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刁冲传

刁冲,字文朗,渤海饶安人,镇东将军刁雍的曾孙。十三岁成为孤儿,孝顺过于常人。他的祖母是司空高允的女儿,是位聪明的妇女,哀伤他少小即成孤儿,抚养他尤为精心。刁冲丧期满后便有志到他方求学,高氏流着眼泪挽留他,而刁冲执意要走。虽然他家世显贵,而他仍在外从师,把自己当一般生徒一样看待。当时学制,诸生都要轮流值日下厨,刁冲虽然有仆役奴隶,不让其代己下厨,生火做饭。每次听讲的时候,他总是专心致志,不分日夜,不知寒暑,刻苦学习。刁冲学通众经,偏修郑玄之说,陰陽、图纬、算数、天文、风气的书籍无不融会贯通,当世的人佩服他的精湛渊博。刺史郭祚听说他的盛名,以疑难问题寻访于他,刁冲当即解释辨析,无不消除其长久的疑惑。后来太守范陽人卢尚之、刺史河东人裴植都征刁冲为功曹、主簿,这都不是他所喜欢的,刁冲只是挂名而已,不参与具体事务。只以讲学为本业,四方学徒到他这里学习的每年都有数百人。

刁冲虽是儒生,却心怀壮烈,不畏强暴。延昌年间,魏世宗的舅舅司徒高肇擅弄威权,刁冲于是上表痛陈这事,辞意恳切忠直,字字激愤,句句忠烈。太傅、清河王元怿看完上表,叹息不已。

以前,刁冲曾祖刁雍写《行孝论》以告诫子孙,称:“古代死了的人以薪为衣,不起冢也不树碑,后代圣人变而为以棺椁下葬。这有生则不能奉养,死则厚葬过度的嫌疑。到了末世,就草席裹尸,裸而葬之。此论很恰当,并非折衷之说。我们既然知道二者失之偏颇,哪还能与其苟同呢。我们所应采取的应是棺椁厚不过三寸,高不过三尺,不用绸缎,装殓只穿平时衣服。丧车只用白布为幔,不加画饰,起名叫清素车。还省去挽歌,驱邪神像,还有神器杂物等一并去除。”等刁冲祖刁遵快死时,嘱咐子孙要他们遵照刁雍遗旨。河南尹丞张普惠说这样做过于节俭,写信给刁冲的叔父刁整讨论此事是否合适。刁整令刁冲与学识渊博的人讨论此事,刁冲于是写信给国子学中的学者们讨论此事,学官们竟不能给出一个答复。

刁冲因为嫡传,袭爵东安侯。京兆王元继任司空,频频辟他为记室参军。肃宗准备亲自祭奠神灵,于是国子助教韩神固与众儒者到国子祭酒崔光、吏部尚书甄琛那里,推举其才学,请他赴驾,朝廷应允了。等到他去世,国子博士高凉及范陽卢道侃、卢景裕等人又上书陈述刁冲学识品行,商议奏请朝廷谥为安宪先生,以太牢的礼仪祭奠他。冲儿子刁钦,字志儒,早亡。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虞玩之刘休沈冲庾杲之王谌·萧子显
  列传第三十三 暴显 皮景和 鲜于世荣 綦连猛 元景安 独孤永业 傅伏 高保宁·李百药
  列传第一百六·刘昫
  卷第二百三十三 唐紀四十九·司马光
  卷三 景帝·王夫之
  宋史全文卷十九上·佚名
  第二十册 天命六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绎史卷十二·马骕
  卷十六·李天根
  张特立传·宋濂
  第七章育婴租·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一五三、鲁灭在楚考烈王七年非八年十四年辨·钱穆
  卷二百九十二·佚名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曾国藩

      杜工部七律一百五十首  郑驸马宅宴洞中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珮声珊珊。  题张氏隐居  春山无伴独相

  • 补遗·贺铸

    钦定四库全书 庆湖遗老诗集补遗    宋 贺铸 撰 廪伏读前集序云自巳卯岁嗣有所赋别为後集所谓後集以经兵火散失不复得近捜故藁所遗及于佛祠庙宇题咏洎碑刻镌勒并士大夫亲戚传诵得其一二皆此集中无者故续书卷尾

  • 卢汝弼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卢汝弼,字子谐,范阳人。景福进士。今存诗八首。 和李秀才边 庭四时怨(其四) 卢汝弼 朔风吹雪透刀瘢, 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 一时齐保贺兰山。 卢汝弼诗鉴赏 这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

  • 卷十·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十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律诗 题确山梵安寺 确山风物似齐山谁着精蓝乱石间僧梵四时看紫翠轩窻终日对孱顔暂容借榻松风惬更欲题诗藓壁悭老我还思十年事飞来峰上晓跻攀 监湖道中口占 轧

  •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司马迁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呜呼,师挚见之矣!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仁义陵迟,鹿鸣刺焉。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是后或力政

  • 卷九十七 天禧五年(辛酉,1021)·李焘

      起真宗天禧五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丁丑朔,御延慶殿見輔臣。丁謂進曰:「伏承聖躬已遂康復,臣等不勝大慶,然中外無事,望寬宵旰之憂。」上欣納之。   辛巳,宴尚書省五品、諸軍都虞候已上、契丹使于錫慶院。先是

  • 稽古録卷五·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夏后氏下舜受禅使禹宅百揆舜老以位禹曰朕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师众也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年已耄老厌倦万防汝不懈怠于位称总我众欲使摄】禹辞帝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

  • 凡例·佚名

    凡例一、本书系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档案史料汇编,所辑史料起自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正月,迄于嘉庆九年(一八○四)二月,计一千五百八十件。此外,还附录了同治、光绪年间抖晒、清查文津阁书籍的奏折、书目清单,以及办理《四

  •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三国子监国初置国子学正四品衙门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後添设祭酒司业典簿改典膳为掌馔洪武八年置中都国子学十五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中都国子学为中都国子监从四品衙门职专

  • 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三十八刑部十三司门科诸司职掌律令宫卫    关津    邮驿军政    廏牧    营造河防宫卫明律太庙门擅入凡擅入太庙门及山陵兆域门者杖一百太社门杖九十未过门限者各减一等守卫

  • 春秋管窥原序·徐庭垣

    窃观春秋一书与礼经相表里礼存其体而春秋着其用故必先达于礼而后能达于春秋也昔鲁史记注本周公遗制史书旧章卓然俱有法式是以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叹曰周礼尽在鲁矣厥后史失其官赴告防书或不能尽如法式夫子取而修

  • 第二章 5·辜鸿铭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辜讲孔子的故国一位贵族(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鲁国的大夫,三桓之一)问孔子什么事情

  • 卷一·袁燮

    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一     宋 袁燮 撰虞书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尧有聪明文思之德所以光宅天下聪明不是寻常小小智慧此心虚明洞逹无一毫人欲之私这是聪明今人举事多不中理善

  • 论邹第五十三·桓宽

    【题解】本篇大夫引邹衍“大九州”之说,为政府拓土开疆的政策进行辩护,并证明贤良文学眼界之狭陋。而文学则“守畦亩之虑,间巷之固”,以为“知大义”“不如守小计”,并以秦&ldquo

  • 观经正宗分定善义卷第三·善导

    沙门善导集记  从此已下次辩正宗。即有其十六。还就一一观中。对文料简。不劳预显。今定立正宗与诸师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从日观初句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是其正宗。从日观已上虽有多义不同。看此文势但是由序也。应

  •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佚名

        宋西域三藏疆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摩诃迦旃延。如是等众所知识。复有菩萨摩诃萨

  • 卷第七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六复有二法。谓有对无对法。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遮遣补特伽罗。及为显示智殊胜故。为欲遮遣补特伽罗者。谓显唯有有对无

  • 卦变考略·董守谕

    清董守谕撰。一卷。《四库全书》本。董氏以为,卦变之说出于汉学,至宋程颐始废弃之;朱熹作《周易本义》,兼采其说以释十九卦,然与《本义》卷首所列《卦变图》相合者仅二卦,余十七卦皆另有变例,不免前后互异,于是详考汉、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