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耶律乙辛传

耶律乙辛,字胡睹衮,五院部人。父迭剌,家中贫穷,吃穿都不能自给,部人称之“穷迭剌”。

起先,乙辛的母亲正当怀孕之时,于夜里梦见与黑羊搏斗,拔断其角与尾。醒来后占梦,术士说:“这是吉兆。羊去掉角、尾为王字,你将来有子当为王。”待到乙辛出生,正好在路途中,没有水用来浴身,车轮旋转,碾乱了车辙,忽然间就涌出一股泉水。迭剌因为生了个好儿子,想找酒来庆贺,闻得酒香,在草丛中得到两只酒木盍,于是东向而祭。

乙辛幼时机智灵巧。曾经牧羊到日已偏西,迭剌去看他,乙辛正熟睡。迭剌碰醒了他,乙辛发怒说:“怎么吵醒我!刚刚梦见神人手持太阳和月亮喂给我吃,我已吃了月亮,吃太阳刚刚吃了一半就醒了,可惜没有吃完。”迭剌从此不让他牧羊了。

成年后,容貌隽美,外表和顺,内心狡黠。重熙年间(1032~1055),为文班吏,掌太保印,陪从入宫。皇后见乙辛安详文雅却在做无实权的闲官,便将他补为笔砚吏;皇上也喜欢他,累迁到护卫太保。道宗即位,因乙辛为先朝任用之人,赐予汉人四十户,同知点检司事,常常召见他处理疑难议案,升之为北院同知,又任过枢密副使。清宁九年(1063),耶律仁先为南院枢密使,当时驸马都尉萧胡睹与重元结党,忌恨仁先在朝中执政,上奏说“:仁先可以担任西北路招讨使。”皇上准备听从。乙辛上奏说“:臣新近参预国政,不知治事之体。仁先乃是先帝旧臣,不能这么快就离开了朝廷。”皇上认为有理。重元乱平,拜为北院枢密使,进封为魏王,赐为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咸雍五年(1069),加守太师。诏令若四方有军事,特准他便宜行事,于是威势震慑朝廷内外,门下送礼及行贿的接连不断。凡是阿附他的人都得到荐举提拔,忠直不阿的人则被贬斥、放逐。

大康元年(1075),皇太子开始参预朝政,法令制度整饬清明。乙辛不能得志,阴谋找个借口诬告皇后。皇后死了,乙辛心中不安,又想害太子。他找个机会入宫上奏说“:帝与后正如天、地并立,中宫怎能无人呢?”盛赞其党人驸马都尉萧霞抹之妹美丽且贤惠。皇上听信他的话,纳于宫中,不久册立为皇后。当时护卫萧忽古知道乙辛奸恶之状,埋伏于桥下,想杀掉他。不一会儿暴雨冲坏了桥,计划没有得逞。林牙萧岩寿上奏说“:乙辛从皇太子参预政事起,心怀疑惧,又与宰相张孝杰互相依附。恐怕有反叛之图谋,不能让他身居要职。”皇上便出之为中京留守。乙辛哭着对人说“:乙辛没什么过错,因为谗言被贬出京。”其党人萧霞抹之流将他的话说给皇上听。皇上后悔了。不久,出萧岩寿为顺义军节度使,诏令近臣商议召回乙辛之事。一应臣僚无人敢言,耶律撒剌说:“当初因为萧岩寿上奏,贬出乙辛。如果所奏不对,就该将他治罪;如果说的对,就不该再召回乙辛。”多次上谏,皇上不从。竟又召回乙辛任北院枢密使。

当时皇太子因为母后的去世,忧形于色。乙辛党人喜不自胜,纷纷进谗言诽谤,忠直善良之士差不多都被贬逐尽净。乙辛依萧十三之言,夜里召见萧得里特阴谋设计陷害太子,让护卫太保耶律查剌诬告耶律撒剌等人一起商议扶立皇太子。诏令审查,因没有证据而作罢。又让牌印郎君萧讹都斡到皇上那里自首“:耶律查剌上次告发耶律撒剌等,其事体均属事实,我也参与其谋划。本来想杀乙辛等人而立太子。我们几人如果不来说明,恐怕事情败露受到株连。”诏令加以审讯,使揭发他人,乙辛迫使他们全部承认。皇上动了怒,命令诛杀撒剌及速撒等人。乙辛恐怕引起皇上怀疑,便领几个人到法庭上盘问,让他们戴上沉重的枷具,用绳索缠缚其颈,不能出气,人人都无法忍受酷刑,只求早点死去。乙辛回过头来上奏说“:与原告所招完全相同。”当时天气正热,尸首不得下葬,以至连地都臭了。于是将皇太子囚禁于上京,看守的人都是乙辛之党。不久又派萧达鲁古、撒把等人去杀皇太子。乙辛党人大喜,欢聚饮酒数日。上京留守萧挞得报告太子已死。皇上哀痛伤心,想召回其妻子,乙辛暗里派人杀了她以灭口。

五年(1079)正月,皇上要出外狩猎,乙辛奏请留下皇孙,皇上想听他的。同知点检萧兀纳上谏说“:陛下如果听乙辛的话留下皇孙,皇孙年纪尚幼小,左右无人,请留下我来保护,以防不测。”于是与皇孙一同出行。从此皇上开始怀疑乙辛,渐渐察觉其奸邪。适逢皇上北上,将要驻扎于黑山之平淀,看见随从众官大多跟在乙辛后面,厌恨起来,便出乙辛知南院大王事。按例削去一字王爵,改为混同王,心里才稍稍自宽。待到乙辛入宫中称谢时,皇上于当日遣回,改为知兴中府事。

七年(1081)冬,因犯将违禁物品卖入外国之罪,下有司议罪,依法当处死。乙辛党人耶律燕哥独奏应该定为八议之罪,得以免死论处,以铁骨朵击之,幽禁于来州。后来阴谋逃奔入宋,又加以私藏兵甲之事败露,被缢杀。乾统二年(1102),挖开其坟墓,开棺戮尸。

猜你喜欢
  隋本纪上第十一·李延寿
  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等·脱脱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张廷玉
  卷六·朱熹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之五十八·佚名
  一○三八 军机大臣等奏定限后纂办各书完竣情形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卷二十九·朱轼
  卷一百一·司马迁
   五、我的戒烟·林语堂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八·王世贞
  钱粮例·佚名
  卷一·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十       宋 许纶 撰七言律诗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句读江西独亢宗笔禆造化蚤论功相逢客已传河尹未见天教忆戴公歘讶鞭鸾仙尚散犹怜小草味能同明朝遣客方公事醉墨何妨落暮鸿 寒似西来不

  • 友林乙稿目录·史弥宁

    别集类三【宋】青山觅句客舍瓦池读杜诗东还啼鹃晓望云气平凝前山遮尽仅余翠峯数防因赋送伍啓之赴严陵比较务南湖静寄夏日小酌火云寄屈英发东湖泛舟诗髯张氏溪馆春宵醻黄云夫用所寄诗巻中韵寄云夫维则庵追凉题月湖屏闲

  • 少帝纪四·薛居正

    开运二年夏五月丙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大赦天下。丁酉,以右卫上将军马万为左金吾上将军致仕。戊戌,陕州节度使宋彦筠移镇邓州,澶州节度使何建移镇河阳。以左神武统军潘环为澶州节度使,以宣徽北院使李彦韬遥领寿州节度使兼侍

  • 卷二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二十六·张廷玉

        李成梁 麻贵   李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犹为诸生。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积功为辽东险山参将。隆庆元年,士蛮大入

  • 闽海纪要卷之下·夏琳

    癸丑、十二年(明永历二十七年)冬、十月,明招讨大将军世子郑经率舟师次澎湖。初,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而留其子安达分之信袭镇广州;许之,并令其举家归旗。于是平西、靖南二王相继疏请如平南例,俱报可;遣内大臣促行。靖南王

  • 御制读苏武传·班固

    御制读苏武传成仁不辱自堪表啮雪餐?恐未然迁史好奇班亦尔子舆早及武成篇【常谓正史当存实録毋贵奇特苟其事足信人义足劝世斯可矣如苏武之仗节誓死不辱君命诚人臣之极则节牧羝有百折不回之气匈奴敬之始而絶饮继则给

  • 二四 诚房的房客·周作人

    写到这里,笔又要岔开去,关于诚房的事,先来说几句。诚房的先人是十四老爷,与兴房的苓年公是亲兄弟,他生有两个儿子,长号子林,次号子传。子林的妻早死,他在河南作客,就死在那里,儿子凤桐,养在外婆家,后来回到周宅,有些轶事,收在《阿Q

  • 卷一百五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九 朱批万际瑞奏摺 雍正三年九月十八日广东提督【臣】万际瑞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 昨董象纬来京陛见其人甚不足取尔其勉力尽职为一良帅与朕顔面增光毋致被其嗤笑 同日又 奏为钦奉

  • “消息”·沈从文

    北平有个某日报,近来曾两次登载关于失踪多日的丁玲女士消息,消息很离奇动人,可惜却并不确实。那消车载明是“外埠通讯”,是不是外埠航空快讯还待考,不过凡办报的老经验,自然皆明白用“外埠通讯”,就可以

  • 第二章 13·辜鸿铭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辜讲一位学生(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聪明且高尚的人。孔子回答说:“聪明且高尚的人先做后说,然后根据自己所做的事情去发表意见。”

  • 卷二·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二   明 冯复京 撰国风周南二卷耳篇卷耳尔雅云卷耳苓耳郭璞云广雅枲耳亦云胡枲江东呼常枲或曰苓耳形如鼠耳丛生似盘○陆疏云叶青白色似胡荽白叶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

  • 卷十·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十      元 赵汸 撰变文以示义第三变文之义有三一曰变文以示义春秋虽有笔有削而所书者皆从主人之辞然或有文同而事异者有事同而文异者其与夺无章而是非不着则非唯不足以尽事变而反足以

  • 提要·江永

    【臣】等谨案仪礼释宫增注一卷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着録是书取朱子仪礼释宫一篇【案释宫本李如圭之书误编于朱子集中永作此书之时永乐大典尚未显于世故不知非朱子之笔今仍具原书所称而附着其故于此】为之详注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二(别录之二)·智升

    有译有本录中菩萨三藏录之二(大乘经重单合译下)  月灯三昧经十一卷(或十卷一帙)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全本后出单重合译)月灯三昧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  宋沙门释先公译(第二别译)  右一经

  • 南岳道阶法师小传·太虚

    ──五年九月在普陀山作──南岳自慧思大师以来,称为僧海,教宗诸祖,历朝光阐其间,道香芬馥播天下,山中人亦弥重乎实学真修,首出之硕僧,往往为一代师,万世法,我心仪之者多矣。想见流风遗韵,千古宛然,孰谓今末法之时哉!而顷年则我阶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正念思惟。彼大願精進力守護一切眾生光明夜神。以解脫力。現等一切眾生心所見身。現等一切眾生形像身。現等無邊色相海身。現等一切處方俗威

  • 陈清端公文选·陈瑸

    陈瑸,病逝后,追授礼部尚书,谥“清端”,入祀贤良祠。此为 《陈清端公诗文集》选编。

  • 诗义固说·庞垲

    诗话著作。清庞垲撰。庞垲,字霁公,号雪崖,晚号牧翁,任丘(今属河北)人。康熙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历任中书舍人、建宁府知府。有《丛碧山房集》五十七卷。《诗义固说》二卷,附于集末。据他本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