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秦始皇

  〖一〗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安于其位者习于其道,因而有世及之理,虽愚且暴,犹贤于草野之罔据者。如是者数千年而安之矣。疆弱相噬而尽失其故,至于战国,仅存者无几,岂能役九州而听命于此数诸侯王哉?于是分国而为郡县择人以尹之。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势所必滥也。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顽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势相激而理随以易,意者其天乎!阴阳不能偏用,而仁义相资以为亨利,虽圣人其能违哉!选举之不慎而守令残民,世德之不终而诸侯乱纪,两俱有害,而民于守令之贪残,有所藉于黜陟以苏其困。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横敛繁刑,艾削其民,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则后世生民之祸亦轻矣。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存乎神者之不测,有如是夫!

  世其位者习其道,法所便也;习其道者任其事,理所宜也。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人得而习之。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圣人之心,于今为烈。选举不慎,而贼民之吏代作,天地不能任咎,而况圣人!未可为郡县咎也。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二〗

  孔鲋藏书,陈余危之。鲋曰:“吾为无用之学,知吾者为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呜呼!能为无用之学,以广其心而游于乱世,非圣人之徒而能若是乎?

  诗曰:“握粟出卜,自何能穀。”谷者,在我而已,何用卜为?屈其道而与天下靡,利在而害亦伏;以其道而与天下亢,身危而道亦不竞。君子之道,储天下之用,而不求用于天下。知者知之,不知者以为无用而已矣。故曰“其愚不可及也”。秉道以自安,慎交以远物,存黄、农、虞、夏于盗贼禽兽之中,奚不可穀,而安用卜为!庄周惩乱世而欲为散木,言无用矣,而无以储天下之大用。握粟忧深而逃羿彀,其有细人之情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易简以消天下之险阻,非圣人之徒,其孰与归?

  〖三〗

  商始兴而太甲放,周始兴而成王危,秦并天下而扶苏自杀,汉有天下而惠帝弗嗣,唐则建成死于刃,宋则德昭不令其终,汔乎建文之变而憯尤烈。天下初定,人心未靖,则天命以之不康,汤、武且不能弭,后代勿论已。然而胡亥杀兄,旋以死亡;太甲、成王,终安其位;则伊尹、周公之与赵高,相去不但若霄壤也。

  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于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谀也。托国于赵高之手,虽中主不足以存,况胡亥哉!汉高之知周勃也,宋太祖之任赵普也,未能已乱而足以不亡。建文立而无托孤之旧臣,则兵连祸结而尤为人伦之大变。徐达、刘基有一存焉,奚至此哉?虽然,国祚之所以不倾者,无谀臣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达奚长儒·魏徵
  卷一百三十一 志一百六·赵尔巽
  卷三百二十七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卷二十八 五代上·王夫之
  ●卷三·王栐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全书序·金履祥
  卷三·陈继儒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卷四十二·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六·佚名
  中宗本纪·欧阳修
  武定土司传·张廷玉
  第二节 地 权·吕思勉
  卷一百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不再是我的乖乖·徐志摩

    一前天我是一个小孩,这海滩最是我的爱;早起的太阳赛如火炉,趁暖和我来做我的工夫:捡满一衣兜的贝壳,在这海砂上起造宫阙:哦,这浪头来得凶恶,冲了我得意的建筑——我喊了一声,海!你是我小孩儿的乖乖!二昨天我是一个&ldq

  • 巻八·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八唐 皇甫曽 撰五言古诗赠霈禅师南岳满湘源吾师经利渉身归沃洲老名与支公接浄教传荆吴道縁止渔猎观空色不染对境心自惬室中人寂寞门外山稠叠天台积幽夣早晩当负笈五言律诗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

  • 第四十八出 忆情自叹·佚名

    【齐云阵】(旦)恩爱果然生烦恼,好物从来不条劳。人去崖州值日到,恰是风筝断除索。闷来忆着心焦躁<憔燥>,切得我相思病倒。空房寂静恨夜长,花向窗前艳色妆。不是妒嫌花粉少,那因忆着有情郎。自三哥分开去后,夜日挂

  • 帝纪第四 惠帝·房玄龄

    孝惠皇帝讳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尊皇后杨氏曰皇太后,立妃贾氏为皇后。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于峻阳陵。丙子。增天下位一等,预

  • 卷二百七十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八年十一月盡其月   十一月己未朔,復光祿卿、提舉崇福宮祖無擇為祕書監、集賢院學士。祖無擇當立傳,而史官逸其事,須別考詳。   詔倚閣辰、沅州今年秋稅。以察訪蒲宗孟言二州夏旱故也。   詔:「熙河

  • 卷之四十二·佚名

    洪武二年五月甲午朔日有食之○更英陵曰皇陵立皇陵卫以守之○遣使持诏谕吐蕃诏曰昔我帝王之治中国以至德要道民用和睦推及四夷莫不安靖向者胡人窃据华夏百有余年冠履倒置凡百有心孰不兴愤比岁以来胡君失政四方云扰群雄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成化十九年十二月庚申朔 上视郊祀牲○癸亥给赐崇王河南嵩县地四十顷○甲子都知监右监丞左敬山西都指挥佥事陈怀曹绅守备天城阳和等处坐不能御虏问拟戍边命俱宥之怀绅各降一级敬姑记其罪○乙丑赠故礼科给事中林荣为本

  • 七九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二十二部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七九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二十二部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六日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钦奉谕旨,购访遗书,业将委员分路采访及先后送到书目,节次恭折奏闻。兹复据委员并各地方官恪遵圣训,随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六·阿桂

    正月乙丑明亮富德奏言【臣】等查当噶尔拉山势漫延不能直前牵缀只可于阿布尔则德乌塘二处设为疑兵之计【臣】富德与奎林自应同赴马奈力图进取于事更为有济兹于本月二十八日据探路畨人回称绕至思觉地方四面瞭望约有七八

  • ●作邑自箴卷第七·李元弼

    牓耆壮 牓客店户 ○牓耆壮 知县约束耆壮如后 一耆长各置承受簿一面壮丁置脚历一道凡承受诸般判状帖引等及交付与壮丁缴跋文字并将簿历对行批凿内有耆长亲自赴县缴跋者逐案批收各湏将簿历随身准备取索点检 一本耆差壮

  • 卷一 原道训·刘安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冥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

  • 诚明篇第六·张载

      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  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  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  

  • 榕村语録卷八·李光地

    中庸二性教两字分明即是首章性教注所以分别圣贤两等葢性即天道教即人道而圣人则能尽其性贤人则由教而入也然就一人论之尊徳性而道问学诚而明也择善而固执之明而诚也是自诚明自明诚之理自在也但人人皆须从性上做工夫而

  • 杕杜·佚名

    ——孤独的生存体验【原文】有林之杜①,其叶湑湑②。独行踽踽(3),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灶,其叶菁菁。独行畏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我无兄弟,胡

  • 第三十六章 十三王章·佚名

    老那伽[王]之殁后,[彼]子巴提伽.提沙伽见楞伽之政二十四年,(一)使大精舍之周造栅,彼王筑造伽瓦罗提沙精舍,(二)施此精舍有摩诃伽玛尼伽储水池,筑造名巴提耶.提沙精舍。(三)设愉快塔波园之布萨堂,王于[此]国,使堀他之一储水池。(四)彼对生类有

  • 卷之六下·佚名

    嘉兴大藏经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古林智禅师语录卷之六下侍  者正永记录嗣法门人正巡编辑偈除夕残年节令兹宵尽新岁春光向晓来灯火通明瑶殿起旃檀满爇瑞烟开乍闻火炮驱魔疫又听更筹起禁台大地胜观惟普济众僧和

  • 救命书·吕坤

    兵书。明代吕坤撰。全书共2卷(一作1卷)。坤有《安民实务》,已著录。作者有感于明代后期兵祸连年、城防废弛,守备不力,遂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撰为是书,希望将士能以此守城保民,免于兵害。内容以城邑防御为主,条列城

  • 雁门关存孝打虎·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存孝打虎》。撰人姓名不详(一说为元人陈以仁撰)。末本。剧写唐末沙陀李克用应唐朝皇帝之命带兵去抵御黄巢,行至雁门关,梦见被飞虎所咬。周德威为其圆梦,说李克用将遇应梦将军。李克用行围射猎,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