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章 27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辜讲

孔子曾经说:“即使在最小的小镇上,总是有些像我这样认真负责、诚实坦率的人。只是他们没能像我一样去努力修身养性而已。”

猜你喜欢
  解蔽篇第二十一·荀况
  警戒第十二卷·朱熹
  卷一○○·邱濬
  卷六○·邱濬
  卷一百八·陈祥道
  朱子礼纂卷一·李光地
  春秋辨义卷四·卓尔康
  卷十四·孙瑴
  卷四十二·鄂尔泰
  卷二百二十二·秦蕙田
  第五十八卦:《兑卦》·佚名
  四 詹姆士论实验主义·胡适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佚名
  ●重雕清凉传序·张商英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十朋·唐圭璋

      十朋字龟龄,乐清人。生于政和三年(1112)。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第一,除著作郎,签判绍兴府,迁大宗正丞,请祠归。孝宗立,起知严州,累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乾道七年(1171)卒,年六十,谥文忠。有梅溪集。   二郎神   深深

  • 卷七·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七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参政张白斋先生琦 先生字君王少负异才年十二即能赋诗常手古人诗一卷其父见之投诸雪淖中先生徐徐取出暴日下夜读之家贫为诸生时出游吴楚间授

  • 燕都名伶传(近人)张次溪 撰·张次溪

    ●目录 《燕都名伶传》序 《燕都名伶传》序 燕都名伶传  程长庚  杨隆寿  刘赶三  谭鑫培  时小福  汪桂芬  孙菊仙  陈德霖  时慧宝  王长林  汪笑侬  程砚秋  荀慧生 ●《燕都名伶传》序 自史公《滑稽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六年冬十月己巳朔大理少卿杨揆言臣检准大理寺一司敕诸刑名疑虑及情法不称并奏裁事若重密仍许上殿望自今后遇本寺有重密公事许依前件条制乞上殿奏陈从之 右朝议大夫知明州王俣试尚书户部侍郎庚

  • 卷之四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石亨传·张廷玉

    石亨,渭南人。相貌奇特,四方脸膛,身材雄伟,美髯及膝。其堂侄石彪身材像他一样魁梧,须也过腹。他俩去酒家饮酒,有一相面者说道:“现在是太平之世,你们二人为什么会有封侯之相呢?”石亨承袭父职,为宽河卫指挥佥事。他善长骑射,能用

  • 王观传·张廷玉

    王观,字尚宾,祥符人。性情耿直,颇有见地,仪表英伟,善于谈论。由乡荐进入太学,被提升为苏州知府,王观为官公正、清廉,很有威信。有一黠吏钱英屡次陷害长官,王观施以杖刑而将其处死。事情上奏朝廷,太祖派遣行人携诏褒奖王观,并以御

  • 卷二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唐文宗尝曰朕观晋君臣以夷旷到倾覆当时卿大夫过邪中书侍郎李石对曰然古诗有之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畏不逢也昼短苦夜

  •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 (庚子、220)·司马光

    魏纪一 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 [1]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

  • 卷三十七·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三十七明 黄训 编兵部【职方上之上】于谦行状录【于冕】正统十四年夷酋额森入冦独石马营至秋势益猖獗上将亲率六师讨之公偕尚书邝埜上言圣朝备边最为

  • 国风·王风·佚名

    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

  • 孝经集传卷二·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三才章第七曽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经者天之常也义者地之制也天有常制地不敢变法之则明因之则

  • 卷五·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五 明 何楷 撰 殷武乙之世诗五篇 关雎太姒之德也太姒将归文王思得淑女爲媵故作此诗【胡安国云诸侯有三归嫡夫人行则以侄娣从三国来媵亦以侄娣从凡一娶九女所

  • 俱舍论记 第二十八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十八卷沙门释光述分别定品第八之一分别定品者。专注一缘名之为定。此品广明故名分别。所以次明定品者。贤圣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缘。缘望果疎故次明定也又解依定发智故次明定已说诸智至今次

  • 卷第二十(第三诵之七)·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第三诵之七)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众学法之余佛在舍卫国。尔时波斯匿王。立如是法。若佛在祇洹。我当日日往。时王闻佛在祇洹。即敕御者严驾。御者受教。严驾已办白言。大王。严驾已竟。王自知时。

  • 序·朱时恩

    佛祖纲目序余辑是书。窃有深愿。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曰发心正以求其自觉。曰应世正以满其初心。心之未形。杳杳冥冥。不见一物。无佛无祖无纲无目者。此性之纤尘不立

  • 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佚名

      终南山僧 慧观撰序南岳泰公著五赞十颂。当时称之以美谈。及乐浦香严尤长厥颂。斯则助道之端耳。自祖灯相嘱始迦叶终曹溪。凡三十三祖信衣后迨数人。先贤之所未赞者。愚且病焉。虽宝林祖述其事阅而可委。奈何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