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章 清中叶的内乱

清朝的中衰,是起于乾隆时代的,这个读第四章所述,已可见其大概了。清朝是以异族入主中原的,汉人的民族性,虽然一时被抑压下去,然而实未尝不潜伏着;得着机会,自然就要起来反抗。如此,就酿成了嘉、道、咸、同四朝的内乱。

清中叶的内乱,是起于一七九五年的。这一年,正是高宗传位于仁宗的一年。其初先借苗乱做一个引子。汉族的开拓西南,从大体上说,自然于文化的广播有功;便苗族,也是受其好处的。然而就一时一地而论,该地方原有的民族,总不免受些压迫,前章所述湖南永顺、乾州一带,当初开辟的时候,土民畏吏如官,畏官如神。官吏处此情势之下,自不免于贪求。而汉人移居其地的又日多,苗民的土地,多为所占。这一年,遂以“逐客民,复旧业”为名,群起叛乱。调本省和四川、云南、两广好几省的兵力,才算勉强打平。然而事未大定,而教匪已起于湖北了。

白莲教,向来大家都说它是邪教。从它的表面看来,自然是在所不免。但是这种宗教,是起于元代的。当元末,教徒刘福通,曾经努力于光复事业。注705而当清代,此教的势力,也特别盛,在清代,起兵图恢复的,都自托于明裔;注706而嘉庆初年的所谓川、楚教匪,其教中首领王发生,亦是诈称明裔的。便可知其与民族主义,不无关系。不过人民的程度不一,而在异族监制之下,光复的运动也极难,不能不利用迷信的心理,以资结合,到后来,遂不免有忘其本来的宗旨的罢了。然而其初意,则蛛丝马迹,似乎是不可尽诬的。

所谓白莲教,是于一七七五年被发觉的。教首刘松,遣戍甘肃。然其徒仍秘密传播。至一七九三年,而又被发觉。其首领刘之协逃去。于是河南、湖北、安徽三省大索,骚扰不堪,反给教徒以一个机会。至一七九六年,刘之协等遂在湖北起事。同时,冷天禄、徐天德、王三槐亦起于川东。自此忽分忽合,纵横于川东北、汉中、襄郧之境。官军四面围剿,迄无寸效。你道为什么?原来高宗此时,虽然传位,依旧掌握大权。如此,和珅自然也依旧重用。和珅是贪黩无厌的,带兵的人,都不得不克扣军饷,去贿赂他。——当时得一个军营差使,无论怎样赤贫的人,回来之后,没有不买田、买地,成为富翁的。——所以军纪极坏。而清朝当这时候,兵力本已不足用。官兵每战,辄以乡勇居前,胜则攘夺其功,败亦抚恤不及。匪徒亦学了他,每战,辄以被掳的难民居前,胜则乐得再进,败亦不甚受伤。加以匪势飘忽,官兵常为所败。再加以匪和官兵,都要杀掠,人民无家可归的,都不得不从匪。如此,自然剿办连年,毫无寸效了。直到一七九九年,高宗死了,和珅伏诛,仁宗乃下哀痛之诏;惩办首祸官吏;优恤乡勇;严核军需;许匪徒投诚;又行坚壁清野之法;一面任能战之将,往来追逐。至一八〇二年,大股总算肃清。明年,余匪出没山林的,也算平定。而遣散乡勇,无家可归的,又流而为盗。又一年余,然后平定。这一次乱事,前后九年,虽然勉强打平,然而清廷之政治力量,就很情见势绌了。

然而同时东南还有所谓艇盗。艇盗亦是起于乾隆末年的。当新阮得国之后,因财政困难,乃招徕沿海亡命,给以器械,命其入海劫掠商船。广东沿海,就颇受其害。后来土盗亦和他勾通。一发深入闽浙。土盗倚夷艇为声势,夷艇借土盗为耳目。夷艇既高大多炮,土盗又消息灵通。政府以教匪为急,又无暇顾及沿海。于是其患益深。一八〇二年,安南旧阮复国。注707禁绝海盗,夷艇失势,都并于闽盗蔡牵。后为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打败。又与粤盗朱(fén)相合。清朝用长庚总统闽浙水师,而前后督臣,都和他不合,遇事掣肘。一八〇七年,长庚战死南澳洋面,朝廷继任其部将邱良功、王得禄。至一八一〇年,才算把艇盗打平。

川、楚教匪定后,不满十年,北方又有天理教匪之乱。天理教,本名八卦教。——后来的义和团,也是出于八卦教的。此时的天理教,是反清的,而后来的义和团,至于以扶清灭洋为口实,民族意识的易于消亡,真可以使人警惕了。当时天理教的首领,是大兴林清,和滑县李文成。他们吸收徒众的力量极大。教徒布满于直隶、河南、山东、山西。便是清朝的内监,也有愿意做内应的。他们谋以一八一三年起事。乘清仁宗秋狝(xiǎn)木兰时,袭据京城。未及期而事泄。李文成被捕下狱。林清仍进行其预定计划。以内监为乡导,和内应,攻击京城。攻入东西华门的有百余人。文成亦被教徒劫出,攻占县城,杀掉知县。长垣、东明、曹县、定陶、金乡,都起而响应。虽然其事终于无成,亦足使清朝大吃一惊了。

天理教匪乱后八年,便是一八二〇年,仁宗死了,宣宗即位。这一年,回疆又有张格尔之变。天山南路的回民,信教最笃。清廷虽征服回部,本来不能使他们心服的。但是清朝知道他们风气强悍,事定之后,亦颇加意抚绥。回民丧乱之余,骤获休息,所以亦颇相安。日久意怠,渐用侍卫和在外驻防的满员,去当办事领队等大臣。都黩货无厌,还要广渔回女。由是民心愤怨。这一年,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就借兵浩罕,入陷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等城。清廷命杨遇春带着陕甘的兵,前往剿办,把张格尔打败。张格尔走出边。杨遇春又诱其入犯,把他擒杀。于是清廷命浩罕执献张格尔家属。这张格尔是回教教徒,认为教主后裔的,这如何办得到?于是清廷绝其贸易。浩罕就又把兵借给张格尔的哥哥玉普尔,使其入寇。交涉(jiāogé),直到一八三一年,才定议:清朝仍许浩罕通商,而浩罕允代中国监视和卓木的家族,这交涉才算了结。清朝在这时候,对外的威严,就也有些维持不住了。

【注释】

注705 见第三编第四十章。

注706 一七二九年,清世宗曾因曾静事降旨说:“从前康熙年间,各处奸徒窃发,动辄以朱三太子为名,如一念和尚、朱一贵者,指不胜屈。近日尚有山东人张玉,假称朱姓,托于明之后裔。……从来异姓先后继统,前朝之宗姓,臣服于后代者甚多;否则隐匿姓名,伏处草野;从未有如本朝奸民,假称朱姓,摇惑人心,若此之众者。”可见在清代,抱民族主义的人很多;即迹涉迷信之徒,实系别有深心的,亦自不乏;不过既经失败,其真相就无传于后罢了。

注707 见第十四章。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 列传一百九十五·赵尔巽
  卷九十五 晉紀十七·司马光
  卷二百三十七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卷一百七 天聖七年(己巳,1029)·李焘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三十一·乾隆
  卷之三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七百四十九·佚名
  序·恽毓鼎
  殿阁词林记卷十六·廖道南
  一二四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阅看纪昀奏毁各书并缮清单进呈片(附清单一)·佚名
  卷五十三·班固
  九〇 大逆事件·周作人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六·王世贞
  卷六十四·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六·彭定求

        卷66_1 【古剑篇(一作宝剑篇)】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   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

  • ◆文□□质(学古集)·顾嗣立

    质字学古, 【一作固。】 甬东人,隐居吴之娄江。学行卓然,词章奇放,好为长吉体。酒酣长歌,声若金石,尝与杨铁崖夜行,有挑梅花灯者,铁崖命赋一诗,立就,为铁崖所称。年九十六卒。《昆山志》载:学古与邑中耆儒卢观、赵天佑、卫馆、盛

  • 吴渊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渊(1190-1257)字道夫,号退庵,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一说德清(今属浙江)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起拜参知政事。有《退庵集》

  • 无弦琴谱·仇远

    宋·仇远·摸鱼儿二首爱青山、去红尘远,清清谁似巢许。白云窗冷灯花小,夜静对床听雨。愁不语。念锦屋瑶筝,却伴闲云住。莲心尚苦。谩自折兰苕,答书蕉叶,都是断肠句。○鸥沙外,还笑失群鸳鹭。凄凉烟水深处。碧笺

  • ●卷第二十六·胡三省

    【汉纪十八】起上章涒滩,尽玄黓阉茂,凡三年。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前六一年)〔以神爵降集纪元。〕①春,正月,上始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上颇修武帝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士言增置神祠;〔时以方士言,为随侯

  •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十二月。癸亥。谕内阁。镶红旗满洲奏。和硕额驸品级人员。应归何处当差。请旨遵行一摺。寿臧和硕公主承继子和硕额驸品级文熙。着于明年开印后。交侍卫处带领引见。现月  ○又谕、本日礼部奏。明

  • 第四三二票光绪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一二二二一--七·佚名

    新竹县正堂徐,票仰三头役购线拿解匪首林盛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特饬购拿解究事。本年十月十七日,准彰化县正堂朱移开:「敝县访闻:匪徒林盛聚党结会滋事,当经禀蒙臬道宪委员,会同查办。该犯林

  • 卷三十四·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四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一 魏臣 张辽 乐进 于禁 张合 徐晃 朱灵李典 张辽字文远鴈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後以避怨变姓少

  • 六二一 军机大臣奏将李侍尧等缴到《九十九筹》原封呈进销毁片·佚名

    六二一 军机大臣奏将李侍尧等缴到《九十九筹》原封呈进销毁片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初七日据李侍尧等奏缴《九十九筹》解京销毁一折,奉朱批:览。钦此。谨将缴到《九十九筹》一部,计四本,原封呈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八七 学日本语续·周作人

    我学日本语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一直总没有好好的学习,原因自然一半是因为懒惰,一半也有别的原因,我始终同鲁迅在一处居住,有什么对外的需要,都由他去办了,简直用不着我来说话。所以开头这几年,我只要学得会看书看报,也就够了,而

  • 耶律挞烈传·脱脱

    耶律挞烈,字涅鲁衮,六院部郎君袅古直之后。朴实稳重,足智多谋,有担负重任之才。四十岁还未出来做官。会同年间,任边部令稳。应历初年,升任南院大王,平均赋税徭役,劝导百姓耕织,部人得到化育,户口大量增殖。时逢周人侵犯汉国,由挞

  • 完颜宗尹传·脱脱

    宗尹,原名阿里罕。他因为是皇室宗亲的子弟而充当护卫,改做牌印祗候,又被授与世袭谋克,任右卫将军。曾历任顺天、归德、彰化、唐古部族、横海军的节度使。正隆年间(1156~1161),他南下征战,受领神略军都总管之职,作为前锋渡过淮

  • 尽心下·孟子

    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全篇原文共38章,本书选15章。春秋无义战【原文】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①不相征也。

  • 卷十一·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十一   宋 郑伯谦 撰防计上【论司防以上七官】或问周制天下之财皆受令于太宰而总于太府其玉府则专掌王之器物以共王之服食好赐其内府则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其外府

  • 卷第一百一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四三业。谓身语意业。复有三业。谓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

  • 丘文庄公集·邱濬

    诗文集,十卷,明邱濬撰。丘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其实不下于他的诗篇。其散文取材广泛,反映现实,文笔恣肆疏隽,议论深闳,颇受后世文士推崇。

  •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祇园,阿难有病,佛诣彼说咒救之。

  •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佚名

    15卷,清行泽说,宏怤等编(依驹本印)。卷之一,菩提上堂。卷之二,老祖上堂。卷之三,神鼎上堂。卷之四,普说二。卷之五,小参。卷之六,小参。卷之七,机缘。卷之八,机缘法语附。卷之九,拈颂。卷之十,书问。卷之十一,偈净土咏附。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