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十二

雍正四年三月

上谕十三道

初十日奉

上谕昨为乌梁海人等特降谕旨发兵驻防朕复详思克木克木齐克地方之乌梁海人等俱系策凌旺布博贝属下其来归之科罗尔卖等现交博贝抚绥存恤居之公所此等人向在喀尔喀边外树内打牲为生而与凖噶尔所属之乌梁海接壤且不惟与凖噶尔相近又与俄罗斯连界必当轻徭薄赋俾伊等生计饶裕乃为有益此等树内打牲为生之人愚无知识万一策妄阿喇布坦设计愚诱或兴兵掳掠虽地属弹丸人极微贱而倘被侵犯即与蒙古王贝勒之部落一体岂可漫不经理置之不问永远之计所宜预筹观策妄阿喇布坦奏章其意於乌梁海每饭不忘将来未必无乘间侵犯之

事今兹夏月我师现在忒斯等处游牧朕欲乘此遣大臣一员携带布帛茶叶等物同王策凌旺布贝勒博贝或亲至克木克木齐克地方或於附近乌梁海之汤努忒斯等处齐集伊等为首之人分别赏赐明示朕意曰皇帝轸念尔等民生特命前来传旨晓谕尔乌梁海人世居树内以打牲为生遇力强者即为纳赋由来旧矣今尔等既纳贡赋於蒙古王贝勒等即为朕之属国所居与俄罗斯凖噶尔边界甚近据今差往凖噶尔使臣回奏策妄阿喇布坦云克木克木齐克地方之乌梁海人等向俱为伊之属下甚恨尔等等语皇帝恐尔等受伊侵害故特遣大臣传谕预为防备且念尔等生计艰难施恩赏赐尔等嗣後远设营哨尽心防御策妄阿喇布坦所属之乌梁海与尔等接壤宜不时探察再俄罗斯亦与尔等甚近倘伊国人等侵尔边界造屋种地立即报知汛地转报将军即使策妄阿喇布坦侵害尔等将军早闻便可发兵救助倘策妄阿喇布坦兵多事起仓卒尔等力不能当即?带妻孥牲饩暂移入内边游牧若贼兵无多尔等酌量己力可以殄灭即殄灭之与其略不设备致策妄阿喇布坦忽来见侵刼掠牲畜杀伤人民何如早备之为善也皇帝又轸念尔等生计特命尔主王贝勒等减尔贡赋将所减之数皇帝动支国帑赏赉尔主期与尔等生计有益尔等诚能感戴国恩恪遵训旨固守地方探察详报朝廷恩赉自必有加无已等语策凌旺布博贝同命往大臣如此详悉晓谕伊等再於伊等中拣选老成服衆之人作为首领令其守望相助其遇有紧急事务作何知会传报之处亦着详细定议开示伊等伊等果能深知利害感佩恩泽则必输诚効力从此边圉益固矣议政王大臣会议具奏十二日奉

上谕去岁畿南被水深轸朕怀虽截漕发粟赈粜频施然犹恐小民甫经灾沴之後无力供输是以又特降谕旨将雍正四年钱粮通省俱令缓徵夫今年钱粮尚且缓徵则从前未完之项岂有转行急徵之理今闻地方官竟有仍追比前欠者漠视民瘼莫此为甚深负朕忧念斯民之至意着传旨直隶总督速饬各地方官凡一切旧欠钱粮一槩缓徵其所有兵饷工料各项需用之处俱动藩库银两拨给不得短少扣尅如地方官仍有私徵等弊一经察出定行从重治罪

又理藩院议奏归化城都统丹津等奏请引

见官员每缺送四五人引

见之处应不准行奉

上谕此等人若系佐领内推陞者着照尔等所议只送二人前来若系於参领及阖旗内拣选者着照伊等所请将送来人员引见择其可用者照缺补用其余亦择其可用者记名俟缺出録用如此不致往返劳苦而伊等亦得瞻仰朕顔矣

十六日

谕宗人府鲁宾人原甚不及昨将允禩之事於衆人前问伊见其举动狂悖原欲将伊正法因伊无兄弟子息朕不忍絶伊後嗣寛其正法谕令禁锢高墙尔衙门奏称无应袭伊贝子之人朕令尔等往问鲁宾据尔等奏称鲁宾甚是惶恐并非前日举动且又耳聋据此将伊正法之旨伊或未闻所以如此伊之职衔既无应袭之人着将鲁宾寛宥降授辅国公以观其行走伊之佐领纵留与伊伊亦不能约束俱撤回置之公处

十七日刑部奏安徽廵抚魏廷珍题报泾县户书王时瑞等假印私收钱粮并不严审确情按律定拟只以追变家产着落各官赔补为辞应行令该抚覆审具奏奉

上谕此事部驳是魏廷珍前任湖南廵抚时甚属柔懦不能整顿地方是以将伊调回去年安徽廵抚员缺朕因一时不得其人故将魏廷珍补授伊赴任之日朕切加训谕伊在朕前奏称力改旧习今观伊所办事件仍然瞻徇姑息可见言行不能相符着严饬行

十八日

谕步军统领阿齐图内务府总管常明京城内外河道汝二人总管修理南苑池水出入闸口若稍觉狭隘应即培高或添设闸口其外城一带河道亦甚紧要务宜疏濬俾直抵大通桥

十九日

谕各省督抚提镇凡文武官员赴任之时朕俱令其进见面加训诲冀其有所遵奉以尽职守又恐其在外纪载传播粉饰夸张故令缮写呈览其不能纪述者亦不强其缮写但不许私自纪载传播屡次谕旨甚明近见武弁数员由侍卫出身者所写面奉之谕旨词句鄙俚意指乖谬粗率孟浪甚可骇异此等人员皆由督抚提镇保送而来朕见其外貌技勇可用遂授以偏裨之职原不能知其存心如何今观其陈奏之粗率孟浪如此则在外必借曾充侍卫曾戴蓝翎之名夸张恩遇傲上凌下恣意妄行若该管上司为其所愚不加约束惩戒则大非整饬官方之意矣各省此等人员着督抚提镇时时留心访察若居官不职或狂妄生事即按其所犯轻重参劾治罪毋得稍有瞻顾徇隐

二十日奉

上谕去年朱家口溃决之处齐苏勒曾向何国宗云此处堵筑非难欲令何时合龙皆可克期但须俟下流疏濬方令决口合龙为善续於冬底齐苏勒摺奏朱家口决口已经合龙越一二日又奏称因氷凌冲击复决数丈现在督率堵筑等语又据张楷奏称决口工程须用物料一时难以完备等语今届深春桃汛已过彼地情形如何齐苏勒并未奏报或因水势不便即令合龙或物料不足供用或另有缘故着速行文齐苏勒令其详悉奏闻因不久又届秋汛之期朕心轸念故降旨询问二十二日奉

上谕人臣事君须明大义固不可矫情立异尤不可挟私党同习气?人流而不返每至乖於大义皆由察之不

早挽之不力也八旗汉军向来恶习好通声气凡内外文武官员无论平素识与不识一登仕籍必信息相通互相袒护虽其初意不过矜名图利然积久不改种种偏私固结害正误公渐成大恶矣夫立身事主岂有二理若果能孤介一秉至公自然能获乎上否虽竭尽心力徒然败品丧名而且犯义撄法况此辈邀结原非至诚利则同争害则各避究何益乎夫同此固结之心也於君则为忠於友则为党忠则为君子且赏亦必及之党则为小人而罚亦必及之虽至愚之人亦未有不欲为忠良之君子而甘为匪党之小人以避赏就罚者也毫厘之差天渊之判可不慎欤或有云人非圣人谁能无私又云瞒上不瞒下此等陋谚不知出自何典尔等既登仕籍柰何为此市井无赖之谈以自絶於圣人而愿为有私瞒上之人耶况朕之才识未必不及尔等从前局外旁观三四十年矣一切情态知之甚悉汝欲瞒上而上究不能瞒汝不瞒下而下实互相瞒也深可悯叹汉军中公正不阿之人朕皆委任信用深荷恩荣如杨宗仁一生持身刚介虽既殁之後尚屡邀朕恩亦未见受孤立之害也尔等若咸能实心遵朕训谕效法正人必宠渥厥身庆流後裔若面是心非不能悛改恶习不但身遭黜罚此风不息後人效尤必且贻害子孙嗣後各宜公忠自立共絶攀依官无论崇卑惟尽己职事无论大小惟尽己心人人皆能孤介则衆孤介和合而成一德同风之盛矣勉之励之

又奉

上谕汉人为外官者俱回避本省朕思汉军之在直隶亦当如汉人之回避本省也直隶去京城甚近汉军之亲戚友朋散处直隶所属之州县且伊等之庄田地土亦多分隶其地难保无请托牵制徇私报怨等弊嗣後应照汉人回避本省之例汉军停其在直隶做官令於别省各缺铨用着九卿速议具奏

二十八日

谕各省督抚提镇雍正三年四月内浙江黄岩总兵冯廷辅保送右营游击任尚礼进京引见奏摺内称任尚礼操守亦非临财不苟之人但地方陋规已革将来自然肃清其人操演得法谙练营伍尚系海疆能员等语比时引见朕见其人亦属平常即注於收藏名摺之下今宜兆熊参疏内据冯廷辅揭报任尚礼自上年八月内引见回黄岩之後顿改前操复肆故智需索苛求劣蹟昭着等语任尚礼又复揭报冯廷辅串通婪扣等情此案现在降旨交与该抚审讯连年以来朕令督抚提镇等保送属下武弁进京引见若该上司奏摺内有某员操守平常字様朕於召见该员之日必将该上司所奏谕伊知之冀其洗涤前愆悛改故习以图後效无非爱惜人材之意乃间有不肖之员於回任之後以上司既有贬抑之词心怀怨望遂与上司日渐参商或又以平时操守不谨既为朕所知将来难望上进遂志气隳颓见利忘义此亦武人难免之情态断无有素日操守谨

慎而陛见之後反改前操者也凡督抚提镇等保送人员朕不过观其外貌技勇遂分别补用原不能知其存心如何岂能保其将来即督抚提镇等所保送之人朕看来平常庸陋者亦多但伊等任内未尝显有过犯该管上司又未参劾朕亦姑且容留而试用之至上司之於属员亦有先保举而後参劾者或系属员改操前後迥异或始初保举时出於情面本非真实故易至败露此等均未可定嗣後该上司保送人员务秉公心勿存私意倘伊等陛见擢用之後改易前辙即当据实参奏勿谓朕曾擢用有所瞻顾勿谓已曾保举回护前非总以大公至正无偏无党之心处之则赏罚明而属员知所劝惩矣又如武弁陛见来京朕念其贫寒俱加赏赐此乃格外之恩若伊等不知感恩图报回任之後有过犯参革者除按律治罪外赏赐之物着一并追出以示惩戒

二十九日奉

上谕朕从前以比年直隶雨水过多田禾歉收米价腾贵令盛京及口外地方严禁烧锅已下谕旨今闻盛京地方仍开烧锅盛京口外蒙古交界之处内地人等出口烧锅者甚多无故耗费米粮着议政大臣定议严行禁止

三十日大学士九卿等奏食侍讲俸之钱名世作诗謟媚年羮尧革职治罪奉

上谕据九卿议奏将钱名世革去职衔交与刑部从重治罪向来如钱名世何焯陈梦雷等皆颇有文名可惜行止不端立身卑污所以

圣祖仁皇帝摈斥不用置之闲散之地而钱名世謟媚性成作为诗词颂扬奸恶措词悖谬自取罪戾今既败露益足以彰

圣祖知人之明洞悉隐微纎毫不爽但其所犯尚不至於死伊既以文词謟媚奸恶为名教所不容朕即以文词为国法示人臣之炯戒着将钱名世革去职衔发回原籍

朕书名教罪人四字令该地方官制造匾额张挂钱名世所居之宅且钱名世系读书之人不知大义亷耻荡然凡文学正士必深恶痛絶共为切齿可令在京现任官员由进士举人出身者仿诗人刺恶之意各为诗文纪其劣蹟以儆顽邪并使天下读书人知所激劝其所为诗文一并彚齐缮写进呈俟朕览过给付钱名世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十二

猜你喜欢
  卷第一百七十九·胡三省
  提要·朱熹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五·佚名
  六九八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缴应禁违碍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敬乡录卷五·吴师道
  卷十三·鄂尔泰
  绎史卷四十四之一·马骕
  ●凤洲杂编四·王世贞
  武帝本纪·姚思廉
  郝敬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三·雍正
  卷一百四十六·赵汝愚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通制条格卷第九·拜住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龙图·唐圭璋

      念奴娇   吾今老矣。好归来、了取青山活计。甲子一周馀半纪,谙尽人间物理。婚嫁随缘,田舍粗给,知足生惭愧。心田安逸,自然绰有馀地。   还是初度来临,葛巾野服,不减貂蝉贵。门外风波烟浪恶,我已收心无累。弟劝兄酬,儿

  • ●元曲选序·臧懋循

    若下里人臧晋叔撰世称宋词元曲。夫词。在唐李白陈后主皆已优为之。何必称宋。惟曲自元始有。南北各十七宫调。而北西厢诸杂剧亡虑数百种。南则幽闺琵琶二记已耳。或谓元取士有填词科。若今帖括然。取给风檐寸晷之下。

  • 谷城山馆集卷六·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五言律诗【唐体乐府附】出塞万里关山道苍茫玉塞秋沙飞晴作雨雾结旦成楼羌管霜前怨胡笳月下愁酬恩懐一劎端不为封侯入塞度漠灭天骄归来意气豪霓旌回瀚海羽葢指临洮少妇迎珠勒亲兵赐锦袍勲多明主记不解假

  • 卷八·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八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杜侍郎挽词三首【紘】 美政真吾母【荀子曰儒者在本朝则美政离骚经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後汉杜诗为南阳太守人方于召信臣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名家更杜陵【老杜诗

  • 列传第四十七 陆晔(弟玩 玩子纳 何充 褚翜 蔡谟 诸葛恢 殷浩(顾悦之 蔡裔)·房玄龄

    陆晔,字士光,吴郡吴人也。伯父喜,吴吏部尚书。父英,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晔少有雅望,从兄机每称之曰:“我家世不乏公矣。”居丧,以孝闻。同郡顾荣与乡人书曰:“士光气息裁属,虑其性命,言之伤心矣。”后察孝廉,除永世、乌江二县令,皆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十一、自称忠民义士的曾·雍正

      二十一、自称忠民义士的曾静,你为什么要甘愿赴蹈灭族死罪而谋反呢?  【原文】  奉旨讯问曾静:你供称“身居山谷,我皇上御极初年,大德尚未遍洽,即为奸言先入,遂尔步步生疑,后此入耳谣传,皆与圣祖皇帝为仇为敌之事。因身

  • ●卷一·赵翼

    ○司马迁作史年岁司马迁《报任安书》谓:“身遭腐刑,而隐忍苟活者,恐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论者遂谓迁遭李陵之祸始发愤作《史记》,而不知非也。其《自序》谓:父谈临卒,属迁论著列代之史。父卒三岁,迁为太史令

  • 卷之七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宗悫传·李延寿

    宗悫,字叫元干,南陽涅陽人。叔父宗少文性格高尚,不肯做官,宗悫年少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说:“希望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宗少文说:“你如果不能富贵,一定会破坏我家的门户。”他的哥哥宗泌娶妻,刚进门那天的夜里遭到抢劫,宗

  • 东平公宇文神举传·李延寿

    东平公宇文神举,是周文帝宇文泰同族人的儿子。他的父亲宇文显和,从小继承前辈的爵位。显和性情矜持严肃,涉猎很多经书,臂力超过正常人,可以拉动数百斤的大弓,能骑在马上向左右两边射箭。孝武帝在番邦,显和早就蒙受他的器重和

  •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九帝系考【一】【臣】等谨按周官小史奠系世辨昭穆帝系所由昉也司马迁史记立世表自黄帝以下谱之自时厥後史表或立或缺不一要夫绍统历年以及宫

  • 卷一百三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七 朱批孙国玺奏摺 雍正六年二月初十日浙江杭州府知府【臣】孙国玺谨 奏为奏请 睿鉴事窃【臣】至愚极陋备员州县於雍正四年八月引见幸荷 皇上简授开封府知府曾面奉 谕旨准【臣】摺奏

  • 曹丽云女士·周诒春

    曹丽云女士 年三十二岁。生于江苏苏州。初学于上海中西女塾。及日本长崎活水女学校。以学绩得优奖。光緖三十一年。自费游美。入林园大学。习医科。光緖三十三年。入女子医学校。宣统三年。得医学士学位。任马利同生

  • 提要·黎靖德

      臣等謹案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宋咸淳庚午導江黎靖徳編初朱子與門人問荅之語門人各録成編嘉定乙亥李道傳輯廖徳明等三十二人所記為四十三卷又續增張洽録一卷刻于池州曰池録嘉熙戊戌道傳之弟性傳續蒐黄榦等四十二人所

  •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百千印陀罗尼经同卷别译)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复次大梵。其天帝释共阿苏罗斗战之时。帝释常以此陀罗尼。置于顶髻珠中带持

  • 山家绪余集卷下·善月

    四明沙门栢庭 善月 述教篇三法纵横义(上)凡所诠法苟非一体而融妙者则纵横而已纵横则一异并别一异并别者思议之说也故一家别门有所谓三法纵横者盖出此也但纵横之义不自显要由不纵不横以圆形别而后得以言之夫不纵不横

  •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原不题撰人。书中提到「天下十三布政城隍之神」,应出于明洪武九年(1376)设置十三布政使司之后。原书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乃太上老君演说,谓世上众生之命运,皆由城隍神掌握,城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