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圣武亲征录序

《圣武亲征录》一书,乾隆间修《四库书》时,以其序述无法,词颇蹇涩,译语互异,未著于录,仅存其目于史部杂史类中。钱竹汀先生始表章其书,为之跋尾。道光以后,学者颇治辽金元三史及西北地理,此书亦渐重于世。张石洲、何愿船二先生始为之校勘,而何氏治之尤勤。其殁后,稿本流传京师。光绪朝士,若顺德李仲约侍郎、萍乡文道希学士、嘉兴沈子培先生,递有增益。岁在甲午,桐卢袁重黎太常刊之于芜湖,是为此书有刊本之始。顾张、何二家所据本,虽云出竹汀先生家,然辗转传钞,谬误百出。石洲仅得翁覃溪学士家藏本一校之,无大悬绝也。余前在海上,于嘉兴沈先生座上见其所校《说郛》本《亲征录》,为明弘治旧钞,与何本异同甚多。先生晚岁不甚谈元史事,然于《说郛》本犹郑重手校。未几,先生归道山,其校本遂不可见。比来京师,胶州柯凤孙学士为余言,元太祖初起时之十三翼,今本《亲征录》不具,《说郛》本独多一翼,乃益梦想《说郛》本。旋知其本藏江安傅君沅叔所。乙丑季冬,乃从沅叔借校。沅叔并言尚有万历抄《说郛》本,在武进陶氏。丙寅正月赴天津,复从陶氏假之,其佳处与傅本略同。又江南图书馆有汪鱼亭家钞本,亦移书影钞得之。合三本互校,知汪本与何氏祖本同出一源,而字句较胜,夺误亦较少;《说郛》本尤胜,实为今日最古最备之本。因思具录其异同,为校记以饷学者。顾是书有今本之误,有明钞本之误,有原本之误,三者非一一理董,犹未易遽读也。幸而此书之祖祢之《秘史》,与其兄弟之拉施特书,其子姓之《元史》及当时文献,尚可参验,因复取以比勘,存其异同,并略疏其事实,为《校注》一卷。昔吴县洪文卿侍郎译拉施特书,并为《秘史》及此《录》作注,而遗稿不传,其说略见《元史译文证补》中。武进屠敬山撰《蒙兀儿史记》,于是《录》探索尤勤。近复有仁和丁益甫考证地理,亦非无一二可采。兹复剟取其说,其有瑕颣,间加辨正,虽不敢视为定本,然视何氏校本,则差可读矣。当有元成宗之世,西域人拉施特撰《蒙古全史》,其《太祖纪》一种,除所载宗室世系及西域战事详于此《录》外,余大都与此《录》符同,故学者多谓此《录》出于蒙古《脱卜赤颜》。往读《元史 察罕传》言,仁宗命译《脱必赤颜》,名曰《圣武开天记》,及《纪年纂要》、《太宗平金始末》等书,俱付史馆云云。案明修《元史》,其太祖、太宗二《纪》,大半取材此《录》,而明《文渊阁书目》乃有《圣武开天记》而无《圣武亲征录》,颇疑《亲征录》即《开天记》,顾《开天记》译于仁宗时,而此《录》之成,确在世祖之世。今本癸亥年王孤部下有原注云:今爱不花驸马丞相白达达是也。考阎复《高唐忠献王碑》及《元史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传》,爱不花当中统之初已总军事。又,其子阔里吉思,成宗即位封高唐王,则爱不花之卒必在世祖时。而此《录》成时,爱不花尚存,则非察罕所译之《开天记》明矣。又此《录》虽冠以“圣武”之名,实兼备英、文之事。且太祖事止记岁名,而太宗事则详及月日,盖所取材本自不同。疑太祖朝事出《脱卜赤颜》,与《开天记》同源,太宗朝事则别取《平金始末》等书以益之。且作者于蒙古文字未能深造,证以《秘史》,踳驳不一而足,故仁宗朝复令察罕重译。今拉施特书幸存,而察罕书不传,殊令人有遗憾已。丙寅二月清明日,海宁王国维。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七·李延寿
  执辔第二十五·王肃
  第四十八回 陷长沙马希萼称王 攻晋州刘承钧折将·蔡东藩
  明臣諡考原序·鲍应鳌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五·佚名
  一百六十三 曹(禺页)奏陈江宁正月份晴雨录摺·佚名
  史记集解卷四十九·裴骃
  第九章 西征之役(中)·冯承钧
  ·上粤督徐仲绅制军书·丁曰健
  卷二十九 重熙增币之议·李有棠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一·王世贞
  世祖章皇帝圣训序·顺治
  卷五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五·袁枚

      元相《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因《隋书·音乐志》:每岁正月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观之”,谓之“场屋”故也。今误称场屋为试士之处。   二

  • 第十六回 孝披白服泣哭瞻灵·佚名

    诗曰:钦天监里善观星天降瘟疫不非轻七月十五挂红灯逐疫救灾万事亨俚言敍过,书归前情:却说赵小姐与梦月方才看罢西游灯的故事,催马才待要走,往旁边一看,又有一路名灯儿,敢说甚麽名色,众位听我道来。唱:这一路八仙庆寿灯儿好,众仙

  • 第一折·佚名

    (冲末卜儿上,云)两京诗酒客,烟花杖子头。老身姓郑,是这汴梁乐籍。止生得一个女儿,小字月莲。风流可喜,卖笑求食。郎君每见了。无有不爱的。则是孩儿一件:纸汤瓶煨着便热。如今伴着一个张均卿秀才。起初时怕不有些钱钞,如今使

  • ●録鬼簿·钟嗣成

    ○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太保刘公董解元学士商政叔学士王和卿散人杜善夫散人盍志学学士杨西庵参政胡紫山宣慰姚牧庵承旨卢踈斋宪使徐子方宪使不忽木平章荆干臣参政史中丞张九元帅陈国寳宪使刘中庵承旨马彦良都事

  • 提要·徐乾学

    【臣】等谨按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国朝徐干学撰干学有读礼通考已着録是编以元明人续通鉴者陈桱王宗沐诸本大都年月参差事迹脱落薛应旂所辑虽稍见详偹而如改宋史周义成军为周义以胡瑗为朱子门人疎谬殊甚皆不足继司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天顺三年三月癸未朔命故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曹玉从弟顺童袭职○巡抚宁夏右副都御史陈翌奏宁夏等卫学凡遇春秋二丁所用牲帛等物俱于公用粮内支给买办景泰五年革罢止行释菜礼且本处公用田粮岁入数多专以支给春秋二丁及旗纛

  • 卷之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二章 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林语堂

    自然的节奏之中有一条规律,就是由童年,青年,老年,衰颓,以至死亡,一直支配着我们的身体。在安然轻松的进入老年之时,也有一种美。我常引用的话之中,有一句我常说的,就是"秋季之歌"。我曾经写过在安然轻松之下进入老境的情调儿。

  • 卷首·刘瑾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首元 刘瑾 撰诗序朱子辨説诗序之作説者不同或以为孔子【程子曰大序是仲尼作】或以为子夏【王肃 沈重亦云大序是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或以为国史【程子曰国史明乎得失之迹是也 王介甫亦

  • 释氏通鉴序·佚名

    史家者流。不出编年列传二体。左丘公谷因经为传。编年成书。龙门以下历代之史。皆从列传。司马文正公着通监一编。取法左氏。上下数千载。前後数十朝。禅代废兴存亡。贤否得失。一开卷得其大都。读史者善之。慨自纪载

  • 卷之三·密云圆悟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卷之三 侍者 真启 编 东土祖师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者 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於般若多罗尊者得法。尊者谓曰。汝於诸法。已得通量。达磨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

  • 三三 等诵经·佚名

    第一 诵品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于末罗族之间,次第游行至名为波婆之末罗族都城,于彼处住名为纯陀铁工匠之庵罗树园。二此时,恰好波婆末罗族等,新建名为郁婆达迦讲堂完成不久,沙门、婆罗门乃至任何人皆

  • 苕溪渔隐丛话·胡仔

    南宋胡仔编。10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84年版。该书是在《诗话总龟》影响下编辑的,两者是姊妹篇,集中了北宋以前诗话的精华。在编排体例上,以人为纲连类而及,对一些琐闻轶句采取分类附录办法,眉目清楚。凡属大家,均出其名,以年

  • 大六壬心镜·徐道符

    《大六壬心镜》八卷,唐不欲子徐道符撰,宋元迄今,壬家奉为土臬,因其拟经作歌,用之无不验也。然世苦无全本,余求之十余年不可得。今年春,壬友吕君汉枫出写本壬书十数本示余,《心镜》其一,私心喜焉。惜转写讹误甚多,适程伟堂先生过

  • 诸真圣胎神用诀·佚名

    道家气功著作。编者不详。书中收有海蟾真人 (刘操,五代,北宋初人)、朗然子 (刘希岳,北宋时人)之说,估计出自宋人之手。一卷。全书共载玉皇、海蟾真人、玄葫真人、袁天纲、于真人、徐神公、烟萝子、达摩禅师、李真人子

  •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佚名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原不题撰人。据篇内文字,应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所发诏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按真武大帝原称玄武,古已有之,为北方护卫之神,唐宋以后演变为道教崇奉之神。北宋真宗时因避圣

  • 薛涛李冶诗集·佚名

    二卷。唐薛涛、李冶撰。薛涛,蜀中妓。李冶,乌程女道士。生卒年均不详。薛涛与元稹相唱和,李冶也曾与刘禹锡游,均为中唐人。《书录解题》载薛涛诗一卷,李冶诗一卷,至清皆不传。此本为后人钞撮而成。涛集中如《闻道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