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

词林典故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词林典故八卷乾隆九年重修翰林院落成

圣驾临幸

赐宴赋诗因

命掌院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纂是书乾隆十二

年告成奏

御制序文刋行凡八门一曰

临幸盛典二曰官制三曰职掌四曰恩遇五曰艺

文六曰仪式七曰廨署八曰题名

临幸盛典即述乾隆甲子燕饮赓歌诸礼以为是书所缘起故弁冕于前官制职掌皆由西汉以至

国朝以待诏之选写书之官皆自汉肇其端也恩遇则断自唐代以专官自唐始也於

列圣及我

皇上宠渥之典别分优眷迁擢侍宴赉予词科考

试议叙赠恤八子目着

圣代右文远逾前古也艺文惟收唐以来御制及应制诸作而词馆倡和不与焉美不胜收也仪式廨署亦皆断自唐代与恩遇门同例题名则惟载

国朝近有徵而远难详也考翰林有志自唐李肇始洪遵辑而录之凡十一家然皆杂记之类也其分条列目彚为一编者自程俱麟台故事始陈騤以下作者相仍然皆仅记一代之事朱彛尊作瀛洲道古录又於

今制弗详故张廷玉等进书表称槐厅芸署不少前闻刘井柯亭独饶故事但纪载非无散见而荟萃罕有全书今仰禀

圣裁始成巨帙元元本本上下二千载始末厘然稽古崇儒之盛洵前代之所未有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 墀

 

勅修辑词林典故告竣恭呈

睿览臣等谨奉

表恭

进者伏以

景运启图书丕焕奎躔之色

宏模垂琬琰永增册府之光

罗中秘之传闻瑶编绚日

志仙曹之法守锦帙霏霞藜照同辉芸香倍馥【臣】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窃惟翰林逼华盖古号清班学士登瀛洲世称荣选爵秩剏兴於唐代官制渐备於历朝虽沿革互有不同而职业总归一致盖銮坡侍从实为顾问所资而鳌禁追趋与有论思之责非直摛华掞藻夸柔翰於儒林傍日瞻云侈荣阶於内相而已历考右文之代典学常勤惟兹珥笔之官加恩勿替青绫翠锦自昔艶为美谈莲炬花墩至今传为佳话是以槐厅芸署不少前闻刘井柯亭独饶故事但纪载非无散见而荟萃罕有全书兹盖伏遇

皇帝陛下

舜德重华

尧文光被

建中和之极玉振金声

揽制作之全星陈云烂时值

万几之暇

赐幸玉堂遂令百世之荣腾声壁府犹以官曹旧设宜讨论其源流载籍纷岐应蒐罗其事实爰奉纂修之

命辑成典故之书起例?凡由

国朝以上推往代条分缕析自官制而下及题名系以职司知纪言之有要稽其姓氏见入选之为荣统以八门厘为八卷况乃

鸾旗宠贲

凤藻高骞荣施卓冠於成编

盛典弥超於往牒由今视昔谅千秋运会之难逢伊古来兹信此日文明之极盛云翔阆苑

恩溢瀛波【臣】等学愧雕虫才慙绣虎八甎道上忝侍游

歌五色云中恭瞻

翰藻幸编摹之有属思报称以逾难拟在官而言官惧隶事而遗事无如见闻固陋学殖荒芜既识记之不详亦铺扬之未尽伏愿

乾坤度量寛挂漏之疎

云汉光华增简端之重则昭垂艺苑弥珍李肇之编传播词垣可补陈騤之録矣【臣】等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屛营之至谨奉

表随

进以

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

 

经筵讲官刑部尚书敎习庶吉士加二级纪録四次【臣】汪由敦兵部左侍郎加二级纪録一次【臣】王会汾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纪録三次【臣】刘 纶

 

 

武英殿监理

和     硕    和    亲      王【臣】弘 昼总裁官

 

经筵曰讲起居注官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管翰林院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张廷玉经筵讲官刑部尚书革职留任【臣】汪由敦

兵部左侍郎加二级纪録一次【臣】王会汾

内 阁 学 士 兼 礼 部 侍 郎【臣】刘 纶分修官

詹事府少詹事今陞礼部右侍郎加一级纪録三次【臣】沈德潜原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学士加二级纪録四次【臣】于振

侍    读   学    士【臣】程景伊日讲起居注官侍讲学士加 一 级【臣】周长发日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中允今陞侍讲加二级【臣】于敏中日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谕德兼佐领【臣】兴泰原 任编修加 一 级 纪録 六次【臣】张映斗编 修加 一 级 纪 録 三 次【臣】朱 荃检 讨 加 三 级 纪 録 五 次【臣】郭肇鐄编 修 加 二 级 纪 録 五 次【臣】钱 琦编  修  纪  録  三  次【臣】吴嗣富编   修  加   一   级【臣】孙人龙

编             修【臣】邵齐焘

武英殿监造

内务府南苑郎中兼佐领加七级纪録二十一次【臣】雅尔岱内务府钱粮衙门郎中兼佐领加六级纪録十六次【臣】永 保内务府钱粮衙门员外郎兼佐领加一级纪録五次【臣】永忠内 务 府 广 储 司 员 外 郎【臣】永 泰内务府广储司司库加一级纪録五次【臣】三 格监   造  加   一   级【臣】李 保监   造  加   二   级【臣】姚文彬

库             掌【臣】虎什泰

库             掌【臣】高永仁

猜你喜欢
  皇清开国方略巻五·阿桂
  御制资政要览序·顺治
  卷四·严有禧
  第四十卷清康熙(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纪昀
  卷九十七·司马迁
  徐伯阳传·姚思廉
  杨玄感传·李延寿
  真德秀传·脱脱
  卷十一上·沈枢
  秦惠王谓寒泉子曰·佚名
  各国禁烟公约·佚名
  卷五十七·雍正
  卷一百七十五之三·雍正
  政学录卷四·郑端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诀谒·汤显祖

    【杏花天】〔生上〕虽然是饱学名儒,腹中饥,峥嵘胀气。梦魂中紫阁丹墀, 猛抬头、破屋半间而已。“蛟龙失水砚池枯,狡兔腾天笔势孤。百事不成真画虎, 一枝难稳又

  • 第四折·佚名

    (殿头官领校尉上,云)下宫殿头官是也。今因杨景、焦赞,私下三关,擅杀谢金吾,圣人命王枢密监斩二人,可怎生不见回话?令人,朝门外觑者,若来时报俺知道。(王枢密上,云)自家王枢密,奉圣人的命,亲为监斩官,建起法场,杀那杨景、焦赞两个,不

  • 唐诗镜卷四·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 明 陆时雍 编 初唐第四 李峤【本传云字巨山赵州人儿童时梦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弱冠举进士累转监察御史转凤阁舍人朝廷每有大手笔皆峤为之圣历初迁鸾台

  • 卷九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山集【上】杨时字中立将乐人熙寜九年进士游二程之门歴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召为秘书郎钦宗朝兼国子祭酒高宗朝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

  • 十一年一月二日作·闻一多

    哎呀!自然底太失管教的骄子! 你那内蕴的灵火!不是地狱底毒火, 如今已经烧得太狂了, 只怕有一天要爆裂了你的躯壳。你那被爱蜜饯了的肥心,人们讲, 本是为滋养些嬉笑的花儿的, 如今却长满了愁苦底荆棘—— 他的根已将你的心越捆

  • ●咏雪集句题词·沈行

    诗家标致不一与雪之清尤宜时当六花剪水积素凝华大地氷壶洞无纤翳而鸡窓傲兀破冻墨池吐其英辞与雪竞鬬壁垒则五言长城白战则雄驱笔阵便可舌吐玄冥胆寒滕六胡然玉楼冻合僵仆灞桥驴子背耶扫烹沽典味其清矣何用党家敝帚溷

  • 卷六十二·毕沅

      ◎宋纪六十二 ∷起阏逢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帝名曙,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随,以衣承之,复戏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纪昀

    列传辽 【二】○辽二耶律乌哲【唐古】 耶律厚【和勒博】耶律安图 萧塔喇噶耶律塔喇 耶律伊勒哈萧和斯 高勋耶律萨哈 耶律贤适室昉 纽哩刘景 郭袭耶律苏色 耶律阿穆尔邢抱 朴马得臣耶律和克【穆尔古】耶律乌哲

  •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司马迁

    楚元王刘交者,【正义】:年表云都彭城。高祖之同母【集解】:徐广曰:“一作‘父’。”【索隐】:按:汉书作“同父”。言同父者,以明异母也。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集

  • 四书劄记卷二·杨名时

    礼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杨名时撰论语弟子章以行为先博文约礼则是以文为先显有两様话头人多不察贤贤是尊师之事人能亲贤乐善则伦理日明至性日笃行有恒而言有物矣重威是主敬工夫所以制其外也主忠信是存诚工夫所以培其根也

  • “和”与“同”的根本区别·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读解】 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

  • 卷二十四·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四宋 段昌武 撰生民之什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孔曰周公成王致太平制礼以王功起于后稷故推举之以配郊天焉礼记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俱为其本可以相配是故王

  • 尚书句解卷九·朱祖义

    元 朱祖义 撰洛诰第十五【周公摄政七年成王年已二十公知王君徳已成可居君位故复辟告归王知公不可一日去已故坚留不与其去何前日疑公而今乃复留之葢今日成王非昔日成王七年之间周召左右所以诱掖开导之者深矣故此篇首

  • 卷六·佚名

    △上讬兜率品下尔时兜率天众之中。有一天子。名曰金团。往昔已来。数曾下到阎浮提地。护明知已,告金团言:金团天子。汝数下至阎浮提中。汝应知彼城邑聚落诸王种族一生菩萨。当生何家。金团天子报言:尊者我甚知之。尊者善

  • 选佛谱卷第五·智旭

    【第九增上慧学门(凡八位)】谱曰。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故次定之后。应明慧学。一切外道。乏出世慧。故虽修戒定。不出生死。一切二乘。无中道慧。故虽出生死。不达法源。然戒学定学两门。如住毗尼而不动。善

  • 佛地经论卷第三·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尔时世尊告妙生菩萨。妙生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论曰。如是已说教起因缘

  • 第十一卷·佚名

    悉地王真言品第十五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是不空悉地王真言三昧耶。若有有情。受持读诵不空罥索心王母陀罗尼真言三昧耶者。应当受持读诵是悉地王真言三昧耶。则得一切不空罥索悉地王陀罗尼真言成就三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六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六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圣行品下起卷是如来次广答所问。破前四执文为三。一广破计常。二略破乐净。三广破计我常。我是执之端首故广破之。初破常文为三。一明外道理非。二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