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二

宋 郭允蹈 撰

曹操平张鲁取汉中

汉献帝初平二年益州牧刘焉遣张鲁袭汉中刘焉在益州隂图异计沛人张鲁自祖父陵以来为五斗米道居於蜀焉乃以鲁为督义司马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絶阁道杀害汉使建安五年刘璋袭父焉位鲁以璋闇懦不复承顺袭别部司马张修杀之而并其衆鲁遂据汉中与璋为敌

建安二十年曹操击张鲁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遣张合朱灵攻破之

武都今阶州同谷武兴等地旧有白马氐据之

操自陈仓出散关至河池屠氐王窦茂衆万余人秋七月操至阳平鲁遣其弟卫等据阳平关操遣将夜袭破之鲁溃奔巴中操遂入南郑

军自武都山行千里升降险阻操於是大飨军士七月至阳平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余里攻之不能拔操乘险夜袭大破之鲁溃奔巴中操入南郑尽得府库珍宝 阳平後汉史注周地图记曰褒谷西北有古阳平关其地在今梁州褒城县西北也又按寰宇记褒城县有汉阳关在县西北汉时所立也先主破夏侯渊於其地水经又注云白马城亦名濜口有阳平关在今西县西县乃古沔阳去褒城县七十里邑名迁徙未可知也郡县志因谓曹操昭烈孔明皆尝至关下未尝越关则误矣今大安军五里亦有阳平关颇险要然非旧迹也

十二月操留夏侯渊张合守汉中

操之留渊合也以鸡肋示外人外人莫察主簿杨修独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也

论曰曹操芟夷羣雄伪定一时再入汉中而不能下殆强弩之末非真不可向也抑天留以遗昭烈孔明使万世之三纲赖以不冺耶

昭烈君臣由江道入蜀

建安十六年昭烈自荆州将数万人入蜀至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

昭烈帝在荆州三顾诸葛亮於草庐问以计策亮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於四海?揽英雄思贤如渇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覇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昭烈既破曹操张松说璋遣法正迎昭烈於荆州法正隂劝昭烈取益州昭烈疑未决龎统复赞之昭烈乃留诸葛亮守荆州以赵云领留营司马昭烈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自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去成都三百六十里璋率步骑三万人往会之欢饮百余日

按昭烈自今重庆府入合州江路上水至涪即今绵州唐乾符间王助绵州富乐山碑云昭烈入蜀刘璋延之此山望见蜀之富盛饮食乐甚故得名

璋推昭烈为大司马使击张鲁昭烈至葭萌

璋增昭烈兵厚加资给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璋还成都昭烈北到葭萌未即讨鲁 白水军按後汉史注公孙述将侯丹开白水関城西南有水关葭萌在今利州

昭烈自葭萌袭蜀进据涪城

刘璋斩张松昭烈大怒召白水军督杨怀高沛责以无礼斩之勒兵径至关头并其兵遂进据涪城 涪城今绵州

建安十八年昭烈围雒城

雒城今雒县

建安十九年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遂与张飞赵云沂流克巴东至江州破巴郡太守顔严生获之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

法正与刘璋书曰今张益德数万之衆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进将何以御之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今二门悉开数道并进已入心腹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秦灭巴置巴郡治江州江州县名今重庆府巴县是也刘焉分巴为三垫江已上为巴西治安汉今果州垫江以下为巴东治江州垫江今合州是也江阳今泸州犍为今资荣嘉眉等地德阳今遂寜府赵云自外水至泸州分定资中嘉眉等地张飞自重庆入合州定遂寜果州等地今按法正称益德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时正在雒城与璋书非能遥度於千里之外者飞自垫江上未尝入犍为资中也

昭烈进围成都刘璋出降

雒城溃进围成都诸葛亮张飞赵云引兵来会马超自武都密书请降昭烈令引兵屯城北城中震怖围城数十日璋遂出降

吴蜀分荆州

建安二十年关羽屯江陵吴孙权遣诸葛瑾求荆州诸郡昭烈不许吕蒙取长沙桂阳三郡零陵太守郝普固守

权令诸葛瑾从备求荆州诸郡昭烈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耳权曰此假而不反欲以虚辞引岁者也遂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遣吕蒙督兵二万以取三郡长沙桂阳皆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长沙在今潭州零陵在今永州桂阳在今郴州

昭烈至公安遣关羽至益阳争三郡吴孙权进住陆口鲁肃屯益阳以拒羽郝普以零陵降吕蒙

权遣书召吕蒙舍零陵急还助鲁肃蒙得书秘之夜召诸将授以方畧晨当攻零陵遣客语郝普以昭烈在汉中关羽在南郡无外援可恃普惧出降蒙即日引军赴益阳 公安在今江陵府陆口在今鄂州蒲圻县寰宇记有孙权城益阳在今潭州益阳县寰宇记云有鲁肃城常德府沅江县有关羽屯兵之处名曰关州沅江亦益阳县境鲁肃关羽会语於此

昭烈求和於吴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汉

昭烈闻曹操攻汉中遣使通好於权遂中分荆州江夏在今鄂州南郡今江陵府武陵今常德府论曰荆州首吴尾蜀据腹心之会合二长以向中原可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次也若中分而与吴共之则吴可以攻而蜀不可以守公孙述之困於夷陵是已惜哉昭烈君臣奋兴之晩而三分天下仅有区区之一隅也

昭烈取汉中

建安二十一年张飞大破张合军於宕渠

曹操既定汉中留夏侯渊张合守之黄权言於昭烈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操使张合督诸军狥三巴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巴西太守张飞与合相拒五十余日飞袭击合大破之合走还南郑

建安二十二年昭烈率诸将进兵汉中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辨曹洪拒之

法正说昭烈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以图巴蜀必有内忧故耳今举衆取汉中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中可以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此不可失也昭烈从之 下辨今成州同谷县

建安二十三年魏曹洪及吴兰战於固山兰败死之洪将击吴兰张飞屯固山声言欲断军後衆议狐疑曹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明矣宜乘其未集促击兰兰破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击破兰杀之张飞马超走 固山未详

昭烈屯阳平关

夏侯渊张合徐晃等与之相拒昭烈遣陈式等絶马鸣阁道徐晃击破之张合屯广石昭烈攻之不能克急书发益州兵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马鸣阁寰宇记曰在今利州昭化县按蜀志曹操曰此阁道乃汉中之险要咽喉按此恐非昭化也广石阳平关西有矿石关

建安二十四年昭烈自阳平破夏侯渊於定军山斩渊首

昭烈与夏侯渊相拒踰年昭烈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营於定军兴势渊引兵争之法正曰可击矣遂使黄忠乘高鼓噪攻斩渊及赵顒张合引军还阳平明日昭烈欲渡汉水攻合诸将以衆寡不敌依水为陈以拒之郭淮谓合曰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後击之可破也既陈昭烈疑不渡淮遂固守定军山在今兴元府西县兴势在今洋州兴道县

有兴势山

三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至汉中赵云破其军於汉水操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昭烈曰曹操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乃歛衆拒险终不交锋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鬬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兵还云擂鼓震天惟以劲弩於後射魏兵魏兵惊骇堕汉水中死者甚多明旦昭烈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遮要兴元记云曹操城在县西北十二里斜谷口遮要置军处

夏五月操与汉中诸军还长安

操後尝语人曰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

昭烈遣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下之遣刘封乘沔水与达会攻上庸太守申耽举郡降

以耽为上庸太守耽弟仪为西城太守定汉中地秭归今归州房陵今房州上庸西城皆今金州地即汉地理志汉中诸郡也

秋七月昭烈即汉中王位於沔阳以魏延领汉中太守沔阳今兴元府西县

孙权袭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公自江陵攻樊大破于禁龎惪於汉水

关公使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率衆攻曹仁於樊仁使于禁龎惪等屯樊北八月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数丈于禁等七军皆没禁等登高避水公乘大船就攻之于禁遂降杀龎惪 樊城在今襄阳府

公围樊城

公急攻樊城城得水往往崩坏衆皆汹惧满宠谓曹仁曰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乃杀白马为盟同心固守公乘船临城立围数重外内断絶公又遣别将围吕常於襄阳荆州刺史胡修南阳太守傅方皆降於公公威震华夏操议徙都以避其锐

吕蒙袭江陵取之关公退走死於章乡孙权遂定荆州吕蒙屯陆口劝孙权取蜀全据长江蒙遂称病笃权檄蒙至芜湖隂与图计遣陆逊代蒙屯陆口逊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於公公意大安稍撤兵以赴樊公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絶擅取权湘关米权闻之遂发兵袭公以吕蒙为大都督又上表曹操请讨蜀自效公闻之犹豫不能去会傅方胡修皆死公遂撤樊城之围吕蒙至寻阳公所置江陵守麋芳公安守傅士仁皆降蒙入江陵抚其将士封府库以俟权至公闻南郡破即走南还权至江陵荆州将吏悉皆归附独治中从事潘濬称疾不见权舆致之即遣濬平武陵斩其从事樊佃以陆逊领宜都太守关公西保麦城权命朱然断其径路得公及其子平於章乡害之遂定荆州 陆口今鄂州蒲圻县芜湖今太平州寻阳今江州武陵今鼎州宜都今峡州宜都县麦城在沮水上水经注沮水又迳麦城西荆州记云麦城东有驴城西有磨城伍子胥造此二城攻麦城俗谚云东驴西磨麦自破章乡在漳水上水经注漳水出临沮县东荆山又东过章乡南荆州记云即楚交城古老相传楚昭王所筑并在今荆门军当阳县蜀失汉中三郡

蜀汉章武元年孟达以上庸降魏

将军孟达屯上庸与刘封不协封侵凌之达率部曲四千余家来降魏主丕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以达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行军长史刘晔曰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新城与刘孙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达与夏侯尚等共袭刘封上庸太守申耽叛封降魏封破走还成都丞相亮劝昭烈除之遂赐封死达後入城登白塞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失之乎 上庸西城今荆州县房陵今房州

昭烈攻荆州不利

章武元年昭烈自率诸军击孙权张飞自阆中会江州飞将张达范疆杀飞以奔孙权

章武三年昭烈至秭归遣黄权督江北诸军昭烈屯於夷道猇亭

昭烈自秭归将进击吴黄权谏曰吴人悍战而水军沿流进易退难请为先驱以当敌昭烈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自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於夷道猇亭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蜀军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於木石之间徐制其敝矣汉人自佷山通武陵使马良以金银赐五溪诸蛮夷授以官爵 猇亭在今峡州夷陵县踪迹夷灭已不可考佷山在今峡州长扬县武陵今常德府

昭烈败绩於猇亭

汉人自巫峡建平连营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督自正月与吴相拒至六月不决陆逊上疏於孙权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敌师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诸将先进攻一营不利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敇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等首破其四十余营昭烈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死者万数昭烈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後仅得入白帝城傅彤为後殿死之马良亦死於五溪黄权在江北率其衆降魏 建平在今归州马鞍山在猇亭夷陵志云夷陵要害南有石鼻马鞍猇亭寰宇记云今归州巴东县有石门山山有石径深若重门刘主为陆逊所破烧铠断道然後得免论曰关云长以万人之敌卧护荆州昭烈君臣以为长城而堕吕蒙之诡计昭烈勇於一决以争荆州君臣於是俱失之矣或谓是役也昭烈不自将而孔明长啸以下荆州则何如曰非孔明之志也孔明固谓孙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又谓国贼曹操非孙权又谓法孝直在必能谏上此行孔明盖亦难之矣曰然则荆州遂可置之度外乎曰向使云长自江陵出襄阳而益得黄权有一人焉为居守之计则固可震撼中原而无後顾之忧矣云长既死虽孔明亦末如之何也

巴西太守阎芝遣马忠将五千人至永安

章武四年诸葛亮至永安昭烈崩於永安

永安今夔州奉节县

蜀监卷二

 

猜你喜欢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陈寿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佚名
  蜀记·佚名
  第四七五谕光绪十六年三月初二日一二二四三--四·佚名
  第三七三供词及堂谕同治六年六月初二日一二二○七--八·佚名
  第三三五认充状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一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 逆臣传四·纪昀
  二六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解缴续收应毁书籍版片并堪采遗书折(附清单一)·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四·来保
   第十章 兩兄弟·林语堂
  卫王拓跋仪传·李延寿
  五五 一个难关·邹韬奋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八·王世贞
  卷六十二·雍正
  卷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安晩堂集卷十一·郑清之

    宋 郑清之 撰谢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赐诗直道何曽较尺寻昔贤垂范到斯今臯谟勉勉歌元首説诲年年沃朕心幸遇千龄开圣治顷尘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难报盥诵新诗爱助深朅来林下破天悭要使明时见一闲齿屐印苔春纵步颈壶蒸粟晩

  • 七言巻六十一·洪迈

      七言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曹 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净扫蓬莱山上地略游王母话长生  其二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其三  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

  • 卷一百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源乾曜源乾曜相州临漳人举进士景云中累迁谏议大夫开元初以太常卿姜皎荐拜少府少监兼邠王府长史寻迁户部侍郎转尚书左丞擢黄门侍郎同平章事进位侍中後拜尚书左丞相与张嘉贞张说相次知政

  • 列传第十一 薛李二刘高徐·欧阳修

    薛举,兰州金城人。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产巨万,好结纳边豪,为长雄。隋大业末,任金城府校尉。会岁凶,陇西盗起,金城令郝瑗将讨贼,募兵数千,檄举将。始授甲,大会置酒,举与子仁杲及其党劫瑗于坐,矫称捕反者,即起兵,囚郡县官,发粟以赈贫

  • 卷四十九·谷应泰

      ○江彬奸佞(钱宁附 )武宗正德七年冬十月,内旨欲调边兵入卫京师,大学士李东阳等及府、部、科、道力谏,不听。时幸竖有献密计者,言京军不习战阵,欲调宣府官军入卫京师,而以京军充数戍边,每岁春秋更调,如班操例。上遣司礼监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元年九月甲午朔宣抚处置使张浚奏边事上谓辅臣曰金人既去狭西必可经理荆楚以南亦须措画庶几形势相应有收复之渐秦桧唯唯奉训 中书舍人席益兼权直学士院熊克小历在八月盖因学士院题名也今从日历 给事中

  • 元明事类钞卷十七·姚之骃

    人品门【三】富豪花嬉玉乐 元氏掖庭记雅克特穆尔脂红粉白罗列左右随其所取以为花嬉玉乐散五十篚 元史姚燧文名天下髙丽求诗文不与至奉防乃与之王酬币帛金玉名画五十篚燧即时分散属吏止留金银为翰林院公用器物其豪迈

  • 一四七一 江苏巡抚奇丰额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十一部折·佚名

    一四七一 江苏巡抚奇丰额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十一部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江苏巡抚臣奇丰额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省流传之本,遵照抽改,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

  • 卷之九十一·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九十一 传第七十五 西藏总传 西藏即唐古特别称土伯特至 京师万四千余里东界四川西界大沙海南界云南北界青海东西距

  • 卷二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十乾隆二十八年春正月辛酉谕伊犂将军明瑞等预备移驻官兵各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新疆平定有年伊犂应多驻官兵以筹乆逺昨谕将凉州荘浪等处官兵携眷迁移交军机大臣详悉妥议因念官兵三四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三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贡举岁贡国初有举保之令凡举保孝廉人材秀才及山林隐逸礼部即行所属委自正官选求民间果系名实相副素无过犯之人有司起送到部咨发吏部听用其後皆属吏部掌行而礼部

  •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吕思勉

    宋代的兵制,和北宋以前学校选举之制,已见第三十一和三十四章。今再补述其余的制度如下:宋代的制度,都是沿袭唐代的。其取之于民的,共分五项:(一)为公田之赋,(二)为民田之赋,这都是田税。(三)为丁口之赋,是身税。(四)为城郭之赋,是宅税和

  • 经济文衡前集卷六·佚名

    宋 滕珙 撰隂阳类论隂阳始生之气答袁侍郎此段谓坤之上六干之上九方是隂阳之生未可为隂阳之限来喻谓坤之上六阳气已生【其位在亥】干之上九隂气已生【其位在己】以剥上九硕果不食十月为阳月之义推之则剥卦上九之阳方

  • 颜氏學記卷三·戴望

    習齋三 先生八歲就外傅吴洞雲學。洞雲名持明,能騎射劒戟,慨明季國事日靡,潛心百戰神機,參以已意,條類攻戰守事宜二帙。時不能用,以醫隱。又長術數,多奇中。葢先生之學,自蒙養時即不同也 [以下李塨王源所撰年譜] 朱翁為

  • 卷一百三·佚名

    △初分摄受品第二十九之五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学此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时。不得布施波罗蜜多。不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於布施波罗蜜多等无所得故。不为自害不为害他不为俱害。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七·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如幻三昧经二卷 慧琳撰  善住意天子经三卷 慧琳撰  太子刷护经一卷 慧琳撰  太子和休经一卷 慧琳撰  大乘显识经二卷 慧琳撰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二卷 玄应撰  大

  • 痴人说梦记·旅生

    长篇小说。清末旅生撰。三十回。作者生平未详。此书演述清末十数年间社会史。始于康、梁维新运动之前,终于庚子事变以后。书中主要人物多有影射:贾希仙代表作者理想,宁孙谋、魏淡然影射康(有为)、梁(启超),黎浪夫影射孙中

  • 御纂春秋直解·傅恒

    十五卷。傅恒等奉敕撰。乾隆二十三年(1758),傅恒、来保、刘统勋、汪由敦等奉敕撰《春秋直解》,当年而成。以鲁十二公为十二卷,其中庄、僖、襄公篇帙较繁,各折一子卷,共十五卷。此书只列经文,不列传文,大旨在发明孔子本义,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