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冲传
刁冲,字文朗,渤海饶安人,镇东将军刁雍的曾孙。十三岁成为孤儿,孝顺过于常人。他的祖母是司空高允的女儿,是位聪明的妇女,哀伤他少小即成孤儿,抚养他尤为精心。刁冲丧期满后便有志到他方求学,高氏流着眼泪挽留他,而刁冲执意要走。虽然他家世显贵,而他仍在外从师,把自己当一般生徒一样看待。当时学制,诸生都要轮流值日下厨,刁冲虽然有仆役奴隶,不让其代己下厨,生火做饭。每次听讲的时候,他总是专心致志,不分日夜,不知寒暑,刻苦学习。刁冲学通众经,偏修郑玄之说,陰陽、图纬、算数、天文、风气的书籍无不融会贯通,当世的人佩服他的精湛渊博。刺史郭祚听说他的盛名,以疑难问题寻访于他,刁冲当即解释辨析,无不消除其长久的疑惑。后来太守范陽人卢尚之、刺史河东人裴植都征刁冲为功曹、主簿,这都不是他所喜欢的,刁冲只是挂名而已,不参与具体事务。只以讲学为本业,四方学徒到他这里学习的每年都有数百人。
刁冲虽是儒生,却心怀壮烈,不畏强暴。延昌年间,魏世宗的舅舅司徒高肇擅弄威权,刁冲于是上表痛陈这事,辞意恳切忠直,字字激愤,句句忠烈。太傅、清河王元怿看完上表,叹息不已。
以前,刁冲曾祖刁雍写《行孝论》以告诫子孙,称:“古代死了的人以薪为衣,不起冢也不树碑,后代圣人变而为以棺椁下葬。这有生则不能奉养,死则厚葬过度的嫌疑。到了末世,就草席裹尸,裸而葬之。此论很恰当,并非折衷之说。我们既然知道二者失之偏颇,哪还能与其苟同呢。我们所应采取的应是棺椁厚不过三寸,高不过三尺,不用绸缎,装殓只穿平时衣服。丧车只用白布为幔,不加画饰,起名叫清素车。还省去挽歌,驱邪神像,还有神器杂物等一并去除。”等刁冲祖刁遵快死时,嘱咐子孙要他们遵照刁雍遗旨。河南尹丞张普惠说这样做过于节俭,写信给刁冲的叔父刁整讨论此事是否合适。刁整令刁冲与学识渊博的人讨论此事,刁冲于是写信给国子学中的学者们讨论此事,学官们竟不能给出一个答复。
刁冲因为嫡传,袭爵东安侯。京兆王元继任司空,频频辟他为记室参军。肃宗准备亲自祭奠神灵,于是国子助教韩神固与众儒者到国子祭酒崔光、吏部尚书甄琛那里,推举其才学,请他赴驾,朝廷应允了。等到他去世,国子博士高凉及范陽卢道侃、卢景裕等人又上书陈述刁冲学识品行,商议奏请朝廷谥为安宪先生,以太牢的礼仪祭奠他。冲儿子刁钦,字志儒,早亡。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虞玩之刘休沈冲庾杲之王谌·萧子显 列传第三十三 暴显 皮景和 鲜于世荣 綦连猛 元景安 独孤永业 傅伏 高保宁·李百药 列传第一百六·刘昫 卷第二百三十三 唐紀四十九·司马光 卷三 景帝·王夫之 宋史全文卷十九上·佚名 第二十册 天命六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绎史卷十二·马骕 卷十六·李天根 张特立传·宋濂 第七章育婴租·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一五三、鲁灭在楚考烈王七年非八年十四年辨·钱穆 卷二百九十二·佚名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