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簫記    明湯顯祖撰。內中情節。言霍小玉觀燈至華淸宮。拾得紫玉簫。故以爲名。與紫釵同演李益、霍小玉事。而關目迥別。紫釵全據霍小玉傳。此則略引正面。點綴生情。插入唐時人物。不拘年代先後。隨機布置 
- 【南仙吕宫羽调】仙吕宫引子卜算子病染身着地【韵】气咽魂离体【韵】拆散鸳鸯两处飞【韵】多少衔寃意【韵 拜月亭】【体字少字上声两处二字上去声相连俱妙病字气字拆字可用平声多字可用仄声首句用仄仄仄平平不押韵亦 
- 我爱这百合花,她的香气薰的使人醉了,爱她那酽酒似的滋味,我爱这蔷薇花,我愿两手捧住了她,我便埋头在她中间,便在这里睡了。让我就此死罢。十月二十六日,仿某调,学作情诗,在北京中一区。 
-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父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淹少孤贫,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爲人,不事章句之学,留情于文章。早爲高平檀超所知,常升以上席,甚加礼焉。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 
- 万历七年九月甲辰朔升江西右参议王希元为福建提学副使○河东巡盐御史冯寰上言苦池滩为盐洩水要区原非可耕之地自正德二年淤平后因奸民争种不均投献晋府每年收租不过二百金查复运司则关系国课二十万乞严谕该府不得听奸 
- 【起中和五年正月至蜀武成元年】(宋)勾延庆 撰正月地动一月十余度以七曜占之多兵饥馑 三月改光启元年 夏四月维州山崩石坠飞尘满空五月除授顾彦朗东川节度使二年东川遣郑君雄率众侵畧至徳阳县杀破斩郑君雄又常厚自峡 
- 皇帝圣旨里,秘书监准监丞王道奉议关:切惟古者外之郡邑,各有志乘,内之府寺,亦藏箴规,所以纪其事之本末,官之去留,以相期于不朽而垂无穷也。近年各衙门沿革有志□名有碑,亦犹此意。切照本监 【□□□】  【秘】  【[一] 秘,原空 
- 谳语 ◆谳语 一件骗拐卖良等事 一件占逐灭祀事 一件掘冢毁坊等事 一件佃卖主田等事 一件异姓乱宗等事 一件棍劣串吞事 一件势占民业事 一件律谋律占等事 一件佃占主业等事 一件背父灭据等事 一件掘冢占葬事 
- 目录河防【十三】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七河防乾隆四十三年五月初七日河道总督萨载奏言窃臣于本月十七日奏覆黄水并未入运及髙家马头现在情形一折兹于二十五日奉到硃批已有防了钦此折内黄河改从陶荘绕北下注句上奉硃批 
- 李鸣和 字竹书。年三十岁。生于江苏东台县。本籍住址。江苏东台县茶城巷口李寓。已婚。女一。兄鸣谦。审计院协审官。初学于上海中西书院。毕业于南洋公学。任湖州致用公学。及南京商业学校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 
- 大夫曰:“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惮于不意,列断贲、育者,介七尺之利也。使专诸空拳,不免于为禽;要离无水,不能遂其功。世言强楚劲郑,有犀兕之甲,棠溪之铤也。内据金城,外任利兵,是以威行诸夏,强服敌国。 
-   孟子言圣人之同,使“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而不为”;孔子言:“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则必有所试”;不但行不义、杀不辜,虽毁誉亦不可苟,此皆圣人之心。  凡事云有鬼神知之,此意最好。鬼神之为 
-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 
- 於是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所说者颇为随顺为应法不。佛言:如是如是,拘翼。汝所说问者为顺事形无有谬误。释提桓因言:世尊,尊者须菩提所说甚可奇异。所说不离空无相无愿。不离三十七品亦不离於道。佛告释提桓因言:拘翼。长老 
-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宋 瞎堂远禅师传	慧远。号瞎堂。眉山金流镇彭氏子。年十三。隶药师院为僧。听习经论。弃而依灵岩。徽公。微有省发。会圆悟领昭觉。师即之闻。举庞居士问马祖 
- 十六卷。唐王勃撰。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自幼聪颖好学,六岁能作文,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注》,撰《汉书注指瑕》十卷。乾封元年 (666),授官散郎。被沛王招为王府修撰,曾撰 《平台钞略》十篇。因戏作 《檄 
- 十五卷。清朱鹤龄撰。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清初经学家。明诸生。明亡入清,专于笺疏之学,与顾炎武为友。承宋儒之学,并有所发挥。撰有《毛诗通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读左日钞》、《春秋 
- 四卷。撰著人姓名不详。该书原名《平定海寇方略》,系未刻稿本,民国初年在整理内阁大库档案时发现的。傅孟真因厌恶《平定海寇方略》之名,而改为现名 (但在现名下,仍记有原名)的。本书所记的内容,正如朱希祖在《记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