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义书序

十义书之所由作者。有宋景德之前光明玄广略二本并行于世。钱唐慈光恩师制记曰发挥。专解略本。谓广本有十法观心乃后人擅添尔天台重解帝王之文辄评。谓有四失。一曰理乖。二曰义疏。三曰词鄙。四曰事误。广破如续遗记也。有二弟子即钱唐奉先清师嘉禾灵光敏师。共构难词造二十条。辅成师义共废广本。钱唐宝山善信法师。奉书敦请法智评之。法智逊云。夫评是议非则近于诤竞。非我志也。矧以二师学解有闻。尽吾宗之先达。奚可率尔而拒之哉。信法师重请曰。法鼓竞鸣。何先何后。夫当仁不让于师。况余人乎。坚让不免故。有扶宗释难之作。专救广本十种观心。兼斥不解发轸拣境之非。观成历法之失。钱唐梵天昭师。孤山码瑙圆师。皆奉先之门学也。乃撰辨讹验释难之非。救发挥之得。法智存谦光之礼。撰问疑书诘之。昭师不逊有答疑书之复。法智复有诘难书之征。昭师构五义之答。法智复作问疑书之责。昭师稽留逾年。法智复有覆问书之催答。昭师有今之释难。翻成不腆之文矣。往复各五绵历七年。攒结前后十番之文。共成今十义书之作。复有二百重诘。不出前后。五番堕负。四番转计。初指约教正释。便属理观观心。法智斥云。以教代观。不意翻成有观无教。二转计云。须知。理观直观真心。光明当体。翻谓妄法。法智斥云。观心在迷。却谓属真。当体果法。却谓属妄。三转计救真心之一失。改真心名为法性。意谓。法性通真通妄。以随缘混之。辅为事理二造。心属非真非妄。生佛是真是妄。救前真心。亦不专真专妄也。以不专妄故。斥法智之拒也。四转计云。十乘妙理。为所观境。法智破云。应三障四魔。为能观观耶转计即堕负矣。并初根本。共成五番也。又法智引重明阴境难之。昭公伏曰。止观观阴。有失捡寻。仲尼云。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则为贵。今为改之也。法智进奖云。上人粗有性灵。能分科节。何不尽矣。舍短从长。见巧知陋今伏膺观阴。因谁得知耶。景德四年。孤山圆师。为昭师轮下之席端也。法智遣住东掖山神昭大师本如。在轮下。日驰十义书并二百问。往钱唐诘之。会稽什公。希望辅之翼之。共辨矣。孤山观二公之论辨。如面敌。必重席也。自谓。义龙安肯伏鹿。遽白钱唐守。答以公据。不为遣也。虽然止重论席。别行玄虽魔烧佛经。且不能烧性德之善也。故常住教卷。焉可绝灭耶。今有宋熙宁。相去八十余年。此文重兴。盛行于世。浙右学。讲习此文者众。故得僝工镂板。代学者传写之劳。住永嘉法明院。第一代孙继忠。指授门人。以写印二本。对之评之。其义其中。法句欠剩。文字舛谬。昔趋广智之庭。每蒙以提耳指掌。今约义断文。辄滥评定。或有臧否。冀同学同见者。更为学者指南耳。熙宁九年。仲冬月既望日序。

猜你喜欢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四卷·圆照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一·佚名
  对于苏州北寺之解决方法·太虚
  称佛名号·佚名
  佛说戒德香经·佚名
  佛说象腋经·佚名
  所欲致患经·佚名
  佛说洛叉陀罗尼经·佚名
  注维摩诘经卷第七·僧肇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澄观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卷第四·善月
  卷第二十六·佚名
  卷第二·佚名
  卷四百一十七·佚名
  彻悟禅师语录目次·彻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也许·闻一多

    (葬歌)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

  • 前集卷十·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十     元 傅习 编甘东溪夜坐林风自潇潇山雨时洒洒丈夫七尺躯地炉使吾矮早睡病来贪睡早推月出山前月色不相舍小窓还自妍酒醒酒醒桂花发狂歌对花前隣家大骂我夜半惊人眠书生踉蹡趋讲席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八月。乙未朔。谕内阁、陆军部奏、陆军第一镇兵丁亟待退伍。请饬查明热河围场放垦情形。以资安插一摺。着内阁归入溥颋请以围场仍归热河管辖前奏。一并会议具奏。  ○又谕、陆军部奏、查核八旗减

  • 卷七十·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七十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傅介子北地人也【师古曰赵充国传赞云义渠公孙贺傅介子然则介子北地义渠人也】以

  • 刑法四·徐松

    配隶国朝凡犯罪,流罪决讫配役,如旧条;杖以上情重者,有刺面、不刺面配本州岛牢城。仍各分地里近远,五百里、千里以上及广南、福建、荆湖之别,京城有配窑务、忠靖六军等,亦有自南配河北屯田者。如免死者配沙门岛、琼、崖、儋、

  • 第三节 商 业·吕思勉

    古代之市,皆别为一区,而设官加以管理,后世此制渐坏,然其遗意犹存。隋制:司农市统平准署。署有令二人。京市有肆长四十人。州有市令、丞,郡县亦皆有市令。缘边交市监,置监、副各一。畿内者隶司农,自外隶诸州。炀帝改交市监曰互

  • 卷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五户部二十库藏四盐法一国朝盐课专以供给边方粮饷或水旱凶荒亦藉赈济其利甚博然必私盐禁严而後官盐流通法久弊滋故自洪武以来盐法条件因时渐密云诸司职掌凡天下办盐去处每岁盐课各有定额年终

  • □□第六十四(阙)·墨子

    (阙)

  • 春秋辨义卷十二·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僖公四己丑○襄王二十年二十有八年○晋文四齐昭公潘元年卫成三蔡庄十四郑文四十一曹共二十一陈穆十六卒杞桓五宋成五秦穆二十八楚成四十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左传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

  • 卷六·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六呉江陈启源撰齐【变风】齐诗谱言懿王烹哀公变风始作孔疏申之谓公羊传及世家但言周烹哀公不言何王惟徐广以为夷王然哀公烹后立弟胡公胡公于夷王时被弑其立必非夷王时

  • 佛说法灭尽经 原文·佚名

        佛说法灭尽经    僧祐录中失译经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明不现。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三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三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九听者。谓说法师说正法要。安处听者。令住恭敬无倒听闻。问何故安处。答谓或由一因或乃至十一因者。所谓恭敬听闻正法。现证利益及安乐故。

  • 四镇略迹·马幼良

    清马幼良纂。幼良撰《四镇略迹》记老吴市、董浜、归市、苏家尖四镇,实乃四镇合志。

  • 中星谱·胡亶

    一卷。清胡亶(生卒年不详)撰。胡亶号励斋,仁和(今杭州市)人。博览群书,精研天文。是书所订经星四十五,二十八宿之外增以大角、贯索、天市、帝座、织女、河鼓、天津、北落师门、土司空、天囷、五车、参左肩、参右足、天狼

  •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长筌子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金末元初全真派道士长筌子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此书是《太古经》注本。原经约出于唐宋间,分作三章,论述修真养性之道。认为无动无为是万物之本,不视不听是谓太玄。修道者养其真火,固

  • 拊掌录·元怀

    元代笔记。1卷。元怀撰。本书卷首有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自序,卷末有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华亭孙道明跋。元怀号辗然子,书名《拊掌录》,均与本书内容相切合,书中所记都是历代流传的可笑之事。作者另有数说:宛委山堂本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佚名

    凡二十卷。北宋天息灾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叙述有关文殊师利之曼拏罗、图像等仪则,以及印相、护摩等作法。计分二十八品。本经乃自大中祥符法宝录卷五所录出者。宋藏遗珍所收之现存祥符录虽有缺损,然从同书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