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献独孤皇后传

文献独孤皇后是河南洛陽人,北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的女儿。

独孤信见高祖相貌伟岸,就将女儿嫁给他,当时皇后十四岁。

高祖与她感情甚笃,发誓不和别的女人生孩子。

她开始也温柔顺从,恭敬孝悌,不失妇道。

她的姐姐为周明帝的皇后,大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显贵的亲戚之多,无人可与之相比。

尽避如此,她也总是谦逊谨慎,世人都认为她很贤惠。

到了宣帝驾崩,高祖在宫中总理朝政时,她就叫人对高祖说:“大局已是如此,你现在是骑虎难下,不如尽力去干吧!”于是,高祖受禅即位,封她为皇后。

突厥曾与中原一带通商,当时有一箱子明珠,价值八百万。

幽州总管陰寿就告诉皇后要她买下来。

皇后说:“这并不是我所需要的,当今戎狄屡次侵犯我国,将士戍边辛苦劳累,不如将这八百万赏给有功之臣。”群臣知道了此事,都来庆贺。

高祖很宠她,但也怕她。

皇上每次上朝,她总是与之并车而去,到皇宫门前才停止。

她让宦官伺候皇上,随时劝谏改正失误,对国家多有好处。

她等候皇上退朝,便一同返回,设宴休息,相处得很融洽。

皇后很早就失去了双亲,心中时常怀念,看到公卿大臣们的父母,就经常向他们表示问候。

朝中有人奏报要根据《周礼》给百官之妻加封,听命于皇后时,她便说道:“妇人参预政治,不能开这个先例。”便不许。

皇后经常对诸公主说:“周家的公主,失去妇德,对公婆失礼,使人骨肉离心,这些不应发生的事,你们应当防诫才是。”大都督崔长仁,是皇后的中表兄弟,他犯法当斩,皇上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想要免去他的罪。

皇后就说:“国家的大事,怎么能够顾及私情呢?”于是,崔长仁便依法斩首。

皇后的异母兄弟独孤陀以猫鬼巫蛊来诅咒皇后,也应处死。

皇后为之三日不食,为独孤陀求情:“独孤陀若为政害民而处死,我不敢为他求情。

但他因为我的缘故而处死,我斗胆为他请命。”于是,独孤陀便减罪一等。

皇后每每与皇上谈论政事,往往意见相合,在宫中被称为“二圣”。

皇后很有仁爱之心,每次听说大理寺处决罪犯时,没有不流泪的。

然而皇后天性喜妒忌,后宫不敢向皇上送妃嫔。

当时尉迟迥的孙女长得很有姿色,早在宫中。

皇上在仁寿宫遇到了且对她很好,于是她与皇上亲近。

皇后乘皇上上朝之机,悄悄命人杀了那女子,皇上因此很生气,独自骑着马从苑囿中跑出去,不择道路,进入山谷间二十多里。

高赹、杨素等人追赶上了他,抓住马缰苦劝,皇上叹息说:“我身为天子,竟得不到自由!”高赹便劝道:“陛下您岂能重一妇人而轻天下!”皇上怒气才平息了一些,驻马很久,到了半夜才回到宫中。

皇后在阁中等着皇上,待其回来后,她流泪请罪,高赹、杨素等劝他们和解。

皇上便饮酒,很高兴,而皇后自此以后与皇上的感情受到了损伤。

开始,皇后因为高赹是父亲的门客,对他很友善,而到了现在,听说高赹在皇上面前称自己为“一妇人”,便怀恨在心。

后来高赹的夫人死了,其妾又生了个男孩,更加不喜欢他。

于是渐渐对其诋毁。

皇上凡事都听皇后的话,皇后见诸臣及朝士有妾怀孕的,必劝皇上罢免他们。

当时皇太子杨勇有很多的内宠,妃子元氏突然死去了,皇后便怀疑是太子的爱妾云氏所加害。

因此她劝皇上罢了高赹的官职,随后又废了太子,立晋王杨广,这一切皆是皇后谋划的。

仁寿二年(602)八月十九日,月亮出现了四道晕圈,二十四日,太白星冲犯轩辕星。

那天晚上,独孤皇后在永安宫逝世,享年五十岁。

她死后葬于太陵。

猜你喜欢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柯劭忞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一·焦竑
  第九十八回 革命军云兴应义举 摄政王庙誓布信条·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八·徐乾学
  名山藏卷之四十六·何乔远
  卷十四·张九成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卷之三十八·佚名
  第三八六咨同治九年十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一--一·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一百二十九·郑麟趾
  四、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老子辨·钱穆
  左史吕公家传·吕午
  第三十二章 清党与宁汉分裂·李宗仁
  卷六、削平流寇·黄鸿寿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雁门集卷三·萨都剌

    (元)萨都拉 撰过紫薇庵访冯道士道士爱幽居年来一事无盆池新过雨石上种菖蒲又山中华葢洞石气冷萧萧不见眠云客惟逢避雨樵又研珠滴露清自点太玄经尽日无人到小窓兰叶青雪霁过清溪题道士江野舟南馆孤舟横野水门外雪晴初白

  • 列传第三十六·李延寿

    尔硃荣 子文畅 文略 从子兆 从弟彦伯 彦伯子敞 彦伯弟仲远 世隆荣从父弟度律 荣从祖 兄子天光尔硃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世为部落酋帅,其先居尔硃川,因为氏焉。高祖羽健,魏登国初为领人酋长,率契胡武士从平晋阳,定中山,拜散

  • 卷二十一 越语下·左丘明

    1越王句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建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持倾,有节事。”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问,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

  • 卷之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三八九单同治九年十月十五日一二二一一--四·佚名

    淡水分府陈,饬差传陈宗器验充族长特授台湾澎湖分府、调署北路淡水分府陈单仰对役朱忠,立即飞往后垄街,协同总保,立传生员陈绍熙等佥举充当族长之陈宗器一名,克日□□□单禀带赴辕,以凭验充;并将旧族长陈

  • 卷十·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十宋 黄震 撰唐髙宗 罢辽东之役 止土木之功 日引刺史入閤问百姓疾苦及政治 长孙无忌褚遂良同心辅政无忌以元舅辅所言无不嘉纳永徽有贞观风【未立武后以前得处】 纳

  • 梅尧臣传·脱脱

    梅尧臣字圣俞,宋宣州宣城人。是侍读学士梅询的侄子,在诗作方面造诣极深。他的诗,有一种深远而淡泊的意境,并常于平淡中显现匠心独运的奇巧。起初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诗才没有被人们发现。后来,梅尧臣以父荫而入官,为河南主簿。

  •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二经籍考史【诏令奏议】【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于正史编年外特立起居注一门而实録日历诏令等悉类叙焉考宋代以下起居注实録日历并皆散佚无可登载今从四库全书之例改为诏令奏议类

  • 卷三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四>九州冀【禮河内曰冀州】兖【書濟河惟兖州禮河東曰兖州】青【書海岱惟青州禮正東曰青州】徐【書海岱及淮惟徐州】揚【

  • 再论《老子》成书年代·钱穆

    老子事可论者,一其人事迹之真伪,一其书著作之先后。余疑《史记》所传老子性氏邑里事业及其子孙后裔,颇不可信,已别详于《先秦诸子系年》,此篇则专就《老子》成书年代特加讨究。余已先有《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一文

  • 卷四百一十八·佚名

    △第二分超胜品第二十之二复次善现,若种姓法是实有非非有者,则此大乘非尊非胜非上非妙。不能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以种姓法非实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胜是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第八

  • 卷二十·佚名

    △不动如来会第六之二菩萨众品第四尔时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念。世尊今者已说声闻功德。复愿说诸菩萨具足功德。何以故?一切功德从此出生。尔时世尊,知其所念。告舍利弗。彼佛刹中有无量百千亿诸菩萨众皆来集会。所有出家菩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九帙  从八十一尽第二百。  第八十一卷  浮瓠(乎故反郭注尔雅云瓠壶也说文从瓜夸声夸音诩于反又上声呼论从草作[荂*瓜]俗字也)。  第八十二卷  皴皮(七荀反

  • 大漠英雄·还珠楼主

    本文系述一位少年英雄,国亡家破,不甘屈膝虏廷,约集同志戚友,率领千余驼队,逃往新疆投一老友。行经戈壁,忽遇狂风黄沙之险,半夜又降大雪,人马驼队齐陷冰雪之中。幸得异人解救,命所豢灵禽乌鹏开路,始脱奇险,于沙漠中忽得世外桃源。

  • 剑气珠光·王度庐

    《剑气珠光》清末民初北京武侠小说作家王度庐创作的武侠小说作品,又名《剑气珠光录》,主要讲述侠士李慕白和俞秀莲江湖历练之旅。武当派传人李慕白自《宝剑金钗》所述杀死瘦弥陀黄骥北,名震京师之后,又因与迫于道义压力无

  • 二家宫词·毛晋

    二卷。明毛晋编纂。集中收录北宋徽宗皇帝宫词与南宋宁宗皇后杨氏宫词两种。(一)徽宗皇帝宫词三百首,徽宗名赵佶(1082—1135),元符三年(1100)即位,昏庸腐败,任用奸臣蔡京等,招致亡国之祸。作为艺术家则颇有成就,工书法

  • 尚书正义·孔颖达

    《尚书》学著作。唐代颁行的《五经正义》之一,二十卷。孔颖达等撰。唐贞观年间,“新定五经”颂布后,太宗又命撰《五经义疏》。由孔颖达领衔,王德韶、李子云等执笔,撰《尚书义疏》。该书以梅赜所献伪《孔传古文尚书》(《舜

  • 吹万禅师语录·吹万广真

    凡二十卷。明代僧吹万广真撰,三山灯来重编。崇祯十六年(1643)刊行。系吹万说法之广录,内容包括卷一至卷二之衡州东禅院、忠州聚云寺等处五会之语录,卷三之普说、小参,卷四之示众、茶话,卷五之法语、入堂、入室、勘辨、问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