘找你呢!阮复成 我正要找她。渔翁 你我一同前去。(同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五·佚名

    嘉靖三年十一月辛酉朔复除给事中杨秉议于吏部巴思明于兵科○礼部尚书席书复具乞归不允○壬戌○巡抚凤阳都御史胡锭等言淮阳庐凤徐滁和先旱后水又河溢漂没田庐人畜请行蠲恤户部覆以上年赈剩银粮贮在仓库者亟发备赈两淮

  • 卷之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十二·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十一月。己酉。谕内阁。毛昶熙、万青藜奏。勘估普祥峪菩陀峪吉地工程出力人员。请奖一摺。向检吉地工程勘估人员。并无给奖成案。所请着毋庸议。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冯尔昌奏。河涨私掘。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七·阿桂

    七月乙巳陈辉祖奏言【臣】接奉谕旨令拨兵赴川听调用【臣】随于通省各标协营内挑派二千名令将刘廷栋植璋游击傅宗孔巴达玛图等分起带兵又派副将李文英为统领其应用军械俱令挑选坚利轻便遄行庶沿途不致稽滞至各兵御

  • 卷七·杨大雅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七宋 杨侃 辑阿房【贾山传二十一】秦为阿房之殿师古曰阿房者言殿之四阿皆为房也一说大陵曰阿言其殿高若于阿上为房也韦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师古曰韦带以单韦为带无饰也弧弓【韩安国传二

  • 卷三百二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时知延州庞籍论范仲淹攻守之策上疏曰臣近奉诏详范仲淹所上攻守之策及范仲淹近遣本州推官张问至具述延庆之

  • 卷一百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五 朱批田畯奏摺 陕西凉州总兵官【臣】田畯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叨沐 皇恩畀以封疆重任自今岁奉 旨撤兵於八月初九日抵凉州任所随即

  • 卷二百四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二四裔考西南夷云南土司一明太祖洪武十四年诏谕云南诸郡蛮时大军至滇梁王走死既置云南府自是诸郡以次来归明史土司传曰云南诸郡垂及累世规

  • 殊好第三十九·佚名

    累榭洞房,珠帘玉扆,人之所悦也,鸟入而忧;耸石巉岩,轮菌虬结,猨狖之所便也,人上而栗;五音六律,《咸池》《箫韶》,人之所乐也,兽闻而振;悬濑碧潭,澜波汹涌,鱼龙之所安也,人入而畏。飞鼯甘烟,走貊美铁,云鸡嗜蛇,人好刍豢。鸟兽与人,受性既殊

  • 三十八、庭前柏树·慧开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州云:“庭前柏树子。”   无门曰:若向赵州答处见得亲切,前无释迦,后无弥勒。   颂曰: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二·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詩偈遊雲門十詠尋路興哉拽杖行,信步入荒草,問取採樵人,咸云此路好。上爐峰白雲縹緲處,獨立兩山間,分付登臨者,藤蘿信手攀。陟嶮懸崖多嶮峻,磊落路難行,步出稜層外,坦然一掌平。絕頂雲外孤峰立,群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