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章 我的婚姻

我以前提过我爱我们坂仔村里的赖柏英。小时候儿,我们一齐捉鲦鱼,捉螯虾,我记得她蹲在小溪里等着蝴蝶落在她的头发上,然后轻轻的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我们长大之后,她看见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返回故乡。我们俩都认为我俩相配非常理想。她的母亲是我母亲的教女。她已经成长,有点儿偏瘦,所以我们叫她“橄榄”。橄榄是一个遇事自作主张的女孩子,生的鹅蛋脸儿,目似沉思状。我是急切于追求新知识,而她则坚持要孝顺祖父,这位祖父双目失明,需要她伺候,片刻不能离。她知道在漳州我家什么都有,最好的水果、鱼、瓜,美丽迷人的山。后来,长衫儿流行了,我姐姐曾经看见她穿着时兴的衣裳,非常讨人喜欢。我记得她平常做事时总是穿黑色的衣裳,到了礼拜天,她穿浅蓝的,看来好迷人。她祖父眼睛没瞎时,她总是早晨出去,在一夜落雨之后去看看稻田里的水有多么深。我们俩彼此十分相爱。她对我的爱非常纯正,并不是贪图什么,但是我俩终因情况所迫,不得已而分离。后来,我远到北京,她嫁了坂仔本地的一个商人。

我这个青年,家虽贫,而我自己则大有前途,我妻子则是个富有银行家之女。她比起我来,是高高在上的。幸而她不是在富有之家娇纵扶养之下长大的。依照旧传统,女孩子是为男子的需要而教养的;女孩子要学会烹饪,洗衣裳,缝纫,事实上,要教养她能做普通的家事,以便长大后嫁到丈夫家有过日子的本领。除去偶尔的拜神祭祀到坟茔寺庙之外,她们是不到前院,不在大庭广众之间出现的。对女孩子的这种歧视,因而造成一个显著的结果,就是使她们成了贤妻良母,而男孩子则娇生惯养,纵容坏了,结果,缺乏进取奋斗的意志,很少有什么成就。

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回家之后,我常到一个至交的家里,因为我非常爱这个朋友的妹妹C。他们家与后来我的妻子家是邻居。我也与后来成为我妻子的那位小姐的哥哥相交甚善。我应邀到他们家去吃饭。在吃饭之时,我知道有一双眼睛在某处向我张望。后来我妻子告诉我,当时她是在数我吃几碗饭。另外我知道的,我路途中穿的那脏衬衣是拿到她家去洗的。却从来没人把我向她介绍过。

在大学二年级时,我曾接着三次走上礼堂的讲台去领三种奖章,这件事曾在圣约翰大学和圣玛丽女校传为美谈。那时我这位将来的妻子还没进圣玛丽,但是一定听见人说这件事。我由上海回家后,正和那同学的妹妹C相恋,她生得确是其美无比,但是我俩的相爱终归无用,因为我这位女友的父亲正打算从一个有名望之家为他女儿物色一个金龟婿,而且当时即将成功了。在那种时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我们结婚之后,我一直记得,每逢我们提到当年婚事的经过,我的妻子就那样得意地吃吃而笑。我们的孩子们都知道。我妻子当年没有身在上海,但是同意嫁给我,这件事一直使她少女的芳心觉得安慰高兴。她母亲向她说:“语堂是个牧师的儿子,但是家里没有钱。”她坚定而得意的回答说:“穷有什么关系?”

我姐姐在学校认得她,曾经告诉我她将来必然是个极贤德的妻子,我深表同意。

我知道不能娶C小姐时,真是痛苦万分。我回家时,面带凄苦状,姐姐们都明白。夜静更深,母亲手提灯笼到我屋里,问我心里有什么事如此难过。我立刻哭得瘫软下来。哭得好可怜。因为C小姐的父亲为她进行嫁与别人,我知道事情已经无望,我母亲也知道。

我的婚礼是在民国八年,蜜月是到哈佛去旅行。婚礼是在一个英国的圣公会举行的。

我要到新娘家去“迎亲”,依照风俗应当如此。新娘家端上龙眼茶来,原是做为象征之用,但是我全都吃了下去。举行婚礼时,我和伴郎谈笑甚欢,因为婚礼也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为了表示我对婚礼的轻视,后来在上海时,我取得妻子的同意,把婚书付之一炬。我说:“把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诚然!诚然!

我必须把新婚前夜的情形说出来。新婚的前夜,我要我母亲和我同睡。我和母亲极为亲密。那是我能与母亲同睡的最后一夜。我有一个习惯玩母亲的奶,一直玩到十岁。就因为有那种无法言明的愿望,我才愿睡在她身边。那时我还是个处男。

我们的孩子们说过好多次:“天下再没有像爸爸妈妈那么不相同的。”妻是外向的,我却是内向的,我好比一个气球,她就是沉重的坠头儿,我们就这么互相恭维。气球无坠头儿而乱飘,会招致灾祸。她做事井井有条,郑重其事,衣裳穿着整齐,一切规规矩矩。吃饭时,她总拣切得周正的肉块吃,如鸡胸或鸡腿,她避免吃鸡肫鸡肝儿。我总是爱吃翅膀儿,鸡肫,鸡脖子,凡是讲究吃的人爱吃的东西,我都喜欢吃。我是没有一刻安静,遇事乐观,对人生是采取游戏人间的态度。一切约束限制的东西我都恨,诸如领带,裤腰带,鞋带儿。

妻是水命,水是包容万有,惠及人群的;我是金命,对什么事都伤害克损。

换句话说,我和我太太的婚姻是旧式的,是由父母认真挑选的。这种婚姻的特点,是爱情由结婚才开始,是以婚姻为基础而发展的。我们年龄越大,越知道珍惜值得珍惜的东西。由男女之差异而互相补足,所生的快乐幸福,只有任凭自然了。在年轻时同共艰苦患难,会一直留在心中,一生不忘。她多次牺牲自己,做断然之决定,都是为了我们那个家的利益。

在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时,我送给她一个勋章,上面刻了James Whitb Riley的那首《老情人》(An Old Sweetheart)

When I should be her lover for ever and a day,

And she my faithful sweetheart till her golden hair was gray,

And we should be so happy wheher''s lips were dumb,

They would not smile in heaven till other''s kiss had e.

同心相牵挂 一缕情依依

岁月如梭逝 银丝鬓已稀

幽冥倘异路 仙府应凄凄

若欲开口笑 除非相见时

我出国时,我们已经走上轮船的跳板,这时父亲送我们的那种景象,我始终不能忘记。父亲对我们双目凝视,面带悲伤。他的心思似乎是:“现在我送你们俩到美国去,也许此生难以再见。我把儿子交托这个做媳妇的。她会细心照顾你。”

我后来在德国莱比锡城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脱脱
  ○總論·王鹗
  春秋别典卷十三·薛虞畿
  卷之六十五·佚名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杨士奇
  金佗续编卷六·岳珂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六·杜大珪
  三十三、父亲逝世以后·包天笑
  卫康叔世家第七·司马迁
  吐蕃传·欧阳修
  元结传·欧阳修
  谷大用、张忠传·张廷玉
  一·沈从文
  三年·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八教授颂·闻一多

    新中国的学者,文人,思想家,一切最可敬佩的二十世纪的经师和人师!为你们的固执,为你们的愚昧,为你们的 Snobbery①,为你们替“死的拉住活的”挽救了五千年文化遗产的丰功伟烈,请接受我这只海贝,听!这里通过辽远的未来的历史长廊,

  • 豹隐纪谈·周遵道

    杜工部诗云:「发短何劳白,颜衰肯更红。」郑都官云:「衰鬓霜供白,愁颜酒借红。」白太傅云:「鬓为愁先[老]〔白〕,颜因醉后頳。」陈后山云:「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语意相类,必有定其优劣者。 阮郎中赠妓词云:「东风捻就,腰肢

  • 卷330 ·佚名

    宋祁 林鸦 林鸦泊泊飞,剩欲送斜规。 城头八九子,月中三币枝。 嚮晨常自警,邻暝不应移。 王孙无巧弹,此夜正羁雌。 宋祁 凌屯田知和州 坡殿程篇属思精,飘飘老气薄黔嬴。 一台旧服郎官笔,千骑

  • 卷之十三·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三李当李当,晚唐懿宗、僖宗时人。历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出为河南尹,旋复除尚书左丞。时路严弄柄,摒斥异己,由是出牧道州。诗一首。 【(《全唐诗》无李当诗)】题朝阳洞江上朝阳洞,无人肯暂过。今来惬心赏,回

  • 卷四百五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三 何景明 十四夜对月集陶良伯 陶令堂中月深更酒为携金波流未满白露迥含凄鸿鴈秋江北芙蓉汉苑西一杯同怅望万里各覊

  • 第九章 4·辜鸿铭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辜讲有四件事情孔子是根本不做的;绝不自私自利、绝不先入为主、绝不固执己见、绝不损人利己。

  • 诗考·王应麟

    韩诗 燕韩婴作《内外传》数万言,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汉&middot;艺文志》:《韩故》三十六卷、《内传》四卷、《外传》六卷、《说》四十一卷。《隋&middot;经籍志》:《韩诗》二十二卷,薛氏章句。后汉薛汉世习《韩诗

  •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到彼岸第四十七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爲無爲法彼岸當學般若波羅蜜。   彼岸者.於有爲無爲法盡到其邊。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爲法總相

  • 昧盦诗录序 (七篇)·太虚

    一日过午线,暑气如蒸,挥以竹箑,汗犹涔涔。方君稼孙,忽触热过我,神弈弈,饶谈兴,盖新自普陀避暑回。于是称述灵鹫之形胜,僧太虚之禅慧,津津为予乐道之。凉风亦解人意,乍入北窗,袭人襟袖,刹那间变恶浊为庄严,恍然游神海岛,息影祇林,不复

  •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何谓佛子。诸菩萨众。觐见如来。至无限量。菩萨设若亲近如来。则为归道。所以者何。无所见者。为见如来。见如来者。则为一法身。以一法身。若一慈心向于一人。则为普及一切群萌。多所将养。

  • 十住经卷第一·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欢喜地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他化自在天王宫摩尼宝殿上。与大菩萨众俱。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从他方界。俱来集会。此诸菩萨。一切菩萨。智慧行处。悉得自在。诸如来智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一·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总摄颂曰。  舍利子出家  并外道二人  及驱乌少儿  阿罗汉病女  别摄颂曰。  舍利子出家  许受近圆法  调伏谓小军  外道并五种  尔时有占波国王。名曰央伽。复

  • 第十一章 天爱帝须王灌顶之品品·佚名

    阿婆耶之第二十年波君荼已二十岁。波君荼迦生第三十七年灌顶。(一)阿婆耶之第二十年,波君荼迦为盗贼。经十七年杀害母方之七人叔父,于阿㝹罗之城市,王即位灌顶。(二)彼治世[未]经十年时,将来尚有六十年。彼定聚落之境界,使全国无

  • 五 集·佚名

    第一之五十第一 学力品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祗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ldquo;诸比丘!&rdquo;诸比丘白世尊言:&ldquo;大德!&rdquo;世尊曰:二&ldquo;诸比丘!此等是有学之五力。何等为五?谓:信力、惭力、愧

  • 哈尔罗杰历险记·普莱斯

    《哈尔罗杰历险记》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如追捕偷猎匪徒保护野生动物、考察大堡礁、猎捕某些珍奇动物等等。在这套丛书中,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

  • 上清太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佚名

    《上清太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撰人不详。似为唐宋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称汶水真人蒙上清上玄玉女赐以神龙之珠,并得妙炁之符。得道升真之后,又对丹元讲道传经,并授龙珠和符箓。经文称若

  • 寿世传真·徐文弼

    清代徐文弼撰,八卷。书成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首有香山老人王世芳(时年一百一十二岁)序,谓“此编于颐性全真之道,却病延年之方,莫不撷其菁华,导以窾要,明白简易,本末俱该”。前为《总述》,征引历代贤哲之语概论养

  • 子不语·袁枚

    清代志怪小说集,又名《新齐谐》,袁枚撰,是他在晚年诗文创作之余, “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原书二十四卷,续十卷。初名《子不语》,后见元人说部中有此书名,遂改为《新齐谐》。枚有《小仓山房文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