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图传』文字卷
铁柱记云:初三赕白大首领将军张乐尽求并兴宗王等九人,共祭天于铁柱侧。主鸟从铁柱上飞憩兴宗王之臂上焉。张乐尽求自此已后,益加惊讶。兴宗王乃忆,此吾家之主鸟也,始自忻悦。此鸟憩兴宗王家,经于一十一月后乃化矣。又有一犬,白首黑身,号为陇犬。生于奇王之家也。瑞花两树,生于舍隅,四时常发,俗云橙花。其二鸟每栖息此树焉。又圣人梵僧未至前三日,有一黄鸟来至奇王之家,卽鹰子也。又于兴宗王之时,先出一士,号曰各郡矣,着锦服,披虎皮,手把白旗,敎以用兵;次出一士,号曰罗傍,着锦衣。此二士共佐兴宗王统治国政。其罗傍遇梵僧以乞书敎,卽封氏之书也。其二士表文武也。后有天兵十二骑来助兴宗王,隐显有期,初期住于十二日,再期住于六日,后期住于三日。从此兵强国盛,辟土开疆,此亦阿嵯耶之化也。
第二化
浔弥脚、梦讳等二人欲送耕饭。其时梵僧在奇王家内留住不去。浔弥脚等送饭至路中,梵僧已在前回乞食矣。乃戴梦讳所施黑淡彩二端迭以为首饰,盖贵重人所施之物也。后人效为首饰也。其时浔弥脚等所将耕饭,再亦回施,无有恡惜之意。
第三化
浔弥脚等再取耕饭家中,送至巍山顶上。再逢梵僧坐于石上,左有朱鬃白马,上出化云,中有侍童,手把铁杖;右有白象,上出化云,中有侍童,手把金镜。并有靑沙牛。浔弥脚等敬心无异,惊喜交并,所将耕饭,再亦施之。梵僧见其敬心坚固,乃云恣汝所愿。浔弥脚等虽申恳愿,未能遣于圣怀。乃授记云:「鸟飞三月之限,树叶如针之峯,奕叶相承,为汝臣属。」授记讫,梦讳急呼耕人奇王蒙细奴逻等云:「此有梵僧,奇形异服,乞食数遍,未恻圣贤。今现灵异,并与授记;如今在此。」奇[王]蒙细奴逻等相随往看,诸余化尽,唯见五色云中,有一圣化,手捧钵盂,升空而住。又光明中髣髴见二童子,并见地上有一靑牛,余无所在。往看石上,乃有圣迹及衣服迹,并象马牛踪,于今现在。后立靑牛祷此其因也。
第四化
兴宗王蒙逻盛时,有一梵僧,来自南开郡西澜沧江外,兽赕穷石村中,牵一白犬,手持锡杖钵盂,经于三夜。其犬忽被村主加明王乐等偷食。明朝,梵僧寻问,翻更凌辱。僧仍高声呼犬,犬遂嘷于数十男子腹内。偷食人等,莫不惊惧相视,形神散去。谓圣僧为妖怪,以陋质为骁雄。三度害伤,度度如故。初解支体,次为三段,后烧火中,骨肉灰烬,盛竹筒中,抛于水里。破筒而出,形体如故,无能损坏。钵盂锡杖,王乐差部下外券赴奏于山上,留着内道场供养顶礼。其靴变为石,今现在穷石村中。
第五化
梵僧手持瓶柳,足穿屧履,察其人辈根机下劣,未合化缘,因以隐避登山。村主王乐等,或骑牛马乘,或急行而赶之。数里之间,梵僧缓步而已,以追之莫及。后将欲及,梵僧乃回首看之,王乐等莫能进步。始乃归心稽颡伏罪。梵僧乃出开南浮山顶。后遇普苴大首领张宁健。卽建成之父也。建成卽张化成也。后出和泥大首领宋林别之界焉。林则多生种福,幸蒙顶礼。
第六化
圣僧行化至忙道大首领李忙灵之界焉。其时人机闇昧,未识圣人。虽有宿缘,未可敎化。遂卽腾空乘云,化为阿嵯耶像。忙灵惊骇,打鼓,集村人。村人旣集之,髣髴犹见圣像,放大光明。乃于打鼓之处,化一老人云:「乃吾解镕铸,作此圣容所见之形,毫厘不异。」忙灵云:「欲铸此像,恐铜未足。」老人云:「但随铜所在,不限多少。」忙灵等惊喜从之,铸作圣像,及集村人鼓,置于山上焉。
铁柱记云:初三赕白大首领大将军张乐尽求并兴宗王等九人,共祭天于铁柱侧。主鸟从铁柱上飞憩兴宗王之臂上焉。张乐尽求自此已后,益加惊讶。兴宗王乃忆,此吾家中之主鸟也,始自忻悦。
第七化
全义四年己亥岁,复礼朝贺。使大军将王丘佺、酋望张傍等部至益州,逢金和尚云:「云南自有圣人入国授记,汝先于奇王,因以云南,遂兴王业,称为国焉。我唐家或称是玄奘授记,此乃非也。玄奘是我大唐太宗皇帝贞观三年己丑岁,始往西域取大乘经,至贞观十九年乙巳岁,届于京都。汝奇王是贞观三年己丑岁始生,岂得父子遇玄奘而同授记耶?又玄奘路非历于云南矣。保和二年乙巳岁,有西域和尚菩立陁诃来至我京都云:「吾西域莲花部尊阿嵯耶观音从蕃国中行化至汝大封民国,如今何在?」语讫,经于七日,终于上元莲宇。我大封民国始知阿嵯耶来至此也。
帝乃欲遍求圣化,询谋太史撝托君占奏云:「圣化合在西南,但能得其风声,南面逢于眞化。」乃下勑大清平官澜沧郡王张罗疋:「富卿统治西南,疆界遐远,宜急分星使,诘问圣原,同遵救济之心,副我钦仰之志。」张罗疋急遣男大军将张疋傍,并就银生节度张罗诺、开南都督赵铎咩访问原由,但得梵僧靴为石。欲擎舁以赴阙,恐乖圣情。遂绘图以上呈。儒释惊讶。并知圣化行至首领张宁健及宋林则之处,余未详悉。至嵯耶九年丁巳岁,圣驾淋盆,乃有石门邑主罗和李忙求奏云:「自祖父已来,吾界中山上,有白子影像一躯,甚有灵异,若有人取次无敬仰心,到于此者,速致亡 ,若欲除灾禳祸,乞福求农,致敬,祭之无不遂意。今于山上,人莫敢到。」奏讫,勑遣慈双宇李行将兵五十骑往看寻觅,乃得阿嵯耶观音圣像矣。此圣像卽前老人所铸也。并得忙灵所打鼓呈示摩诃,摩诃倾心敬仰,镕眞金而再铸之。
勑 大封民国圣敎兴行,其来有上,或从胡梵而至,或于蕃汉而来,奕代相传,敬仰无异,因以兵马强盛,王业克昌,万姓无妖扎之灾,五谷有丰盈之瑞。然而朕以童幼,未博古今,虽典敎而入邦,未知何圣为始,誓欲加心供养,图像流行,今世后身,除灾致福。因问儒释耆老之辈,通古辨今之流,莫隐知闻,速宜进奉。
勑付慈爽,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中兴二年二月十八日
大矣哉!阿嵯耶观音之妙用也!威力罕测,变现难思,运悲而导诱迷涂,施权化而拯济含识。顺之则福至,逆之则害生。心期愿谑,犹声逐响者也。由是乃效灵于巍山之上,而乞食于奇王之家。观其精专,逐授记□,龙飞九五之位,鸟翔三月之程。同赞期,共称臣妾,化俗设敎,会时立规,感其笃信之情,遂现神通之力。则知降梵释之形状,示象马之珍奇。铁杖则执于拳中,金镜而开于掌上。聿兴文德,爰立典章。叙宗祧之昭穆,启龙女之轨仪。广施武略,权现天兵,外建十二之威神,内列五七之星曜。降临有异,器杖乃殊,启摧凶折角之方,广开疆辟土之义。遵行五常之道,再弘三 之基。开秘密之妙门,息灾殃之患难,故于每年二月十八日,当大圣乞食之日,是奇王覩像之时,施麦饭而表丹诚,奉玄彩而彰至敬。当此吉日,常乃祭之。更至二十八日,愿立霸王之丕基,乃用牲牢而享祀西耳河。记云:西耳河者,西河如耳,卽大海之耳也。主风声、扶桑影照其中,以种瑞木,遵行五常,乃压耳声也。二者,河神有金螺金鱼也。金鱼白头,额上有轮。蒙毒蛇遶之,居之左右,分为二耳也。而祭奠之,谓息灾难也。乃于保和昭德皇帝绍兴三宝,广济四生,乃舍双南之鱼金,仍铸三部之声众。雕金卷付掌御书巍丰郡长,封开南各张傍,监副大军将宗子蒙玄宗等,遵崇敬仰,号曰建国圣源阿嵯耶观音。至武宣皇帝摩诃罗嵯,崇像敎眞宗,自获观音之眞形,又蒙集众之鼓。洎中兴皇帝问儒释耆老之辈,通古辨今之流,崇入国起回之图,至安邦俗之化。赞御臣王奉宗信博士内常侍酋望忍爽张顺等谨按巍山起回、铁柱西耳河等记,而略叙巍山已来胜事。
时中兴二年戊午岁三月十四日谨记。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一 后秦録九·崔鸿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阿桂 卷五十·高士奇 卷九十三·司马迁 卷十二·李天根 鱼腹侯萧子响传·李延寿 楼宝传·李延寿 杜审言传·欧阳修 卷十·宋敏求 卷三百三十七·佚名 卷第十·佚名 《球阳记事》目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