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佗稡编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金佗稡编卷二十五

宋 岳珂 撰

吁天辨诬五

承楚辨

建炎四年十月二十七日丙申两浙西路安抚大使刘光世奏准御笔处分承州残寇攻围山阳诸镇之师逗挠不进以卿任兼将相勲望特隆已降指挥并听节制比闻王师寨栅皆在高邮之南去楚尚远势不相及深虑淹久致失事机唇亡之忧於卿为重宜速前渡大江以身督战庶使诸镇用命戮力尽忠亟解山阳之围一扫垂尽之敌朕亦当议遣行在大军以为卿援谅卿体国必悉朕怀十五日付光世臣契勘自八月二十四日遣兵渡江逼近承州至今与金人大小十余战累获胜捷及措置招纳女真部人蒙朝廷察见臣所遣军马久住江北孤军独行指挥臣会合岳飞王林郭仲威等人马臣自承指挥日逐移文催促岳飞等约及二十余次终是迁延又巧为辞说抵拒会合指挥臣巳节次具因依奏闻去讫若使岳飞等即时?听朝廷指挥尅期前来则承州之寇可破楚州之围可解乘机投隙间不容发飞等迁延五十余日遂失机会致贻陛下圣虑忧勤实不胜愤愤今臣巳将沿江应系敌骑来路严为把守必不使南渡兼巳密遣人前去承楚以来探伺敌情若有机便可乘即便措置剿杀次奏闻事奉圣旨刘光世所奏备见体国忠勤今来楚州既失其通泰最为要害万一敌人侵犯必窥海道仰光世多有措置节制诸镇诫谕恊和一心勠力保守若无疎虞即当以功赎过更与优异推恩仍密切探伺如得机便即乘势击袭渡淮不得稍失机会

臣珂辨曰臣常恨先臣不幸受稽违君命不进师之诬者有二绍兴十一年淮西之役与是年承楚之役是也淮西之役先臣勲名既高为时忌嫉遂挂吏议以及於祸承楚之役先臣勲名未极权臣未用天听无惑故卒以功闻然则是役也似不必辨而後世或以此役据为淮西明比则先臣之诬不可洗矣臣故得而极论之臣闻核事之同异必以时日责师之成败必於主帅古今同此一揆也何则事纷於冗必有其证证之者时也师合於衆必有其主主之者帅也使其不证於时则利口滕说各谋其身而事实淆矣不责於帅则发言盈庭无执其咎而军律乱矣臣故敢以繋事之时日辨先臣不禀朝命之谤而以节制之专旨辨光世诿下罔上之奏而使信史有考焉方楚州之危也赵立告急於宥府签书赵鼎首命张俊将师以行而俊方以全躯保妻子为事且自度无破敌之能力辞不肯至谓救立譬犹搏虎而以倂亡无益为解诿孤垒於旦夕之危而以为不必勤王师之行振缨攘臂以拒天命鼎卒不能使而乞与之偕以激之俊亦信然不顾也是时旣以命俊矣乃改命光世而命先臣腹背掩击是旨之下盖八月之十九日而先臣方自行朝还宜兴屯所将整旅以行实未至镇摭诸道里验以迟速较然甚明皆可覆究自六月二十九日先臣献金陵之俘而七月六日张俊以先臣之兵平寇于京口至二十日而始被镇抚之除先臣上奏以为臣所统之兵几万而营卒之孥计其口亦盈七万见屯常之宜兴窃闻江阴镇江舣檝【缺】者果谁乎御前五降金字牌枢密院一十九次劄下坐閲两月光世盖未尝一涉江也其视以身督战之诏为何事自先臣以下并权听光世节制会合救楚光世仅遣一军半途而止盖未尝与诸镇遇也其视亲统全军会合之旨为何说孤城受围敌兵方益存兵之机盖在赵立立何在在山阳也救援之师并听节制号令之出盖在光世光世何在在京口也玺书络绎而促之庙堂专书而言之光世率视为迃缓逮参谋一语亟止其行何其去就之不审也臣不敢与光世辨特两书之以俟信史之考而取证焉是非之辨当可识矣迁延之罪当有归矣臣想光世之上此奏也当曳笔行墨之时既以嫁咎为得策矣而首列御札不知所委之事机果何在而吾之身果何在所委以节制者果何人而吾之所尤者果何人苟念及此不亦汗下而战栗乎臣按当时同被掎角之命者王林也郭仲威也赵立也是时朝廷固知敌势之盛而孤军不可以决胜也寡固不可以敌衆弱固不可以敌强邹楚之验明矣王林自降指挥并不曾分遣一人一骑朝廷之命固言之矣郭仲威屯天长掠路人以自资尚安有鬭志赵立於重围之中救死不赡何有於掎角如是则先臣一军之外惟王德尔王德之在承州也其下不用命斩二校而军益悖詈不可用仅能自守其栅盖不敢望北骑而弯其弓先臣独以孤军出屯留州之外戏下不满数千建康之战疮痍未复徙屯之所赐在吴兴转饷艰阻廪食不继仅能渡江而值泰州之匮视事一日而出屯八日而军至不解甲而征益以泰卒又皆鸟惊鱼散之余特激於先臣之义愿効死力然则是举也先臣奋万死之勇急孤城之危不幸而?力不足尔虽一时例被诘责而屡与金人接战备见忠勤之旨盖巳不逃於昭融之鉴故敌既?楚旋轶通泰高宗皇帝沉机渊识先料其然辄於光世诬奏之後特降睿旨责光世以後效委之以多方措置通泰必无疎虞先臣还师保泰敌骑二十万披城而阵先臣独以扶伤饥羸之卒贾其勇於累战之余柴墟再捷河流为丹先臣率先士卒身被两枪犹乘胜逐北敌既退遁入栅先臣尽护数十万之生聚保柴墟是时光世非特措置之责漫若不闻一兵之援亦不及於泰既为分地不从朝廷应副饷道无所从出先臣乃刲屍继廪复护生聚渡之阴沙而已独殿後敌虽强盛望之而不敢邀也呜呼楚既失矣通泰之责上之冀後效於光世者果何如也王德一军之在承楚虽不可用犹能压境而先臣之於通泰则并与此军亦无之矣光世之违诏果如何哉故承楚之事无与於得罪而臣所以不惮喋喋而力辨之者诚惧此奏不明则异时循辙之诬未免於疑似之迹是以不敢不详着

金佗稡编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 表二十·赵尔巽
  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灭 压山寨北魏争雄·蔡东藩
  卷五上·朱熹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九·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三国志补注卷三·杭世骏
  王旭传·刘昫
  张通古传·脱脱
  卷二百四十二·杨士奇
  周文君免工师籍·佚名
  卷十八贼盗律·窦仪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一·高晋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一百二十草木荠赋          【晋】夏侯湛寒冬之日余登乎城跬步乎北园覩众草之萎悴览林果之零残悲纎条之槁摧慜枯叶之飘殚见芳荠之时生被畦畴而独繁钻重冰而挺茂蒙严霜以发鲜含盛

  • 第七十一回 陈其美中计被刺 陆建章缴械逃生·蔡东藩

      却说倪嗣冲带兵至宁,意欲仗着兵力,迫胁各省代表,仍承认袁世凯为大总统。五月十九日,开第二次会议,倪昂然莅会,代表安徽,出席宣言道:“总统退位问题,关系全局安危,倘或骤然易位,恐怕财政军政两方面,必有危险情事发现出来,所以

  • 雍正一年一月至雍正二年三月·蒋良骐

    雍正元年正月,先是,河南武陟县马营口河决,副都御史牛钮、侍讲齐苏勒奉旨前往堵筑。牛钮等议于黄河北岸,自沁河堤至詹家店十八里无堤处,接筑遥堤,以资捍御。河南巡抚杨宗义以沁、黄并涨时,水无所泄,恐致冲决,不若仍留空隙,以备宣

  • 卷六·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六(宋)吴缜 撰○六曰官爵姓名谬误纪书团练使崔灌而传乃观察使崔瓘天策上将乃书为上将军纪云矍璋而传乃瞿章史思明朱泚传各有敬釭许季常目録着王綝而传乃王琳封道言名不同杨昢名不同王搏名不

  •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 第三十八·班固

    (霍光,金日磾)【原文】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陽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陽侯家,与侍者卫少皃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皃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

  • 卷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十五武功三康熙十七年戊午正月庚辰征南将军都统穆占奏称吴逆自茶陵失守馈饷不给军士胥怨民

  •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六人物志四十六大臣传三十二【满洲正红旗三 舒兰 觉罗石麟 明德 吴逹善 三宝 武灵阿 农起】舒兰舒兰满洲正红旗人姓纳喇父敦多哩官至刑部侍郎兼佐领康熙二十六年二月以审理

  • 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太常续考卷八泰享殿殿在圜丘後嘉靖十七年上欲宗祀皇考以配上帝诏举大享礼于玄极宝殿二十四年乃撤大祀殿即於旧址建泰享殿其上台三成殿制周围为十二方殿後为皇乾殿东为神库宰牲亭神厨玄极宝殿殿建于宫右乾

  • 春秋讲义卷三上·戴溪

    宋 戴溪 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鲁之桓宣皆继故而立无所畏惧偃然而行即位之礼春秋即其实而书之明着其罪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文公防祭未终纳币于齐君子固已非之今宣公执亲之防才逾年尔遽遣人逆

  • 梁惠王下·孟子

    小勇与大勇【原文】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⑴,文王事昆夷⑵;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⑶,句践事吴⑷。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

  • 卷十一·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十一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燕礼第六之一郑目录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羣臣燕饮以乐之燕礼于五礼属嘉礼疏曰燕有四等目录云诸侯无事而燕一也卿大夫有王事

  • 四分戒本〈曇無德出〉·欧阳竟无

      姚秦佛陀耶舍譯   稽首禮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無涯 如寶求無厭 欲護聖法財 衆集聽我說.   欲除四棄法 及滅僧殘法 障三十捨墮 衆集聽我說.   毗婆尸式棄 毗舍拘留

  • 观心诵经法记·智顗

      天台大师 说  荆溪尊者 述大师以无碍辩力。无缘慈力。随机益物使不空过。故於诵习。别施方便纲格。虽即不逾大旨。而於别行网目还殊。故更寄之以具诸行。余霟承宗匠。颇揽异同。以理冠之事无不可。但根缘不等

  • 二十四画品·黄钺

    指中国画二十四种重要品评标准及绘画风格特点。也指绘画的二十四种美的境界, 即气韵、神妙、高古、苍润、沉雄、冲和、淡逸、朴拙、超脱、奇辟、纵横、淋漓、荒寒、清旷、性灵、圆浑、幽邃、 明净、健拔、简洁、精谨

  • 狄青复夺衣袄车·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衣袄车》或《复夺衣袄车》。撰者姓名未详。剧演宋时无章阁学士范仲淹令狄青押500辆衣袄车前往西延边赏军。将军王环,年事已高,将盔甲兵器在街市出售,因见狄青英雄,便赊予狄青。途中狄青贪杯,衣袄车被河

  •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佚名

    亦称《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萨遮尼乾子所说经》、《萨遮尼乾子经》、《尼乾子所说经》等。佛教经典。北魏菩提留支译。十卷。共分十二品:第一至第三品谓佛说一乘菩萨行方便境界奋迅法门,包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佚名

    有五译,一唐杜行顗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二唐地婆诃罗译,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三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四地婆诃罗重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五唐义净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六宋施护译,尊

  •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慧沼

    汉传因明著作,唐慧沼著。该著是对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要义诠释的汇集,对《因明入正理论》解题目在《大疏》五解的第三解下更助二解。对“能破定非似立、似破”、“本欲成法依有法,不欲成有法依法”、“显因同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