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一八六四年十月七日,同治三年九月七日,俄历一八六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塔尔巴哈台。

大清国钦差勘办西北界事宜大臣定边左副将军镶红旗汉军都统明谊,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副都统锡霖,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副都统衔诺奇泰巴图鲁博勒果索;大俄罗斯国钦差分界全权大臣住扎伊犁格讷喇勒匡苏勒大臣斯塔特斯奇索斐业特呢克喀瓦里业尔依旺杂哈劳,分界全权大臣悉毕尔兵队大臣格讷喇勒呢什塔布之坡勒科倭呢克喀瓦里业尔依旺巴普考;各承君命,遵照京城议定和约,以敦两国和好,在塔尔巴哈台会同,将自沙滨达巴哈起至浩罕边界之葱岭止两国中间应分界址,顺山岭、大河及现在中国常住卡伦,议定交界,绘画地图,图内以红色线道分为两国交界,今将议定界址地名并拟议章程,开列于后:

第一条

自沙滨达巴哈界牌起,先往西,后往南,顺萨彦山岭,至唐努鄂拉达巴哈西边末处,转往西南,顺赛留格木山岭,至奎屯鄂拉,即往西行,顺大阿勒台山岭;至斋桑淖尔北面之海留图两河中间之山,转往西南,顺此山直至斋桑淖尔北边之察奇勒莫斯鄂拉;即转往东南,沿淖尔,顺喀喇额尔齐斯河岸,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为界。此间分别两国交界,即以水流为凭:向东、向南水流之处,为中国地;向西、向北水流之处,为俄国地。

第二条

自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起,往东南行,至赛里鄂拉;先往西南,后往西行,顺塔尔巴哈台山岭;至哈木尔达巴哈,即转往西南,顺库木尔齐、哈喇布拉克、巴克图、苇塘子、玛呢图、沙喇布拉克、察汗托霍依、额尔格图、巴尔鲁克、莫多巴尔鲁克等处卡伦之路;至巴尔鲁克、阿拉套两山岭中间,由平地行,即在哈布塔盖、阿噜沁达兰两卡伦中间,择山坡定界,自此至阿勒坦特布什山岭东边末处为界。此间分别两国交界,即以水流为凭:向东、向南水流之处,为中国地;向西、向北水流之处,为俄国地。

第三条

自阿勒坦特布什山岭东边末处起,依阿拉套大岭往西,顺阿勒坦特布什、索达巴哈、库克托木、罕喀尔察盖等山顶。向北水流之处,为俄国地;向南水流之处,为中国地。至向东水流之萨尔巴克图河,向西流水之库克鄂罗木河,向南流水之奎屯河源之匡果罗鄂博山,即转往南。向西流水之库克鄂罗木等河之处,为俄国地;向东流水之萨尔巴克图等河之处,为中国地。自此由奎屯河西边之奎塔斯山顶,行至图尔根河水从山内向南流出之处,即顺图尔根河,依博罗胡吉尔、奎屯、齐齐干、霍尔果斯等处卡伦,至伊犁河之齐钦卡伦。过伊犁河,往西南行,至春济卡伦,转往东南,至特穆尔里克河源。转东,由特穆尔里克(即南山也)山顶行,围绕哈萨克、布鲁特游牧之地,至格根河源,即转往西南。格根等向西流水之处,为俄国地;温都布拉克等向东流水之处,为中国地。自此往西南,由喀喇套山顶行,至毕尔巴什山,即顺向南流水之达喇图河,至特克斯河。过特克斯河,顺那林哈勒哈河,靠天山岭为界。自此往西南,分晰回子部落、布鲁特部落住牧之处,由特穆尔图淖尔南边之罕腾格尔、萨瓦巴齐、贡古鲁克、喀克善等山,统曰天山之顶,行至葱岭,靠浩罕界为界。

第四条

现将边界顺山岭、大河及常住卡伦议定后,其边界以外分入俄国之地,原有中国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所属大阿勒台等山岭迤北旧住之乌克克等卡伦,塔尔巴哈台所属塔尔巴哈台山岭迤北旧住之鄂伦布拉克等卡伦,及阿拉套山迤北旧住之胡苏图阿鲁沁达兰卡伦,伊犁所属旧住之匡果罗鄂伦等卡伦,建立界牌鄂博以前,仍听中国在彼住守,统俟明年两国立界大臣会同建立界牌鄂博时,何处将界牌鄂博立毕,即将何处应向内挪移卡伦,限一月内挪移。

第五条

今将边界议定,永固两国和好,以免日后两国为现定边界附近地方住牧人丁相争之处,即以此次换约文到之日为准,该人丁向在何处住牧者,仍应留于何处住牧,俾伊等安居故土,各守旧业。所以地面分在何国,其人丁即随地归为何国管辖;嗣后倘有由原住地方越往他处者,即行拨回,免致混乱。

第六条

自现在议定边界换约之日起,过二百四十日,即为两国立界大臣订准日期,俄国两起立界大臣均赴阿噜沁达兰、喀布塔盖两卡中间会齐:一起会同伊犁立界大臣往西南,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一起会同塔尔巴哈台立界大臣往东北,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行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会同科布多立界大臣,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行至索果克卡伦,会同马里雅苏台立界大臣,按照议定界址,建立界牌鄂博,至沙滨达巴哈止。如遇大山,以山梁划界;遇大河,以河岸划界;如遇横山、横河,俱以新立界牌鄂博划界。至建立界牌鄂博时,总以各界址处所水流之方向作为立界之凭,择其地方形势建立。如有大岭,行人不能越往、实难堆立之处,即以水流及山岭为界。其平旷之区,两国堆立界牌鄂博时,中间空出二十丈,作为公中之地。所立界牌鄂博以左,其山河所产一切物件,均属中国;所立界牌鄂博以右,其山河所产一切物件,均属俄罗斯国。

第七条

明年两国立界大臣建立界牌鄂博毕,再将堆立界牌鄂博共若干处,及均在何处堆立地名,作记互换为凭。

第八条

今将两国应分界址议定。建立界牌鄂博后,倘有河源系在中国而流注于俄国者,中国不得改截其流注之故道;倘有河源系在俄国而流注于中国者,俄国亦不得改截其流注之故道。

第九条

从前仅止库伦办事大臣与恰克图固毕尔那托尔,及伊犁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与西悉毕尔总督往来行文;自今勘定边界之后,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二处,遇有会同俄国查办事件,应拟增添由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与托木、色米珀拉特二省固毕尔那托尔往来行文办理。其所行文件,或用清字,或用蒙古字俱可。

第十条

塔尔巴哈台所属巴克图卡伦迤西小水地方,旧有种地纳粮民庄五处。该处地面,按今议定界址,虽已分在俄国,惟该民人所种田地断难遽令迁移,应于立界后,限十年内,令伊等陆续内迁。

今经两国大臣会同议定,将一切分定界址绘图四分,图内分定界址,地名用俄罗斯字、满洲字合璧注写,两国勘界大臣钤印画押。并作此记约,用俄罗斯字、满洲字各书写四分,两国勘界大臣钤印画押,一并互换。两国分界大臣各存图志一分,记约各一分,以便查办外,其余图志二分,合璧记约二分,由两国分界大臣自行呈送各本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一分,以备补续京城议定条约,为此互换记约。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八十一·赵尔巽
  第六十九回 破奸谋严世蕃伏法 剿宿寇戚继光冲锋·蔡东藩
  卷二十六·张廷玉
  卷二百三十三·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三·佚名
  第十三卷 漕运三·缪荃孙
  一二三二 谕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讹错甚多其总裁等着交部议·佚名
  八八三 谕参奏督催供事之朱依鲁尚无挟私情弊着从宽免其深究·佚名
  志卷第三十 高丽史七十六·郑麟趾
  卷一·阮旻锡
  汉王元佐传·脱脱
  孔希学传·张廷玉
  道释二·徐松
  55.楚汉相争·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范梈

      七言律诗  正月节日,上寳历寺行礼,退述事  朝参不见承明庐,梦想三更尚是初。窅窅重山遮列炬,泠泠流水逐行车。柴关响接群僧磬,草泽心驰上帝居。圣寿延长天广大,固应涵养及樵渔。  晚经皮使君江居不见,赋简二首,其一

  • 荆溪林下偶谈卷二·吴子良

    (宋)吴子良 撰离骚名义太史公言离骚者遭忧也离训遭骚训忧屈原以此命名其文则赋也故班固艺文志有屈原赋二十五篇梁昭明集文选不并归赋门而别名之曰骚后人沿袭皆以骚称可谓无义篇题名义且不知况文乎冷斋误载邵尧夫诗冷斋

  • ●卷三十七·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二。   起靖康元年二月十二日戊申,尽十五日辛亥。   十二日戊申金人退师大赦天下。   门下朕嗣承圣谟获绍大统适边廷之懈弛致郊畿之绎骚荷天之灵俾敌悔祸既遣使而讲好遂以盟而退师载惟千里幅员罹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三月甲戌朔建武军承宣使提举江州太平观王<王燮>降授濠州团练使<王燮>既罢军职而侍御史张致远殿中侍御史张绚再论其罪致远言昔秦穆公赦孟明遂霸西戎周世宗杀樊爱能等乃走契丹臣尝考其故盖孟明以力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八·倪在田

    江西之乱 宏光元年夏六月,阿济格入九江,左梦庚降。其部金声桓进曰:『江西无兵,请偏师以招之』。使偕王体忠往。体忠,流贼白旺党也。旺军枭整,体忠刺而代之;先梦庚降。至是,与声桓偕。江西巡抚旷昭懦无备,声桓檄之降。其将王得

  • 东倭纪·张瀚

    日本在东南大海,近日所出,故以名之,即古倭奴国。海中诸夷,倭最强盛,东北负山,西南濒海,后汉始通中国,史称自乐浪、带方至。其地循海而行,历朝鲜国,乍南乍东,渡三海,历七国,凡一万二千里,大较在会稽东,与儋耳相近。自六朝及宋,多从南道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隆庆六年四月○丙辰朔○孟夏享 太庙 命成国公朱希忠行礼○遣内官祭司灶之○丁巳○以亢旱 命顺天府祷雨诸司停刑禁屠十日越三日乃雨○吏科给事中涂梦桂劾奏尚宝司卿刘奋庸自以供事旧臣妄意超擢乃假建言渎扰动摇国是宜

  • 第三卷 关津 桥梁·缪荃孙

    关 津江宁府石灰山关在上元县幕府山,明初置,今废。江东渡、龙江渡、五马渡在幕府山前,晋元帝与诸王渡江处。(以上上元县)龙江关在江宁县西仪凤门外,今移上新河。旧管收工部税务,另设户部钞关。清康熙二十八年并两税为一,民商

  • 晋纪三十五 起昭阳单阏,尽阏逢执徐,凡二年。·司马光

    安皇帝戊元兴二年(癸卯,公元四零三年) 春,正月,卢循使司马徐道覆寇东阳;二月,辛丑,建武将军刘裕击破之。道覆,循之姊夫也。 乙卯,以太尉玄为大将军。 丁巳,玄杀冀州刺史孙无终。 玄上表请帅诸军扫平关、洛,既而讽朝廷下诏不许

  • 卷一百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 朱批佟世鏻奏摺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日河南南阳总兵官【臣】佟世鏻谨 奏为南镇霖雨及时二麦均收恭进新麦仰慰 圣怀事窃【臣】查南汝地方各州县霖雨及时二麦收成皆足八分而南阳之西南浙川

  • 船政例·佚名

    目录 往浙捕鱼额带食米 渡载客人货物,额定人数、货数取钱 战船遭风,一面通报、一面提讯取结核详 办理军工应需料物,不许派令业户行保领价代买 严禁勒索船只验烙给照陋规 船只如式刊刻油饰书写 洋商各船应照原定章程办理

  • 卷二十五·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十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乃立节疏教所至衍之○举八元使敷五教于四方【敷左传作布】兄友弟恭【防传作共凡经传防字同】其实五中虽

  • 折疑论卷第三·佚名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评议第九(此篇评论礼仪之节。故曰评仪)客曰。黄帝垂衣而缙绅之服备(留于世间而化利天下也。故衣冠始治于黄帝)。素王制礼而曲躬之貌形焉(素空也。言孔子有君师之德。无君师之位。左传序

  • 雍正湖广通志·迈柱

    湖南、湖北合修省志。120卷,卷首1卷。清迈柱、魏廷珍修,夏力恕、柯煜编纂。迈柱,姓喜塔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笔帖式授国子监助教,历官工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右侍郎、江西巡抚、湖广总督、吏部尚书、

  • 女丹十则·陈撄宁

    女子修行,与男子有别,男子阳从下泄,女子阳从上升。男子体刚,女子体柔,男子常保守丹田之阳精,不使外泄,积之既久,用身中真火锻炼,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而证道矣。

  •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佚名

    石井昌子《真诰の成立をめぐる资料の检讨》认为本诀稍后于《真诰》。述存思及服云牙成仙法,含有房中内容。

  • 白石道人年谱·佚名

    年谱。近人陈思编撰。谱前有夏承焘所撰序文,序称此谱考张平甫、萧千岩、张思顺诸人行实,定杭州庐舍毁于嘉泰四年(1204),客游浙东在开禧年间等等,皆前人所未发,自来考姜夔遗事者,必以此编为首举。此谱定姜夔生于宋绍兴二十八

  • 梵网经古迹记·太贤

    凡三卷,或作二卷、四卷。新罗太贤集。又称梵网古迹记、梵网经古迹。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系梵网经之注释,分别为时处、机根、藏摄、翻译、宗趣、题名、本文等七门。注释书有文集十卷(睿尊)、纲义十卷(清算)、补妄钞十卷(定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