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书録卷下

(宋)董更 撰

米友仁字符晖

元章子官至工部侍郎山谷尝戏赠之诗云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符晖继阿章虎儿晖小字也

吕企中跋豫章所刻法帖云米氏心画之妙得于家传父作子述识者谓宋之有元章元晖犹晋之有羲之献之

更尝考米西清之书多作斜努之笔甚者一字皆成横欹之势此效父体而用力太过耳

洪迈字景卢

善汉隶有隶纂隶释隶韵能尽汉刻之本末矣其隶书颇传于世

呉说字傅朋

翰墨志绍兴以来杂书游丝书惟钱塘呉说篆法惟信州徐兢亦皆碌碌可叹其弊也

挥麈録云说知信州朝辞上殿髙宗云朕有一事每以自慊卿书九里松碑甚佳向来朕自书易之终不逮卿所书当令仍旧说惶恐称谢是日降旨令根寻旧碑向在天竺寺库堂中即复令张挂取宸奎牓入禁中

徐兢字明叔

宣和间尝为书学博士工篆法以秦斯为本弟琛亦善篆

陈恬字易叔号存诚子

陈简斋诗载其能书

王利用字宾王

画继云书画皆能髙宗甚爱其书

汪藻字彦章

□□湖异跋于湖篆字云昨宧呉门得汪藻龙溪小篆今守长沙得张于湖大篆皆前此所未见也

康与之字伯可

呉兴陶定序其词集云君尝谓余曰我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有书传于世

向子諲字伯恭号芗林

书迹传世人多宝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书迹飘逸可以传玩

王安中字履道号初寮

书迹清俊可以爱玩

刘岑字季髙

宝学刘公能草书余尝得其千文一卷纵逸而不拘旧法葢有自得之趣诚斋诗话言于湖尝参书法于公云有娑嚩斋号柯山

薛尚功字用敏

善古篆尤好钟鼎书有钟鼎彛器欵识刻石二十卷在九江

呉琚字居父

谷中云呉琚工扁榜鄂渚有压云二大字极工又有天下第一江山字亦其所书更尝见压云二字搨本初疑为于湖得意书大畧可与宝晋秦台字比又天下第一江山疑米老书者及得谷中録示始知又有琚之书也

蒋璨字宣卿

绍兴间戸部侍郎敷文阁待制善行书亦长于大字今家藏数帖皆有韵度豫章诸寺扁额多其所书圆媚缜宻然少萧散岳氏赞云庐山之下僊佛之庐多公题扁余熟其体矣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通而大则婉而不失其健余犹愧乎知书之浅

胡世将字承公

尝帅江西刻古帖四卷于郡斋有资古録类集古今石刻为若干卷今题跋存于集中所书铁柱铭刻于延真宫邦人习书多取为楷则庚申火碑遂毁不存

单夔

善隶书仿唐八分书体官至侍从尝帅豫章故书疏间有存焉有老兵王姓者收其蓝绢上书二十字方劲有体葢积习之能非不知而作者也

单炜字炳文

谷中云西班人善书有所刻定武兰亭传于世谷中尝取其绛帖辨证刻于襄阳者重刻于星鳯帖后

司马括字子开

豫章寓公温国之后颇长于隶邦人多宝其真迹亦善行押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

诚斋云张安国书甚真而放如此然学之者皆未尝见公之足于戸下者也又云于湖下笔言语妙天下当其得意诗酒淋浪醉墨纵横思飘月外兴逸天半东坡云李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余儿时闻人言于湖廷对第一人御览试策有词翰俱美之褒

谷中云于湖篆书极工今长沙帅司有大字西壁南康落星寺篆书行记大字皆佳

岳氏赞云思陵尝因进对见公奏疏玉音谕公曰稍进乎此便可名世

范成大字至能

近世以能书称今有田园杂兴诗翰刻石字学山谷米老韵胜不逮而劲健可观

岳氏赞云近世能书惟范张相望笔劲体遒可广可狭如公亦足以名家矣

魏了翁字华父

善篆不规规然绳尺中而有自然之势余尝见龟龙麟鳯四字又于南昌尉饶实夫处见所篆先世墓道大字皆名笔也

王埜字子文

尝漕江西徧易诸处扁榜而以已书张之大字难为结宻而公独有余焉尝见其石刻小楷葢深入率更戸庭矣滕王阁有题榜稍劣

周颂

益公之后能扁榜大字尝倅洪士友间多得其书清劲可观

虞仲房

李汉老族孙咏所著兰泽野语云善篆隶隶法尤工家徒四壁藏汉隶刻数千卷心慕手追尽其旨趣具析波画正是偏旁各有根据大至数尺小至蝇头无不能之今江浙人家园亭墨榜时或有之

谢谔字昌国

艮斋书法似东坡而少变其体大抵窘于舒放然自成一家执笔如捉贼此或近之所书郡榜尤多清江其乡国也故存者班班可见曽闻前辈云尝书重华宫扁极蒙髙宗称赏云

杨无咎字补之

清江人后寓居豫章学率更小变其体江西碑碣多其所书善画梅人并蓄其书画以为珍玩余家率更邕禅师塔铭刻后有其亲题云余于率更为入室上足小楷殊清劲可爱余又收其文集世所不传后毁于火深可惜也

甘叔异字叔同

甘叔异者豫章□邑士人以学问称雄一郡书学米老草书学山谷余犹有存者余闻之故老其人豪放不区区拘引绳墨又有邓南秀者亦豪放有文乡人称甘邓云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能诗有书迹传于时尝着续书谱一篇以继孙过庭颇造翰墨阃域其自得当不减古人也

杜良臣字子卿

豫章士人也善小篆见重一时笔法精妙考究古学为详赵鋭者幼与子卿友善尝谓余言子卿幼日见牕纸有篆字者亦辄割而取之可以见其嗜学也同时又有漆遂良者亦博洽饱学人称漆杜云

呜呼老成雕落微余记録后生无复道之者矣岂不悲哉葢尝阅华阳国志虽窭儒贫女有可纪者莫不咸具余于是窃有志焉故处乡郡苟耳目所接不敢弃也然所不知者固多矣虽然士之抱负所长而不见知于一时不传于后世者岂惟书哉则亦存乎憎爱之私也则亦有幸不幸也则是可悲也至有阿曲以附势欺伪以盗名者乃或见称焉是益可悲也

牟益字徳彰

余亾友牟徳彰画入能品晩年尤喜篆书深究古文尝取石鼓诅楚钟鼎等文为辨证一编以纠前时释文之误未脱稿而君遂亾

曹士冕字端

昌谷之后谦撝嗜学博参古法服膺兰亭尝与余论书云今人尚不知有唐无问魏晋可以知其志趣矣

张即之字温夫

安国之后甚能传其家学

刘震孙号朔斋

善书大字尤有位置

庐山释颕彬

释茂将

善王书

闗右释梦贞

善书

浙东释苑基

善颜书

寿春释惠崇

善王书

右并见皇朝类苑

长沙释希白

东坡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帖比淳化待诏所模为胜【论长沙帖】

释徳止号青谷

谷中云善属文工画能书尝画庐山寻真观二壁朱文公题其上云此止老所画后人勿毁又二壁皆正书其文有青谷文集

释省肇

谷中云庐山人工行书庐山多有碑刻湖州徳清海会院常住田记乃其所书

豫章释素垧字季野

学率更书与逃禅之孙为一党其学亦出于逃禅闻后反初袭儒服今郡庠孔子庙庭从祀赞其所书也亦遒媚可爱但乏气骨耳

释言法华

东坡云仆书作意便髣髴蔡君谟稍得意便似杨风子更放则似言法华矣

钱塘释思齐

善书杭有放生池碑

书録卷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八·柯劭忞
  卷一百三十 志一百五·赵尔巽
  序例第十·浦起龙
  卷一百六十五·毕沅
  ●滿洲實錄卷二·佚名
  帝王经世图谱卷五·唐仲友
  第四章 徽商的活动范围和经营方式·佚名
  一八一 先母事略·周作人
  二十、扶乩之术·包天笑
  十国春秋卷四十·吴任臣
  卷之六十二  前聞記(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皇朝通典卷十八·佚名
  卷十五·佚名
  第四节 兴元后藩镇起伏·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五·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五目録【一百十六字】贺新郎【中】刘鎭李泳戴复古宋自逊【三首】严仁【三首】赵善扛毛幵洪咨夔【二首】卢祖皋【二首】高观国刘方叔李刘韩淲【二首

  • 卷229 ·佚名

    陆游 书壁 故里还初服,明恩今老农。 方蒙镜湖赐,又忝渭川封。 炊粟犹支日,藏蔬可御冬。 霜天病益减,高枕听邻钟。 陆游 书病 暮年虽病不甚剧,啜药噉粥犹自力。 今年七月风眩作,儿子在前不能

  • 唐四僧诗巻二·佚名

    灵一诗上谿行即事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不知伏牛路潭洞何纵横曲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送冽寺主之京迎禅和尚禅门居此地瞻望在虚空水国月未上苍生如梦中上人知几士瓶锡慰樊笼彼土诸梵众嗟君扬道风送王

  • 卷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六杂曲歌辞古别离【沈佺期】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自君间【集作閴】芳躧青阳四五遒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相思无明晦长叹累

  • 五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五集序名存其旧,会善歌之继声;意取乎新,获知音之嗣响。一辙源流,调五音而沥液;屡经剞劂,踵四集以传神。虽无吹角含商之妙,亦擅振聋发聩之灵。惟兹编也,采择羣芳,讵嫌剿说;旁搜众美,不患雷同。遣烦衷,则快读一过;醒倦眼,则寻味

  • 列传第二十一 魏征·刘昫

    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父长贤,北齐屯留令。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徵所为

  • 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张廷玉

        贺世贤 童仲揆 罗一贯 满桂 赵率教 官惟贤 何可纲 黄龙 金日观   贺世贤,榆林卫人。少为厮养,后从军,积功至沈阳游击,迁义州参将。万历四十六年七月,清河被围,副将邹储贤固守。城破,率亲丁鏖战城南,与参将张

  •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夏四月。癸丑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居注  ○鸿胪寺奏办公经费竭蹶。请饬筹拨常年款项。下部议行。  ○以记名总兵张永清为甘肃凉州镇总兵官。现月  ○以战功卓着。予故记名总兵江西袁州

  • 绎史卷二十三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官之制【上】史记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説 【前编立政系成王四年周官系成王六年金仁山曰按立政之书前儒谓周公告君之絶笔非也此亦初年之书也故

  • 卷十 成帝纪 第十·班固

    (汉成帝刘骜)【原文】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年三岁而宣帝崩,元帝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宽博谨慎。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

  • 罗复仁传·张廷玉

    罗复仁,吉水人。少年时就爱好学习,陈友谅征召他为编修。不久,知友谅无成,逃去。在九江谒见了太祖,被留在左右。从战鄱阳,带着蜡书谕降江西还没攻下的诸郡。授予中书咨议。从大军围攻武昌。太祖想招降陈理,因复仁是陈友谅的旧

  • 郭云传·张廷玉

    郭云,南阳人。身长八尺多,相貌伟岸。元末召集义兵保卫裕州泉白寨,累官至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元主北逃,河南郡县都被明军攻下,唯郭云独自坚守。大将军徐达派指挥曹谅围攻,郭云出城迎战,被俘。大将军呵斥他下跪。郭云却立而不拜

  • 玉坡奏议巻三·张原

    明 张原 撰清吏治疏臣窃见成化治年间人尚节义士知廉耻公道昭明风俗淳美天下有服在位之人率多清修恬守之士间或一人取得不廉自逾于小节交与不检自比于匪人则羣聚而咻之斥名而非之不欲与之并立于世彼亦自知不为清议

  • 感阳历阴历不如气历·太虚

    民国虽采用阳历,十六年后且称为国历,励力倡行,然阴历仍并行称农历。诚以国民十之八九为农人,而阴历便于农事,故终难废绝。由此少数人只知阳历,多数人只知阴历,往往言日月而误事,遂每须国历、农历并书,而反增不少麻烦。宋沈存中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白林神言。聖者。得此解脫。其已久如林神告言善男子乃往古世過億佛剎極微塵數劫。復倍是數。時有世界。名普寶劫名悅樂。八十億那由他佛。於

  • 第三十九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八(夜摩天之四)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有地处。彼见闻知。夜摩天中。复有地处。名为积负。众生何业生彼地处。彼见闻知。若行善业。精勤持戒。常不恼他。持戒和合。成就不缺。不孔不穿。坚固不坏。

  • 法华义记卷第三·法云

    光宅寺释法云撰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因叹二智仿佛开宗中有二。长行与偈颂。此下是第二正明偈颂。但且长行中本二。一者寄言以叹二智二者明寄绝言叹二智。今者十七行半偈亦分为二。第一有四行偈正颂上寄言叹二智。第二从

  • 侯鲭录·赵令畴

    宋赵令畤著。畤笔记体散文集,八卷。取汉娄护合制五侯鲭的典故,作为书名,以示其为杂俎一类。内容多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实,记叙时人的交往、品评、佚事、趣闻及诗词之作。作者在元祐年间常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故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