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国朝宫史卷三十六

书籍十五

石刻

懋勤殿法帖一部

前列历代帝王书恭镌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御书训谕及

御制各体诗文

圣祖仁皇帝御临诸家名蹟附见原帙末附

本朝诸臣经

进书蹟凡二十六卷康熙二十九年勒石

圣袓仁皇帝御制序 朕惟书契既兴历代相传自篆籀变而为隶楷行草古人往往积岁月殚学力结体运思以务臻其妙所由来远矣尝於机政之暇游心翰藻观晋人所书体尚圆润结构天然风采流奕敛锋藏锷而自能雄劲故历代重之逮唐以後或格法谨严或笔势轩翥类皆神明於昔人之矩矱而变化出之以自成一家之书亦代不之人在昔右文之君得一名蹟每使当世之能书者排类摹仿镌诸文石以广其流传为策府艺林之所共宝如圣教兰亭以及淳化淳熙诸墨刻皆其最着者也朕念古帖岁久渐湮近时转相摹刻者多失其真因取内府所藏旧搨与名人墨蹟远自上古以迄本朝编次橅刻题曰懋勤殿法帖凡二十有八卷帝王法书自汉以後咸在简牍有明诸帝之善书者亦捜辑其遗楮以列於後洪惟我

世袓章皇帝聪明天亶深心典学时洒

宸翰雄奇高古体格浑成神彩炳焕洵足卓越千代谨以登诸琬琰昭示子孙臣民垂诸不朽朕自幼习书豪素在侧寒暑靡间历年以来手书勅谕诗文跋语以及临摹昔人名蹟屡盈笥箧每思字学渊微虽精研日久正欿然未敢自信缘诸臣敦恳再四勉从其请用识嗜古之夙志云尔皇太子皇子亦晨夕侍朕习学因竝附焉以策励其志夫书列六艺之中兼八体之妙唐太宗论笔法谓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絶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於微妙昔人评右军书乐毅论有忠臣烈士之象曹娥碑有孝子顺孙之象逍遥篇有抱素拔俗之象画像赞有矜庄严肃之象由是观之学书之道亦非仅操觚染翰之为其通於学问性情有如是哉後之览者考源镜流由今溯古临池之学具在斯帙矣故於刻石既成而序之

渊监斋法帖一部

圣袓仁皇帝御书各体

御制诗文及

御临旧人名蹟凡十卷康熙三十三年勒石

懋勤殿法帖一部

世袓章皇帝御书大学经典二册

圣祖仁皇帝御书各体

御制诗文竝

御临诸家名蹟六册凡八卷康熙四十三年勒石

避暑山庄法帖一部

圣袓仁皇帝御书各体

御制诗文及

御临旧人名蹟凡五卷康熙五十五年勒石

乾清宫锡宴聨句诗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赐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诸臣宴於

乾清宫用栢梁体聨句

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

命詹事臣沈荃书诗康熙二十一年勒石

御制行殿读书赋帖一部

圣袓仁皇帝廵幸之暇典学不辍

御制行殿读书赋

亲书成帙康熙二十三年勒石

御制畅春园记帙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制畅春园记

亲书成帙康熙二十七年勒石

尊亲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制

万夀无疆赋敬祝

皇太后万夀

亲书成帙康熙三十九年勒石

靖边帖一部

圣袓仁皇帝三征朔漠荡平厄鲁特勒铭纪绩诸编御书彚为一卷康熙三十九年勒石

寜夀宫上夀记一部

寜夀宫太后万夀

圣袓仁皇帝备隆尊养

御制寜夀宫上夀记

亲书成帙康熙四十一年勒石

御制朱子全书序帖一部

圣袓仁皇帝命辑朱子全书告成

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康熙五十二年勒石

御选唐诗序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选唐诗既成

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康熙五十二年勒石

溥仁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岁廵幸塞外蒙古诸藩部请建溥仁寺於

山庄之东以申?祝

御制碑文

亲书成帙康熙五十三年勒石

御制避暑山庄记帖一部

避暑山庄为

圣祖仁皇帝每岁廵幸驻跸行宫

御制记一篇

亲书成帙康熙五十五年勒石

御制佩文韵府序帖一部

圣袓仁皇帝命纂佩文韵府告成

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康熙五十九年勒石

曹娥碑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临王羲之曹娥碑帖成帙

御制识语康熙十六年勒石

孝经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书孝经康熙二十四年勒石

裴嶙上言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仿董其昌笔意书唐裴嶙上言成帙康熙

二十八年勒石

千字文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书千字文成帙凡三种康熙二十八年

勒石

秋声赋帖一部

圣袓仁皇帝御临赵孟頫书欧阳修秋声赋成帙康熙

二十九年勒石

辋川诗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临赵孟頫书王维辋川诗二十章成帙

康熙二十九年勒石

平泉图记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临赵孟頫书平泉图记成帙康熙二十

九年勒石

百家姓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书百家姓成帙康熙三十一年勒石

草诀百韵帖一部

圣祖仁皇帝御临草诀百韵成帙康熙三十三年勒石

朗吟阁法帖一部

世宗宪皇帝潜邸时御书各体

御制诗文竝

御临诸家名蹟凡十六册乾隆三年勒石

皇上御制跋 敬惟我

皇考世宗宪皇帝天纵聪明文思光被

奎章宝翰精诣入神夙承

皇祖圣祖仁皇帝指授神运天随涉笔惟肖居

潜邸时常以图书翰墨自娱雅好临池陶熔晋唐宋元以来名家墨妙历年所积充牣琅函继登

宸极日理万几手自裁答奏章训迪臣民多至数千言少或一二字研朱洒翰运腕若神累牍连章未尝有一懈笔至於名山祠宇巨牓丰碑耆旧臣僚柱聨堂额

宠颁殊锡照耀寰区而屏素箑头长笺横卷题新篇摹

古蹟者复数十百种盖惟我

皇祖集书圣之大成超神入化莫可名言而我

皇考以圣继圣事事善继善述作则垂宪贻万世规盛德之至形於心画是以变化随宜不名一体虽一波一磔莫不矩矱天成神妙至於如此卽以书法而言亦犹启承夏后武绍周文羲献专门固不足道也予小子日侍

庭闱仰瞻

天藻恭蒙

慈诲未涉津涘

手泽留贻悲深弓剑爰出内府所藏仿

皇祖渊监斋法帖排类编次曰朗吟阁法帖者

潜邸所书凡十有六卷曰四宜堂法帖者

御极以後所书凡八卷通二十四卷砻石选工命庄亲王和亲王董其事双鈎入石毫髪逼真摹勒既成恭识卷末以昭

圣神立极垂范墨池琬琰球图永珍世宝云

四宜堂法帖一部

世宗宪皇帝御书训谕及各体

御制诗文凡八册乾隆元年勒石

御制得雨诗帖一卷

世宗宪皇帝御制得雨诗

亲书成帙雍正九年勒石

御制朋党论帖一卷

世宗宪皇帝御制朋党论

亲书成卷雍正二年勒石

御制重农谕帖一卷

世宗宪皇帝御制重农谕

亲书成卷雍正二年勒石

乾清宫锡宴聨句诗帖一部

世宗宪皇帝赐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诸臣宴於

乾清宫用栢梁体聨句

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

命果郡王允礼书诗雍正四年勒石

御制惩游惰谕帖一卷

世宗宪皇帝御制惩游惰谕

亲书成卷雍正九年勒石

御制惜谷谕帖一卷

世宗宪皇帝御制惜谷谕

亲书成卷雍正九年勒石

十思疏帖一卷

世宗宪皇帝御书唐魏徵十思疏成帙雍正四年勒石

敬胜斋法帖一部

皇上各种御书先曾勒为敬胜斋法帖久已示则书

林乾隆二十五年 内廷诸臣以

宸翰日新富有具词敬恳夀诸丰珉昭示天下永为

程式得

旨俞允仍以敬胜标名诸臣敬谨鈎橅编次凡御书御制诗文十册

御书经书及旧人诗文十册

御临诸家名蹟二十册统为四十卷乾隆二十六年

勒石

御制得雪诗帖一卷

皇上御制得雪诗

亲书成卷乾隆元年勒石

乾清宫锡宴聨句诗帖一部

皇上赐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诸臣宴於 乾清宫

用栢梁体聨句

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

命侍郎【臣】梁诗正书诗乾隆三年勒石

御制示大学士等诗帖一卷

皇上御制示大学士等诗

亲书成卷乾隆五年勒石

翰林院锡宴聨句诗帖一部

皇上命重辑翰林院落成

车驾临幸赐大学士翰林等宴用栢梁体聨句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

命尚书【臣】梁诗正书诗乾隆九年勒石

御制幸翰林院分韵诗帖一部

重葺翰林院落成

驾临锡宴送大学士掌院事卾尔泰张廷玉进署命以张说东璧图书府五律为韵赋诗

御制赋东字音字二首诸臣以次各分一字为诗三

十八首臣张照奉

勅敬书乾隆九年勒石

御制新秋诗帖一卷

皇上御制新秋诗二十章

亲书成卷乾隆十一年勒石

惇叙殿锡宴聨句诗帖一部

皇上赐王公宗室宴於 惇叙殿用栢梁体聨句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

命庄亲王允禄书诗乾隆十一年勒石

瀛台锡宴聨句诗帖一部

皇上赐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诸臣宴於 瀛台用

栢梁体聨句

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

命尚书臣汪由敦书诗乾隆十一年勒石

御制落叶诗帖一部

皇上御制落叶诗六首【臣】张照奉

勅敬书附录诸臣恭和诗於後乾隆六年勒石御制柳絮诗帖一部

皇上御制柳絮诗五首【臣】张照奉

勅敬书附录诸臣恭和诗於後乾隆八年勒石

各种聨句帖二十三部

皇上岁时召大学士 内廷翰林曲宴聨句或廵幸名胜召扈从诸臣

锡宴聨句俱

命词臣之工书者敬录成册以次勒石元宵聨句癸

亥灯夕

锡宴聨句澄海楼聨句乙丑 重华宫聨句流杯亭

聨句爆竹聨句庚午灯夕

锡宴聨句赵州栢林寺閲殿壁画水聨句辛未上元行幄观灯聨句竝【臣】梁诗正敬书咏雪聨句雪狮聨句竝【臣】汪由敦敬书再登澄海楼聨句【臣】刘纶敬书丙寅 重华宫聨句鳌山聨句庚辰重华宫聨句 紫光阁落成

锡宴聨句观回部绳技聨句竝【臣】于敏中敬书氷灯聨句立春日雪聨句赵北口观灯聨句西山积雪聨句燕九日聨句竝【臣】钱汝诚敬书山庄灯夕聨句【臣】王际华敬书

御刻三希堂法帖一部

皇上以石渠宝笈旧藏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

帖王珣伯远帖实为希世之珍贮之

三希堂竝

命鈎橅上石自三代以下迄於明代诸家

内府所藏真蹟

命内廷诸臣择其尤者鈎临编次诸帖内

御笔题识敬谨恭摹以示书学大成凡三十二卷乾

隆十二年勒石首冠

皇上谕旨 书为游艺之一前代名蹟流传令人兴怀珍慕是以好古者恒鈎橅镌刻以垂诸奕禩宋淳化阁帖其最着矣厥後大观淳熙皆有续刻其他名家摹本至不可覼数我朝秘府初不以广购博收为尚而法书真蹟积久颇富朕曾命儒臣详慎审定编为石渠宝笈一书因思文人学士得佳蹟数种即鈎摹入石矜为珍玩今取羣玉之秘夀之贞珉足为墨宝大观以公天下着梁诗正汪由敦蒋溥覆加校勘择其尤者编次橅勒以昭书学之渊源以示临池之模范特谕

御刻墨妙轩法帖一部

三希堂法帖既成

皇上复取石渠宝笈续入名蹟自唐褚遂良以下诸家凡三十余种鈎橅编次凡四卷乾隆十九年勒石首冠

皇上谕旨 朕听政之暇翰墨自娱内府所藏书家真蹟无虑数十百种展閲之余手自摹写品评题识至於再三丁卯岁有三希堂之刻已骈罗其中艺林墨宝略为大备近复披遗石渠得唐贤褚遂良以下若而人凡三十余则彚为四卷顔曰墨妙镌之贞石用广流传古泽发於行间新香流於字里不独使前人遗墨榘度长昭亦以畀後学临池津梁可逮以是为三希之续固非与淳化大观争多角胜也

钦定天瓶斋法帖一部

皇上以原任尚书张照书法特工

命内廷诸臣彚集所书

御制诗文及临摹旧蹟择其尤者恭呈

钦定鈎摹编次凡十卷即以其斋标名乾隆二十二

年勒石

钦定时晴斋法帖一部

皇上以原任尚书汪由敦书法特工

命内廷诸臣彚集所书

御制诗文及临摹旧蹟择其尤者恭呈

钦定鈎摹编次凡十卷即以其斋标名乾隆二十三

年勒石

国朝宫史卷三十六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七·杨仲良
  卷三十七·吴广成
  ●补遗·李心传
  第七十九回 吕氏肆虐凉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蔡东藩
  班马异同卷十·倪思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一九四 拾遗戊·周作人
  穆修传·脱脱
  五三、吴起为魏将拔秦五城考·钱穆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吕思勉
  總序·佚名
  郡阁雅言·潘若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三·馀编一·冯金伯

    温庭筠菩萨蛮唐宣宗爱唱菩萨蛮,令狐丞相温飞卿撰进,宣宗使宫嫔歌之。词云:“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朝花。秋波浸晚霞。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比痕。”又云:“南

  • 卷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冦莱公集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太平兴国中进士淳化五年参知政事真宗朝累官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莱国公干兴初贬雷州司户徙衡州司马卒仁

  • 卷六十七·志第十八·礼乐一·宋濂

        ◎礼乐一   《传》曰:“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致礼以治躬,外貌斯须不庄不敬,则慢易之心入之矣;致乐以治心,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古之礼乐,壹本于人君之身心,故其为用,足以植纲常而

  • 第十回 逃将军弃师中虏计 亡国后侑酒作人奴·蔡东藩

      却说魏主焘巡阅夏都,见他城高基厚,上逾十仞,下阔三十步,就是宫墙亦备极崇隆,内筑台榭,统皆雕镂刻画,饰以绮绣,不禁喟然叹道:“蕞尔小国,劳民费财,一至于此,怎得不亡呢!”可为后鉴。遂将所得财物,分给将士,留常山王素镇守统万,自

  • 卷三十三·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三 【起甲子明熹宗天启四年尽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凡四年 【甲子】四年春正月何宗彦卒 【宗彦清修有执携尚书

  • 五宗世家二十九·司马迁

    刘军译注【说明】本世家载述了孝景帝十三个为王儿子的衰败经过。他们有的父姬子奸,“尽与其姊弟奸”,婬乱无度,无视伦理;有的对奉汉法以治的朝廷官员“求其罪告之”,“无罪者诈药杀之”,以致“所杀伤二千石甚众”,贼戾巧佞,奸

  • 蒯恩传·沈约

    蒯恩字道恩,兰陵承县人。刘裕征讨孙恩时,该县征蒯恩为民亻夫,作为乙等劳力使用,叫他运载马的粮草。蒯恩常常背负一大捆,有一般人两个那么多,他每每丢下刍草,感叹道:“大丈夫应该开挽三石弓箭杀敌,怎么能仅当一个马兵呢?”高祖听

  • 卷三十一·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一宋 赵汝愚 编帝系门皇太子下上仁宗乞因兖国公主出降选立皇子欧阳修臣闻言天下之难言者不敢冀必然之听未必听而不可不言者所以尽为忠之心况臣遭遇圣明容纳谏诤言之未必不听其可默而不

  • 卷三十六、内禅之真相·黄鸿寿

    高宗乾隆六十年,秋九月,帝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入见。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帝践祚之初,尝焚香告天,若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嗣以次子永琏为嫡出,且人品贵重,当然继体。

  • 恃君览第八·吕不韦

    恃君一曰: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辟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利之出于群也,君道立也。故君道立则

  • 卷五十·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乐记第十九之一正义孔氏頴达曰案郑目録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於别録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有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情乐化乐象有宾牟贾师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不動優婆夷。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我憶過去。無垢光劫。彼劫有佛。名為脩臂。十號圓滿。時有國王。名曰電授。唯有一女。即我身是。我於其夜分廢音樂

  • 阿育王传卷第二(本缘之余)·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王又问言。庄严生时。其事云何。树神答言。语所不及。言不能宣。今当略说。便作偈言。  身出金色光  人天所乐见  大地山海动  如船在海浪  王以百千两金。置此处起塔而去

  • 贤首五教仪卷第四·续法

    清浙水慈云沙门 灌顶续法 集录言六宗者一随相法执宗二唯识法相宗三真空无相宗四藏心缘起宗五真性寂灭宗六法界圆融宗。一随相法执宗者谓一切我法中起有无执故即小乘诸师依阿含缘生等经造婆沙俱舍诸部论等。於中又六

  • 滋溪文稿·苏天爵

    元代诗文别集。30卷。苏天爵撰。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今属河北)人。累官肃政廉访使、集贤侍讲学士、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等。其藏书之所名滋溪书堂,故名集。原稿三十七卷。诗七卷,文三十卷。诗稿七卷已佚。文稿三十卷为天

  • 童歌养正·彭继先

    《童歌养正》是彭继先创作的蒙学读物。

  • 周易集注·来知德

    注释书。明来知德撰。16卷。象数派 《易》学著作。《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经义考》俱著录。此书乃来氏遁隐于万县求溪山时所撰,成书于万历戊戍 (1598)。书前有自序,谓文王、周公立象,皆藏于序卦错综关

  • 十二天供仪轨·佚名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