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敬乡录卷十二

元 吴师道 撰

王师古字唐卿金华人绍兴甲戌进士尝为南剑州学教授刋龟山遗书守九江建拙堂于濓溪祠侧歴仕州县皆有治绩除广东提防刑狱卒有文集及资治通鉴集义八十卷吕忠公志墓子【谦之恭之益之观之象之涣之节之】

王益之字行父淳熈丁未进士仕至大理司直着职源五十卷西山真公读书之説屡引其端

职源序

顷予尉分水县介居山间官事简寡簿职并尉尉虽不兼丞实行文书事邑小不具官余意自昔尔也一日余坐古刹堂皇上仰而望之丞署名其间徐而騐之盖政和月日也访诸左右丞置于何时始谢不知归而问邑之老于习事者复谢不知邑人则陋矣然居官者亦复不知岂不重有愧于邑人欤退而攷知其故天圣中京邑始置丞熈宁行免役等法北县亦置丞崇宁脩熈丰之政虽小邑悉置丞兹邑之有丞惟此时为然建炎省冗职县非万户以上丞亦从此罢矣平素不深攷居一官则愧一官正恐异时所愧者不独丞而已防予忧居屏谢外事繙阅故编因欲略识今日置官本末涉猎广博惧非謏闻单见所能任诸同志賛予决者什九借予书者什五愿合力以绪其成者什三于是往时未见之书靡不毕集而新静江校官徐君清伯新九江郡幕官君仲文新瑞昌簿正倪君秀叔相与分任其事中甫弟又从傍掇拾以为之助区分彚聚越半嵗而成凡前代剏置国家沿袭元丰正名中兴并省题其要而寘篇端官之故实职之典掌前贤遗迹先朝训辞复取其雅驯以次列焉间有一事而诸书不同兼而存之官之冗散诸书不具者列其目而阙其辞总三百六十门为五十卷名曰职源庶他日官仕一开卷之顷可以知其槩前贤风节烂然在目反而求之已所未能者益加勉焉是书不无助也岂但一洗畴曩之愧而止哉始余用意不过录之箧笥以备遗忘非敢示陋于人然三君子用力之厪属意之逺非洁洁自挟以幸人之不知者此不可不不当以予兄弟之陋而并废也清伯名澄仲文名质秀叔名瑀中甫弟观之也

王谦之字吉甫淳熈甲辰进士

王象之字【阙】 庆元丙辰进士博学多识着舆地纪胜

舆地纪胜序

世之言地理者尚矣郡县有志九域有志寰宇有记舆地有记或图两界之山河或纪歴代之疆域其书不为不多不过辨古今析同异攷山川之形势指南北之离合资游谈而夸辨博则有之矣至若收拾山川之精华以借助于笔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使骚人才士于一寓目之顷而山川俱若效竒于左右则未见其书此纪胜之编所以不得不作也吾少侍先君宦游四方江淮荆闽靡国不到独恨未能执简操牍以纪其胜及仲兄行甫西至锦城而叔兄中甫北趋武兴南渡渝泸归来道梁益事皆滚滚可聴然求西州图记于箧中藏未能一二虽口以授而犹恐异时无所据依也余因暇日搜括天下地理之书及诸郡圗经参订防萃每郡自为一编以郡之因革见之篇首而诸邑次之郡之风俗又次之其他如山川之英华人物之竒杰吏治之循良方言之异闻故老之记与夫诗章文翰之闗于风土者皆附见焉东南十六路则效范蔚宗郡国志条例以在所为首而西北诸郡亦次第编集第书品浩繁非一家所有随假随阅故编次之序未能尽归律度然而一郡亦庶几开卷而尽得之则回视诸书似未为赘也或者又曰昔太史公方行天下上防稽探禹穴歴览山川竒杰之气以为著书立言之助先儒至欲则效子长之游而后始学其为文今子乃合天下之书不出户牖而欲名山大川若躬履焉于子长之游未免有戾乎余因自笑曰昔子长因游而得作书之趣余乃因书而得山川之趣其迹虽不同然未可尽以迹拘也当从议者而问之嘉定辛巳孟夏东阳王象之序

葛洪字容父东阳人淳熈十一年进士少从吕成公学得义命一语终身服膺初仕时方禁道学为考试官独以不背师训对既足华贵又以不登权门沮年垂六十始脱选权臣又沮之端化始以籍田令出守旴除江东提防刑狱按吏不法一章十七人亲故不得免入为国子祭酒迁贰卿文昌悉兼祭酒凡四岁理宗即位以工部尚书为端明学士同知院事绍定改元参知政事賛讨平李全援王素諌仁宗却王徳用进女事以止备嫔御世多称之自辛巳还朝累岁丐归已而得请端平初诏下六七不能强后卒諡端献盘室其自号也有奏议杂著诗文二十四卷杜范状其行称其侃侃守正有大臣风景赠太师信国公

马之纯字师文东阳人弱冠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初为严州比较务受知张宣公不喜作县故从宦迂回终于沅倅公潜心经籍学成行尊诸生中独以大任期乔行简卒如其言着尚书中庸论语説周礼有随释类编春秋左传有纪事编年诗文若干卷今陈大猷书集所引马氏即其人号茂陵先生县为立思贤坊以尊慕之孙光祖

马光祖字华父初以祖致仕恩入官寳庆三年中进士第屡更外任后比司农卿总领淮西兵马财赋练兵丰财朝廷倚之安抚临安作帅绍兴专治浩繁弹压权贵风绩凛然留守建康前后三至威惠并行百废修举边鄙乂安敌人敬惮除观文殿学士参知政事终同知枢密院事以卒宋季能臣也自号裕斋至今父老能谈其政及书判可喜事云

祀马将军庙竹枝辞【阙】

吕渭孙字希祖婺州东阳人武举进士及第开禧初从军为殿前司统领官薛象先宣抚京湖用为本司神勇统制神勇军者创此号使募忠义人为之象先悉帐前兵千人授之渭孙将行坐教塲立红白二帜于庭下谓众曰此行当以死报国能偕死则偕往一人贪生败吾事矣愿行者立红旗下不愿行者立白旗下立红旗下者仅四百人渭孙即以六百人还宣司因下堂劳四百人徧拜之然后出军令有军士入民家击碎二釡者渭孙笞杀之众大惊所过秋毫无犯遂募士得四千人敌兵将入象先使守樊城敌至击之小却都统制赵【阙】召使还襄阳不来当防浮梁樊城无梁渭孙知不可驻遂还时副都统魏友谅战于神马坡为敌所围而遁有得其印而还襄阳者渭孙受之白于宣司言友谅存亡未可知且贻书乞假以名位象先即檄渭孙权神武军副都统未发参谋官陈益之至曰吕希祖方鋭意立功岂可不少假借即更檄以为鄂【阙】驻劄御前诸军副都统未受命而友谅归渭孙往见友谅友谅疑其圗已伏其壻户内跃出杀之诬渭孙欲杀己申宣司后有密旨命象先体究象先畏懦不敢问其寃竟不白【出朝野杂记】

夏明诚字敬仲金华人庆元丙辰进士第三人八咏楼赋序

余乡自古号佳山水而双溪为之冠溪上有楼突然以沈隐侯八咏得名学士大夫题诗满壁独未闻有赋之者去冬友人永嘉叶正则发焉欲和之而未果也方崇之今春自严濑来辱在同舍一见如故相识握手登楼语及正则之赋薄暮罢归夜半有扣门者余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发缄而视后赋也衮衮数百语正声迭奏雅什更和读之如凭乎楼之防而不知吾身之在陋室也昔左太冲之赋三都也移家于京师访事于张载积思十年而成文又得皇甫谧刘逵卫瓘之徒从而序什之遂贵洛阳之纸陆机负一时重名懐欲赋而笔竟辍余独何人敢自比于大陆耶然崇之赋于半夜之顷不迟于十年之久也贯通胸中洒落纸上而又奚问事于他人也余贱且拙非能张人者而读是赋者口自脍炙非假谧軰为之序解也虽然登是楼者知人之择乎山川而不知山川之择乎人知烟云风景出没乎山川者之可观而不知石上之八章自髙识逺见者观之殆类乎簸糠者之眯目也故愿与君言之齐梁之间正道湮没隐侯居是时卉春稼秋往往得志赡文辞之器识工于四声八病之别而三经九法之大者置而不用懐中之诏至今羞之彼其视国如舍视君如奕棋而已之眷眷乎台司也则认为我有而不能顷刻忘呜呼是何不少槩乎吾心者耶出守是邦郁郁不乐哦为八咏以自陶写解佩被褐之号不诬也顾以是名楼辱矣夫井辱秣陵泉贪交广东阳之山川楼阁而有是羞英雄慷慨之士将必有洗濯而剔决之者二君子之作无乃有意于斯乎然予又有所甚畏者攻人不难攻巳者匪易等臯防侪稷契人有是志也而彼哉彼哉卒陷乎是见善明而用心刚行矣着而习矣察是以涵养其心于平昔如渴必饮而饥必食故其得时得位而立乎人之本朝防乎胶扰之境而施之盘错之冲则如干将莫邪之击割愈试而愈利是亦二君子之所素讲明者余是邦氓也放懐而登尽兴而旋风清月白乐乎山川之不暇而奚暇乎其他

沈休文八咏诗语丽而思深后人遂以名楼照映千古为吾邦美谈独恨人累其文耳故愚不敢以入录中而具载黙成东莱二先生之诗与夏敬仲之序者盖以此也唐与正淳熈中尝别为八咏冠以序称休文之美而谓后人引佐梁之事訾在齐之作为才名受屈吁一时诸公之论如此而与正独反之其人竟何如哉

猜你喜欢
  元史续编卷十·胡粹中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八·佚名
  卷之七百八十五·佚名
  中兴小纪卷七·熊克
  卷七十五上·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纪昀
  二二二 四库全书处正总裁王际华等奏用聚珍版排印《鹖冠子》情形折·佚名
  唐史论断卷中·孙甫
  后唐纪一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923)·司马光
  汉纪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前124)·司马光
  ●牧令须知卷六·刚毅
  卷八十一·赵汝愚
  卓镛诗·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8 ·佚名

    陈造 赠赵秀才一首 平生心事钓渔舟,邂逅青衫映白头。 肯为功名戏雕虎,不留颜面对沙鸥。 露溥青盖高荷晓,风约黄陂小麦秋。 入眼斜川归趣好,此身何处不菟裘。 陈造 赠赵子野 长翁饮德腹为实,赵

  • 御选元诗卷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十一乐府歌行九王逢银瓶娘子辞【并序】娘子宋岳鄂王女闻王被收负银瓶投井死祠今在浙西宪司之左逢感其节敬为之辞苍梧月落乌号霜寒泉幽凝金井牀绮疏光流大星白梦惊万里长城亡女郎报父收囹圄匍匐

  • 题词·薛时雨

    灯下阅《白门新柳记》,触拨坠欢,率题六绝句,以质昔年同游诸君。上海畹香留梦室主人何顿风流久寂寥,青青无复柳千条。谁知几劫红羊后,又见春风舞细腰。阅遍秦淮两岸秋,山温水软足风流。黄金挥尽才人老,借得群花当史修。画船载

  • 卷之五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自序·包天笑

    距今二十余年前,清夜梦回,思潮起伏,因想到年逾七十,蹉跎一生,试把这个在前半生所经历的事,写些出来,也足以自娱,且足以自警。先从儿童时代,写了家庭间事,成数万字。既而兴之所至,从青年时代到中年时代,断断续续,一直写下去,又成了

  • 王诞传·李延寿

    王诞字茂世,是太保王弘的堂祖父的后代,王弘叫他哥哥。祖父王恬,是晋朝的中军将军。父亲王混,是太常卿。王诞少年有才学辞藻,晋朝的孝武帝逝世,他的堂叔尚书令王繤撰写悼词,他拿出文稿给王诞看,说:“还感到遗憾的是缺少季节景物

  • 李洪之传·李延寿

    李洪之原名文通,恒农人。年轻时为和尚,晚年才还俗。真君年间,做狄道护军,赐爵安阳男。适逢永昌王仁随太武南征,得到元后姐妹二人,洪之偷偷送去食物,结拜为兄弟,于是就跟亲人一样。与元后在南朝兄弟的名字很相近。就改名为李洪

  • 卷六十五·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六十五宋 徐天麟 撰方域二论形势沛公初入关或说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今闻章邯降项羽号曰雍王王关中即来恐沛公不得有此可急使守函谷关毋内诸侯军【高纪】高帝六年田肯贺上曰甚善陛下得韩信又

  • 卷十四下·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四下   元 王天与 撰盘庚下第十一       商书盘庚旣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蔡氏曰此史氏之言○汉孔氏曰定其所居正郊庙朝社之位新安王氏曰定居谓君有寝庙臣有邑宅民有廛里

  • 授决品第六·佚名

    复次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发等意於一切人发等意。已便得一切诸法等。已得诸法等便能等意於一切法。便为现在诸佛菩萨罗汉辟支佛之所爱敬。所在生处眼终不见恶色意初无恶念。行般若波罗蜜菩萨终不耗减於阿耨多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成善巧品第三   復次於此論體九事等中應善了知[一]七種善巧.何等爲七.頌曰.   於諸藴.界.處. 及衆緣起法. 處非處.根.諦. 善巧事應知。   論曰.住正法者應善了

  • 中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二九)舍梨子相应品大拘絺罗经第九(初一日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尔时。尊者舍梨子则于晡时从燕坐起。至尊者大拘絺罗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尊者舍梨子语尊者大

  • 卷第二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以种种车,众宝严饰,奉施诸佛及诸菩萨、师长、善友、声闻、缘觉,如是无量种种福田,乃至贫穷、孤露之者。此诸人众,或从远来,或从近来,或承菩萨名闻故来,或是菩萨因缘故来,或闻菩萨往昔所发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佚名

    (亦名金刚能断般若)    无著菩萨造    隋南天竺三藏法师达摩岌多译  出生佛法无与等  显了法界最第一  金刚难坏句义聚  一切圣人不能入  此小金刚波罗蜜  以如是名显势力  智者所说教及义  

  • 卷第三·如卺

    禅宗正脉卷第三 应化圣贤 【标】文殊菩萨 【颂】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徧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於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文殊接得。呈起示众曰。此

  • 湛然居士文集·耶律楚材

    亦称《湛然居士集》。诗文别集。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号湛然居士,故以名集。十四卷。以诗为主,仅第八、十三、十四卷收有书序碑记。书中有关西域诗六十余首,为扈从元太祖西征时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元抄本。《四库全

  • 方山先生文录·薛应旗

    明薛应旗撰,文章集

  • 断指余波·程小青

    这一幕小小的活剧,当时曾给予我一种恐怖和憎恶的刺激。这刺激残留的印象并不因时间的间隔而淡漠。这时我握笔记叙,我的周身的肌肉还禁不住粒粒地起栗。 事情发生在我和佩芹结婚那年的秋季。婚后,我已和霍桑分居,但我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