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闽十年之梦影(3)

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

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伟业)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因此我十年来在闽南所做的事,虽然不完满,而我也不怎样地去求他完满了!诸位要晓得: 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反而增长他贡高我慢的念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所以还是不去希望完满的好!

不论什么事,总希望他失败,失败才会发大惭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

我近来,每每想到“二一老人”这个名字,觉得很有意味!

这“二一老人”的名字,也可以算是我在闽南居住了十年的一个最好的纪念!本文系弘一大师一九三七年三月二十八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所讲。

最后之□□

佛教养正院已办有四年了。诸位同学初来的时候,身体很小,经过四年之久,身体皆大起来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啊!光阴很快。人生在世,自幼年至中年,自中年至老年,虽然经过几十年之光景,实与一会儿差不多。就我自己而论,我的年纪将到六十了,回想从小孩子的时候起到现在,种种经过如在目前。啊!我想我以往经过的情形,只有一句话可以对诸位说,就是“不堪回首”而已。

我常自己来想: 啊!我是一个禽兽吗?好像不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人身;我的天良丧尽了吗?好像还没有,因为我尚有一线天良常常想念自己的过失;我从小孩子起一直到现在都埋头造恶吗?好像也不是,因为我小孩子的时候,常行袁了凡袁了凡: 即袁黄,浙江嘉善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宝坻知县、兵部主事等职。文理诸学皆通,首创用“功过格”记录善恶,尤负盛名。的功过格,三十岁以后,很注意于修养,初出家时,也不是没有道心。虽然如此,但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便大不同了: 因为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昏愦糊涂,一天比一天厉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醇乎其醇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这个也无须客气、也无须谦让了。

就以上所说看起来,我从出家后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真可令人惊叹;其中到闽南以后十年的工夫,尤其是堕落的堕落。去年春间曾经在养正院讲过一次,所讲的题目,就是“南闽十年之梦影”。那一次所讲的,字字之中,都可以看到我的泪痕,诸位应当还记得吧。

可是到了今年,比去年更不像样子了。自从正月二十到泉州,这两个月之中,弄得不知所云。不只我自己看不过去,就是我的朋友也说我以前如闲云野鹤,独往独来,随意栖止,何以近来竟大改常度,到处演讲,常常见客,时时宴会,简直变成一个“应酬的和尚”了。这是我的朋友所讲的。啊!“应酬的和尚”这五个字,我想我自己近来倒很有几分相像。

如是在泉州住了两个月以后,又到惠安到厦门到漳州,都是继续前稿: 除了利养,还是名闻,除了名闻,还是利养。日常生活,总不在名闻利养之外。虽在瑞竹岩住了两个月,稍少闲静,但是不久,又到祈保亭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的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可以说是惭愧已极了。

九月又到安海,住了一个月,十分的热闹。近来再到泉州,虽然时常起一种恐惧厌离的心,但是仍不免向这一条名闻利养的路上前进。可是近来也有件可庆幸的事,因为我近来得到永春十五岁小孩子永春十五岁小孩子: 即李芳远,福建永春人。早慧多才,少时即诗词书画俱能,深得弘一大师之器重。的原第230页图放61页后弘一大师晚年书写的对联

一封信。他劝我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养静用功;信中又说起他近来的生活,如吟诗、赏月、看花、静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啊!他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当的见解;我看到他这一封信,真是惭愧万分了。我自从得到他的信以后,就以十分坚决的心,谢绝宴会,虽然得罪了别人,也不管它,这个也可算是近来一件可庆幸的事了。

虽然是如此,但我的过失也太多了,可以说是从头至足,没有一处无过失,岂只谢绝宴会就算了结了吗?尤其是今年几个月之中,极力冒充善知识,实在是太为佛门丢脸。别人或者能够原谅我;但我对我自己,绝不能够原谅,断不能如此马马虎虎地过去。所以我近来对人讲话的时候,绝不顾惜情面,决定赶快料理没有了结的事情,将“法师”、“老法师”、“律师”等名目,一概取消,将学人、侍者等一概辞谢;孑然一身,遂我初服,这个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结束了。

啊!再过一个多月,我的年纪要到六十了。像我出家以来,既然是无惭无愧,埋头造恶,所以到现在所做的事,大半支离破碎不能圆满,这个也是份所当然。只有对于养正院诸位同学,相处四年之久,有点不能忘情。我很盼望养正院从此以后,能够复兴起来,为全国模范的僧学院。可是我的年纪老了,又没有道德学问,我以后对于养正院,也只可说“爱莫能助”了。

啊!与诸位同学谈得时间也太久了,且用古人的诗来作临别赠言。诗云: □□□□□□□此句在《晚晴老人讲演录》中空植,原诗系清代龚自珍所做,首名为“末济终焉心飘渺”。,

万事都从缺陷好;

吟到夕阳山外山,

古今谁免余情绕。 本文系弘一大师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三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同学会席上所讲,瑞今记。收入《晚晴老人讲演录》时,标题后二字空植,根据弘一大师本意及通篇主旨,这两字当作“忏悔”为是,意在表明其“悔过自新”之意。李叔同《题梦仙花卉横幅》墨迹

佛法大意

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群相晤,甚可喜。

先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做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至于做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做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

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今案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意。如是所做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弘一大师书赠夏尊勉其一心念佛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做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极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世界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

因佛法是真能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

迷信,而与以正信。

恶行,而与以正行。

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地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书籍及杂志等甚多。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彻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俾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于佛法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

以上略说佛法大意毕。

又当地信士因今日为菩萨诞,欲请解释“南无观世音菩萨”之义。兹以时间无多,惟略说之。

南无者,梵语,即归依义;菩萨者,梵语,为菩提萨之省文——菩提者,觉;萨者,众生。因菩萨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故称为菩提萨。弘一大师书赠夏尊佛号轴

以此“悲”、“智”二义解释,与前同也。

观世音者,为此菩萨之名,亦可以“悲”、“智”二义分释。如《楞严经》云:“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约智言也;如《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超脱,以是名观世音。”——约悲言也。

本文系弘一大师一九三八年七月十六日在漳州七宝寺所做讲演。其时,弘一大师受漳州各方邀请,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七日抵达漳州,四天之后,日寇即侵占厦门。弘一大师因此滞留于漳州弘法。

讲演。

猜你喜欢
  第九十六回 承遗诏司马秉权 缴印绶将军赤族·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八·王祎
  卷四十·朱熹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卷之八十五·佚名
  ◎三小姐与汽车·吴虞公
  ◎人妖·李定夷
  第四○保结状光绪六年三月十一日一一二○五-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十五·纪昀
  高允传·魏收
  任礼传·张廷玉
  一零三、荀卿年十五之齐考·钱穆
  中日天津会议专条·佚名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吕思勉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氏·唐圭璋

      吴氏,王安石妻。封越国夫人。   定风波   待得明年重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

  • 卷五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五十八搜狩子虚赋          【汉】司马相如楚使子虚使于齐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田罢子虚过诧乌有先生而亡是公存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

  • 第二十七出 益春退约·佚名

    【挂真儿】(旦)共伊断约是冥昏,蹑脚行来心惊惶。(贴)常说等人易久长。莫犹豫,恐畏天光。(旦)燕雀为巢鸠(鸣)占居,无状林大枉寻思。(贴)前世姻缘今世结,管乜狂风飞柳絮。(旦)益春你入内去看哑公哑妈困<困>未?(贴下旦白)今冥断

  •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赵尔巽

      万子扈尔干、孟格布禄、扈尔干子岱善、孟格布禄子吴尔古代 杨吉砮兄清佳砮、杨吉砮子纳林布禄、金台石、清佳砮子布寨、布寨子布扬古布占泰 拜音达里   万,哈达部长也。万自称汗,故谓之万汗。明译为王台,“台”“

  • 雍正一年一月至雍正二年三月·蒋良骐

    雍正元年正月,先是,河南武陟县马营口河决,副都御史牛钮、侍讲齐苏勒奉旨前往堵筑。牛钮等议于黄河北岸,自沁河堤至詹家店十八里无堤处,接筑遥堤,以资捍御。河南巡抚杨宗义以沁、黄并涨时,水无所泄,恐致冲决,不若仍留空隙,以备宣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三·佚名

    嘉靖二年十一月丁卯朔改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秦金为户部尚书○户部左侍郎边宪以衰病乞休不允○赐故巡抚山东右副都御史沈林祭葬如例○潞城王府辅国将军聦涎以赌博革禄米四之一仍令代王严加戒谕○己巳添设云南整饬曲靖

  • 卷十三 王制第五·郑玄

    司徒?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司徒,地官卿,掌邦教者。逮,及也。简,差择也。○防,本又作坊,音同。恤,辛律反。逮音代,又大计反。肖音笑。绌,敕

  • 杂守第七十一·墨子

    禽子问曰:“客众而勇,轻意见威,以骇主人,薪土俱上,以为羊坽,积土为高,以临民”,蒙橹俱前,遂属之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子墨子曰:子问羊坽之守邪?羊坽者,攻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羊坽之政,远攻则远害,近城则近害,不至城。矢石无

  • 第五十三卦:《渐卦》·佚名

    渐:女归吉,利贞。【白话】《渐卦》象征循序渐进:如同女子出嫁那样,按照一切婚嫁的礼节循序渐进,就会得到吉祥,有利于坚守正道。《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白话】《象辞》说:《渐卦》的卦象是艮

  • 卷十六·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十六新安首源姚际恒着颂大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氏曰:「此特释周颂耳;鲁、商之颂则异于是。商颂虽是祭祀之歌,祭其先王之庙,述其生时之功,正是死后颂功,非以成功告神,其体异于周颂也。

  • (五)·钱穆

    第五目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如上四目,可见中国人为学主在学为人,学为一理想人。天地生人,固属平等,然由于学与不学,则有君子小人邪正善恶品格之分。西方为学尽在外,其在人群中,只求不犯法,法之外每一人各可自由。求富求贵,则必争

  • 金山达观颖禅师·惠洪

    禅师名昙颖。生钱塘丘氏。年十三。依龙兴寺为大僧。神情秀特。于书无所不观。为词章多出尘语。十八九游京师。时欧阳文忠公。在场屋。颖识之。游相乐也。初谒大阳明安禅师。问。洞上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明安曰

  • 卷六·道世

    △第四鬼神部(此别十一部)▲述意部第一夫论鬼神之法,特喜妖邪;冥密之中,偏多罪戾。或处幽岩,乍依高陇。绝涧深丛之里,荒郊野芿之中。异种音声,特奇形势。摇动凡识,恐怖愚情。假使威光,虚为怪相。或复鸟形鱼质,人面兽心;或鼓乐弦歌

  • 佛塔的光明·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吉桃灵石塔前讲──中国信仰佛教的人,向来到仰光,只知拜大金塔。这次、我们到缅甸,承当地的菙侨及高僧的领导,差不多见到五处圣地,如吉桃的灵石,海滨的佛塔,勃固的大佛,曼德里的铜佛。中国人向来少知道,我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序品第一  归命释迦牟尼佛。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法界殿如来境界处。众宝赫焰一切庄严第一之处。遍至无量诸世界处。放大光明普照之处。无量善巧差别住处。无有分齐过分齐处。过

  • 高子遗书·高攀龙

    诗文集。 明高攀龙(1562—1626)撰。十三卷。攀龙初字云从,后改存之,别号景逸,江苏无锡人。万历进士,累官至左都御史。因揭阉党崔呈秀等罪状,为阉党所恨,旋被罗织罪名,度不免,投池死。卒谥忠宪。曾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

  • 原诗·叶燮

    诗论著作。清叶燮著。四卷。旨在推究诗之本源,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分内、外二篇,内篇“标宗旨”,外篇“肆博辨”,体系严整。论诗首倡源流正变、沿革因创之说,认为诗歌的发展是由源及流,由本及末的生生不息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标点本)·佚名

    二百五十七卷。起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首尾四十八年。太祖实录凡三修:一修于建文元年(1399年),总裁为董伦、王景彰等;再修于永乐之初,监修为李景隆、茹瑺,总裁为解缙;三修于永乐九年(1411年),改命姚广孝、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