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跋

●跋 

右读律心得三卷乃 家大人随侍 方伯叔祖西安郡署时所手辑也忆良驹己丑馆选后乞假省觐蜀中时家大人调守成都良驹趋庭之余见 家大人出堂皇决事辄手是编置案上时用循览或呼从隶举示两造咸听命有因是罢争者良驹手录一帙携至京师戚友铨授外吏者竞向假钞忩遽中传写多讹 从父叙将试令山西尤读而好之谓此编实学治律梁属速以付梓良驹不谙律意同年生狄君听奎君绶赵君镛及婣丈吴君光业皆官比部郎有声于时因请查考现行律例雠校再四而吾婣吴孝廉嘉宾为序纂辑之意云道光丙申季冬男良驹恭跋 

读律心得

猜你喜欢
  孝献帝纪第九·范晔
  列传第三十四·魏徵
  列传第九十九·刘昫
  卷二百·列传第八十八·张廷玉
  卷第九十五·胡三省
  第七章 结论·邹容
  卷二【八则】·岳珂
  第九十五卷 文 苑 二 二·缪荃孙
  第十六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一·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纪昀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五·来保
  志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八十三·郑麟趾
  刘炫传·李延寿
  史建瑭传·欧阳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渊颖先生吴莱(渊颖集)·顾嗣立

    莱字立夫,浦江人。集贤学士直方之子。延佑间,贡举法行,有司以春秋荐,下第归。出游海东洲,历蛟门峡,过小白华山,登盘陀石,着《观日赋》以见志。还寓同县陈士贞家。与龙湫五泄邻,榛篁蒙密,似不类人世。日啸咏其中,畅然自得。御史行

  • 第四十七出 围释·汤显祖

    【出队子】〔贴扮通事上〕一天之下,南北分开两事家。中间放着个蓼儿洼, 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事有足诧,理有必然。自家溜金王麾 下一名通事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中·佚名

    宋高宗十一戊午绍兴八年春正月戊子朔,上在建康。癸巳,言者请今后从官作守,不许冲见任人。赵鼎曰:『祖宗以来如此。』上曰:『若遇从官无异庶官,宰执无异从官,则非朝廷之体。』丙申,御史中丞常同言:『自大臣用事以来,沮抑言路,喜怒

  • 卷之六·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春正月。壬午朔。遣官祭奉先殿。寿皇殿。早事  ○监国摄政王代诣大行太皇太后大行皇帝几筵前行礼。现月  ○癸未。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增韫、电奏浙江关欠还洋款十九万两。委难筹措。请饬部筹指

  • 第十册 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佚名

    第十册 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统辖绵甲兵之牛录额真、五牛录额真,统辖红巴雅拉之牛录额真、五牛录额真,梅勒额真、固山额真、总额真①,尔等宜监视军士攻战尽力与否,至於运立队尾,战不尽力者,纵被伤亦不为功。凡有奋力攻战,善於

  • 八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上年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八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上年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

  • 卷之四十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十八传第三十二追封多罗郡王扎萨克多罗贝勒车木楚克纳木扎勒列传【今袭和硕亲王】车木楚克纳木扎勒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从子曾祖额列克号墨尔根汗子

  • 二九 S会馆的来客·周作人

    到S会馆来访问鲁迅的客并不多,因为白天主人不在寓,相识的友人大抵都在教育部里,依了认识的年代说来,如张燮和,陈师曾,许季茀,齐寿山,许季上等人,天天见面,别无登门拜访之必要。偶然有些旧学生,是浙五中或两级师范出身的,或同乡后

  • 论儒第十一·桓宽

    御史曰:“文学祖述仲尼,称诵其德,以为自古及今,未之有也。然孔子修道鲁、卫之间,教化洙、泗之上,弟子不为变,当世不为治,鲁国之削滋甚。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当此

  • 第十九章 22·辜鸿铭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辜讲某国国家(卫国)朝廷的一位官员(公孙朝)问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贡):“孔子从哪

  • 卷一百四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九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八【补本】玉藻第十三礼记九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九玊藻第十三礼记郑氏注【足利本】天子玉藻至立于其中【

  • 筠州九峰玄禅师·惠洪

    禅师名通玄。生程氏。其先郢州长寿人也。幼依郢之仁王寺沙门惠超。超阴察之。外纯深。中颖悟。超奇之。为落发受具。即游洛中。听毗尼部。弃去至武陵。谒德山鉴禅师。鉴时已腊高。门风益峻。门下未有遘之者。而鉴独以

  • 卷第二·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

  • 十义书序·知礼

    十义书之所由作者。有宋景德之前光明玄广略二本并行于世。钱唐慈光恩师制记曰发挥。专解略本。谓广本有十法观心乃后人擅添尔天台重解帝王之文辄评。谓有四失。一曰理乖。二曰义疏。三曰词鄙。四曰事误。广破如续遗记

  • 悟真集·李通玄[道]

    悟真集,金末元初全真道道士李通玄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书中辑录诗歌一百五十余首。或述怀,或寄答,或叹时警世,宣扬全真教旨,倡言性命双修。有云:「专气保精能实腹,抱元守一自虚心。」又鼓吹三教一致,谓「释道从来本

  • 宝剑记·李开先

    明代传奇。李开先作。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明代戏曲家。著有杂剧、传奇共9种,今存4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宝剑记》。剧本前有雪蓑渔者(苏洲)序,说此剧“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说明此剧是许多

  • 酌中志·刘若愚

    史料笔记。二十四卷,《明季野史汇编》为二十三卷。明刘若愚撰。崇祯间(1628 1644年)成书。刘若愚,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卒年不详。十四岁入宫,十七岁当宦官。初供抄謄之役。不久。升为奉御。光宗即位,升为司礼监写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悉怛多钵怛罗,译言白伞盖。白伞盖佛顶尊之陀罗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