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十四

郊庙歌辞

太清宫乐章【唐书礼仪志曰明皇开元二十年正月诏两京诸州置玄元庙天宝二年三月以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其乐章降仙圣奏煌煌登歌发炉奏冲和上香毕奏紫极舞撤醮奏登歌送仙圣奏真和会要曰太清宫荐献圣祖玄元皇帝奏混成紫极之舞】煌煌

煌煌道宫肃肃太清礼光尊祖乐备充庭罄竭诚至希夷降灵云凝翠盖风焰红旌衆真以从九奏初迎永惟休佑是锡和平

冲和

虚无结思钟磬和音歌以颂德香以达心礼殊祼鬯义感昭临云车至止庆垂愔愔

香初上

肃肃我祖緜緜道宗至感潜达灵心暗通云軿御气芝盖随风四时禋祀万国来同

再上

仙宗绩【一作积】道我李承天庆深虚极符光象先俗登仁夀化阐蟺涓五千贻范亿万斯年

终上

不宰元功无为上圣洪源长发诞受天命金奏迎真璇宫展盛备礼周乐垂光储庆

紫极舞

至道生元气重圆法混成无为观大象冲用体常名仙乐临丹阙云车出玉京灵符百代应瑞节九贞迎宝运开皇极天临映太清长垂一德庆永庇万方宁

序入破第一奏

真宗开妙理冲教统清虚化演无为日言昭有象初瑶台肃灵瑞金阙映仙居一奏三清乐长回八景舆

第二奏

虚极仙宗本希夷象帝先百灵朝太上万法祖重圆善贷惟冲德功成谓自然云门达和气思用合钧天

第三奏

元符传紫极宝祚启高真道德先垂裕冲和已化淳人风齐太古天瑞叶惟新仙乐清都上长明交泰辰

登歌

严禋展事礼洁烝尝皇矣圣祖德惟馨香盛荐既撤工歌载扬大来之庆降福穰穰

真和

玉磬含香金炉既馥风驭泠泠云坛肃肃杳归大象霈流嘉福俾宁万邦无思不服

德明兴圣庙乐章【唐书礼仪志曰明皇天宝二年三月追尊臯繇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其庙乐第一迎神第二登歌奠币第三迎俎第四酌献第五亚献终献第六送神乐章并吏部侍郎李舒撰】

迎神

元尊九德佐尧光宅烈祖太宗方周作伯响怀霜露乐变金石白云清风髣髴来格

登歌奠币

四时有典百事来祭尊祖奉宗严禋大帝礼先苍璧奠币黝制於斯万年熙成帝系

迎俎

盛牲实俎涓选休成鼎煁阳燧玉盥隂精有飶嘉豆既和大羮侑以清乐细齐人情

德明酌献

清庙奕奕和乐雍雍器尊牺象礼属宗公白水方祼黄流在中谟明之德万古清风

兴圣酌献

閟宫静谧合乐周张泰尊始献百末重觞震澹存诚庶几迪尝遥源之祚天汉灵长

亚献终献

惟清惟肃靡闻靡见举备九成俛终三献庆彰曼夀胙彻嘉荐瘗玉埋牲礼神斯徧

送神

元精回复灵贶繁滋风洒兰路云揺桂旗高丘缅邈凉部逶迟瞻望靡及纒绵永思

仪坤庙乐章【唐书乐志曰仪坤庙乐迎神用永和次金奏皇帝行用太和酌献登歌用肃和迎俎用雍和肃明皇后室酌献用昭升昭成皇后室酌献用坤贞饮福用夀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安和撤俎用雍和送神用永和】

永和【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徐彦伯作】

猗若清庙肃肃荧荧国荐严祀坤兴淑灵有几在室有乐在庭临兹孝享百禄惟宁

金奏【不详作者一本无此章】

隂灵効祉轩曜降精祥符淑气庆集柔明瑶俎既列雕桐发声徽猷永远比德皇英

太和【左谕德昭文馆学士丘说作】

孝哉我后冲乎廼圣道映重华德辉文命慕深视箧情殷抚镜万国移风兆人承庆

肃和【太子洗马昭文馆学士张齐贤作】

祼圭既濯郁鬯既陈画幕云举黄流玉醇仪充献酌礼盛衆禋地察惟孝愉焉飨亲

雍和【大中大夫昭文馆学士郑善玉作】

酌郁既灌芗萧方爇笾豆静器【一作嘉】簠簋芬飶鱼腊荐美牲牷表洁是戢是将载迎载列

昭升【礼部尚书昭文馆学士薛稷作】

阳灵配德隂魄昭升尧坛凤下汉室龙兴俔天作对前旒是凝化行南国道盛西陵造舟集灌无德而称我粢既絜我醴既澄隂隂灵庙光灵若凭德馨惟享孝思烝烝

坤贞【不详作者】

乾道既亨坤元以贞肃雍攸在辅佐斯成外睦九族内光一庭克生睿哲祚我休明钦若徽范悠哉淑灵建兹清宫于彼上京缩茅以献絜秬惟馨实受其福期乎【一作斯千】亿龄

夀和【太子詹事崇文馆学士徐坚作】

於穆清庙肃雍严祀合福受厘介以繁祉

舒和【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胡雄作】

送文迎武逓参差一始一终光圣仪四海生人歌有庆千龄孝享肃无亏

安和【秘书少监崇文馆学士刘子玄作】

妙筭申帷幄神谋出庙庭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

雍和【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员半千作】

孝享云毕惟彻有章云感玄羽风凄素商瞻望神座祗恋匪遑礼终乐阕肃雍锵锵

永和【金紫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祝钦明作】

閟宫实实清庙微微降格无象馨香有依式昭纂庆方融嗣徽明禋是享神保聿归

仪坤庙乐章【唐书乐志曰太乐又有仪坤庙乐章与前略同而有迎神送神二章无徐彦伯祝钦明之词】

迎神

月灵降德坤元授光娥英比秀姙姒均芳瑶台荐祉金屋延祥迎神有乐歆此嘉芗

送神

玉帛仪大金丝奏广灵应有孚冥徵不爽降彼休福歆兹禋享送乐有章神麾其上

昭德皇后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昭德皇后庙迎神用永和登歌酌鬯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用坤元饮福用夀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撤俎用雍和送神用永和其词内出】

永和

穆清庙荐严禋昭礼备和乐新望灵光集元辰祚无极享万春

肃和

诚心达娯乐分升萧膋郁氛氲茅既缩鬯既薰后来思福如云

雍和

我将我享尽明而诚载芬黍稷载涤牺牲懿矣元良万邦以贞心乎爱敬若覩容声

坤元

於穆先后丽圣称崇母临万宇道备六宫昌时协庆理内成功殿荐明德传芳国风

夀和

工祝致告徽音不遐酒醴咸旨馨香具嘉受厘献祉永庆邦家

舒和

金枝羽部彻清歌瑶台肃穆笙磬罗谐音遍响合明意万类昭融灵应多

凯安

辰位列四星帝功参十乱进贤勤内辅扈跸清多难承天厚载均并耀宵光灿留徽蔼前躅万古披图焕

雍和

公尸既起享礼载终称歌进彻尽敬繇衷泽流惠下大小咸同

永和

昭事终幽享余移月御返仙居璇庭寂灵幄虚顾裵回感皇储

御定全唐诗卷十四

猜你喜欢
  卷四·皎然
  第十三出 望洋·李渔
  ◆杲斋先生郑东(郑氏联璧集)·顾嗣立
  班惟志·隋树森
  过去的生命·周作人
  初集卷十八·乾隆
  卷101 ·佚名
  卷四十八·查慎行
  卷二百六十六·陈思
  卷二十八·陈思
  卷八十六·陈邦彦
  卷一百二十八·陈廷敬
  御选眀诗卷一百三·康熙
  王观词作鉴赏·佚名
  元稹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三十五 倪 瓒 夜泊芙蓉洲走笔寄链师 芙蓉犹满渚疎桐已殒霜泊舟菰蒲中吴山隐微阳因怀静默士竹林閟玄房煮茗汲寒涧烧丹生夜光忆与郑炎辈闲咏步修廊时余有

  • 李贤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贤(653— 684): 即章怀太子,名明允,唐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675),立为皇太子,曾召集张大安、刘讷言等,注范晔《后汉书》。调露二年(680),废为庶人。文明元年(684), 被迫自杀,年三十二岁。 《全唐诗》卷六收其诗一首,就是这首

  • 三国志平话卷上·佚名

    江东吴土蜀地川,曹操英勇占中原。不是三人分天下,来报高祖斩首冤。昔日南阳邓州白水村刘秀,字文叔,帝号为汉光武皇帝。光者,为日月之光,照天下之明;武者,是得天下也。此者号为光武。于洛阳建都,在位五载。当日,驾因闲游,至御园。

  • 蜀记·佚名

    甲申六月,四川闻京师之变,威宗烈皇帝殉难后,中原无主。是时,流寇张献忠号八大王。先是,榖城就抚复叛,破襄阳,杀襄王。督师阁部杨嗣昌,自以剿抚无功,致贼猖獗,遂仰药死。献忠焚劫楚地,大肆杀戮。闻闯贼李自成陷京师,献忠遂欲称雄并

  • 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春正月。己卯。朔上诣堂子行礼。  ○遣官祭奉先殿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慈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薵恭钦献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寿皇殿行礼

  • 一二九 管四库全书刊刻等事务金简奏酌办活字书版并呈套板样式折·佚名

    一二九 管四库全书刊刻等事务金简奏酌办活字书版并呈套板样式折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臣金简谨奏,为酌办活字书版,仰祈睿鉴事。窃臣奉命管理四库全书一应刊刻、刷印、装潢等事,臣惟有敬谨遵

  • ·开港议·丁曰健

    台湾军工厂前,旧有哨船港一道直达安平大港,以资哨船出入。旋因溪流沙土壅塞,安平大港变成荒埔。经孔前道详明由道出示,召佃试垦,年收租息,以抵每年开挖厂港经费。某莅任后,委员周历履勘。厂中原开旧港,因溪流改

  • 马重绩传·薛居正

    马重绩,字洞微,年轻时学习了天文、历法、占卜等知识,明白了太一、五纪,八象、三统正历,住在太原。在晋朝任官时,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后又迁任司天监。天福三年(938),马重绩上书说“:历法天象,是称帝的人用来调正统一节气的大事,

  • 兵二·徐松

    乡兵义勇保甲。仁宗庆历二年二月,简河北路强壮劲勇者刺手背,为义勇指挥。 三月,诏简河东弓手有武勇者不刺面,为义勇指挥;陕西弓手为保捷指挥。 四月,诏:「河北教阅义勇指挥,令番休于家,其(堕)[惰]游不业农者,听其家长告官,重行科

  •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写左季高信、郭云仙兄弟情。中饭后骑马至城内树堂处闲谈。树堂近来好作隶书,笔力劲健,但乏名贵之气,傍夕归。夜,清理文件颇多,以本日未甚料检也。将各案应行请恤者,汇为一清单。阅扬子《法言》,究不如《文

  • 卷二十九·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九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五经【己酉】二十有一年【林是年十一月庚子孔子生何休注作己夘岁】春王正月公如晋○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杜二邑在高平南平阳县东北有漆乡西北有显闾亭

  • 学蔀通辨卷之二·陈建

    前编中此卷所载着朱子方识象山其说多去短集长疑信相半至晚年始觉其弊而攻之力也甲午孝宗淳熙元年朱子四十五岁陆子三十六岁朱子答吕子约书云陆子静之贤闻之盖久然似闻有脱略文字直趋本根之意不知其与中庸学问思辨然后

  • 刀杖品法句经第十八(十有四章)·佚名

    刀杖品者,教习慈仁无行刀杖贼害众生。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现世不逢害,後世长安隐。不当粗言,言当畏报,恶往祸来。刀杖归躯,出言以善,如叩钟磬。身无论议,度世则易,欧杖良善。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二·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六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一切業不定得果一切衆生悉有佛性應當修集八聖道者.何   因緣故一切衆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世尊.若一切衆生有佛性者卽當定得阿耨多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九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五戒品第一百九   佛說優婆塞有五戒。問曰.有人言具受則得戒律儀.是事云何。答曰.[一]隨受多少皆得律   儀

  •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李通玄

    北京李通玄造第一卷(菩提场第一会说六品经至第五卷 世主妙严品第一)佛成道。在摩竭提国。说法于菩提场中。往劫与佛同修故。令众海云集。第二卷傍生品类。上界诸天。如来果海之中。各分证解脱。第三卷四王八部。杂类

  • 太上洞玄灵宝宣戒首悔众罪保护经·佚名

    原三卷,今缺上卷,仅存二卷。传天师道首罪悔过之法。谓人身中常有司过之神,随时上下,告人善恶。罪过从百二十至三千六百分为十七等。按罪过轻重,给以惩罚。如百二十过则使人“多衰少利”。犯三千六百过则令人死亡。小

  •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窥基

    亦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弥勒上生经瑞应疏》,简称《观弥勒上生经疏》。佛典注疏。唐窥基撰。二卷。是对《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的注疏。先以“佛成权实”、“慈氏所因”、“时分有殊”、“往生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