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五十三

宋 徐天麟 撰

食货四

钱币

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黄金一斤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赢余以稽市物痛腾跃米石至万钱匹马至百金【食货志】高后二年行八铢钱【本纪应劭曰本秦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汉铸荚钱惠民患其轻重至此复行八铢钱】

六年行五分钱【本纪即谓荚钱】

文帝五年四月为钱益多而轻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本纪食货志】

武帝建元元年行三铢钱【本纪坏四铢造比也重如其文】

五年罢二铢钱行半两钱【本纪】

自孝文更造四铢钱至元狩四年四十余年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益盗铸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有司言曰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鋊【鋊铜屑也】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重如其文其明年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周郭其质令不得磨钱取鋊【食货志按本纪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今以食货志考之乃罢三铢非罢半两通鉴考异亦云纪误】元鼎二年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钱赤仄【应劭曰所谓子绀钱也如淳曰以赤铜为其郭】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其後二岁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於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同上】

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云【同上】

宣元成哀平五世亡所变改【同上】

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於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此以後乃莽即真後事不复录】

杂录

元帝时贡禹言古者不以金钱为币专意於农故一夫不耕必有受其饥者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钱一岁功十万人已上中农食七人是七十万人常受其饥也凿地数百丈销隂气之精地臧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繇此也自五铢钱起已来七十余年民坐盗铸钱被刑者衆富人积钱满室犹亡厌足民心动摇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椊屮杷土手足胼胝已奉谷租又出槀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之由犹贱卖以贾穷则起为盗贼何者末利深而惑於钱也是以奸邪不可禁其原皆起於钱也疾其末者絶其本宜罢采珠玉金银铸钱之官亡复以为币市井勿得贩卖除其租铢之律租税禄赐皆以布帛及谷使百姓壹归於农复古道便议者以为交易待钱布帛不可尺寸分裂禹议亦寝【贡禹传及食货志】

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师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丹老人忘其前语後从公卿议【师丹传】

钱禁

孝文五年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贾谊谏曰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鈆铁为它巧者其罪黥然铸钱之情非殽杂为巧者不可得赢而殽之甚微为利甚厚夫事有召祸而法有起奸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埶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埶不止乃者民人抵罪多者一县百数及吏之所疑榜笞奔走者甚衆夫设法以诱民使入?阱孰积於此曩禁铸钱死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为法若此上何赖焉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苟非其术何乡而可哉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善人怵而为奸邪愿民?而之刑戮刑戮将甚不详奈何而忽国知患此吏议必曰禁之禁之不得其术其伤必大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故铜布於天下其为祸博矣今博祸可除而七福可致也何谓七福上收铜勿令布则民不铸钱黥罪不积一矣伪钱不蕃民不相疑二矣采铜铸作者及於耕田三矣铜毕归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术歛之重则?术散之货物必平四矣?作兵器?假贵臣多少有制用别贵贱五矣?临万货?调盈虚?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六矣制吾弃财?与匈奴逐争其民则敌必怀七矣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今久退七福而行博祸臣诚伤之上不听是时吴?诸侯即山铸钱富埓天子後卒叛逆邓通大夫也?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钱布天下【食货志下】

文帝除盗铸钱令贾山上书谏以为变先帝法非是章下诘责对以为钱者亡无器也而可以易富贵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也其後复禁铸钱【贾山传】

景帝立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本传】

中六年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本纪】

武帝元狩中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民之犯者不可胜数【食货志】

自造白金五铢钱後五岁而赦吏民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自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同上】其後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毋得行而民之盗铸钱者益少其费不能相当惟真工大奸乃盗为之【食货志】

白金皮币

武帝元狩中县官大空而富商贾或滞财役贫转毂百数冶铸鬻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造钱币以澹用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缋为皮币【按本纪元狩四年造白金及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後得行又造银锡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曰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白撰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椭之其文龟直三百其後官铸赤仄白金稍贱民弗宝用县官以令禁之无益岁余终废不行【食货志】

元鼎二年罢白金【武纪】

 

西汉会要卷五十三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六·焦竑
  本语卷六·高拱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稽古録卷十一·司马光
  第三六三验充名单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初三日一二二○三--三○·佚名
  卷二十七·宇文懋昭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七·阿桂
  卷十五 上 王子侯表 第三上·班固
  王昕传·李百药
  吴宽传·张廷玉
  王端毅奏议巻十四·王恕
  虞顺德·周诒春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李文蔚

    (燕仁上,云)自家燕顺便是。自与燕青分别后,到于梁山泊上,投见宋江哥哥,就收留了我做个头领。听知的俺哥哥燕和,落在那妇人彀中,连兄弟燕青也着绊了。我问宋江哥哥,告了一个月假限,背着一包袱金珠宝贝,救两个兄弟走一遭去来。(

  • 卷九十七·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十七目録禽类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宋苏轼】鸳鸯扇头【元元好问】双鸳图【元虞集】题宋徽宗双鸳图【明汪广洋】为人题鸳鸯【明陈?】题马

  • 卷二·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二平湖沈季友编宋吕进士谔谔嘉兴人天禧初登进士第后天圣景祐间二弟曰询曰评相继登进士皆有名于时嘉兴登进士者自其兄弟三人始盛题阎立本北齐校书图由余入秦毁诗书意在兵强黔首愚极煨烬防无余

  • 崔国辅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国辅(生卒年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开元进士,官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部。天宝间贬为晋陵(今江苏常州)司马。以五言绝句著称。其诗多拟南朝乐府民歌,写宫闺、田园儿女之情,含思婉转,风格清新活泼。原有集,已失传。《

  • 载记第十 慕容俊·房玄龄

    慕容俊,字宣英,皝之第二子也。初,廆常言:“吾积福累仁,子孙当有中原。”既而生俊,廆曰:“此儿骨相不恆,吾家得之矣。”及长,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魁伟,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皝为燕王,拜俊假节、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燕王世子

  • 卷四百八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庚戌,校書郎王伯虎權知饒州,正字鄧忠臣權通判瀛州。諫官韓川言二人不堪館職之選故也。(此據劉安世彈歐陽斐第七章。)   復廣惠倉。先是,著作郎兼侍講范祖禹言:「祖宗以來

  • 自序·蔡东藩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

  • 路史卷十四·罗泌

    后纪五疏仡纪黄帝纪上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轩之字曰玄律。小典氏之子,黄精之君也。母吴枢,曰符葆。秘电绕斗轩而震,二十有四月而生帝子寿丘,故名曰轩。生而紫炁充房,身逾九尺,函挺朶,修髯花瘤,河目隆颡,曰角龙顔。生而神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二年九月壬寅朔礼部进明年 大报等祀册○真人张彦頨奏抚州府民伪造文箓惑众取财臣牒府禁止而知府曾汝檀略不施行且加毁辱 上乃夺汝檀捧仍诏巡按御史禁伪造文箓者○鲁府护卫百户方世臣尝有事被逮怨兖州府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七 佞幸传二·纪昀

    佞幸传 【二】○宋弭德超 侯莫陈利用 赵赞【郑昌嗣】王黼朱勔王继先曾觌【龙大渊】张说 王抃姜特立【谯熙载】弭德超侯莫陈利用赵赞 【郑昌嗣】王黼朱勔王继先曾觌 【龙大渊】张说王抃姜特立 【谯熙载】△弭德超弭

  • 一三六五 两淮盐政全德奏覆遵办文宗文汇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三六五 两淮盐政全德奏覆遵办文宗文汇阁书籍情形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奴才全德跪奏,为奉旨交办文宗、文汇二阁书籍,恭折覆奏事。奴才接奉军机大臣传谕内开,乾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奉上谕:前因江浙两省为人文之

  • 一一○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河防述言》中黄河全图另绘呈览片·佚名

    一一○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河防述言》中黄河全图另绘呈览片乾隆五十年六月三十日遵旨将张霭生所著《河防述言》内黄河全图展宽,另绘一分,恭呈御览。并将原书一并进呈。谨奏。【真按:前文作蔼,张蔼生!下文则多作霭.】(军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潘武惠公美传实録潘美大名人父璘以膂力应募隶兵籍迁军小校戍常山以病免归郷里美少有大志隶府中典谒时汉政荒乱美私语里人王宻曰汉氏歴数将终凶臣肆虐有三灵改卜之兆大丈夫当扵此时立功名取富贵岂宜碌碌然

  • 卷二十六·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六诸蕃记奚国太祖初兴击奚灭之复立奚王而使契丹监其兵後为中京详见前志古肃慎国古肃慎城大五里在渤海北三十里遗堞尚在室韦国字或为失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路出和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三·佚名

    宋 滕珙 撰性类论儒释言性不同之义答徐子融此段谓释氏以虚空寂灭为性故不识性释氏以虚空寂灭为宗故以识神为生死根本若吾儒之论则识神乃是心之妙用如何无得但以此言性则无相交涉耳又谓枯槁之物只是气质之性而无本然

  • 周作人文集·周作人

    周作人文集,分民俗风物,生活情趣,文学评论,追怀故人四部分。

  • 襄毅文集·韩雍

    十五卷。明韩雍撰。韩雍,字永熙,江苏吴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除御史,擢广东副使,进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成化十一年(1475),以贪欲纵酒被劾落职。正德间,谥襄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其诗作诗味不浓,无甚佳作。

  • 九转灵砂大丹·佚名

    九转灵砂大丹,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制九转灵砂大丹之法。先作准备:将水银、硫黄炒研成青金头末,造炉铸鼎,升砂煮砂,用花银作银珠子。准备完毕开始炼九转丹。第一转先以银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