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补编三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四夜到)

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到)

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到)

左宗棠等来电(光绪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到)

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到)

·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四夜到)

密号。顷接省帅来电云:『二十三日电到否?二十五日法又添陆兵五百,声言安南官兵败退,抽调二千人来台大举;连日逼基附近百姓归顺,派夫修营,不从者以兵攻之。百姓求救,不得已以曹军前扎离基二十里五堵地方,壁垒相望。我兵多病,难当大敌;孙军病甚,愈处危险。台北惟茶、米不缺,第一无饷;日久兵不能敌,民亦不安。台北关税、釐金每年千万,彼族得之,有煤、有饷。台南平阳无险,万难守御。台北失,台南立亡。日本船接济川流不息,必有狡谋。我无兵船,束手坐待受困。海岛孤危,如何能支!务求朝廷俯念全台土地生灵、将士数月苦守血战,速计救援!事甚急迫,危如朝露,惟有痛哭陈情。摺奏难带,此电信费银千两,请洋人旒儇送寄。兑银到厦门,更为急要。前电已请转总署、北洋、龚道、闽省。传叩寄』等因。荃转电。

·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到)

密号。接福州来电云:『来电悉。朝鲜事了,稍慰;不题中国想外视之。台北乞援急,屡奉旨严催;左相急到万分,欲急渡台。今日陈道鸣志及王诗正率恪靖千人,用重价搭商轮赴厦,由澎湖相机东渡;尚有两营,随后再发。事本险极,不得不然;好在台南与马祖澳近日法船少至。请转电总署!濬叩』等因。荃转电。

——以上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六。

·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到)

密。顷据日使榎本钞送上海日领事来电:正月十八法兵在基隆前进,行程四日,山路崎岖,遇华兵接仗数次;华兵营垒,概行攻夺。华兵退至向淡水之路,伤亡华兵一千五百至二千,遗下鎗砲等具云。鸿。俭。

·左宗棠等来电(光绪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到)

密号。去腊底接香港坐探委员报:腊月十八日探得初十抵港之法兵船,英官权许购七日粮食,限该船于三个月内不得再来香港。十九日探得东洋来信,近有法兵船到长崎採买煤、粮,于月之初五离港等情。又腊月电报:香港已于腊初定令应守局外之例,不准接济法寇。屡奉英廷命,何以英官有权许购粮之事,立限三个月不再到港?中、法之事三个月不了,不知是否仍守局外之例?又,东洋即日本,与中国最近;理应一例示战,令守局外之例。饬据福建通商局司道详,并英国星领事上年有「文行各省照会不能作为示战明文,必由总署照会各国驻京公使转饬各省通商各口领事遵照,方为一律」等语。谨会电奉商,即请酌定示覆!棠、善、濬启。宋。

——以上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七。

·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到)

密。厦门彭提督十三日晨刻来电:『昨一法船驶厦装煤,言今申刻开往上海。据云澎湖法船今日尽数开往香港、津、沪、日本等处游历,利士卑士船亦往津、沪一带。日前先託新关船往探,尚未回厦。汉肃』云云。鸿。覃酉初。

——以上「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八。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六 岛夷萧道成 岛夷萧衍·魏收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脱脱
  卷七十九·列传第十七·脱脱
  ●卷上·刘敏中
  第十四回 失兵机陈王毙命 免子祸婴母垂言·蔡东藩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八二五 谕内阁所有《美人八咏》诗并似此者一并从全书撤出·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佚名
  提要·明周玺
  高祖本纪·刘昫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三·王世贞
  卷六·纪昀
  厉树雄·佚名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巧对录卷之二·梁章钜

    近人有掇取《说文》中字句,集成对偶,名曰《说文凝锦录》,皆汉以前文字,古雅可喜。今摘录其最工者百余条,以广见闻云:“天体”圜,天体也对“地根”垠,地根也。“屈虹”霓,屈虹也对“凝雨&rd

  • 卷二十·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嘉善曹庭栋编黙堂集陈渊字知黙一字防叟南劒州沙县人了翁瓘之犹子也儿时动止不凡瓘器之谓能任重致逺者后从山杨时传二程之学矻矻不倦渐摩道德究穷六经得师友渊源之正绍兴间以荐知枢密院

  • 卷八·杨载

    钦定四库全书杨仲弘集卷八      元 杨载 撰题高尚书竹石矫龙疑苍筠踞虎肖白石倘乘风云会变化那可测赵浚仪公竹石老竹倚危石比德犹弟兄凌竞度霜雪然後大节明王晋卿古木走根坼裂石曲干渐清涟雷电忌交作化龙起重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天启三年二月辛酉朔大学士朱国祚引疾求归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光绪十二年。丙戌。六月。癸亥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寅。皆如之。内起居以降调前兵部左侍郎黄体芳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以殴妾致死。解礼部员外郎文润职。归案讯办。摺包  ○

  • 陈清端公续传·丁宗洛

    (嘉庆九年原稿)余尝读公抚闽谢恩札子,详纪陛见时天语谆谆,直如父子、师弟间;未始不叹君臣相得之隆,自古犹难也,休哉!圣祖之任贤弗贰若此,而公之高风介节有以上孚宸衷、下慰舆情者,敻乎尚矣。生平节烈见于史传者,盖详诗文三卷,亦已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汉通西南夷汉武帝元光五年 初王恢之讨东越也使番阳令唐防风晓南越南越食防以蜀枸醤防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江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防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醤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

  • 列传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一百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沈德符。○沈德符字得之宁海府靑*凫县人。 父龙吏曹正郞。 德符忠肃末荫补司 直长同正。 恭愍朝累迁判卫尉寺事。 辛禑初除右常侍升礼仪判

  • 虞世南传·刘昫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是隋代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弟弟。他的祖父虞检,是梁代始兴王咨议。他的父亲虞荔,是陈代太子中庶子,都有尊贵的名望。他的叔父虞寄,是陈代中书侍郎,没有子嗣,以世南为继嗣的后人,因此世南取字伯施。世南生

  • 卷一上·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朱批谕旨卷一上朱批范时绎奏摺雍正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署理江南江西总督印务总兵官【臣】范时绎谨奏为恭谢天恩事?念【臣】庸愚下质恭膺宠命署任封疆【臣】自入境抵任以来悉心体察窃念两奉上谕钦遵勿替实力

  • 卷六(桓三年,尽六年)·孔颖达

    【经】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经之首时必书“王”,明此历,天王之所班也。其或废法违常,失不班历,故不书“王”。嬴,齐邑,今泰山嬴县。○经三年正月,从此尽十七年皆无“王”,唯十年有。二传以为义。或有“王”字者非。嬴音盈

  •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孔子

    【原文】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①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②以:这里作连词用,同“和”。③劝:勤勉。④

  • 春秋辨义卷六·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庄公二丁酉○荘王十三年十年○齐桓二晋缗二十一卫惠十六蔡哀十一郑厉十七子仪十曹荘十八陈宣九杞靖二十宋闵八秦武十四楚文六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经不书齐伐鲁公既败齐又为鲁地则齐之伐鲁不言可知也

  • 卷第五 省事 止足 诫兵 养生 归心·颜之推

    省事第十二〔一〕铭金人云:“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二〕。”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三〕,有角者无上齿,丰后者无前足,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四〕。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五

  •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复次目连。于是三千大千刹土东南方。去是刹八万四千四天下国土。名三幔陀质(晋言遍等)。其佛名质多拘冲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晋言幻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现在说法。彼四天下世界尽甚好。

  • 卷第一百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三 【论】第八道场中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夜神主不动地。 【经】

  • 湘绮楼文集·王闿运

    八卷。清王闿运(1832—1916)撰。王闿运,字壬父,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清著名文学家。太平军起义时,曾依附曾国藩军中。后在成都尊经书院讲学。宣统间赐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王闿运治《诗》

  •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佚名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青颈观音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