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道阶法师小传
──五年九月在普陀山作──
南岳自慧思大师以来,称为僧海,教宗诸祖,历朝光阐其间,道香芬馥播天下,山中人亦弥重乎实学真修,首出之硕僧,往往为一代师,万世法,我心仪之者多矣。想见流风遗韵,千古宛然,孰谓今末法之时哉!而顷年则我阶公当推僧海一人矣!公名常践,生平服膺灵峰,故自号八不头陀。国中士夫咸颂之曰晓钟,谓公之说法,如破晓霜钟能惊觉人之甜梦也。二九三一年,天童安传冬戒,我预受焉,而公实为我七尊证师。尝忆佛成道日然顶,公与我奘翁同为维护。次日、我奘翁率之丈室礼公,始了了亲瞻道貌,近聆法音;然闻根鲜通,未甚领会!二九三三年,重至天童听公说妙法莲华经,时公已世寿三十九,戒猎二十矣。次夏、又听公说大佛顶首楞严经,我之研佛教义,盖权舆于此。由是与公浸稔,尝昕夕侍从数月,公每称我有玄奘、窥基之资,诲之独勤,而获闻公之本事亦详。
公家世衡山许氏,幼以喜阅神仙传,怀出世志渐深。亲族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语责难,迫之娶妇,遂逃家断发。明春辄得戒于师碧崖老人,老人亦湘中巍巍一大师也,禅行清超,道俗肸向,公依之数载,佛法之正见斯植。已而执经从默庵法师受学。默庵法师乃湘僧近百年来最有学行者,尤善天台、慈恩宗义,慈恩宗义重光震旦,公与默庵法师为力亦多也。默庵师范南岳祝圣寺,从学者常数百人,今湘中法师大都出其门下。公独倾心法林道人,法林道人亦最公善,同参一室,获益在师友之间,公尝誉我谓能似之云。惜龙象之才,盛年化去,言之每嗟叹不已!按护法、僧肇论师,其殂落亦在方壮之岁。我尝见法林道人手钞普门品,齐捷圆润,固我所夐不能逮;使春秋稍富,安见无护法、僧肇之造诣哉!公既深入默庵之堂奥,复遍览大藏,咨参寄禅安诸名宿,道誉隆起。所至请分席教授学者,公欿然不自足,遁迹闭关于岐山,寄禅安和尚为封关。狮吼声下,百法门千性相等碍膺之物,涣然冰释,畅快无以名状;回视文字,一一空寂灵动,了然自知佛法真有不思议事也。自是禅教双融,日进深邃。公以教授新戒多,故谙悉律仪,持律仪亦精严。二九二八年,住持金钱山报恩寺。公追溯源流,乃奉碧崖老人、默庵法师、寄禅安和尚为得法师。讲经参禅,开戒兴福,种种佛事,无不举行,人天耳目为涣然一新。
次年、因募请龙藏,杖锡东游。时寄禅安住持天童,爰请公开讲阿弥陀经疏钞、听众常三四百人。公益人心切,虑学者不得其门而入,暇辄聚有志者为说相宗八要、教观纲宗、性相通说诸典,恣学者为疑问,务令了解。每次讲期中率以为常,投公学慈恩、天台宗义者,若圆瑛、会泉等乃遍于浙、闽间。次夏、讲成唯识论七塔寺,重兴七塔寺慈运老人,化隆德厚,公亦事以师礼云。又次夏,天童讲法华,则我参听之第一年也。公是时常往返湘、浙,说教授戒无停岁。
二九三四年秋,南游星州槟榔屿,朝仰光大金塔,遂晋礼南东天竺诸佛迹。赉玉佛像六,红白黄舍利无数,并贝叶梵书,佛教各种名迹图,天竺、缅甸僧伽之法物凡若干事,至次年春回国,江、浙、湘、鄂间道俗,咸踊跃欢喜而生敬仰。夫公以孑然一身,言语不通,援侣遥绝,旅钵又甚清苦,顾能运是累累者以出入数万里风波中而归,不得不谓之坚诚卓越,有玄奘三藏之冒险精神者也。
二九三六年春,迎清帝所颁龙藏自燕归奉金钱山。时京中法源寺主,慕公道行,欲延为法嗣,光显祖庭,公亦悯北方僧俗沦晦,思有以宣扬佛化,慨然允之。而金钱山众又坚留之,公遂以一身而主南北二刹,且分受诸方讲经之请,劳瘁宏法,不敢自逸也。
法源寺为都城首刹,文海聚公所建之皇戒坛在焉。庶俗瞻风,万流仰镜,公为主持,乃相得益彰。士夫之通洽渊懿者,若蒯若木、梅撷芸、雷道衡、严几道、徐花浓、王书衡辈,莫不推公为宗主,提倡学佛,京人士心理为一大变化,公因是亦稍疏南行矣。 民国成立,天童安长南省诸僧众,先设立佛教总会于上海;公闻风应之,爰立佛教总会驻京机关部于法源寺,教会遂普及二十二省。是岁冬,天童安为教务抵京,公迎居法源寺,访之者户限为穿,未几圆寂,政府非常感动,佛教会势因之一张,亦公预为之地也。公扶龛至天童,次春奉入冷香塔。旋回京发起佛诞二千九百四十年纪念大会,救亡济存,福国利民,时民国二年也。首先得孙少侯赞助,王书冲为文播散中外,诸士夫争先恐后,称扬尽致。缘是大总统以至南北名士,新旧政客,二十二省苾刍、苾刍尼、沙弥、沙弥尼,蒙藏呼图克图、喇嘛、王公,洎在京诸外邦寓公,罔不入会。辟法源寺为会场,会场执事者皆沙门居士之眉目,始四月一日至八日,连日开会,观光来会者雾堆云集,群叹为未曾有事!神州华民之心地中,乃各各永留一释迦牟尼佛之印文,此为公第一大功德,亦佛教史一最大光荣也。我适以事系沪,未预斯盛,然其事固尝详纪之佛教月报。
自公宏教都中,北省僧伽蓝受学界、政界、军界占夺者,多得保全。公护持三宝,意而有勇,傀然无畏。前年、调集入民国来二十省僧伽蓝之被民贼寇掠者,状内务部求回复。内务部长朱启钤难之,呈大总统袁世凯,批下令寝其事。未几,日本之交涉起,有要求至中国传布佛教一条,政府商请公在京大宏经教,令各部总长以下,咸列席听讲,并调查全国僧产,切实保护。默察斯时,政府之当局者鲜有诚意,不欲我优越闳洁之佛教,为彼阘茸翦劣之政府,以利诱作一时之用,故坚不之允。政府因别请谛闲、月霞二师,而公则与梅撷芸等独立一法师养成所,以专造就说教人才,是时已开办岁余矣。先是公返湘,祝圣寺适虚丈室,缁素遮留公为主席。公方以金钱山未能退居为累,苦辞再四,不获已而允之。幸祝圣寺职守井然,各事其事,主持者端拱无为,故公依然得至京中,竟法师养成所之业也。
公今夏受四明报恩七塔寺主道亨请,说大佛顶经,法筵既罢,遂过我普陀锡麟庵禅关,抵掌剧谈两日夜,舌不停掉,古今东西胜世黑白诸事义,意之所到,无不淋漓痛畅;行业之隐微者,亦倾囊倒箧而出,我固甚喜披露之以待公检点也。公告我智胜寺有家乘,每三十年纂修一次,今值纂修之期,公为之主持,谓当属知我者叙我之事以入之。我因之自任为公作传,公亦笑颔而不我拒。公我同系智胜寺,按谱寻之,公为我派世祖也。公又告我今冬须至南岳开戒,盖诸弟子为公预祝五秩者,闻之益令我养然憾未能即随公杖履,出没衡峰七二间,观僧海之澜,纪昙华之瑞也。公离普陀弥月,殆已在岳云深处。秋水一涯,惟公道重!佛历二九四三年九月一日,太虚谨作于普陀锡麟禅院万绿轩。
按:此为民五之作。梵月律师钞寄请续后念年事成全传。余以今昔文思不类,难以呵为一气。又因邵述、陈铭之珠玉在前,追攀莫逮,不如就前作存之,留一泥爪,爰覆阅以归之。民二六、七、五,太虚识于庐山大林寺。(见海刊十八卷九期)
猜你喜欢 卷二·佚名 卷第二·通云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之七·别庵性统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窥基 卷五百五·佚名 卷第八·佚名 卷三十七·佚名 第九章 毗阇耶之到来·佚名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序·彦悰 卷第三十二·智旭 金刚般若经疏·智顗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宗密 贤劫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十七·祖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