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新唐书纠谬卷二十

(宋)吴缜 撰

○二十曰字书非是

昔班固为汉书其间存用古字使後世兼见古人文字之学且又不妨本书而余光施及後人斯可谓一举而两得在小学家不为无助故其叙传自云正文字维学林此实史家之一美而後世修书者之所宜法也今新书则不然不惟失一举两得使人不忘古之意而又时载不经讹误之字使後世何述焉今略编其字如左

误用字

姚宋传赞 严挺之传

藩镇传序 崔郾传

张廷珪传 杜佑传

萧俛传 萧遘桓彦范等传

康承训传 萧至忠赞

隐太子巢刺王突厥等传

袁朗传 张建封传

屈突通唐俭崔宁传

崔光远传 辛替否高郢等传

薛嵩传 孙逖传

韦侍价等传 狄仁杰传

奸臣传赞上官仪赞

李峤传 何皇后传

窦建德传 王义方传

员半千传安禄山史思明赞

郑善果传 吐火罗传

不经字

张建封传 苏源明传

安金藏传 田绪传【并目录】

吴元济并李日知传

孙思邈传 卢弘宣传

李栖筠传 郑余庆传

李翰徐申等传 李光弼杨炎等传

岑文本等传 韦处厚传

吉温传 五行志

裴冕传 吕諲传

讹错字

南蛮传 史宪诚传

王勃传 韩滉传

太宗纪 仆固怀恩传

李怀仙传 代宗纪

侯君集传 陈京传

昭宗纪 传王播传

韦挺传 魏徵陆贽等传

姜抚传 刘氏宰相世系表

元稹传 王纬传

李绅传 百官志

李德裕传 李磎传

李錡传 刘崇望等传

王凝传 侯希逸传

柳宗元传 卢怀慎及吐蕃等传

李晟赞 韩愈传

刘武周传 苏定方传

误用字

姚宋传赞

姚宋传赞云崇劝天子不求边功璟不肯赏边臣而天宝之乱卒悼其害可谓先见矣

今案卒悼其害不知谓何意者悼乃蹈之误欤

严挺之传

严挺之传云君子以为徧

今案此徧乃徧字当为偏亦有偏音然行之已久不可乱也

藩镇传序

藩镇传序云其人自视由羌狄然

今案由盖犹字史臣之误也

崔郾传

崔郾传云五子瑶瑰瑾佩璆瑶任礼部侍郎鄂岳观察使瑾礼部侍郎湖南观察使瓌佩俱达官

今案初用瑰字末用瓌字可乎

张廷珪传

张廷珪传雕弊字

今案当作凋字而新书内二字通用之如是颇多难以具载今因此发之它不复云【见前史中亦颇通用然考其训释自各不同似难以通用故不敢不辨也】

杜佑传

杜佑传云信安郡王漪表为灵州别驾

今案信安郡王名禕漪禕虽同音而义训不同不可通用也

萧俛传

萧俛传云穆宗初两河底定

今案底字疑当为厎

萧遘桓彦范等传

萧遘传云迫畏不暝

桓彦范传云高枕而暝

李涵传云席地以暝

今案古字瞑眠通其字当从目

康承训传

康承训传云留妇弱持陬

今案说文云陬阪隅也今此云妇弱持陬义不可晓疑当为掫字说文云掫夜戒守有所击也

萧至忠赞

萧至忠赞云帝且悞往失而精来鉴已

今案悞字合是悟字

隐太子巢刺王突厥等传

隐太子传云高祖授禅

巢刺王元吉传云帝授禅

突厥传云皆授靖节度以讨之

今案授皆当作受

袁朗传

袁朗传云至见危受命则无人焉

今案受当作授

张建封传

张建封传云与徐军埆

今案埆当作确其字从石

屈突通唐俭崔宁传

屈突通传云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唐俭传云命趋还舟

崔宁传云趋与禁兵杂往

今案三传趋字皆当作趣【音促】字史臣之悞也

崔光远传

崔光远传云後召见悞非是

今案悞字当作悟

辛替否高郢等传

辛替否传云寺塔不足穰饥馑

高郢传云不劳人以攘祸又云若以攘祸

今案穰攘皆当作禳

薛嵩传

薛嵩传云好蹴踘

今案踘当作鞠毱

孙逖传

孙逖传云父丧缺复拜舍人

今案缺合作阕

韦待价等传

韦待价传云朝野共蚩薄之

李商隐传云党人蚩谪

李齐运传士人蚩之

今案说文云蚩虫也又毛诗注云敦厚貌无蚩薄之训疑当作嗤

狄仁杰传

狄仁杰传云如得上方斩马劒

今案前汉朱云周勃传百官表上方字皆作尚方然则为上字者悞矣

奸臣传赞上官仪赞

奸臣传赞三宰啸凶牝夺辰上官仪赞牝咮鸣辰

今案此盖取书牧誓之语其字皆当作晨

李峤传

李峤传云今百姓■〈受,去冖〉窭

今案集韵■〈受,去冖〉字注云被表切说文物落上下相付也通作■〈艹受,去冖〉■〈艹受,去冖〉又同部殍注云饿死曰殍或作■〈艹殍〉■〈艹受,去冖〉莩然则■〈受,去冖〉窭之字当作殍■〈艹殍〉■〈艹受,去冖〉莩则可若作■〈受,去冖〉则本训不同於义未允也

何皇后传

昭宗何皇后传云帝奔播既屡威柄尽丧左右皆扞逆庸奴

今案扞字疑当作悍

窦建德传

窦建德传云使人如灌津祠充墓

今案史记及前汉窦后传地理志皆作观顔师古曰观津清河之县也旧书亦作观盖唐初尝於其地置观州【在地理志景州境内】然则未尝有作灌字者独新书如是盖悞也

王义方传

王义方传云光武失之逢萌

今案人姓逢字当作夅今从夅非也又案後汉纪传皆作龎萌盖逢龎得姓本殊为字亦异不可混同今改龎为逢非也

员半千传安禄山史思明赞

员半千传云得天下英才五千与榷所长

安禄山史思明赞云张杜榷论至今多称诵之

今案半千之意欲与天下英才校其所长则榷字疑当作角或作确张杜榷论字当作确

郑善果传

郑善果传云从幸江都从宇文化及至辽城

今案本纪武德二年闰二月辛丑窦建德杀宇文化及于聊城又淮安王神通传云进击宇文化及于魏化及败走聊城神通追北贼愿降神通不受窦建德拔聊城势遂张窦建德传云建德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化及保聊城乃四面乘城拔之然则化及之败在聊城而善果传以为辽则非也

吐火罗传

吐火罗传云有稻夌粟豆

今案夌字当作麦

不经字

张建封传

张建封传地迫于宼常困■〈戚上糸下〉不支

今案字书无■〈戚上糸下〉字疑当作蹙集韵蹙迫也

苏源明传

苏源明传云市井馁■〈飠孚〉

今案字书无■〈飠孚〉字此盖殍【被表切饿死曰殍又作■〈艹殍〉■〈艹受,去冖〉莩】字误为此尔

安金藏传

安金藏传云桑■〈者土〉紩之

今案■〈者土〉字字书所未见疑当作■〈者皮〉

田绪传【并目录】

田绪传贾躭目录贾躭

今案躭当从耳今皆从身非也

吴元济并李日知传

吴元济传云以马■〈牜怱〉为留後李日知传诸子方■〈牜悤〉角今案马■〈牜怱〉字会元以义考之字当作摠且诸纪传皆作■〈扌忽〉字其字俱从手独此从牛盖流俗不典之字字书所无也日知传亦同

孙思邈传

导以药石救以■〈釒乏〉剂

今案字书无■〈釒乏〉字当作砭说文云以石刺病也

卢弘宣传

卢弘宣传云下檄■〈胁,贝代月〉谕

今案字书无■〈胁,贝代月〉字当作胁

李栖筠传

李栖筠全传栖字皆从手

今案其字从手不见于经典案集韵则当从木

郑余庆传

郑余庆传云损增仪矩又云准汉旧事

今案矩当作榘准当作凖

李翰徐申等传

李翰传云析骸以爨

徐申传云繇爨蛮

今案说文当作爨此二传字皆非也

李光弼杨炎等传

李光弼传云设么幄城隅

杨炎传云貌么陋

今案么字皆当作幺

岑文本等传

岑文本隋杨炎传愍字

今案愍当作愍

韦处厚传

韦处厚传云皇子方襁褓

今案说文褓当作緥

吉温传

吉温传云见温繦葆时

今案其字当为襁緥今作繦葆非也

五行志

五行志贞观十三年三月壬寅云阳石燃

今案燃当作然

裴冕传

裴冕传云爯调渭南尉

今案爯当作再

吕諲传

吕諲传云志行整饬

今案饬当作饬

讹错字

南蛮传

南蛮传云入自卭峡关围雅州

今案雅州止有卭崃关峡乃崃字之悞也

史宪诚传

史宪诚传云丌志绍

今案其传作志沼及文宗纪亦沼然则作绍者误也

王勃传

王勃传云客劔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

今案地理志彭州九龙县有葛璝山作愦者误也

韩滉传

韩滉传云为元佐办装

今案方述刘玄佐事复云元佐盖玄误为元也

太宗纪

太宗纪贞观二十二年九月眉卬雅

今案当作卭字卬字误也

武德二年刘武周据并州宋金刚陷沧州

今案刘武周独孤怀恩尉迟敬德传乃浍州作沧者悞【浍州案地理志本绦州冀城县武德元年置四年废时刘武周方作乱河东绦浍正其境也若沧州则太远矣】

仆固怀恩传

仆固怀恩传云诸节度皆以兵会次黄水

今案代宗纪及史朝义传乃横水作黄者悞也

李怀仙传

李怀仙传云故怀先与田承嗣薛嵩

今案先字悞当作仙

代宗纪

代宗纪广德元年永泰元年书战于盩厔又云盩厔穭麦生浑奴刺宼盩厔

今案其字皆悞当作盩厔

侯君集传

侯君集传云为碛石道行军摠管

今案太宗纪贞观八年十二月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摠管宰相表亦同然则碛字悞当为积也

陈京传

陈京传云天子尚尤豫未刚定

今案尤字必悞合是冘字如马璘传诸将冘疑张文瓘传冘豫少决李抱真传内冘豫皆与此同意也

昭宗纪赞

昭宗赞云昭宗为人明隽

今案隽字悞当作隽

王播传

王播字明剔

今案当作敭

韦挺传

韦挺传云盖牟城

今案牟当从牛今从干误也

魏徵陆贽等传

魏徵传云龙逢比干也

今案逢当作逢

魏徵传云萧然耗矣

陆贽传全卷皆作耗

今案耗当作耗

姜抚传

方技姜抚传云旱藕杜蒙也

今案本草药中无杜蒙疑是牡蒙牡蒙紫参也见嘉佑本草第七卷沙参注中

刘氏宰相世系表

宰相世系表刘氏注云尉氏房有仁轨琢

今案尉氏刘氏在唐无名琢者为宰相止有瑑相宣宗琢字乃瑑之悞也

元稹传

元稹传岂睱陈治安议教化

今案睱字合从日今从目误也

王纬传

王纬传云浙西观察使

今案淅乃浙字也

李绅传

李绅传末云屡为怨仇所根却

今案此根字当作拫其字从手今从木误也

百官志

百官志大理狱丞所掌职事内云家人入待

今案此乃侍字之误也

李德裕传

李德裕传旧制岁抄运内粟

今案此抄字合从禾

李磎传

李磎传云反摘磎奏

今案当作返擿

李錡传

李錡传云天下■〈木霍〉酒漕运

今案■〈木霍〉当作搉

刘崇望等传

刘崇望传即河中■〈釒〈山上隽下〉〉谕鎸宙传■〈釒〈山上隽下〉〉谕之

今案皆当作镌

王凝传

王凝传云州有冶赋羡银常摧直以优吏奉

今案摧字恐是搉之误

侯希逸传

侯希逸传云人■〈艹舌〉之

今案■〈艹舌〉乃苦字之误

柳宗元传

柳宗元传贞符内云後之祆淫嚣昏好怪之徒

今案此嚣字疑是嚚字

又云琢斯屠剔膏流节离之祸不作

今案此琢字疑是椓字

卢怀慎及吐蕃等传

卢怀慎传疆场有警

吐蕃传疆场不定又疆场不明

今案此皆合作场

李晟赞

李晟传赞云捉孤军抗羣贼身佩安危而气不少衰

今案郭子仪传赞曰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又五王赞曰五王提卫兵诛嬖臣中兴唐室盖提之为言緫勒统御之谓若乃命之为捉於文殊为不典今李晟赞所谓捉孤军者即提字之误欤

韩愈传

韩愈传所要光决於心

今案乃是先决於心

又赞云无柢捂圣人者

今案当作抵

又云以荀况扬雄为未淳今

案当作醇

刘武周传

刘武周传云破之於美食川

今案独孤怀恩及秦琼传皆为美良川盖良悞为食也

苏定方传

苏定方传云缚贺鲁以还又云遂面缚降

今案其字皆当作缚

新唐书纠谬二十卷五代史纂误五卷此二书皆元佑中故朝请大夫吴君缜所撰君字廷珍成都人熙丰时名公师孟之子历数郡守俱以惠政闻生平力学博通古今多求前史谬误而参订之然未尝示人间有传者此二书而已今直宝文阁宇文公时中自蜀来守吴兴以郡庠有新唐书五代史版本而吴君此书不可不附见也遂令并刻之且俾元美序其後元美曰唐人称杜征南顔秘书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今观其推广发明二子信有功矣至班左语意乖戾处往往曲为说以附会之安在其为忠也今吴君於欧宋大手笔乃能纠谬纂误力禆前阙殆晏子所谓献可替否和而不同者此其忠何如哉然则唐人之论忠也陋矣惜乎君之志徒见於其书也绍兴戊午四月望左从政郎充湖州州学教授长乐吴元美跋後

新唐书纠谬卷二十

猜你喜欢
  凡例·乾隆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二十六·佚名
  魏郑公谏续录卷下·翟思忠
  卷七之一·佚名
  张·欧阳修
  承晖传·脱脱
  五一、田庄子卒年考·钱穆
  唐纪十六 起旃蒙单瘀十月,尽玄勣阉茂七月,凡六年有奇·司马光
  兵部·佚名
  ●皇朝通典卷七十八·佚名
  卷九·佚名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吕思勉
  论晚明“流寇”·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赵翼

      ○明妃诗  古来咏明妃者,石崇诗"我来汉家子,将单于庭","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语太村俗。惟唐人"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二句,不着议论,而意味无穷,最为绝唱。其次则杜少陵"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同此意味也

  • 卷四十九·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九韩愈【四】古体诗【四】送区?南归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依稀爰有区子荧荧晖观以彞训或

  • 总目·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全唐诗録总目     总集类卷一太宗皇帝 古体诗二十八首近体诗四十九首高宗皇帝 古体诗二首中宗皇帝 近体诗二首【附】聨句诗二首明皇帝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七首德宗皇帝 

  • 列传第五十五 陈宗室诸王 永修侯拟 遂兴侯详 宜黄侯慧纪 衡阳献 王昌南康湣 王昙朗 文帝诸子 宣帝诸子 后主诸子·李延寿

    永修侯拟字公正,陈武帝之疏属也。少孤贫,质直强记。武帝南征交址,拟从焉。梁绍泰二年,除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以雍州刺史资,监南徐州事。武帝践阼,广封宗室,诏从子监南徐州拟封永修县侯,北徐州刺史褒封锺陵县侯,晃封建城县侯

  • 卷六十二·志第十四·地理五·宋濂

        ◎地理五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六,属县一百四十三。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   杭州路,唐初为杭州,后改余杭郡,又仍为杭州。五代钱镠据两浙,号吴越国。宋高宗南渡,都之,为临

  • 卷二十·黄以周

      徽宗   △崇宁元年(壬午,一一○二)   1、七月(案:《十朝纲要》:是月甲申朔。) 乙酉,臣僚上言:“准尚书省劄子,三省同奉圣旨,昨行遣裁削责降元祐人数内轻重失当或漏落之人,令御史谏职弹劾以闻;馀依诏旨施行。除先次弹劾外,缘

  •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明儒言行録卷五·沈佳

    安化县知县沈佳撰刘观卧庐先生字崇观江西吉水人正统己未进士少有成人志既就傅子史经传靡不贯淹下笔逸迈常屈其名宿正统中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以疾告归寻丁内艰服除遂坚卧不出脱粟澣袍质行终身每旦祗谒先圣毕即凝坐一

  • 六·张资平

    船泊上海时,许多朋友都上岸去玩。我非常的胆小,并且身边没有上海通用的银钱了。所以只在码头附近,站在百老汇路的铺道上,望了一望,便回船上来。他们上岸去顽(玩)的大部分是有朋友亲戚可访,一小部分是去听大戏的。在三等的餐室

  • 东方兵事纪略(一篇)·佚名

    姚锡光议款篇(第八)议款篇(第八)光绪甲午七月朔,中国始班宣战书。于是高升轮舶已燔,牙山屯营已溃。其始固委蛇言款,盖不得已而出于战,当道原无战备之心;识者固知兵气之不振、战局之靡终,必无以善其后。而割地偿款之机,已兆于此。

  • 前清的内务府衙门·齐如山

    内务府的情形内务府这个衙门,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了,其实不但现在知道的人少,在前清时代,知道的人也不多,因为全国通行的缙绅中,向来不列这个衙门,北京通行的缙绅,有他的也不多见;就是有,也是单钉一本,与其他衙门不并列。

  • 序·史伯璿

    始愚既述管窥于四书亦欲以是施于他常所读之书而未果也因循老矣多病之余精力耗而目力昏矣精力耗则向之得于师友者莫之记忆非一日矣目力昏则向之得于方册者失于温理非一日矣废置荒弃一至于此自揆余龄于儒者之学必不能再

  • 卷二十七·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七   宋 程公说 撰书九疆理书第三齐地緫説太公望佐文武定天下以功封扵营丘号曰齐盖古青州地也禹贡海岱惟青州喁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濵广斥莱夷作牧浮于汶

  • 卷三十三·佚名

    △梵天劝请品下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所证法。此法甚深。难见难知。如微尘等。不可觉察。无思量处。不思议道。我无有师。无巧智匠可能教我证於此法。但众生辈。著阿罗耶(隋言所著处)。乐阿罗耶。住阿罗耶。喜乐著处。心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八·澄观

    疏。第二佛子下。疏文有三。初举数总科。二或略不具下料拣。三细论一相下大科。于中先纵成经次。后今以类例下大科十九。言斯即顺观相海者。观佛三昧海经。观佛相海有二。一总观有三十二等。二别观一一诸相。就别观中

  • 卷第九·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九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二佛住舍卫城。尔时尊者优陀夷。持衣与大爱道比丘尼作是言。善哉瞿昙弥。此衣为我浣染打。时大爱道即为浣染打已。送还语优陀夷言。此衣已浣染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刘完素

    简称《伤寒标本》。伤寒类著作。金刘完素撰。二卷。完素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已著录。上卷载以伤风、伤寒、中暑、中湿四证为始,至劳复、食复共四十六种杂证。下卷则集麻黄、桂枝五十二方。书中反映出刘氏学术思想和

  • 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张资平

    张资平著。发表于1921年《创造季刊》创刊号。写一个旅日华侨与日妇所生的混血儿秋儿的悲惨遭遇。秋儿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带着女儿嫁给村中的一个老牧师。因不堪后父虐待,秋儿离家出走,在东京郊外某工厂当女工时被理事奸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