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二十九

宋 裴骃 撰

史记二十九

河渠第七

夏书曰禹抑鸿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直辕车也音已足反尸子曰山行乗樏音力追反尸子又曰行涂以楯行险以撮行沙以轨又曰乗风车音去乔反】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厯龙门南到华隂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韦昭曰湍疾悍强也】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厠二渠以引其河【汉书音义曰厕分也二渠其一出贝丘西南二折者也其一则漯川】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瓉曰禹贡曰夹右碣石入于海然则河口之入海乃在碣石也武帝元光二年河徙东郡更注勃海禹时不注勃海也】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韦昭曰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在吴西南】于齐则通菑济之间于蜀蜀守冰【汉书曰冰姓李】凿离碓【晋灼曰古堆字】辟沬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舟行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如淳曰欲罢劳之息秦伐韩之计】乃使水工郑国【韦昭曰郑国能治水故曰水工】闲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竝北山东注洛【徐广曰出冯翊怀徳县】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闲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畆一钟于是闗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疆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隄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扵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菑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彊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闗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竝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闗中之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徐广曰一云悉众】数万人穿漕渠三嵗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其后河东守番系言漕从山东西嵗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颇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隂下引河溉汾隂蒲阪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壖【韦昭曰音而缘反谓缘河邉地】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从渭上与闗中无异而砥柱之东可无复漕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嵗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如淳曰时越人有徙者以田与之其租税入少府】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裦斜道【韦昭曰裦中县也斜谷名 音邪瓉曰裦斜二水名】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逺今穿裦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裦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舩漕漕从南汤上沔入裦裦之絶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襃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卭为汉中守发数十万人作裦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徐广曰湍一作溲】不可漕其后庄熊罴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畆十石于是为发兵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顔下【服防曰顔音崖应劭曰 征在冯翊或曰商颜山名】岸善崩【如淳曰洛水岸】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頽以絶商顔【瓉曰下流曰頽】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余嵗渠颇通犹未得其饶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嵗嵗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干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葛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羣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寘决河是时东流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晋灼曰卫之苑也多竹篠】以为揵【如淳曰树竹塞水决之口稍稍布插接树之水稍弱补令密谓之揵以草塞其里乃以土填之有石以石为之】天子乃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旴旴兮闾殚为河【如淳曰殚尽也骃谓州闾尽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徐广曰东郡东阿有鱼山或者是乎骃案如淳曰恐水渐山使平也韦昭曰凿山以填河也】吾山平兮钜野溢【如淳曰瓠子决灌钜野泽使溢也】鱼沸郁兮柏冬日【徐广曰柏犹迫也冬日行天边若与水相连矣骃案汉书音义曰钜野满溢则众鱼沸郁而滋长也迫冬日乃止】延道弛兮离常流【徐广曰延一作正骃案晋灼曰言河道皆弛壊】蛟龙骋兮方逺游归旧川兮神哉沛【瓉曰水还旧道则羣害消除神祐滂沛】不封禅兮安知外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满【张晏曰齧桑地名也如淳曰邑名为水所浮漂】久不反兮水维缓一曰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迃兮浚流难搴长茭兮沈美玉【如淳曰搴取也茭草也音郊一曰茭竿也取长竿树之用着石间以塞决河瓉曰竹苇絙谓之茭下所以引致土石者也】河伯许兮薪不属【如淳曰旱烧故薪不足】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頽林竹兮楗石菑【如淳曰河决楗不能禁故言菑韦昭曰楗柱也木立死曰菑】宣房塞兮万福来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水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闗中辅渠灵轵【如淳曰地理志厔有灵轵渠】引堵水【徐广曰一作诸川】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瓉曰钜定泽名】太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徐广曰一作湿】上姑苏望五湖东闚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徐广曰沟洫志行田二百畆分赋田与一夫二百畆以田恶故更嵗耕之】

猜你喜欢
  本纪第十九 懿宗 僖宗·刘昫
  后叙·顾炎武
  卷十七·王夫之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七·苏天爵
  ●扬州城守纪略·韩菼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一百十五 曹寅奏为恭请圣躬万安摺·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张守节
  五一 玉田·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五十四·薛允升
  李信圭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秦献记原文·章太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幕·老舍

    第一场时间 一九五○年夏,某一夜的后半夜,天尚未明。地 点 龙须沟地势较高处的一家小茶馆——三元茶馆。布 景 三元茶馆是两间西房,互相通连,冬天在屋里卖茶,夏季在屋外用木棍支着旧席棚,棚下有土台,作为茶桌。旁边放着

  • 卷179 ·佚名

    林景熙 书陆放翁诗卷后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淳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 卷七十七·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四 简文帝【讳纲字世缵武帝第三子也六岁能属文读书十行俱下辞藻艶发雅好赋诗然又伤轻靡时号宫体初封晋安王云麾将军丹阳尹历兖荆南

  •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四十一·柯劭忞

      张子良 懋 王檝 高宣 天锡 塔失不花 邸顺 浃 琮泽 张全 思忠 匡才 国政 鲜卑 仲吉焦德裕 李邦瑞 唐庆 张羽 王钧   张子良,字汉臣,涿州范阳人。金末,四方兵起,子良率千余人阻水治舟筏,取蒲鱼自给,从之者众,至不能容。

  • 卷二百十七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起神宗熙寧三年十一月盡其月   十一月戊子朔,詔:「河北飢民流徙京西【一】,令安撫轉運使、提點刑獄司責州縣官多方賑救存撫,察苛擾、昏耄、弛慢不職者以聞。」   己丑,詔濱州劉蒙、處州管師常、閬州雍之笴【二】賈

  • 第七十五回 却美妓渡水薄郾城 用降将冒雪擒元济·蔡东藩

      却说吕元膺表请东征,宪宗亦欲加讨,但当时已将元衡被刺,列入王承宗罪案中,严诏谴责,拒绝恒州朝贡,此次既不便改词,且因讨元济,绝承宗,南北并营,不暇东顾,乃将师道事暂行搁置。裴度以淮西各军,日久无功,屡上书归咎严绶,乃特命宣

  • 竹书统笺卷十一·徐文靖

    匡王【名班○笺按周本纪顷王六年崩子匡王班立】元年己酉【笺按春秋鲁文公十五年也】六年晋灵公为赵穿所杀【笺按左传宣二年秋九月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

  • 宪圣慈烈吴皇后传·脱脱

    宪圣慈烈吴皇后,开封人。其父吴近,因为皇后宠贵,累升到武翼郎,赠太师,追封为吴王,谥号为宣靖。吴近曾经梦中到一个亭子,上面的横匾是“侍康”;旁边种植芍药,只有一朵花开了,特别妍丽可贵,花下有一只白羊,吴近醒后颇感惊异。皇后乙

  • 第三节 文、武、宣三朝藩镇叛服·吕思勉

    唐自穆宗而后,河北三镇,已成覆水难收之势。文宗平横海,武宗平昭义,史家以为丰功,实则殊不足道,且皆竭蹶而后得之者也。敬宗宝历元年八月,刘悟卒,子从谏求袭。左仆射李绛请速除近泽潞将帅一人,令倍道赴镇,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弗听

  • 前清御膳房·齐如山

    友人说关于清宫的事情,内务府、太医院、如意馆都曾经谈过了,为什么不谈谈御膳房呢?按说御膳房也的确值得谈谈,不过似乎得匀三个部分来谈:一是御膳房的情形,当然相当奢侈;二是皇帝也相当苦;三是御膳房中之厨役,技术并不

  • 卷之十三 泛论训·高诱

    泛论训上博说世间古今得失,以道为化,大归於一,曰泛论,因以题篇。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古者,盖三皇以前也。鍪,头着兜鍪帽,言未知制冠也。绻领,皮衣屈而紩之,如今胡家韦袭反棹以为领也。一说,鍪,放发也;绻,绕颈而已;皆无饰。德

  • 四时第四十·管仲

    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故天曰信明,地曰信圣,四时曰正。其王信明圣,其臣乃正。何以知其王之信明信圣也?曰

  • 卷二十·严粲

    <经部,诗类,诗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二十 宋 严粲 撰 节南山之什    小雅 【释文曰从此至何草不黄凡四十四篇前儒申毛皆以爲幽王之变小雅】 节南山【节如字又音截○诗记曰按左传韩宣子来聘季武子赋节之卒章

  • 大雲初分增长健度第三十七之一·佚名

    尔时南方有诸天子其数无量。从黑山中来至佛所。以诸香华幡盖伎乐供养於佛。头面礼右绕三匝白佛言:世尊,如来今日说是经典。南方世界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佛世尊亦说经。世尊,如是经典名字何等。善男子,如是经典凡有三名。一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一·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如来信解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高无中边。诸大妙宝王。种种间饰。菩萨之身为师

  • 清代散文名篇·佚名

    共收录了清代散文名篇一百八十篇。

  • 何记室集·何逊

    诗文集。南朝梁人何逊撰。一卷。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历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记室,迁安成王参军兼尚书水部郎。青年时即以文学著名,举州秀才。今存诗百余首,多酬赠纪行之作,注重炼字,尤善抒情,描写山水景物,

  • 氾胜之书·氾胜之

    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所著,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后半期,《汉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均有提及。全书18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农学专著。唐人贾公彦认为:“汉时农书有数家,氾胜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