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元舆传
舒元舆是婺州东阳县人。他家贫贱,不能与士人并列。他开始学习时,就机敏聪明。后到江夏客居,节度使郗士美对他的突出才能感到惊异,多次推荐他。
元和年间,他去考进士,看见考官监管苛刻,在尚书省考试时,即使水和木炭、蜡烛和餐具,都是各人自己拿着,官吏一叫名字才能进去,用荆棘围住,铺席子坐在屋檐下,就上奏说:“从古以来被选择的人才没有比这更受轻视的,何况宰相大官都通过这提拔,宰相大官不是贤才不会选送,但考官把考生当奴仆看待,实在不合礼敬贤才的用意。用荆棘拦住怀疑他们做假,又不合选择忠诚正直人才的办法。写诗、赋是次要的才能,标点讲解儒经和注释,又不能看出礼制教化的才能。我担心贤人为逃避羞辱会躲开,不贤的人反被皇上任用了。现进贡珍珠、贝壳、金、玉器物,有关部门用竹器、毛皮和绸缎托着,怎么这么看轻贤人,而看重金、玉器物呢?”他又说“:录取人才不应限制人数,现考官一年多时取三十人,少时只取二十人,假使这年有一百名才子,却说我规定只取二十名,能说是求贤吗?这年有才学德行的人才几个,却说一定要取二十名,充数的竟超过了一半,说他们合标准行吗?”
不久他考进士中了优等,被任命为户县尉,有能干的名声。裴度任命他为兴元掌书记,文章豪放遒劲,当时人都推崇他。后任监察御史,追究深藏的坏人从不放过。两次升官后任刑部员外郎。
他自恃有过人的才华,急于升官。
大和五年(831),他将文章献给皇帝,没有回音,他又上奏表白自己说:“马周、张嘉贞帮人写奏章,被从宾客提拔起来,终于成了有名的臣子。现我在朝廷任职,自己呈报文章,过了五个月没有一次答复,我自认为才能不比马周、张嘉贞差,但没机会表现,不能显露才华,就始终没有发挥才干的时候。汉代主父偃、徐乐、严安以老百姓的身份上奏章,早上呈报晚上就受到召见,我呈上的文章有八万字,那文章千锤百炼,涉及到几千年的典籍,选择分析,凡是可以帮助治理的都没遗漏,搜集的材料都像犀角、象牙样珍贵,难道是主父偃等人可以比得上的吗?
圣明的时代难遇到,还是自己爱惜自己的才干吧。”唐文宗看了奏章,赏识他振奋昂扬的精神,拿出来给宰相看,李宗闵认为他轻浮放肆不能任用,调他任著作郎,掌管洛阳分署。
当时李训在洛阳服丧,和他特别要好。到李训掌权,他两次升官后任左司郎中。御史大夫李固言推荐他任知杂事。李固言任宰相,他代理御史中丞。
遇上皇帝审查囚犯的罪状,他奏报分析详明,不到三个月就转为正式职务,又兼任刑部侍郎。他一心依附郑注,郑注讨厌的人,他就将他们全部治罪驱逐。这月中旬,又在本职上加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诡计多端,每天和李训勾结在一起,败坏国家的事务,都是他们两人干的。他们对过去的大臣很敬重,用来收买人心。此前,裴度、令孤楚、郑覃都受掌权人的排挤,放到闲职上,到这时都重任高官了。
舒元舆写了一篇《牡丹赋》,当时人称赞他写得好。他死后,皇帝观看牡丹,靠着宫殿栏杆吟诵这篇赋,为他流下了眼泪。
他弟弟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都考中了进士。舒元褒又考中了贤良方正,任司封员外郎时去世了。其他的都被处死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王晏萧谌萧坦之江祏·萧子显 卷十二 漢紀四·司马光 卷八十五·国朝·蒋一葵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通志卷六十六·郑樵 一二八五 礼部尚书纪昀奏敬拟添写总目款式进呈御览等事折·佚名 外集卷十五·宋名臣言行录 十国春秋卷三十三·吴任臣 卷二十四·雍正 卷一百三十二上·雍正 卷八十三·雍正 卷一百二·佚名 卷十六·佚名 第三十一章 顺流而下,底定东南·李宗仁 治浙成规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