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唐纪十八

唐纪 【十八】

昭宗二

宣帝

○昭宗二

天复元年春正月乙酉神策军将孙德昭董彦弼周承诲以兵讨乱皇帝复于位刘季述王仲先王彦范薛齐偓伏诛黜皇太子为德王丙

戌以孙德昭同平章事充静海军节度使赐姓名李继昭丁亥崔胤进位司空己丑朱全忠械送程岩至京师伏诛庚寅以周承诲为岭南西道

节度使赐姓名李继诲董彦弼为寍远军节度使赐姓李并同平章事与李继昭俱留宿卫癸巳进朱全忠爵东平王加李茂贞尚书令兼侍中

进爵岐王戊申朱全忠取绛州壬子取晋州二月甲寅朔以旱避正殿减膳李克用取泽州己未朱全忠攻河中戊辰执护国军节度使王珂寻

杀之全忠以张存敬为河中留后辛未封全忠为梁王以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王溥为中书侍郎吏部侍郎裴枢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加刘仁恭罗绍威并兼侍中三月辛亥朱全忠取沁州壬子取泽州进攻潞州降其节度使孟迁夏四月丁巳取辽州己未拔承天军甲戌帝

享于太庙丙子大赦改元武德贞观功臣子孙叙进之予酅公介公后一子官免畿内光化以来逋负朱全忠攻太原李克用与战于洞涡败之

全忠乃还五月癸卯以朱全忠为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节度使己酉加钱镠守侍中张全义兼中书令六月李克用取隰慈二州闰月以孟

迁为河阳三城节度使以河阳节度使丁会为昭义军节度使秋八月杨行密攻杭州冬十月戊戌朱全忠称兵向阙钱镠败杨行密之兵于青

山戊申朱全忠至河中十一月己酉凤翔宿卫军使李继筠勒兵阙下诸军大掠朱全忠至同州匡国留后司马邺降之壬子左神策军中尉韩

全诲劫帝如凤翔是夕次鄂县韩建以华州附于朱全忠癸丑李茂贞迎车驾于田家硙丁巳朱全忠以韩建为忠武军节度使赵珝为匡国军

节度使以前商州刺史李存权知华州辛酉以兵部侍郎卢光启权句当中书事壬戌车驾至凤翔癸亥李茂贞及朱全忠战于武功败绩丁卯

以卢光启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机务戊辰朱全忠至凤翔军于城东辛未移兵趣邠州甲戌崔胤裴枢罢乙亥朱全忠攻邠州丁丑静难军节度

使李继徽降之复其姓名曰杨崇本十二月戊戊全忠攻盩厔屠之清海军节度使徐彦若卒表以行军司马刘隐为留后戎昭节度使冯行袭

杀中使之征兵江淮者武贞军节度使雷满卒子彦威自称留后

二年春正月癸丑朱全忠屯三原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周德威攻慈隰晋等州丁卯以给事中严龟为岐汴和协使二月戊寅朱全忠还

军河中李嗣昭攻慈隰下之进逼晋绛乙未朱全忠将氏叔琮败河东兵于蒲县盗发简陵王建取利州三月戊午氏叔琮击李嗣昭军败之复

取慈隰二州进攻太原丁卯叔琮引兵还李克用复取慈隰二州以金吾将军李俨为江淮宣谕使以杨行密为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吴王以

讨朱全忠加马殷同平章事夏四月辛丑回鹘请发兵赴难卢光启罢杨行密取升州五月己未朱全忠发河中趣凤翔李茂贞与全忠将康怀

英战于武功败绩庚午韦贻范罢钱镠进爵越王六月丙子以中书舍人苏检为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申李茂贞及朱全忠战于虢

县败绩丙戌朱全忠拔凤州丁亥进逼凤翔秋七月甲辰朱全忠拔成州乙巳拔陇州复攻秦州不克八月己亥韦贻范起复保大军节度使李

茂勋帅师救凤翔朱全忠击走之辛丑王建攻兴元山南西道节度使王万宏降之以王宗涤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九月戊申李茂贞及朱全忠

战于槐林败绩武定军节度使拓拔思恭以洋州附于王建癸亥以李茂贞为凤翔静难武定昭武四镇节度使冬十月王建取兴州丁亥朱全

忠表迎车驾己丑以诏赐全忠十一月癸卯李茂勋复以兵援凤翔朱全忠遣兵袭鄜坊壬子入坊州甲寅入鄜州以李晖权知军府事李茂勋

遁去丙辰韦贻范薨十二月李茂勋遣使请降于朱全忠更名周彝是岁卢光稠攻岭南取韶州

三年春正月丙午王师范取兖州戊申杀左右神策军中尉韩全诲张彦宏内枢密使袁易简周敬容及李继筠李继诲李彦弼辛亥以翰

林学士姚洎为汴岐和协使壬子以工部侍郎崔胤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子车驾出凤翔如朱全忠军是夕攻岐山己巳

至自凤翔哭于太庙大赦庚午崔胤及朱全忠杀中官七百余人辛未以胤兼判六军十二卫事二月壬申诏停在凤翔一切所除官甲戌贬陆

扆为沂王传分司东都丙子王溥罢朱全忠杀苏检吏部侍郎卢光启戊寅赐朱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降京师河中凤翔府同邠鄜三

州死罪以下己卯以辉王祚为诸道兵马都元帅庚辰朱全忠为太尉中书令副之以崔胤为司徒裴枢为清海军节度使壬辰以朱友裕为镇

国军节度使乙未以朱友伦为左军宿卫都指挥使戊戌朱全忠归镇以裴枢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月朱全忠攻青州夏四月己

卯以朱全忠判元帅府事王师范求援于淮南乙未杨行密遣其将王景仁赴之又遣别将攻宿州全忠遣康怀英救之淮南兵引还五月壬子

成汭及杨行密战于君山败死雷彦威袭江陵陷之以颍州刺史朱友恭检校司空充武寍军节度使王景仁合莱州刺史王师诲兵攻密州拔

之六月乙亥朱全忠取登州丙子王师范王景仁及朱友寍战于石楼败之友寍战死秋七月朱全忠至临朐王师范与战败绩全忠复取密州

八月庚辰加王建守司徒进爵蜀王九月癸卯朱全忠将杨师厚及王师范战于临朐败之杨行密杀奉国军节度使朱延寿辛亥朱全忠拔棣

州杀其刺史邵播戊午王师范降于朱全忠冬十月杨行密攻润州朱全忠取兖州以康怀英为泰寍军节度使朱友伦死朱全忠以其兄子友

谅代典宿卫忠义军将赵匡明袭江陵陷之自称留后王建取忠万施三州甲戌取夔州十二月裴贽罢杨行密克宣州杀寍国军节度使田頵

辛巳以礼部尚书独孤损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丙申朱全忠杀尚书左仆射张浚

天佑元年春正月乙巳崔胤罢以裴枢判左三军事充盐铁转运使独孤损判右三军事兼判度支以兵部尚书崔远为中书侍郎翰林学

士左拾遗柳璨为右谏议大夫并同平章事己酉朱全忠杀太子少傅崔胤及京兆尹郑元规威远军使陈班戊午全忠迁唐都于洛阳壬戌车

驾发长安二月乙亥次陕州丙子朱全忠自河中来朝甲申封子祯为端王祁丰王福和王禧登王佑嘉王三月丁未以朱全忠兼判左右神策

及六军诸卫事全忠奏以长安为佑国军以韩建为节度使以郑州刺史刘知俊为匡国军节度使丁巳帝遣间使如河东淮南西川告急夏四

月全忠趣驾东行闰月丁酉车驾发陕州壬寅全忠逆于新安杀医官使阎佑之司天监王墀内都知韦周晋国夫人可证等甲辰至自西都享

于太庙乙巳大赦改元诏讨李茂贞杨崇本戊申以蒋玄晖为宣徽南院使兼枢密使王殷为宣徽北院使兼皇城使张延范为金吾将军充街

使以韦震为河南尹兼六军诸卫副使又征武寍军节度使朱友恭为左龙武统军保大军节度使氏叔琮为右龙武统军癸丑以张全义为天

平军节度使乙卯以朱全忠为宣武宣义护国忠武四镇节度使钱镠更封吴王罗绍威进爵邺王五月以陕州为兴唐府丙寅加河阳节度使

张汉瑜同平章事辛未朱全忠还镇六月李茂贞杨崇本王建传檄合兵以讨朱全忠全忠以镇国军节度使朱友裕为行营都统保大军节度

使刘鄩屯兵同州秋七月朱全忠以兵屯河中庚寅建凌烟阁图画朱全忠八月壬寅全忠令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以兵入宫至寝殿是夕皇

帝崩年三十八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明年改谥曰恭灵庄闵庙号襄宗后唐同光初复故谥号陵曰和陵

昭宗龙纪一年大顺二年景福二年干寍四年光化三年天复三年天佑一年凡十六年

○宣帝

昭宣帝讳柷昭宗第九子也母曰积善太后何氏始封辉王名祚天复三年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朱全忠已弒昭宗矫诏立

为皇太子改名柷监国军事天佑元年八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柩前己酉追削昭仪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为悖逆庶人以龙武牙官

史太为棣州刺史以酬其弒逆之功庚戌羣臣上表请听政乙丑皇帝见羣臣于崇勋殿西廊下衢州刺史陈璋睦州刺史陈询并以州附杨行

密九月己巳以裴枢充大行皇帝山陵礼仪使独孤损充山陵使兵部侍郎李燕充卤簿使韦震充桥道使宗正卿李克勤充按行使庚午尊皇

后曰皇太后辛巳以权河南尹张廷范充山陵桥道使并兼充顿递应按等使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癸巳朱全忠自河中来朝甲午复检校

太保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姓名贬李彦威为崖州司户贬检校司徒右龙武统军氏叔琮为白州司户 【旧书作贝州司户今考其谪词云谪

掾遐方若贝州在河北道不可谓之遐方也兹依通鉴】 寻赐自尽是日全忠归镇丙申复以朱全忠为宣武宣义护国天平四镇节度使张全

义为河南尹充忠武军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朱友裕卒于行营十一月杨行密攻光州又攻鄂州朱全忠率师救之行密乃还是岁虔州刺史

卢光稠卒其将李图自称知州事 【五代史记卢光稠卒于梁开平五年而通鉴又在开平四年皆与此异】 以刘隐为清海军节度使

天佑二年 【新旧纪但书二年今依通鉴加天佑号  按嗣君践祚踰年改元正也昭宣帝畏朱全忠不敢改元止以先君旧号纪岁月

然其来亦有所自如代宗之广德改于肃宗宝应之二年七月文宗之太和改于敬宗宝历之三年二月懿宗之咸通改于宣宗大中之十四年

十一月虽俱只在即位之次年然其久者乃至历十六月始改则亦无怪昭宣帝之因仍而蒙以终世矣】 春正月杨行密克润州杀安仁义丁

丑盗焚干陵下宫朱全忠攻寿州不克二月辛卯还师壬辰以前保大军节度使刘鄩为金吾卫大将军充右街使兵马指挥使朱汉宾为右羽

林统军以李振为平卢军留后杨行密克鄂州杀杜洪戊戍朱全忠杀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秘祁王祺雅王正琼王祥 【

新书无沂王雅王旧书昭宗十子传亦作杀德王以下六王帝纪则云九王而不书其名兹据通鉴书之又新纪德王名作禔考昭宗子名皆从

示似当作禔为是然昭宗子别有颍王禔新书亦惟此作禔其余皆作裕也】 己酉葬昭宗皇帝于和陵三月庚午以前平卢节度使王师范为

河阳三城节度使甲子裴枢罢戊寅独孤损罢以礼部侍郎张文蔚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申崔远罢以吏部侍郎杨涉为中书侍

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刘隐同平章事夏四月壬辰以检校司徒和王傅张廷范为太常卿乙未以旱避正殿减膳丙午以前棣州刺史刘仁

遇检校司空充泰寍军节度使辛亥降京畿死罪以下给复山陵役者一年五月癸酉贬新除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为棣州刺史尚书左仆射

裴枢登州刺史右仆射崔远莱州刺史乙亥贬吏部尚书陆扆为濮州司户工部尚书王溥为淄州司户庚辰贬检校司徒守太保致仕赵崇为

曹州司户兵部侍郎王赞为濮州司户辛巳再贬裴枢为陇州司户独孤损为琼州司户崔远为白州司户王建取金州昭信军节度使冯行袭

奔均州六月行袭复取金州杨行密克婺州戊子朱全忠杀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赵崇王赞及朝士贬官者三十余人己丑贬司空致仕

裴贽为青州司户寻杀之壬辰敕诸道管内有新除官官前资朝官敕到三日内督遣赴阙秋七月卜郊辛酉赐全忠迎銮纪功碑癸亥贬太子

宾客柳逊为曹州司马岳州刺史邓进忠以州附于马殷八月乙未削赵匡凝官爵遣武寍军节度使杨师厚率师击之己亥朱全忠自以亲军

赴之处州刺史卢约取温州杨师厚收唐邓复郢随均房等州九月甲子赵匡凝出兵阵于汉滨师厚击败之傅其城下匡凝出走遂克襄州丙

寅封弟禔为颍王祜蔡王 【新书帝纪及诸王传祜俱作佑通鉴亦同考昭宗子德王裕本名佑且天佑元年又见嘉王佑而此蔡王复名佑

乃事之必不然者兹据宗室世系表辑】 丁卯荆南节度使赵匡明弃城走其将王建武以荆州降于朱全忠全忠以贺瓌为荆南留后以杨师

厚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己巳改武成王庙为武明王乙酉改卜郊冬十月丙戌以朱全忠充诸道兵马元帅别开幕府以全忠家讳改金州昭信

军为戎昭军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改军号以避逆臣家讳可谓冠履倒置庸懦若此安得不为天下所轻唐室凌夷至是葢亦无足论

矣】 甲午议驳昭宗谥号丁未改题神主癸丑改成德军为武顺军自余县名有信字成字犯朱全忠祖父名者并改之十一月庚午三卜郊庚

辰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卒以其子渥为节度副大使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郡王辛巳以朱全忠为相国总百揆进封魏王加九钖十

二月全忠辞魏王九锡之命丁酉杀蒋玄晖及丰德库使应顼尚食使朱建武庚子省枢密及宣徽南院使独置宣徽使一员以王殷为之赵殷

衡为副使癸卯以柳璨为司空戊申朱全忠弒皇太后于积善宫又杀宫人阿秋阿虔己酉敕以太后丧废朝三日收所上皇太后宝册追废为

庶人遣官告郊庙庚戌敕罢来年上辛谒郊庙礼癸丑贬柳璨为登州刺史太常卿张廷范为莱州司户甲寅斩璨于上东门外车裂张廷范于

都市

三年春正月乙卯朱全忠以四镇之师会河北诸军屯于深州壬戌淮南将王茂章以宣歙二州附于钱镠钱镠取睦州以茂章为镇东节

度副使己巳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杀其衙内亲军八千人庚午朱全忠自内黄入于魏州二月杨渥取岳州癸巳王建取归州三月戊寅以朱全

忠领诸道盐铁转运使判度支户部事充三司都制置使夏四月癸未朔日有食之镇南军节度使锺傅卒其子匡时自称留后魏博牙将史仁

遇作乱据高唐朱全忠讨平之李克用攻邢州不克刘守文攻贝州又攻冀州朱全忠击走之六月以京兆尹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平卢节度

使以平卢节度使王重师为京兆尹秋七月杨渥取饶州己未朱全忠自魏州归大梁八月甲辰全忠复以兵攻沧州钱镠克衢州九月杨渥克

洪州执锺匡时杨崇本攻夏州匡国军节度使刘知俊击败之擒坊州刺史刘彦晖是月以霖雨禜于都门冬十月丙戌王建立行台于蜀承制

封拜李克用攻潞州以救沧州戊戌杨崇本及刘知俊战于美原败绩十一月刘知俊康怀英攻鄜延等州克之加知俊同平章事以怀英为保

义军节度使忠国军节度使高彦卒其子丰自称留后十二月钱镠以王茂章领寍国军节度使闰月戊辰昭义军节度使丁会以泽潞降于李

克用克用以李嗣昭为昭义留后甲戌朱全忠引军还

四年春正月壬寅朱全忠至大梁御史大夫薛贻矩赍诏往劳之二月壬子诏宰相帅百官齐诣元帅府劝进三月朱全忠以亳州刺史李

思安为北路行军都统以击幽州夏四月己酉刘守光囚其父仁恭自称卢龙节度使戊午钱镠取温州甲子皇帝逊位于朱全忠全忠废帝为

济阴王迁于曹州明年二月癸亥帝遇弒年十七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之定陶乡后唐明宗时就故陵置园邑追谥曰昭宣光烈孝

皇帝陵曰温陵

昭宣帝天佑 【仍昭宗年号】 三年

右唐二十帝合二百九

钦定续通志卷十八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七十四·王称
  卷三十二·吴广成
  宋史全文卷二十九下·佚名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蓝衣社·恽逸群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四·纪昀
  通志卷四十五·郑樵
  四七四 谕内阁国泰审办王仲智收藏不法书籍案殊属过当着交部察议·佚名
  卷二十·阿桂
  守溪笔记·王鏊
  进律表疏·长孙无忌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吕思勉
  165.郭子仪单骑退回纥·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问礼第六·王肃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对曰:“丘也鄙人,不足以知大礼也。”公曰:“吾子言焉。”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辩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

  • 卷一百十四·毕沅

      ◎宋纪一百十四 ∷起阏逢摄提格七月,尽十二月,凡六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   秋,七月,戊申朔,吏部尚书兼侍讲胡松年充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徽猷

  • 第十八回 借寇君颍上迎銮 收高峻陇西平乱·蔡东藩

      却说建武八年春月,中郎将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奉命西征,进取略阳。遵在途遇病,折回都中,独歙率精兵二千余人,伐山开道,绕出番须回中,直抵略阳城下。守将叫做金梁,在城安坐,一些儿没有豫备。等到城外鼓声大作,方才登陴了望,足

  •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九·阿桂

    四月戊戌上谕军机大臣曰昨以丰升额一路兵力稍单因传谕图思徳令将原偹之兵选派二千迅速起程前往今思添调黔兵原为协助进勦之势若黔兵到时丰升额业已攻克日旁等处进攻勒鸟围自当令调到之兵随其继进若日旁尚未攻克或温福

  • 江右语二(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江右语二(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姜曰广(二子失名)、刘士祯(子肇泰、肇临、肇升、肇履、肇谦、肇顺)、梁于涘(妾张氏)、陈泰来(子正仪、文学熊维朴)、曾亨应(兄大应、詹兆恒)姜曰广字居之,号燕及,江西新建人,万历己未进士,以庶常授

  • 卷三 高后纪 第三·班固

    (汉高后吕雉,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原文】高皇后吕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吕后为太后。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无子,取后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

  • 原序·陈骙

    李焘原序馆阁録十卷淳熙四年秋天台陈騤叔进与其僚所共编集也上世官修其方故物不坻伏後世弗安厥官其方莫修职业因以放失夫方云者书也究其本原事迹及朝夕所当思营者悉书之法术具焉使居是官者奉以周旋虽百世可考尔周官三

  • 公孙龙第十一·孔鲋

    公孙龙者、平原君之客也、好刑名、以白马为非白马、或谓子高曰、子高孔穿之字孔箕之子伋之元孙此人小辨而毁大道、子盍往正诸、子高曰大道之悖。天下之校枉也。吾何病焉。或曰虽然、子为天下故往也、子高适赵、与龙会

  • 提要·胡居仁

    臣等谨案居业録八卷明胡居仁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人是书皆其讲学语録居仁与陈献章皆出吴与弼之门而宗旨截然互异献章之学上继金溪下启姚江居仁则恪守朱子不踰尺寸故以敬名其斋而是书之中辨献章之近禅不啻再三盖其人

  • 卷八·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八长洲余萧客撰周礼周礼序至六十为武都守郡小事少乃述平生之志着易尚书诗礼传皆讫唯念前业未毕者唯周官年六十有六目瞑意倦自力补之谓之周官传也马融传【贾

  • 第十章 8·辜鸿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

  • 卷九十九·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九大顺之徴【臣】按经文以以顺天下发端因述五等之孝而总结之以尊卑虽殊孝道同致盖因心而行横塞无际虽云随力尽分而施化实待圣人能左右之曰以也自曾子曰甚哉

  • 卷十六·曾国藩

    卷十六胸襟篇襟怀宽广,能容天下之物。《呻吟语》曰:涵容是处人第一法,养心第一着。曾国藩说,喜怒形于色,“乃无涵养之力,是薄福之人,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宋代名相吕端外似愚拙,然每临大事不糊涂。军机大臣张廷玉胸中有泾

  • 兜率龟镜集目录·弘赞

    初集 应化垂迹  傅大士  契此和尚  婆罗门  二百亿罗汉  末田地尊者  引正王  嗢嗢罗罗汉  清辩论师  佛驮跋陀罗  德光论师  道法禅师  慧览禅师  智严法师  华手比丘  戴颙处士  

  • 黄庭经·佚名

    《黄庭经》分《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三种。《中景经》系晚出道书,通常不列于《黄庭经》之内。“黄庭”一词已见于汉代。古人认为,黄为中央之色,庭乃四方之中。五行土居中,色尚黄,在人五脏则脾

  •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佚名

    经名: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第十二种著录《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上经》 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上卷述上清玉霞紫暎

  • 死水·闻一多

    中国现代诗集。闻一多著,1928年新月书店出版,内收诗歌28首。是继《红烛》之后的第2本诗集。本诗集中所表现出来的浓烈的爱国情思、独创的艺术风格、鲜明的民族特色,使作者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赢得了声誉。《死水》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