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确传
蔡确,字持正,泉州晋江人,他的父亲时搬到陈州。蔡确有智慧,崇尚气节,不拘小节。他考中进士,调为..州司理参军,因受贿被告到上级。转运使薛向巡视部属,考察刑政时,想治他的罪,见他仪表秀伟,召他谈话,认为他不寻常,更宣扬他的名誉。韩绛为陕西宣抚使,看到他写的乐语,认为他是人才,就推荐给他的弟弟开封尹韩维,让蔡确任管干右厢公事,韩维离开后蔡确才到任。按规定属吏应在公庭谒见长官,蔡确不肯,接任的开封尹刘庠责问他,蔡确说:“唐代藩镇自设僚属,才有这个礼节;现在我们都侍奉皇上,是同僚,即使是旧的规定也可不用。”就请求解除官职。
王安石推荐蔡确,蔡确转为三班主簿。由于邓绾的荐举,他任监察御史里行。王韶在熙河兴治边事,借了很多公钱,秦帅郭逵弹劾他,皇上诏命让杜纯审察核实。王安石不接受杜纯的调查报告,重派蔡确审核,蔡确迎合王安石的意旨替王韶开脱,郭逵、杜纯都受到责问。蔡确善于观察君主的意图,当时,他知道神宗已讨厌王安石,就王安石乘马进入宣德门同卫士比赛这件事,蔡确立即上书论奏王安石的过错来谋求恩宠。蔡确被加官为直集贤院,升为御史知杂事。
范子渊疏导黄河工程,知制诰熊本巡视后认为不对,被范子渊所诉讼,蔡确弹劾熊本附会文彦博,熊本被罢官,蔡确代替他任知制诰、知谏院兼判司农寺。三司使沈括拜见宰相吴充谈论免役法,蔡确说沈括为朝廷大臣,见朝廷法令有不当之处,不公开讲而对执政私下谈论,是认为王安石已离开朝廷,新法可以动摇。沈括因此获罪被贬为宣州知州。
开封审理相州百姓的诉讼,事情牵连到判官陈安民,陈安民让他外甥文及甫向吴充的儿子吴安持求援,文及甫,是吴充的女婿。蔡确说事关大臣,不是开封府可以了结的,于是就转到御史台。这时官司出现在皇城,判定的事情多不与事实相应。中丞邓润甫、御史上官均考察后,和开封府的官司一样。王王圭奏请派蔡确到御史台参与办案,蔡确罗织罪名定案,邓润甫、上官均不能控制,就秘密奏论蔡确残酷掠夺囚犯。蔡确探知后,就弹劾邓润甫、上官均包庇罪犯,并假装派官吏为使臣去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囚犯称冤,就折磨他。皇上也怀疑他滥用刑,连续派谏官和内侍审查,罪犯都害怕,说不冤,于是邓润甫、上官均都被罢官,而蔡确担任中丞,还负责司农寺,凡是常平、免役法都成于他手。
太学生虞蕃诉讼学官,蔡确十分明白这个案子,他牵连进许多朝官,从翰林学士许将以下都被逮捕,让狱卒使他们睡在一起,吃饭和上厕所都在一个屋,在前面放一个大盆,把粥饭饼肉扔在里面,用勺搅拌,就像分给狗和猪似的分给他们吃。逮捕很久也不审问,有幸受审,又没有一件事不被迫承认的。他于是就弹劾参知政事元绛受囚犯的请托,元绛被贬出朝任亳州知州,蔡确取代了他的位置。蔡确由知制诰为御史中丞、参知政事,都是靠兴起狱讼夺别人的位置而当上的,士大夫交口唾骂,而蔡确还自鸣得意。
吴充多次对皇上讲新法没好处,想稍微废除那些过分的条法。蔡确说“:曹参和萧何有矛盾,到他为丞相时,仍遵循萧何的主张。现在新法是陛下所建立的,怎能允许一个人怀怨而破坏它。”新法仍旧不改变。
元丰五年(1082),蔡确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当时富弼在西京,对皇上说蔡确奸邪不应重用。蔡确任宰相后,多次兴起罗织别人罪名的案件,官僚士大夫十分害怕不敢稍有举动。起初议论官制,大致仿照《唐六典》,不论事情大小,都由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分班奏事,权归中书省。蔡确对王王圭说:“您任宰相时间这么长,一定能得到中书令的官职。”王王圭深信不疑。蔡确又对皇上说“:三省长官位置太高,不用设令,只让尚书左右仆射分别兼任中书、门下两省侍郎就可以了。”皇上应允。所以蔡确名义上是副相,实际专权,王王圭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只能拱手听命而已。皇上虽按次序以王王圭、蔡确为宰相,但对他们不太尊重,多次因为小过失对他们罚金,每次受罚就去宫门谢罪。宰相受罚金去宫门谢罪,是前所未有的,人们都认为这事可耻。
哲宗即位后,蔡确转为左仆射。韩缜为宰相掌管中书,用他的两个侄子为列卿,蔡确暗示御史中丞黄履弹劾韩缜。皇上才向三省下诏,凡是取旨的事和台谏官的章疏,都要由执政同时上奏拟定,不专归中书掌管。这是蔡确害怕失去权力,又重改官制。
蔡确任永裕山陵使,灵车出发的晚上,他不在外住宿,在路上又不侍从,回来后,又不辞去山陵使的职务。御史刘挚、王岩叟接连攻击他,说蔡确有十条应该罢去的理由“:在熙宁、元丰时期,蔡确由始至终都参与了当时制造的冤案和苛政;到如今才稍微对人说:‘蔡确当时哪敢说什么!’他的意图是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反把过错归于先帝了。”司马光、吕公著被任用后,免去烦重、苛虐的条法,蔡确说都是他自己建议的,更不被公论所容,太皇太后仍不忍心立即罢斥他。元..元年(1086)闰二月,蔡确才被罢为观文殿学士、陈州知州。第二年,因他弟弟蔡硕的事被削夺官职,转到安州,又转到邓州。
当初,神宗病重,王王圭商议立皇太子的事,蔡确和同僚们都在旁边,知道情况。蔡确见自己已得罪世人,就暗中同章..、邢恕等合谋,说王王圭心怀异志,全靠他蔡确的拥戴保护,王王圭的阴谋才没得逞。蔡确任山陵使时,韩缜告发他,但事情被逐渐地纷扰。蔡确失势后,更加怨恨,邢恕又替他往来造谣,有见识的人忧虑,没有弹劾他。
蔡确在安陆,曾游览车盖亭,并赋诗十章,汉阳知军吴处厚上奏,认为这些诗都涉及到对朝政的毁谤,认为蔡确用郝处俊在上元年间劝谏唐高宗想传位给武则天的事,来指斥太皇太后,吴处厚的话十分切中要害。于是左谏议大夫梁焘、右谏议大夫范祖禹、左司谏吴安诗、右司谏王岩叟、右正言刘安世,接连上奏请求治蔡确的罪。皇上下诏让蔡确自己解释,蔡确替自己申辩的十分完备。刘安世等又说蔡确的罪状显明,不用申辩,这是大臣在包庇他。于是就贬蔡确为光禄卿,分管南京,再贬为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宰相范纯仁、左丞王存因在太皇太后面前替蔡确讲情,御史李常、盛陶、翟恩、赵挺之、王彭年因不弹劾蔡确,中书舍人彭汝砺因封驳对蔡确处理的诏旨,他们都获罪被罢官。蔡确后来在贬所去世。
绍圣元年(1094),冯京去世,哲宗去祭奠。蔡确的儿子蔡渭,是冯京的女婿,在丧礼中向哲宗诉冤。第二天,哲宗下诏恢复蔡确为正议大夫。绍圣二年,赠蔡确官职为太师,谥号“忠怀”,派中使保护他的坟墓,又在京城赏给他宅第。崇宁初年,蔡确在哲宗庙一同受到祭祀。蔡京请徽宗写“元丰受遗定策殊勋宰相蔡确之墓”赏赐给他家。蔡京和太宰郑居中不合,郑居中因遭家丧而离职,蔡京怕他被重新起用,郑居中是王王圭的女婿。当时蔡渭改名为蔡懋,蔡京让他重管先前的政事,来阻止郑居中,于是追封蔡确为清源郡王,皇上亲自书写他的碑文,立在墓前。蔡懋被升为同知枢密院事,蔡确的二儿子蔡庄为从官,蔡确的弟弟蔡硕,被赠为待制,他的女儿都被超升封爵,众女婿都当了官,贵宠震动当世。
高宗即位后,下诏列举群奸的罪状,贬蔡确为武泰军节度副使,把蔡懋流放到英州,把给蔡确的一切恩惠全部削夺,天下称快。
猜你喜欢 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范晔 列传第九十八·刘昫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四十二·赵尔巽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八·佚名 第五卷 近代盐法概要·缪荃孙 卷六上·佚名 二十三、读书与习业·包天笑 ·与制府论进兵中路书·丁曰健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司马迁 赵立传·脱脱 卷十二·黄佐 卷四十四·佚名 职官七九·徐松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