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四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五十四

朱批常德夀奏摺

雍正三年四月初三日江西布政使【臣】常德夀谨

奏为奏明事窃【臣】蒙

皇上隆恩特授江西布政使自抵任以来查得江西藩库亏空通共银二十八万二千四百两零内本省各县行追年久无着银五万三千八百两零并米谷折价银六千二百两零外省州县亏空无着咨囬原籍行追银五万五千五百两零并米谷折价银一万一千八百两零以上通共银一十二万七千三百两零经廵抚裴度摺奏以通省各员公捐节礼补项约一年之内可以补完至於现在追审各案亏空银共一十五万五千一百两零米谷六万五千石零【臣】现今严饬承追各官竭力搜查追补如果无可追另行详明廵抚议补具

奏又查江西通省应存仓谷一百一十五万五千五百石零应存仓米三千石零内据各道府申报各属折价谷三十二万三千石零今已买过谷二十八万四千二百石零【臣】犹恐各属仓粮虚报数目地丁钱粮那新掩旧现在委员盘查务必彻底澄清据实出结俟申报到日其亏缺无多者【臣】速催立即变补完足如有亏缺繁多一时不能完足者即行详揭廵抚

题参究追以清库项为此缮摺奏

闻谨

知道了所开钱粮谷石各欵项甚悉勉为之

同日又

奏为奏明事窃【臣】查得江西藩库从前一切陋规历任已经革尽止存火耗一项每年额解司库地丁银一百五十万两零向例平费每两一分七厘五毫一年全完共有平费银二万六千四百两零内旧例应缴总督平规银四千四百两廵抚银八千八百两下剩银一万三千两零又每年奏销各属收缴存留平费银一千四百余两内除臣衙门一切公用约共需银四千五百两又【臣】幕宾束修一千五百两每年共该用银六千两其他或有额外之费尚未可定至於【臣】日用薪水等费无多总不过三二千两俟岁底另行摺

奏窃思【臣】受此

殊恩图报难尽断不敢有一念私心为身家计谨据实

闻谨

日前朕曾面谕总期於好而已亦不必矫廉立异也雍正三年八月十八日江西布政使【臣】常德夀谨

奏为奏明事窃【臣】恐江西各属仓谷虚报数目地丁钱粮那新掩旧是以委员细查务使彻底澄清当经摺

奏今除贵溪兴安铅山等县亏空地丁银两屡催并不补足俱经揭报廵抚

题参现在审究搜追外再查上饶宜黄弋阳峡江永丰余干东乡等县亏缺地丁或一千以至二千两不等【臣】勒限将各员徵收耗羡并令原籍变产俱已补足无缺又金谿东乡贵溪丰城兴安等县共盘缺仓谷一万余石亦经催令照数买足其泰和临川南城新城星子等县存价未买谷二万七百余石并湖口彭泽新昌清江等县存价未买谷三万余石俱据各府详称目下早谷虽已登场晚稻尚未成熟价未平减俟秋收价平自当如数买足倘至期查有不行补足者即将通同狥隐之知府一并详揭廵抚

题参为此谨

惟贵实心任事一切据实奏闻若稍欺隐负恩为祸不浅

雍正四年三月初八日云南布政使【臣】常德夀谨

奏窃【臣】蒙

皇上洪恩特调云南布政使遵

旨乘驿於上年十二月十五日到任除交代库项钱粮

照欵确查清楚具结详送廵抚咨

题外所有【臣】衙门经收各项赢余银两随经按欵细查每年有经收民屯条丁商税

奏表等项约共剩平头银九千余两再查有个旧锡厰除经收正课锡票及羡余归公等项外每年岁底核算约赢余银二千余两【臣】正欲俟交盘清楚後逐一

奏明适接新任浙江抚【臣】李卫寄【臣】手札内云滇中藩库赢余平头银两曾经

奏明当蒙

皇恩着李卫寄信与【臣】将此项留作养廉等语【臣】感深

刻骨受此

天高地厚之德即捐糜顶踵恐不足仰报

隆恩於万一所有【臣】感激私衷理合缮摺恭谢

圣恩至於滇属各府州县官员贤否因到任未久尚未周知其仓库钱粮现行委员细加盘查尚未报到俟查明後各员内有亏数无几平日居官称职者即令克期弥补若有亏空数多居官平常者随即据实揭报督抚

题参断不敢因循姑容有负

圣主简用之恩为此谨

分别亏数多寡以示劝惩甚好但须实力行之耳

同日又

奏窃【臣】到任以来见各属教职悬缺甚多即或委员署理而隣近州县乏人相隔辽远者又难於兼顾伏查铨选教职之例原由本省将恩拔岁副贡生挨顺科目年次造册送部遇有缺出吏部即照册掣选但云南去京七千余里每遇缺出咨部铨补往返必须六七月以及八九月之久始得文凭到省又复转行所属取具文结方赴抚臣衙门考验倘有文艺荒疎老迈不堪者势必缴凭另选所以经年累月以致员缺久悬【臣】仰恳

皇上敕谕吏部将滇省咨部册内应选教职人员挨次截取二十员发滇令抚臣预先考定文理精通分析等第注册送部存案一有缺出照各省拣选之例即将考定之员挨次委署一面咨请实授俟前项人员将次补完另请截发如此源源相因则教缺不致久悬学校隆而人文盛矣是否可行伏乞

睿鉴施行谨

此奏甚是巳有旨谕部矣

同日又

奏窃滇省鼓铸一事最为紧要查钱局每炉每卯用铸铜六百筋倭铅四百筋共计价银七十三两二钱铸钱一百零四串内除人工物料等项钱一十八串二百文外每卯实得钱八十五串八百文若照从前原定每串作银一两尚余息钱一十二串六百文今因鼓铸二年有余钱文累积壅滞且又行使不远所以钱价日贱目下每银一两换钱一千三百五十文较之原定报部价値每两亏短银二钱六分每卯计亏短银九两六钱四分有零此就省局每炉每卯核算若按照临安大理沾益等局通计每月共亏短银一千三百九十五两有零【臣】细访时价日低之故总为钱文不能流通别省以致累积壅滞若不设法流通将来亏帑更甚【臣】於接见属员时细加访问据弥勒州知州伍纲昌禀称职系广西人广西钱价甚贵每银一两换大钱四百文换小钱一千六百文每大钱一文作小钱四文使用云南至广西交界剥隘地方马运计程二十站自剥隘上船可直运至广西省计钱一串约需水陆运费银二钱三四分等语【臣】计算滇省目下时价每钱一串合银七钱四分连脚费运至广西省城每串核银九钱七八分不等如云钱运至广西行通自广西水路运赴广东甚易其行使既远不独

国课无亏商民乐利而钱文自可长远鼓铸矣但云钱从未运广若不奉

旨敕行恐到彼不能行使亦未可定为此缮摺恭请睿鉴如果可行伏乞

皇上敕下广西廵抚会同云南督抚妥议合词具题请

旨施行谨

滇钱运粤是亦通融之道当禀商督臣鄂尔泰酌议雍正四年七月二十六日云南布政使【臣】常德夀谨

奏窃照云南各府州县一应经徵地丁税课等项【臣】委员细查饬令据实详报先经具摺

奏明兹据各委员陆续查报前来细核各属经收条丁等项银两俱无短少惟有存仓米谷内多亏缺虽云省存仓米谷历系粮道经管但仓储关系重大【臣】何敢不实力稽查今查得调任顺宁府知府韩锺於云南府任内亏空仓粮除有项抵补外尚亏少米一万四千余石现在催令照数补足又富民昆阳弥勒等州县缺少米二三百石为数无几现在严催均着克日买补还仓又查曲靖武定二府和曲镇南二州共缺米谷二万九千四百石据各府州指称有民欠未完者有存银未买者有因

俟秋收後若不全完据实详揭

题参究追至於雍正三年地丁

奏销各册【臣】已依限造送只因各属有亏少米谷未清经督【臣】杨名时会

题参展造册迟延亦期速令弥补之意再禄劝州知州贾秉臣奉调引

见业己详委署员後因缺少仓谷一万一百余石据称系前任移交民欠抵欵查贾秉臣居官称职甚得民心若遽行详参恐失鼓励之意续据该属百姓具呈恳留该牧办理清田均赋是以督【臣】杨名时复会

赴部引

见总不敢因循姑纵有负

皇上简用殊恩再滇省种植五谷荞麦居半今岁雨阳时若据各属禀报荞麦已熟现在收获俱有九分十分不等禾苖亦甚畅茂将来亦有九分十分收成米价自必更贱而各属缺少仓粮亦易於买补矣理合一并奏

闻谨

雨阳时若深慰朕怀

同日又

奏窃【臣】查得俸工一项蒙

皇上体恤官役

特旨永行停捐钦遵在案惟滇省昔因大兵进藏军需

动用浩繁先经督【臣】杨名时

题明将通省俸工银两捐补还欵今除康熙五十六年起至五十八年止捐补过军需银一十万一千二百余两已经扣抵归结外尚有五十九年起至六十一年十月底止应捐军需银四十万二千三百八十余两原

题以雍正三年为始按年捐补归欵【臣】抵任以来循照

题定之案其杂职微员详明督抚给以半俸养廉斋膳禁卒等役给以一半工食其余州县以上各官俸工尽行捐抵还项通计扣至雍正十一年方得补完所有滇省扣捐俸工抵补军需之处实与别省不同为此缮摺奏

闻谨

滇省有鄂尔泰如此督臣事事当禀商筹议而行所奏知道了

同日又

奏窃查滇黔二省田少山多额徵钱粮不敷支应故岁需兵饷俱赖外省协济夫同是王土王民何至盈缩悬殊虽曰田有肥硗亦由人事之未修也云贵幅辽濶除石山陡崖以外非尽不毛之地若能因地制宜近水则种秔稻高阜则艺菽粟莫非膏腴沃壤缘流官管辖者十之三四土司管辖者十之六七土司不识调剂夷人不知稼穑俗语雷鸣田遇雨则耕无雨则弃坐守其困岁岁相仍而流官又因循旧习惟知岁收额编条粮了事此外槩置不问所以地荒民穷而欲兵饷充足何可得也且各属土苖素性凶悍动辄杀掠而土官营长暴敛横徵豪占势夺钱粮侵蚀过半田地强霸殆尽甚至掳人妻女杀人放火亦视为常事今若概行参革改流未免羣相惊畏【臣】愚以为各土司内除现在小心供职夷民悦服者仍令照旧管理土地人民如果罪恶昭着者即行详请参究以土改流尚有冥顽不灵全凭汉奸拨置之辈饬令该管上司官不时严饬训诲改过若不能辄改者应请止照原领颁发号纸职衔准其承袭永不许干预地方事务查其旧有祖业酌拨房产若干务足养赡其家口一切所管村寨田土户口以及从前占夺私庄俱令备造清册转详督抚确核地方之远近大小或

题请添设州县或归并附近州县尽革土司之苛????禁严胥役之需索自必羣情踊跃欣为

圣世良民其占夺私庄或赁民耕种额纳官租或招民承买交价入官同各村寨田土户口造册

题报其荒芜田地劝其开垦照例陞科他如舍傍田畔以及荒山不可耕之处度量土宜教种树木将见野无旷土户有盖藏赋课日增兵饷渐足於

国计民生似有裨益是否可行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苗猓情形事务经鄂尔泰陈奏甚悉伊所料理断无过不及之虞

同日又

奏窃滇省远在天末产物无多一切服用之具无不取资外省全赖商贾流通务使近悦远来方获有济然商贾未能云集货物仍复昂贵者皆因滇黔一带山路崎岖舟楫不通来往搬运艰苦倍常且自贵州镇远府至滇计程仅二十七站而设立税课七所夫设一所即多一所之费沿途查点需索躭延以致商贩裹足查商贩所运货物一到镇远非运贵州即运云南并无别路可通以【臣】愚见若在黔省者则立镇远贵阳二税将安顺普安永宁三处归并贵阳其三处税课按数令商贩一总投纳给发税单执照齎验在滇省者则将平彝县之税归并云南其税课按照平彝县原数投纳仍取验贵阳所给税单照数抽收以杜漏税之弊云南贵阳二处税务俱在省城同城大员易於稽查虽有不肖胥役何能作弊如此则

国课仍无亏缺而商贩得免需索躭延之累两省商民均沾实惠矣因系两省之事【臣】未便具详督抚为此缮摺奏

闻恭请

皇上睿鉴施行谨

何云未便应具详督抚斟酌办理者

雍正四年十二月十一日云南布政使【臣】常德夀谨

奏窃【臣】前恭进

奏摺於雍正四年十一月十九日钦奉

朱批回滇遵即叩迎启读荷蒙

天语谆详训诲备至跪聆之下感深刻骨现今督【臣】鄂尔泰往贵州审理长寨狆苗一案尚未回滇俟回署後凡有一切地方事宜【臣】钦遵

圣谕事事与督臣斟酌办理以仰副

皇上怀柔边方抚绥汉夷至意再滇省各属缺少存仓

米谷【臣】前缮摺

奏明之後日事严催兹据各府州县详称俱经完补等语【臣】犹恐各属有买少报多之处现在委员盘量如有亏缺即行详请参追至调任顺宁府知府韩锺亏缺前云南府任内仓粮除催交银两照依市价买补外其余并未全完经【臣】清查亏数据实揭报督抚

题参为此奏

闻所有奉到

朱批一并恭缴谨

知道了尽心为之

尔为鄂尔泰属员得以亲炙其人乃尔之大幸当竭力效法之其才曷可企及其心可以勉能者鄂尔泰乃满汉内外大臣中第一人也

同日又

奏为恭谢

圣恩事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奉云贵总督仍管云南廵抚事【臣】杨名时牌开准吏部咨为

题明事雍正四年八月十八日奉

旨依议图理琛张楷俱着於现任内罚俸三个月布兰泰法海福敏常德夀石文焯鄂尔泰查弼纳裴度陈世倌俱从寛免其罚俸钦此抄出到部咨院转行到【臣】随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伏念【臣】至愚极陋荷蒙

皇上殊恩历任藩司未报涓埃兹於江西布政使任内有未完亏空五案督催不力部议罚俸廼蒙

皇上格外弘慈

特赐寛免欣

宠命之遥颁戴

天恩之罔极惟有小心勤慎益加砥砺仰报

皇恩於万一耳为此缮摺恭谢

圣恩谨

从来受恩易报恩难勉之

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六日云南布政使【臣】常德夀谨

奏窃乌蒙镇雄两土府久为边疆大害荷蒙

皇上将乌蒙土府禄万锺革职交与川陕云贵两督臣

委员会审督【臣】鄂尔泰闻

命之後昼夜筹画不遗余力仰荷

天威首恶就擒羣凶授首从此改土归流永杜後患但此时若不计出万全将来仍难善後兹因奉委大员曲寻镇总兵官刘起元永昌道贾扩基己抵永寜据称川省委副将张瑛与松茂道李世倬亦同到境据张瑛自称在京条

等语【臣】窃思分疆画界此两督臣之事何敢妄参末议但欲剖乌蒙之半以归滇省【臣】职任滇藩利害所关甚大又何敢不言【臣】看川员行事自始至今多不可解前部文到後督【臣】鄂尔泰随委总兵刘起元粮道张允随即赴东川期与川员约至威寜会审相候六十余日川省委员并无音信亦未将奉

旨革职部文行提土府後督【臣】鄂尔泰檄提候审而恶目杨阿台往川求救川陕督【臣】岳锺琪反给以备兵五千印牌并不移知滇省使得藉为护符整兵三千先攻鲁甸幸而督【臣】鄂尔泰防备周密得以无事及滇黔进兵土府脱逃禄万锺母子己投川境川员絶不通知镇雄土府勾通乌蒙拥兵聚衆拒敌官兵及势穷同奔陇庆侯母子亦投到川营复不移会迨至守备马似龙游撃张寉面会质问然後承认亦不拘带候审径送到成都更可异者参将王刚衔称

钦差黑白大人但系要犯俱送赴成都不许根问游撃龙有印等久经领兵驻劄筠连县任凭官军冒险前进夷贼拒敌既不前来接应并不只字相闻及

阿木固等沿途设伏拒敌官兵及败走逃赴川省乃给以外委守备并补褂縀疋银牌等项反令查勘乌蒙人马赀财器物至两土府积恶屡世今又听汉奸刘建隆等隂谋指使违

旨抗拘拥兵拒敌罪不容诛乃据刘起元等面晤张瑛等具道川陕督臣之意只审六案其余年深日久互相刦掳不必会审但令各有司报结即两土府已革职缴印不审亦可我们不过问问详宪具

题而已刘起元云既是会审凡属三省刦杀大案俱

一府原有上方下方之别上方是其衙署下方是其巢穴不独器用财贿屯聚下方凡属奸猾刦杀之徒皆聚於此今欲以盐津渡为界是本为剿除之谋仍留为养奸之地事不画一终难料理且不独一郡不可中分即乌鎭两府亦难以各属现在

事关重大不敢不留意谨将始末据实奏

闻谨

凡百照此据实奏闻甚是此虽朕己知己办之事闲览何妨或系未知未办之事遇有可采取处於事宁不大有禆益耶嗣後但有所见所闻悉当如是奏知

同日又

奏窃查镇沅土府自改土归流以来夷民悦服并无异议惟刀瀚所属土舍头目人等向来凶悍罔知法纪忽於雍正五年正月十七日聚衆数百人放火焚烧衙署将署府事威远同知刘洪度杀害刦课放囚并在抱母井地方抄掳不法各情由督【臣】鄂尔泰闻报之日即飞调官兵并移咨提【臣】郝玉麟等发兵剿捕随拨运附近仓米以济军食【臣】随详委师宗州知州章元佐前往署理镇沅府威远同知事务清查盐课招抚夷民竈户安业去後续据文武各官报称各镇协营官兵直抵镇沅府四路布置堵御严密仰仗

圣主天威各夷猓闻风尽皆逃匿深林密箐官兵遍加搜捕业将为首之刀如珍刀西明等及猓贼奸细并随声附和诸凶陆续拏获共一百余人搜获银四千二百余两其放去镇沅监禁威远之猓黑五名亦全行擒获又遣拨官兵土练前往威远剿捕猓黑务尽根株以靖边方所有惊窜夷民及逃避竈户尽行招集现今上紧趱办盐筋并称盐课确数因文卷册籍烧毁尚未查实俟彻底查明另报各等情前来并将拏获倡乱助恶之刀如珍等一百四十名俱巳解省现今【臣】同按察使江?细心严讯确情分别首从招解督臣覆审

题报正法安插所有夷猓肆横焚烧杀掳并官兵拏获各犯搜追银两数目及招集夷竈情形理合缮摺奏

闻谨

此事业经督抚提镇备悉奏过矣类斯该督抚必应题达案件无庸摺奏可省一番烦渎

朱批谕旨卷五十四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八 州郡四·沈约
  卷九·佚名
  第四二六谕光绪四年十二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九--三·佚名
  卷四十二·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纪昀
  列传卷第四十七 高丽史一百三十四·郑麟趾
  卷一百十·张守节
  吕颐浩传·脱脱
  卷九上·沈枢
  第四讲·孙中山
  卷一百六十二·雍正
  卷一·宋敏求
  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时代】·钱穆
  礼二九·徐松
  卷四十六·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四·袁枚

      余不信孔子删《诗》之说,而又不料茅鹿门之选八大家,至今奉为定例也。尝有句云:“诗亡原只存三百,文古何曾止八家?”   二   张古香太守之诗,余已摘入《诗话》矣。其子玉阶孝廉,诗笔清于乃翁。《花残》云:“花残一树

  • 卷五十·徐世昌

    孔传铎孔传铎,字振路,曲阜人。袭封衍圣公。有《申椒》、《盟鸥》诸集。泮水鲁侯到今日,不知几千年。宗社凡几易,城郭亦几迁。如何一曲水,独在城南偏。昔人采芹藻,今人来种莲。相彼莲与芹,同一水上鲜。披襟歌

  • 四集卷二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四古今体七十首【甲午八】阅射六韵阅射门前却自思髫龄曾此沐恩慈【忆十二岁时  皇祖御门引见每 命射於此若连中  慈容则大悦】我朝家法惟弓矢即位躬勤继创垂【即位後未尝废弓矢自壬

  • 卷八十九·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九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刘克庄後村集刘克庄字潜夫莆阳人後村其号学於真西山以廕入仕除潮倅迁建阳令移仙都尝咏落梅有东君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谗者笺其诗以示柄臣由此闲废十载因有病後访

  • 答张燕公翻着葛巾见呈之作·张说

    赵冬曦美酒值芳春,醒余气益真。 降欢时倒履,乘兴偶翻巾。 徐榻思方建,左车理自均。 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缨人。

  • 卷六·本纪第六·成祖二·张廷玉

        ◎成祖二   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及属国使。乙酉,享太庙。辛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复周王橚、齐王榑、代王桂、岷王楩旧封。以北平为北京。癸巳,何定侯孟善镇辽东。丁酉,宋晟为平羌将

  • 卷之三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光绪十六年。庚寅。三月。庚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己亥皆如之。外记注  ○谕内阁、李瀚章奏、拏获着名海盗。请将出力人员奖励一摺。广东滨海等处。盗匪设立堂名。肆行劫

  •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李延寿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长乐信都人。父亲冯朗原是秦、雍二州的刺史、西城郡公。母亲是乐浪郡王氏。冯氏出生于长安,诞生时,满屋有神光。冯朗因犯法而被杀,冯氏便入了宫,太武帝的左昭仪是冯氏的姑姑,她品德高尚,善于抚养和教育孩子

  • 卷一百五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一 朱批沈翼机奏摺 雍正二年九月十五日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沈翼机谨 奏为恭请 圣安事窃【臣】一介寒微叨沐 天恩命【臣】提督江西学政伏念【臣】才庸识浅膺斯重任 时深

  • 仪制一·徐松

    垂拱殿视朝天头原批:按此门「垂拱」及下之「文德」而外,尚有讲武、崇政、崇德、延和、景德、长春、崇元、紫宸等视朝,盖举其大者,如汉建章、唐大明耳。今仍其旧,不为区分。【宋会要】国朝之制,垂拱殿受朝,先宰臣升殿奏事,次枢

  • 卷八八·邱濬

    ▲宫阙之居 《易》: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壮固之意)。 司马光曰:“风雨,动物也。风雨动于上,栋宇建于下,《大壮》之象也。” 蔡渊曰:“栋,屋脊檩也;宇,椽也。栋

  • 本经训·刘安

    【原文】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侻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是以不择时日,不占卦兆,不谋所始,不议所终;安则止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五   雜應·王明

    或曰:「敢問斷穀人可以長生乎〔一〕?凡有幾法,何者最善與?」抱朴子答曰:「斷穀人止可息肴糧之費〔二〕,不能獨令人長生也。問諸曾斷穀積久者云,差少病痛,勝於食穀時。其服朮及餌黃精,又禹餘糧丸,日再服,三日〔三〕,令人多氣力,堪負

  •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二·佚名

    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合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忏悔品第四  尔时信相菩萨。即于其夜梦见金鼓其状姝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复于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众宝树下坐琉璃座。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见

  • 私呵昧经(一名菩萨道树)·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有誓心长者子名私呵昧。与五百弟子俱出王舍大国。欲到竹园中。未至遥见佛经行。身色光明无央数变。非世俗所可闻见。五百弟

  • 俱舍论疏 第二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卷沙门法宝撰分别界品第一之二论。复次至几无记。此下大文第二有一十九行颂。义门分别十八界也。正理论云。界中具显根.境.识故。诸门义类易可了知故。今且约十八界辨。由斯蕴.处义类已成此一行颂三

  • 第五品·佚名

    第一章 解脱论名解脱论。此处,观、道、果、观察之四种智名为解脱智。于此等中,观智以常相等解脱故,或其[常相等]依解脱性而解脱故,是为解脱智。道是正断解脱。果是寂静解脱。观察智是知解脱者为解脱智。于如是四种解脱智,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