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进高僧传表

(臣)僧(赞宁)等言,自太平兴国七年伏奉敕旨,俾修《高僧传》与新译经同入藏者。(臣)等遐求事迹,博采碑文,今已撰集成三十卷,谨诣阙庭进上。益琅函而更广,延玉历以弥长。(臣)等诚忧诚恐,兢惕之至。(臣)等闻浑仪之外,别有释天;法海之中,多生僧宝。释天可则,阿难记事而载言;僧宝堪称,慧皎为篇而作传。猗欤我佛,号大遍知,知教法之无依,委帝王之有力。当二千载之后,属一万年之初,伏惟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陛下,神龙在天,爱日升上,土疆开辟,四夷请吏而贡琛,时律均和,百谷登敖而栖亩,耕籍田而又劝,赐酺饮以咸欢,儒术特兴,玄风爰振。是以麒麟非中国之物,白雉非草莽之禽,今游苑囿之间,且类牢笼之畜。近以从澶至濮,黄河牵一带之清;自古及今,青史载千年之应。斯盖陛下来从不动之地,示为长寿之王。翻译成经,制甚深之御序;回文作颂,演无尽之法音。仍降凤书,令编僧史。属此雍熙之运,伸其贞观之风,合选兼才,岂当末学?得不擒犀截角,搴翠删毛,精求出类之人,取法表年之史。所恨空门寡学,释胄何知!或有可观,实录聊摹于陈寿;如苞深失,戾经宜罪于马迁。副陛下遗贤必取之心,助陛下坠典咸修之美。今遇乾明圣节,谨令弟子赐紫显忠、同元受敕相国寺赐紫智轮进纳,伏乞睿慈,略赐御览。恭惟圣主是文章之主,微臣非惇史之臣。傥示天机,令知凡例。如得操北斗而斟酌,或示刀圭;执南箕而簸扬,方除糠?会。(臣)等冒黩天颜,无任惶惧激切屏营之至,谨言。

端拱元年十月日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赐紫臣僧赞宁上表○批答

敕通慧大师赞宁,省所令左街天寿寺赐紫僧显忠进编修《大宋高僧传》三十卷事,具悉。一乘妙道,六度玄门,代有奇人,迭恢圣教。若无纂述,何以显扬?鋢尔真流,栖心法苑,成兹编集,颇效辛勤,备观该总之能,深切叹嘉之意。其所进《高僧传》,已令僧录司编入《大藏》。今赐绢三十匹,至可领也。故兹奖谕,想宜知悉。冬寒,想比清休否?遣书指不多及。

十八日敕○大宋高僧传序

(臣)闻贤劫绵长,世间宏廓,天与时而不尽,地受富以无疆,最灵之气创于中,大圣之师居于上。伟哉!

释迦方隐,弥勒未来,其间出命世之人,此际多分身之圣,肆为僧相,喜示沙门。言与行而可观,椠兼觚而争录。是以王巾《僧史》,孙绰《道贤》,摹列传以周流,象世家而布,盖欲希颜之者,慕蔺之俦,成飞锡之应真,作曳山之上士。时则裴子野著《众僧传》,释法济撰《高逸沙门传》,陆杲述《沙门传》,释宝唱立《名僧传》,斯皆河图作《洪范》之椎轮,土鼓为《咸池》之坏器。焉知来者,靡旷其人。慧皎刊修,用实行潜光之目;道宣缉缀,续高而不名之风,令六百载行道之人弗坠于地者矣。爰自贞观命章之后,西明绝笔已还,此作蔑闻,斯文将缺。时有再至,肃杀过而繁华来;世无久虚,地天泰而圣明出。

我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陛下,阳龙挺德,斗电均威。践大道也,牺、黄输执御之劳;多天才也,周、孔行弟子之职。讲信修睦,崇德报功,一统无遗,百王有愧,四海若窥于掌内,万机皆发于宸衷。然而玄牝留神,释天淡虑。长生授术,时开太一之坛;续法延期,僧度倍千之戒。浮图揭汉,梵夹翻华,将佛国之同风,与玉京而合制。慨兹释侣,代有其人,思景行之莫闻,实纪录之弥旷。(臣)等谬膺良选,俱乏史才,空门不出于董狐,弱手难探于禹穴。而乃循十科之旧例,辑万行之新名。或案诔铭,或征志记,或问车酋轩之使者,或询耆旧之先民,研磨将经论略同,雠校与史书悬合。勒成三帙,上副九重,列僧宝之瑰奇,知佛家之富贵。昔者嘉祥笔削,尽美善于东南;澄照纂修,足英髦于关辅。盖是拘于墟也,传不习乎?岂若皇朝也,八极张罗,举之则无物不至;四夷弭伏,求之则何事不供。(臣)等分面征搜,各涂构集,如见一家之好,且无诸国之殊,所以成十科者,易同拾龋其正传五百三十三人,附见一百三十人。矧复逐科尽处,象史论以摅辞;因事言时,为传家之系断。厥号《大宋高僧传》焉。庶几乎铜马为式,选千里之骏驹;竹编见书,实六和之年表。观之者务进,悟之者思齐,皆登三藐之山,悉入萨云之海,永资圣历,俱方皇明,齐爱日之炳光,应嵩山之呼寿云尔。

时端拱元年乾明节臣僧赞宁等谨上译经篇第一(变梵成华,通凡入圣。法轮斯转,诸佛所师)。义解篇第二(寻文见义,得意忘言。三慧克全,二依当转)。

习禅篇第三(修至无念,善恶都亡。亡其所亡,常住安乐)。明律篇第四(严而少恩,正而急护。婴守三业,同彼金汤)。护法篇第五(家有良吏,守藏何虞?法有名师,外御其侮)。

感通篇第六(逆于常理,感而遂通。化于世间,观之难测)。遗身篇第七(难舍易捐,施中第一。以秽漏体,回金刚身)。读诵篇第八(十种法师,此为高大。染枸橼花,果时瓤赤)。

兴福篇第九(为己为他,福生罪灭。有为之善,其利博哉)。

杂科声德十(统摄诸科,同归高尚。唱导之匠,光显佛乘)。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卷第五·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一卷·湛然
  卷第九·佚名
  佛说宝网经全文·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玄奘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一·澄观
  第二十九章 大塔建造之初·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慈宗要藏序·太虚
  大雲初分智健度第三十一·佚名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法藏
  卷第二十四·雷庵正受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九卷·护法
  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齐愈·唐圭璋

      齐愈字文渊,一云字退翁。宣和三年(1121)上舍第一。靖康初,官右谏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为左司员外郎,试起居郎。以推举伪楚张邦昌,论死。   眼儿媚   霏霏疏影转征鸿。人语暗香中。小桥斜渡,西亭深院,水月朦胧。   

  • 词谑·李开先

    《词谑》(明)李开先 ——王凤明谨识一《西厢记》谓之“春秋”以会合以春,别离以秋云耳;或者以为如《春秋经》笔法之严者,妄也。尹太学士直舆中望见书铺标帖有“崔氏春秋”,笑曰:“吾止

  • 卷三十七·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三十七易静易静,唐时任武安军左押衙。着有《兵要望江南》,凡收词七百卸二首。今编为四卷。 【(《全唐诗》无易静诗,事迹据《崇文总目》卷三、《郡斋读书后志》卷二)】兵要望江南委任第一 【京本作「占委任第

  • 卷四百三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三鹧鸪类七言古放鹧鸪词        【唐】栁宗元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罦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

  • 卷五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杨炯杨炯华阴人幼聪敏博学善属文年十一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恃才简倨人不容之武后时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迁婺州盈川令卒於官中宗即位以旧僚赠

  • 卷二·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虞世南世南字伯施余姚人性沈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顾野王时人方之二陆为文章婉缛祖述徐陵为秦府参军贞观中累迁至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太宗毎称其有五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也既卒帝曰世

  •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张廷玉

        刘基 宋濂 叶琛 章溢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濠,仕宋为翰林掌书。宋亡,邑子林融倡义旅。事败,元遣使簿录其党,多连染。使道宿濠家,濠醉使者而焚其庐,籍悉毁。使者计无所出,乃为更其籍,连染者皆得免。基幼

  • 第三篇 政变前纪·梁启超

    第一章 政变之总原因政变之总原因有二大端:其一由西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也。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西后之事,既详前篇。今更纪顽固党之事如下。去年,湖南巡抚陈宝箴拟在湖南内河行小轮船。湖广总督张之洞

  • 第一节 学校·吕思勉

    隋初有国子、太、四门、书、算五学,仁寿元年(601年),废之,惟立太学一所,炀帝又复之,已见第二十一章第三节。论史者多訾文帝之不悦学,其实非也。《隋书&middot;儒林传》曰:&ldquo;曩之弼谐庶绩,必举德于鸿儒,近代左右邦家,咸取士于

  • 第十七章 秦汉时人民生活·吕思勉

    第一节 饮食汉人饮食,渐较古代为奢,而视后世则犹俭。(1)《盐铁论·散不足篇》曰:“古者燔黍食稗,而熚豚以相飨。其后乡人饮酒,老者重豆,少者立食,一酱一肉,旅饮而已。及其后,宾昏相召,则豆羹白饭,綦脍熟肉。今民间酒食,殽旅重叠,

  • 卷三 天文训·刘安

    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々,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

  • 卷三四·邱濬

    ▲漕挽之宜(下) 宋定都于汴,漕运之法分为四路,江南、淮南、浙东西、荆河南北六路之粟自淮入汴至京师,陕西之粟自三门、白波转黄河入汴至京师,陈、蔡之粟自闵河(即惠民河)、蔡河入汴至京师,京东之粟历曹、

  • 四书因问卷六·吕柟

    明 吕柟 撰离娄上斆问离娄之明以下孟子既言治天下当遵法度又言圣人既竭目力以下者何曰言人当知所以可遵也出于圣人心思之政如之何其勿遵之不然不智孰甚焉何以又言惟仁者宜在髙位曰惟有仁心仁闻者为能遵行仁政故耳故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九十·澄观

    (入第七十九经)疏然此六皆是悲智之中所有者。阁表悲智故。疏六干城依空喻。然十喻中前六有合。七八九无。第十幻中一时总合从后倒合初以弥勒菩萨威神故合于幻师。二及不思议幻智力故。以合大海海印之义即智海故。三能

  • 卷第三十七·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七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十九僧残法之余佛住王舍城。尔时世尊制戒。不听漏心男子边取衣钵饮食疾病汤药。时树提比丘尼不取长者施衣。时偷兰难陀比丘尼语树提言。何不取此男子施。男子漏

  • 续大唐内典录赞序·道宣

    夫以大圣者体辩而长幽寂。普沾动植同熟气而登焉。幽蔽而不光。能异变而不养不谓亲相归于在相有道或藏嵯峨住于岩演登般若双林虚空有六十万亿百千说涅槃会菩萨乐众生者。于时广大尽城于在此国。著于秦汉俄临之会初存使

  • 死亡飞出大礼帽·克莱顿·劳森

    《死亡飞出大礼帽》是一本推理小说,作者是克雷顿·劳森,包含两起密室杀人和一起不可能消失,一群魔术师们的聚会,tricks应接不暇,魔术心理无处不在,奇怪的尸体形状,诡异的纸片,缺页的书,截断的手帕,misdirection的大集合……

  • 童蒙须知韵语·万斛泉

    《童蒙须知韵语》是清代万斛泉创作的蒙学读物。本书从常识到历史,从典故到人物,无不具备,而且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是一本典范的儿童教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启蒙教育长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