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弘传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人。祖父刘馥,曹魏时任扬州刺史。父刘靖,任镇北将军。刘弘有谋略理政之才,年少时家住洛陽,与武帝司马炎同住在永安里,又是同年,在一起学习。以旧恩被任为太子门大夫,又迁率更令,转为太宰长史。张华非常器重他。由此被任为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领乌丸校尉,因既有威严又有恩德,使盗寇绝迹,为幽州朔方之人所称道。以功勋德行兼茂,封为宣城公。

太安中(302~303),张昌作乱,刘弘转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率领前将军赵骧等讨伐张昌,从方城到宛城、新野,所向皆平。及新野王司马歆败亡,朝廷以刘弘代替司马歆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其他官职如故。刘弘派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参军蒯恒为义军督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驻襄陽。张昌合力围攻宛城,击败了赵骧之军,刘弘退守梁国。陶侃、皮初数次打败张昌,前后斩首万余级。刘弘等接任到职后,张昌害怕逃走,其部下都投降了,荆州之地就平定了。

当初,刘弘退守梁国时,范陽王司马九虎派遣长水校尉张奕领荆州刺史。刘弘到荆州后,张奕不愿被替代,举兵阻挡刘弘。刘弘派遣军队攻打张奕,斩了张奕,上表说:“臣以平凡之才,蒙受国家的厚恩,统领一州,奉朝廷之旨讨伐叛贼,臣不能以雷霆之力横扫万里,反而退败于宛城,按法该受严厉的惩罚。臣得到朝廷的宽恕,接受了被任命的职务,即进达所管领的治所。而范陽王司马九虎先派长水校尉张奕担任荆州刺史,臣到荆州,张奕不服从节度,竟举兵抗拒。现今张昌之乱初被平息,张昌还未被擒获,益州、梁州的流民聚众扰乱,无赖之徒容易被煽动,一旦狂风骤起,则会沧海扬波,若是有了失误,他们将会无处不往,无孔不入。若等上表后再行事,会丢失了时机,所以擅自率部讨伐张奕,即斩其首以示众。张奕贪婪作乱,荼毒生灵,为所欲为,由于臣无能,不能胜任其职,才致使张奕逞凶,以劳军力剿灭。现请受不称其职的处罚,领不奉旨而行的罪责。”朝廷下诏说:“将军文武兼备,先前委以方镇之地,宛城失利,责任在赵骧。将军统率的诸军,消灭群寇,张奕贪利致祸,违抗朝廷诏命。将军予以讨伐,斩首上诣朝廷,虽有专行之嫌,可古人也有独断之义。今当深谋远虑,镇抚南海,以不辜负委以方镇的厚望。”张昌逃窜到下隽山,刘弘调遣军队讨伐,斩杀了张昌,招降了他的部下。

当时荆州各地守宰多缺,刘弘请求补选,惠帝准其所请。刘弘于是按功劳德行才干予以委任,为舆论所赞许。因此上表说:“朝廷下诏,令臣随其才德品选,补任各地官吏。奖赏刑罚,不是臣能专任的,况且知人者为明哲,圣明的帝王也不容易做到,更不是臣这样愚钝的人能达到的。然而万事都有契机,一厘一毫都应慎重,谨奉诏命,差遣合适的人选。褒崇教化首先要注重道德品行,才能够救济时难,所以人之上等者立德,次者立功。近来天下多难,淳朴之风日渐微弱,臣则以征士伍朝任零陵太守,用来消除动荡的弊端,培养谦虚礼让的风气。臣因无能,先前败退于宛城,长史陶侃、参军蒯恒、牙门将皮初,奋力杀敌,消灭贼寇,陶侃、蒯恒都自始至终参与军事谋划,皮初为都战帅,忠贞尽力,勇冠三军,汉沔平定,实为皮初等人之功勋。《司马法》认为‘赏功不能过时’,就是要人们知道作善事会马上带来福气,若不格外报赏,就难以安慰立功的将士,鼓舞士卒的斗志和勇气。臣以皮初任襄陽太守,陶侃为府行司马,让他掌管论功之事,蒯恒为山都令。朝廷诏令臣选人增补各地官吏的空缺,氵示乡令虞潭忠诚刚正,首倡起义,推举善良以示教化,不善者予以劝诫,臣则提拔虞潭补醴陵令。南郡廉正的官吏仇勃,母亲年老卧病,贼兵到来仍守护母亲而不逃遁,以致遭到摧残,几乎丧命。尚书令史郭贞,张昌让他担任尚书郎,询问朝议之事,郭贞躲避不从,张昌抓住他的妻子为质,他躲得更远。仇勃临危显出了孝义,郭贞守忠节不畏强暴,他们虽只是四品,其行为足可以为臣民之楷模,有益于道德教化。臣则任命仇勃为归乡令,郭贞为信陵令。大都功绩品行相互参考,察其名观其实,现分列出条文行状,公文具上。”朝廷认为皮初虽然有功,但襄陽是重要城镇,应慎重选择名望才器俱备之人,不同意任命皮初,让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任襄陽太守,其余都同意。夏侯陟,是刘弘的女婿。刘弘对人说:“统率天下的人,应和天下人一条心,管理一国的人,应以一国为己任。要是非要任用自己的亲族,那么荆州有十郡,非得有十个女婿才能管理好吗?”于是上表说:“夏侯陟是我的姻亲,按制度不能互相监督。皮初的功勋应该得到酬报。”朝廷这才下诏予以批准。

刘弘在荆州劝农桑,宽刑律减赋税,岁有丰余,百姓安居乐业。一次刘弘夜晚起来,听到城墙上巡更的人哀叹甚苦,就把他叫下来察问,这个兵年过六十,身体有病又没有棉衣。刘弘很怜悯他,处罚了这个老兵的上司,拿出棉衣棉帽,托人转送给老兵。以前的规矩,岘山、方山的水泽中不准百姓捕鱼,刘弘对属下开导说:“按礼,名山大泽不封禁,使天下人共受其利。现在这样公私之利都被兼并,使百姓没有谋生之地,这又算什么呢?要马上改变这种制度。”又说:“酒室中酿出的酒,分齐中酒、听事酒、猥酒几种,同用麴米酿成,却要分成优劣三等。分配酒应当将士官兵待遇厚薄一致,从今后不准分其等级供应。”其时益州刺史罗尚被李特打败,派使者前来告急,请求支援粮食。刘弘下书让郡县供给,而州府的官员认为运输路程遥远,文武人力不足,准备让零陵一郡一次运送五千斛米给罗尚。刘弘说:“诸君没有好好思考一下,天下本为一家,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今天支援了他们,则我们自己也就没有西顾之忧了。”于是拨出零陵的米三万斛送给罗尚,罗尚得到支援后才稳住了局势。当时在荆州境内的流民有十余万户,贫穷飘荡,多沦为盗贼。刘弘分给他们田地种植粮食,选拔其中的贤才,根据他们的才干予以重用。当时总章乐妓太乐伶人,因避难多逃到荆州,有人劝刘弘把这些宫廷乐妓召集起来可以作乐,刘弘说:“过去刘景升看到礼坏乐崩,命杜夔为天子制乐,乐曲作成后,乐队准备在大庭中演奏,杜夔说:‘为天子制乐而又在这里演奏,恐怕不是将军的本意吧。’吾常为这事感叹。如今天子蒙尘,我未能履行臣下的责任,虽有家养乐妓,都不应该听乐享受,更何况这些乐妓是演奏御用之乐的。”于是把这些乐工安排在郡县,安慰保护她们,等朝廷还都后,再送回宫中。按照平定张昌的功绩,应该封一次子为县侯,刘弘上表坚决辞让,朝廷批准了。刘弘进拜侍中、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惠帝西幸长安,河间王司马..挟持天子,下诏让刘弘为刘乔的后援。刘弘看到张方残暴,知道司马..必定失败,就派遣使者,愿意接受东海王司马越的节度调遣。当时天下大乱,刘弘督管江汉,其威望使南方为之安服。前广汉太守辛冉游说刘弘,劝他像战国诸侯那样连横合纵以割据,刘弘大怒,斩了辛冉。河间王司马..派张光为顺陽太守,南陽太守卫展对刘弘说:“彭城王以前东奔之时,就说过一些不怀好意的话。张光是太宰的心腹之人,我们应斩了张光以表明我们的态度。”刘弘说:“宰辅的过失,岂能是张光的罪过,危害别人以保全自己,君子不应做这样的事。”卫展心里怨恨刘弘。

陈敏进犯扬州,准备引兵西进。刘弘解除了南蛮校尉的职务,以授前北军中侯蒋超,统率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以大军屯于夏口。又派遣治中何松带领建平、宜都、襄陽三郡之兵,屯守巴东,为罗尚的后援。又加南平太守应詹为宁远将军,都督三郡水军,以接应蒋超。陶侃与陈敏是同乡,又同时出仕为吏,有人怀疑陶侃并告诉刘弘,刘弘不疑陶侃,任命陶侃为前锋督护,委以讨伐陈敏的重任。陶侃让自己的儿子和侄儿到刘弘处为质,刘弘让他们回去,并说:“你叔出征远行,你祖母年迈,你们可以回去,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我们是大丈夫。”陈敏竟然不敢窥境。永兴三年(306),下诏进号车骑将军,开府及其他官职如故。

刘弘每有兴利除弊的举动,亲手写书给属下郡守府相,叮嘱殷切,所以人人都感激爱戴,争相投奔,人们都说:“能得到刘公一纸书信的,贤过十部从事。”到东海王司马越奉迎皇帝大驾时,刘弘派遣参军刘盘为督护,率各路人马前去会合。等刘盘返回后,刘弘认为自己年老体衰,将辞去州刺史及校尉之职,分别授予他的部下。还未等到上表请诏,就卒于襄陽。士卒百姓为之哀痛,如丧亲人。

当初,成都王司马颖南逃,想回到自己的封地,刘弘挡住了他。刘弘死后,他的司马郭迈准备推举司马颖为主,刘弘之子刘..遵从其父的志向,于是穿着黑色孝服率府兵讨伐郭迈,两军战于浊水,斩了郭迈,襄沔一带清肃平安。当初,东海王司马越怀疑刘弘和刘乔有异己之心,虽刘弘受其节度,但心中总是不安。等到刘弘阻挡司马颖南下,刘..又斩了郭迈,朝廷予以赞许。司马越亲笔写信赞扬刘..。上表赠刘弘为新城郡公,谥号为“元”。

朝廷以高密王司马略接替其地其职,寇盗无法查禁,下诏起用刘..为顺陽内史,江汉之间的民众欣然归心。司马略死后,山简接任。山简到荆州后,知道刘..深得民心,怕百姓硬逼刘..为荆州之主,上表陈述了自己的担心,因此朝廷改任刘..为越骑校尉,刘..也忧虑会遭逼迫,接到诏书后,便轻装直到洛陽,然后派人来接家眷。侨人侯脱、路难等相继率人护送到京都,然后辞别而去。江夏之地又陷于了动乱。父老追思刘弘,就是《甘棠》之咏召公,也不过如此。

猜你喜欢
  列传节义第七十五 于什门 段进 石文德 汲固 王玄威 娄提 刘渴侯 朱长生 于提马八龙 门文爱 晁清 刘侯仁 石祖兴 邵洪哲 王荣世 胡小虎 孙道登 李几 张安祖 王闾·魏收
  榆巢杂识·下卷·赵慎畛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卷之五十九·佚名
  卷之五·佚名
  ◎黄灵离沪记·李定夷
  ◎王怀庆这成什么话·宣南吏隐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八·佚名
  提要·张廷玉
  侯莫陈崇传·李延寿
  蔡王刘信传·薛居正
  汉纪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6)·司马光
  卷七十九·佚名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闻试·李渔

    〖南吕过曲·香柳娘〗(生上)羡神州帝京,羡神州帝京,果然佳丽,三都壮盛从来记。小生同娘子来到京中,投了寓所,访问小姐动静,闻得尚未曾出嫁,事有可为。只是侯门似海,书信难通。娘子教我到他门首打听,看有甚么人来往,好央他传

  • 第四折·关汉卿

    (外扮包待制引从人上,诗云)冬冬衙鼓响,公吏两边排。阎王生死殿,东岳摄魂台。老夫姓包名拯,字希文,庐州金斗郡四望乡老儿村人氏。官封龙图阁待制,正授开封府尹。奉圣人的令,差老夫五南采访。来到许州,见一儿一女,原来是银匠李四的

  • 卷十五·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十五      休寜孙默编陈世祥含影词下中调鹊踏枝病绪憨病如愁谁见慰着甚来繇陡地思量悔花片片飞春不系燕儿争取愁他坠 翠损红零羞问婢只有菱花是我真

  • 卷三十一·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一    宋 陈起 编朱继芳静佳龙寻稿 和顔长官百咏【并引】 龙寻邑东有顔长官仁郁祠长官五代时能抚循其民使不见兵革龙寻志所刻诗百篇皆道民疾苦皇皇不给之状余生三百年後奉天子命字

  • 御选明诗卷七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七十六七言律诗九罗伦和缉熙过毛英懋西园隐居肝腑赢余五亩春草堂云暖小山贫尘中物色原无我林下心情见此人鹤伴野翁梳白髪蜨随春色上乌巾褰衣细问西园老怕有人家可并邻题张氏水村小景逄着闲人只

  •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十一·柯劭忞

      ○世祖诸子下   △忙哥刺 阿难答 那木罕 忽哥赤 也先帖木儿把匝瓦剌尔密 爱牙赤奥鲁赤 铁木儿不花老的 阿忒思纳失里搠思班 党兀班 阔阔出 脱欢 老章 孛罗不花 大圣奴 宽彻不花 和尚 帖木儿不花蛮子 忽都鲁帖

  • 卷四·连横

    独立纪光绪二十一年夏五月朔,台湾人民自立为民主国,奉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初,朝鲜事起,沿海戒严。清廷以台湾为海疆重地,命巡抚邵友濂筹防务。友濂,文吏也,不知兵。复以在籍太仆寺正卿林维源为会办。维源,淡水人,家巨富。既又

  •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五·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五宋 吕中 撰神宗皇帝论安石才学治平四年以王安石知江宁府曾公亮曰安石真相才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郡牧备见迂阔用之必乱纪纲以安石为翰林学士奎曰安石文行诚善上曰当事何如奎曰恐迂阔上

  • 北使纪略·陈洪范

    陈洪范撰闯寇肆虐,逼犯北京;先帝宾天,宗社沦丧。洪范世受国恩,迩年废居海滨,惊闻异变,泣愤同仇;徒跣至镇江,史阁部招同过江,议安将士。忽接礼部札付,奉旨召对;始知为吴三桂借兵破贼,顾大宗伯荐往北使。蒙皇上面命,谨对:国事多艰,惟命

  • 读书续録卷五·薛瑄

    周子挺生南服建图立说以明造化之源性命之防传之二程以当时无受之者遂不以语人至朱子旣即其图以剖析其防又即其说以尽发其奥由是周子建图立说之意大明学者诚欲求其意当即朱子之解以求周子之说熟读精思潜玩黙体期以数十

  • 卷三·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      元 吴澄 撰少仪【陆氏曰内则十年学幼仪此篇其类也方氏曰篇中所言不特少者然壮者之仪亦在少时所习郑氏曰少犹小也记相见及荐羞之小威仪范阳张氏曰先儒训少为小其意以为所记者小

  • 波斯教残经·佚名

    (敦煌莫高窟藏本今归京师图书馆 佚籍丛残十五)(残写经一卷前半已缺佚后半完好然无后题吾友临川李君证刚翊灼以其中专阐明明暗之旨证以景教三威蒙度赞有合处遂定为景教经典然考大祆摩尼与景教颇类似未易分别且皆由波

  • 日知录集释·黄汝成

    注释书。三十二卷,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清黄汝成撰。他博采众家之说,抉择精义,详加辨证七百多条,又综括群书,发明考证,再作 《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为《日知录》最精善本。书中不分门目,编次顺序以类相从,其具体内容前

  • 耕烟草堂诗钞·戴梓

    《耕烟草堂诗钞》四卷,戴梓著,收录其创作的诗歌,其中大部分写于戍所。该诗集反映了当时边塞风情、流人交游等,其中以写景与题画诗为佳,对清诗、清代东北史地、流人学等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 名山藏·何乔远

    纪传体史书。明何乔远撰。一百卷。乔远,字雅孝,号匪我,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官至礼部仪制郎中,以事归居20余年,再宦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是书分为典谟记、坤则记、开圣记、继体记、分藩记、勋封记、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