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一、是书应用散文书事体——如宿松朱氏「皖砦纪事」,戴褐夫「桐城孑遗录」之作方合。惟是稿创于光绪甲辰,时方开创进士河两等公小学堂拟作乡土历史课本;故用新体分析章节,以清眉目。戊申在都,董而理之;欲改未就,祇得序一首、「山砦列传」若干首。今冬付印,胪群籍以拓充「鄂砦事实」,复增入列传未备,以与各篇互见。又觉新体近滥,改章节为篇目,略如「圣武记」、「湘军志」例焉。

一、此编应用阮文达作「儒林传」之集句体及谢蕴山修「通志」例,皆注所出;以明有本,且见淹雅。因前缀辑时意在授学生,不贵繁冗,未悉注所出;若再追考,又觉嵬琐,且缺行箧书。惟自信无一字无来历,不敢分寸任胸臆。其康熙十三年东山一役,考其原始,实出自山砦余波;父老流传,盖与明代陈汉王遗族、大冶柯陈二姓不臣明相类。又如浙东大岚洞主王翊一役,后至康熙四十七年大岚再变,托明思宗皇子兴戎,盖同一轨迹;然仍别篇书之,以示区别。其乾隆中马朝柱事,更入附篇。惟列传中有后来与山砦分道而驰、先实与山砦有关者及列女中主持有与山砦违抗者,亦可备山中故事;故亦低格录之。至当时旧闻轶事可传者,苟与兵乱有关,即非山砦之事,亦附注之;以见放佚之余,字字均可宝贵也。其群书有异同互牾之处,仍仿「通鉴考异」例,分注条下,以诣折衷。

一、葆心儿时侍母夜诵,先黄太恭人好为说明季佚闻及洪、杨乱事。自是读书,遂专意此种。太恭人所说多关乡贯旧闻,因于本贯尤留心。追慕音容,倏踰二纪;实禀母训,以有此书。风木怆怀,伤心曷极!故葆心此袟外,更有「罗田团练始末记」,以纪县人民兵之绩,亦循先母意也。今秋迭遭先室叶恭人之丧与亡女礼媛中殇之惨,偶触旧感,再检兹编,校订字句,搜补未备;文词大体属诸逊国以前,印书行款则依民国之式。各因时会,不必强同。

一、是编本以述蕲、黄为质,故标题从主人。惟皖砦与蕲、黄之砦,实是联合局势;而当时东南大势及湖北大事,多与有关:故不能不并采以详始末。但内外有别、详略有分尔。且明季野乘以江、浙诸老述作为多,而山中义兵隔绝,零缺可伤!故自「东华录」、「满汉名臣传」等官文书外,祇偶见于张苍水「北征录」、稍详于温氏「南疆绎史」与近出之「南天痕」;其它概未之闻,反不及同时郧阳山砦之有专书也。实则当时所谓上江乡兵、皖浙山兵、画江洞主义兵,不过与此局起灭同其荒略;且此局尚较久远,特彼以有峻望者主之事,后又有遗民书之,故更显尔。斯则不得不追恨吾乡文献之衰也。然犹幸有朱杜溪「纪事」一篇,可考崖略。今此编出,可补各家述明季遗闻者未备;有助一隅之史掌,非第表襮邦献也。至此编属草及两次易稿校写,则故房侄念文秀才(国桢)及亡女京师女子师范学生礼娴(字稚芗)之力为多,并附书之。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 武宗·王夫之
  卷第一百六十·胡三省
  卷第一百四十四·胡三省
  建康实録卷十七·许嵩
  元史纪事本末卷四·陈邦瞻
  卷之七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张大帅晋京纪·李定夷
  七三 寄谕浙江巡抚三宝所有范懋柱等书籍解京抄毕仍发还令其领取收藏·佚名
  赵修传·魏收
  房陵王杨勇传·魏徵
  方从哲传·张廷玉
  卷三·佚名
  卷六十四水师二·冯煦
  35.田单的火牛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促虺·唐圭璋

      促虺,汀州连城(在今福建省)邑士,绍熙间人。   如梦令   石门岩   门外数峰围绕。帖石路儿弯小。花老不禁风,委地乱红多少。人悄。人悄。隔叶数声啼鸟。

  • 第十八章 祖饯都门·屠隆

    【挂枝儿】〔小外扮郭子仪冠服将士从上〕结发从戎经百战。一朝裏建节登坛。万死余生。千秋高义。河桥忍别恩官。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下官郭子仪。吐蕃之役。

  • 07、订婚·蒲松龄

    长命上腰为相思瘦,围带长一指;若不得江城,所期惟一死!自从见了江城,觉着这三魂出窍,好一似身在半空。那不体情的爹娘,又嫌他贫贱。这两日酒饭不能下咽,难道就死了罢! [还乡韵]好难害的相思病,也不痒痒也不是痛,这口里说不出那

  • 列传第五十六 张轨(子寔 寔弟茂 寔子骏 骏子重华 华子耀灵 灵伯父祚 灵弟玄靓 靓叔天锡)·房玄龄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景王耳十七代孙也。家世孝廉,以儒学显。父温,为太官令。轨少明敏好学,有器望,姿仪典则,与同郡皇甫谧善,隐于宜阳女几山。泰始初,受叔父锡官五品。中书监张华与轨论经义及政事损益,甚器之,谓安定中正

  • 康熙五十九年十月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五十九年)十月,噶尔弼疏报:臣兵于八月初四日(至)[自]拉里前进,有朱贡之胡土克图来降。次日,进取墨朱(土)[工]喀,第巴达克(萨)[杂]及喇嘛钟科尔头目皆来降。二十二日,渡河。二十九日,分兵三队,进取西藏,传大小第巴头目并各庙喇嘛宣示拯救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八·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二月。庚寅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外记以训士认真。赏广西教职文万选、况曜生、黄泌、国子监学正衔。其敦品励学之附贡生黎承霖。以教职用。摺包

  • ●宦遊偶記卷下·陈惟彦

    石埭陳惟彥劭吾查金陵釐捐整頓金陵釐捐記皖岸鹽務記與端督論辨數則記美商造油棧案記日本購米辭查皖南道涖湘始末整頓淮鹺撤西鄂湘掣驗辭皖財政司長附記密查雲貴總督案○查金陵釐捐壬寅六月入都引見將赴蘇魯撫周公馥奏

  • 第三二六保结状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日一二二○二--三·佚名

    新竹城总理三人,保结林扬芳为东门总理具保结状总理郑用锺、洪德梁、陈大彬,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锺等佥举林扬芳,接充东门总理,小心办公,不敢玩误。如有玩误,惟锺等是问。合具保结状是实。道光二十二年十

  • 李先传·魏收

    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本字犯高祖庙讳。年少好学,擅长占相术,师从清河张御,张御认为他是奇才。出仕苻坚政权,任尚书郎。后来慕容永闻其名声,迎接他去任谋士。李先劝慕容永据守长子城,慕容永于是称帝,任命李先为黄门郎、秘书监

  • 周祯传·张廷玉

    周祯,字文典,江宁人。元朝末年流亡到湖南。太祖平定武昌,任用他为江西行省佥事,历任大理卿等职。太祖认为唐、宋都有成律断狱,唯独元朝以一时行事为条格,官吏容易违法。诏令周祯与李善长、刘基、陶安、滕毅等人制定律令,少卿

  • 管子补注卷二·刘绩

      七法第六【谓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    经言六  言是而不防立言非而不防废【谓之是不防立其人而用之谓之非不防废其人而退之】有功而不防赏有罪而不防诛若是而防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

  • 政府公务员守则·孔子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在位尽职不要倦怠,执行政令忠心耿耿。” 【读解】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八个字正好可以写进政府公务员守则。 居之无倦,首先就

  • 提要·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官总义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官总义三十卷宋易祓撰祓有易总义已着録是书陈振孙书録解题不载惟赵希弁读书附志着録称许仪为之序刻于衡阳今衡阳本世已无传惟永

  • 百字论一卷·提婆

        提婆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我今归依聪睿师  厥名提婆有大智  能以百字演实法  除诸邪见向实相  说曰。何故造论。为破我见等。一切诸法。各有自相。  僧佉曰。一切法一相。是

  • 圆瑛法汇序二·圆瑛

    闽中山川磅礴,灵气所钟,高僧辈出,黄□心要,百丈清规,古德流风,至今犹有存者。圆瑛法师,籍隶古田,蚤岁脱俗,真参实学,孜孜弗懈,卒能成就其德业,光明俊伟,与先哲同揆,乡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趋壑。比岁卓锡浙东,先后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

  • 卷九·佚名

    第七篇第一章 尺度品三九六 尺度本生谭[菩萨=辅师]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王之教诫所作之谈话。此故事于三鸟本生谭[第五二一]中将被述及。主分昔日,于波罗奈之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为王之俗事、圣事顾问辅师。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