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四八 江南道监察御史费孝昌奏陈不设领办多设分校仰祈圣训折

九四八 江南道监察御史费孝昌奏陈不设领办多设分校仰祈圣训折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江南道监察御吏臣费孝昌跪奏,为敬陈管见,仰祈圣训事。

窃照四库全书馆钦奉谕旨,着于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行宫之文澜阁缮写全书三分,安置各该处,俾江浙士子得以观摩誊录,俱发内帑银两雇觅书手缮写。仰见我皇上不惜帑金,广敷文教,嘉惠艺林至意,诚千古未有之隆轨也。嗣经该馆奏准章程条例,内开:书手缮写,每字一千给值二钱五分,毋庸设立总校。其分校六十员于翰林院、内阁、国子监等衙门遴选派办,如有迟误草率,随时参处。又因所雇书手人数众多,难以查催,拟就其中择其稍有才干、人尚诚实者,【真按:不知是否为简化字之干乱者!】作为领办,一切纸张书籍,令其承领分给。各等语。

伏查此种钞胥人等,非有顶带人员可比。一时应募而来,聚散无常,贤否不一,求其才品兼优者,实难其选。今遽责以领办书籍纸张等事,纸张犹可言也,书籍则系内府尊藏之本,倘有疏虞,关系匪小。且发写书籍既交伊等承办,则雇值银两势不得不交伊等给领。夫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是以书手未经募集,而图充领办者早已纷纷攘逐。恐伊等一朝权在,借端掯勒,扣克分肥等弊,不能保其必无。而况未写之前,由领办一番经手,既写以后,复由分校一番经手,无论增一领办,卽增一不写字之书手,工食帑项虚縻,【真按:疑当作糜字.】就此前后两番收发,亦未免头绪繁多,旷延时日。臣不揣愚昧,窃谓领办一项竟可不设,只须多派分校。约计书手千名,统以二百员分校。每分校一员,责令雇觅书手五名。夫以一分校官之同乡亲友,能缮写者五人,不待外索,加以耳目切近,稽查便宜,万无人书散失之患。而各书手计字给值,卽令分校官亲行支给,亦可人人得邀实惠,感荷皇上。至于原定分校六十员,闻咨取之后,至今尚未足额。揆厥由来,缘此番有分校而无总校,责成既专,处分亦重,遂致各存观望之心,大失急公之道【真按:办理四库全书的困难.人性本贱呀.嗟呼如真者固不乏人,然非常人尔.】。然而欲折其心,则惟有多派之一法。盖多则力分而事易,少则任专而责重,其势然也。应请于各部院衙门等官概行咨取,量加酌派,其有实在当头办事不能分身兼顾者,令各该堂官确切声明,方免开送,否则以规避论。总而计之,书手千名,一日可得一百万字,一年可得三万六千万字。而分校每员每日校勘五名书手之字,不过五千,既得从容,自能详慎。卽已派四分书分校之员,不过每日添阅五千字数,亦不至遽形竭蹶。如此办理,庶事易集而弊窦不滋。

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饬馆议覆施行。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奉朱批:此奏亦有所见。该馆大臣详议具奏。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一·志第四十七·选举三·张廷玉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八十一·赵尔巽
  卷六十三 景德三年(丙午,1006)·李焘
  ●卷六。恩叙一·梁章钜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二·倪在田
  卷之八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提要·吕祖谦
  光绪十一年·佚名
  三五二 谕内阁明人刘宗周等书集只须删改无庸销毁·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四·阿桂
  战国策卷四·鲍彪
  卷二百九十五·杨士奇
  齐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490)·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密·唐圭璋

      密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人。流寓吴兴,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又号四水潜夫。生于绍定五年(1232)。曾为义乌令,入元不仕。卒于大德二年(1298),年六十七。有草窗词、旉洲渔笛谱、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志雅堂杂钞、浩然斋雅谈、武林

  • 陈知柔·唐圭璋

      知柔字体仁,自号休斋居士,温陵(今福建泉州)人。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知循州,徙贺州。淳熙十一年(1184)卒。   人月圆   鬓缘心事随时改,依旧在天涯。多情惟有,篱边黄菊,到处能华。

  • 四集卷七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古今体六十九首【庚子六】五依皇祖华山诗韵更入向西路春山几叠深新题选竹刻旧咏被苔侵寺鲜参禅侣庭来听法禽虽云骋游目随处仰尧襟灵岩寺西入石路仍用唐刘长卿

  • 卷二十二·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十二诸家朱葭州自牧【二十首】自牧字好谦棣州厌次人皇统中南迁宋端卿榜登科大定初以同知晋寜军事卒官有诗云寒天展碧供飞鸟落日留红与断霞乂云水禽孤影白霜果半腮红海气升孤月岩

  • 御选明诗卷七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七十三七言律诗六王偁过旧游有感湿云如醉防轻尘黄蜨东风满四邻新緑只疑销晚黛落红犹记掩歌唇舞楼西去空残日月榭香飘不见人欲觅梨云仙梦逺坐临芳沼独伤神宿巴陵闻笛玉笛飘残月下声空江秋入思冥

  • 卷一百八十二·志第一百三十五·食货下四·脱脱

        ◎食货下四   ○盐中   元丰七年,知沧州赵瞻请自大名府、澶、恩、信安、雄、霸、瀛、莫、冀等州尽榷卖以增其利,才半岁,获息钱十有六万七千缗。哲宗即位,监察御史王岩叟言:"河北二年以来新行盐法,所在价

  • 卷五十五 咸平六年(癸卯,1003)·李焘

      起真宗咸平六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   六月庚申,合內員寮三直為一。   詔所在官吏,有規避事任,交鬥不協,故為曠失,以幸替移,自今察知,並當劾問譴黜,以戒澆浮。(選舉志在十一月,今從實錄,與去年九月壬子詔相類。)   辛酉,詔

  •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洪武二十一年春正月丙子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奉天殿皇太子宴国戚及东宫官属于文华殿○琉球国山南王叔汪英紫氏及弟函宁寿入贺贡方物○广西四川思明等府州金筑等番四十四长官司贡方物○戊寅兵部侍郎沈溍奏曩

  • 卷之一千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宇文述传·魏徵

    (附云定兴传)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 他家本姓破野头,归鲜卑俟豆归奴役,后来随他家的主子姓宇文。 父亲宇文盛,北周上柱国。 宇文述小时就很骁勇,熟习弓马。 十一岁时,有个看相的对他说:“公子好生自爱,以后会位极人臣。”

  • 纳哈出传·张廷玉

    纳哈出是元朝木华黎的嫡孙,为太平路万户。太祖攻克太平时被捉,太祖因他是名臣之后而给予厚待。又知道他不能忘记元朝,便给钱让他北归。元朝已亡,纳哈出便聚兵金山,畜牧繁盛。太祖派遣使臣前去招降,纳哈出始终未服。屡次侵犯

  • 十五年·佚名

    (庚辰)十五年大明正德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庚寅朔,上將行望闕禮,百官就班,以雨停之。○停正朝會禮宴,只令供饋宗宰。初命賜樂,大臣以災異,請勿用樂,上從之。1月2日○辛卯,傳曰:「今者李惟淸,以尙衣院提調爲政丞。提調當有捧納,非政

  • 桓公(元年~十八年)·左丘明

    桓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秋,大水。冬十月。【传】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 卷五·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五宋 魏了翁 撰隐公六年至十一年【一】和而不盟曰平平後乃盟六年注和而不盟曰平正义曰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传载其盟辞昭七年燕暨齐平传称盟于濡上似平皆有盟而云不盟者平实解怨和好之辞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    明 季本 撰召南说见周南鹊巢经防曰此以妾媵之从至备百两美诸侯妻之无嫉妬也媵女虽父母之事然其所敎于女者亦足以法矣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兴也】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兴○两音意 

  • 卷三百七十八·佚名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六十六之六不执著无忘失法。不执著恒住舍性。不执著一切智。不执著道相智一切相智。不执著预流果。不执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不执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执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国主阿阇世王。与无数百千臣佐眷属。既至会已。睹诸胜相。乃至见彼金色童子。净月轮中光明皎洁。莲花台上安处其座。如云散空秋天满月。复如金幢其

  • 如来师子吼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日月宫中胜藏殿上。与大比丘众九万九千亿人众俱。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亿那由他百千万人。  尔时世尊告胜积菩萨言。汝往北方去此世界六千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