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在戊戌年的变法运动之中,外国人颇偏袒光绪帝及维新派,反对西太后及顽固党。因此一个内政的问题就发生国际关系了。后康有为、梁启超,逃难海外,又得着外国人的保护。他们在逃难之中发起保皇会,鼓动外国人和华侨拥护光绪。这样,西太后和顽固党就恨起洋人来了。西太后要废光绪,立端王载漪的儿子溥俊作皇帝。刚毅、崇绮、徐桐、启秀诸顽固分子想在新王之下操权,于是怂恿废立。但各国驻京公使表示不满意,他们的仇外的心理更进了一层。

顽固党仅靠废立问题还不能号召天下,他们领导的运动所以能扩大,这是因为他们也是爱国分子。自鸦片战争到庚子年,这六十年中所受的压迫,所堆积的愤慨,他们觉得中国应该火速抗战,不然国家就要亡了。我们不要以为顽固分子不爱国,从鸦片战争起,他们是一贯的反对屈服,坚强的主张抗战。在戊戌年,西太后复政以后,她硬不割让三门湾给意大利。她令浙江守土的官吏准备抗战。后意大利居然放弃了他的要求,顽固党更加觉得强硬对付洋人是对的。

外人在中国不但通商占地,还传教。这一层尤其招顽固分子的愤恨。他们觉得孔孟的遗教是圣教,洋人的宗教是异端,是邪教,中国最无知的愚民,都知道孝敬父母,尊顺君师,洋人是无父无君的。几千年来,都是外夷学中国,没有中国学外夷的道理。这种看法在当时是很普遍的。譬如大学士徐桐是大理学家倭仁的门弟子,自己也是个有名的理学家,在当时的人物中,算是一个正派君子。他和他的同志是要保御中国文化而与外人战。他们觉得铲草要除根,排斥异端非尽驱逐洋人不可。

但是中国与日本战尚且打败了,怎能一时与全世界开战呢?顽固分子以为可以靠民众。利用民众或"民心"或"民气"去对外,是林则徐、徐广缙、叶名琛一直到西太后、载漪、刚毅、徐桐传统的法宝。凡是主张剿夷的莫不觉得四万万同胞是有胜无败的。甲午以后,山东正有民间的义和团出现。顽固分子觉得这个义和团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武力。

义和团(又名义和拳)最初是大刀会,其本质与中国流行民间的各种会匪并无区别。这时的大刀会专以洋人,尤其是传教士为对象,民众对洋人也有多年的积愤。外国传教士免不了偏袒教徒,而教徒有的时候免不了仗洋人的势力欺侮平民。民间许多带宗教性质的庙会敬神,信基督教的人不愿意合作。这也引起教徒与非教徒的冲突。民间尚有种种谣言,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药丹,又一说教士窈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丸。民间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恶都归到洋人身上。洋人,附洋人的中国人,以及与洋人有关的事业如教堂、铁路、电线等、皆在被打倒之列。义和团的人自信有鬼神保佑,洋人的枪炮打不死他们。山东巡抚李秉衡及毓贤前后鼓励他们,因此他们就以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山东扰乱起来。

己亥年(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袁世凯作山东巡抚,他就不客气把义和团当作乱民,派兵痛剿。团民在山东站不住,于己亥冬庚子春逃入河北。河北省当局反表示欢迎,所以义和团就在河北得势了。毓贤向载漪、刚毅等大替义和团宣传,说他们如何勇敢,可靠。载漪和刚毅介绍义和团给西太后,于是义和团在北京得势了。西太后及想实行废立的亲贵,顽固的士大夫及顽固爱国志士都与义和团打成一片,精诚团结去灭洋,以为灭了洋人他们各派的公私目的都能达到。庚子年拳匪之乱是我国顽固势力的总动员。

经过四次的御前会议,西太后乃于五月二十五日向各国同时宣战。到七月二十日,董福祥的军队连同几万拳匪,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仅杀了一个德国公使,连东交民巷的公使馆都攻不破。同时八国联军由大沽口进攻,占天津,慢慢的逼近北平。于是西太后同光绪帝逃到西安。李鸿章又出来收拾时局。

拳匪之乱的结束是《辛丑条约》,除惩办祸首及道歉外,《辛丑条约》有三个严重的条款。第一,赔款四万万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在未还清以前,按每年四厘加利,总计实九万万八千余万两。俄国的部分最多,(那时中俄尚是联盟国)占百分之二十九,德国次之,占百分之二十,法国占百分之十六弱,英国占百分之十一强,日本与美国各占百分之七强。第二,各国得自北京到山海关沿铁路线驻兵。近来日本增兵平津,就藉口《辛丑条约》。第三,划定并扩大北京的使馆区,且由各国留兵北京以保御使馆。

这种条款,够严重了。但我们所受的损失最大的还不是《辛丑条约》的各款。此外还有东三省的问题。庚子年,俄国趁拳乱派兵占领全东北三省。《辛丑条约》订了以后,俄国不肯退出,反向我要求各种特殊权利。假使中国接受了俄国的要求,东北三省在那个时候就要名存实亡了。张之洞、袁世凯竭力反对接受俄国的条款,日本、英国、美国从旁赞助他们。李鸿章主张接受俄国的要求,但是幸而他在辛丑的冬天死了,不然东北三省就要在他手里送给俄国了。日本、英国看见形势不好,于壬寅(光绪二十八年)年初,缔结同盟条约来对付俄国。美国虽未加入,但表示好感。中国当时的舆论亦赞助同盟。京师大学堂(以后的北京大学)的教授上书政府,建议中国加入同盟,变为中日英三国的集团来对付俄国。俄国看见国际情形不利于他,乃与中国订约,分三期撤退俄国在东三省的军队。条约虽签字了,俄国以后又中途变计。日本乃出来与俄国交涉。光绪三十年(一千九百零四年)两国交涉失败,就在我们的国土上打起仗来了。

那一次的日俄战争,倘若是俄国全胜了,不但我们的东三省,连高丽都要变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倘若日本彻底的打胜了俄国,那高丽和东北就要变成日本的范围,中国左右是得不了便宜的。幸而事实上日本只局部的打胜了,结果两国讲和的条约仍承认中国在东北的主权,不过划北满为俄国铁路及其他经济事业的范围,南满包括大连、旅顺在内,为日本的范围。这样,日俄形成对峙之势,中国得收些渔人之利。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一 文二王明七王·萧子显
  卷三十五·志第五·兵卫志中·脱脱
  卷一百四 志七十九·赵尔巽
  读礼通考卷三十二·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八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卷下·陶谷
  卷八十九·班固
  ·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札示·丁曰健
  读例存疑卷十八·薛允升
  张赫传·张廷玉
  提要·佚名
  (四)互选资政院议员详细规则·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一一·魏庆之

      诗 病   诗病有八沈约   一曰平头 第一、第二字不得与第六、第七字同声。如“今日良宴会,欢乐莫具陈。”“今”、“欢”皆平声。   二曰上尾 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

  • 第四十九回 向门生权词搪涂·陈端生

    第十三卷/第四十九回向门生权词搪涂诗曰:奇才迥出绮罗乡,放得韦中考试郎。榜上三元名姓重,朝中一品股肱良。雷霆威望时同仰,冰雪聪明智独长。却使门墙桃李客,几回疑凤与疑凰。仲冬节候已交寒,犹是风和日暖天。当户青山多

  •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闻一多

    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忽然间书桌是怨声腾沸:墨盒呻吟道“我渴得要死!”字典喊雨水渍湿了他的背;信笺忙叫道弯痛了他的腰;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毛笔讲火柴烧秃了他的须,铅笔抱怨牙刷压了他的腿;香炉咕喽着“这些野蛮的书

  • 卷一 古體詩·王士祯

    【對酒】對酒歌慨慷,自我屬有生。共得睹太平,皇帝陛下惟樂康。宮府治,丞相無私人。諸諫官彈射奸慝,咸有直聲。自中丞刺史良二千石,各各有廉名。日南交趾皆我郡縣,蠻夷君長以時稽首殿庭。屬國具為令,文笥生翠來王京。幸太學,三

  • 卷十·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十道慈道慈,俗姓额田,日本漆下郡人。少小出家,聪敏好学。长安元年入唐留学,学业颖秀,妙通三藏,曾入宫讲经。开元六年归日本,拜僧纲律师。晚年受命造成大安寺。诗一首。 【(《全唐诗》无道慈诗)】在唐奉本国皇太

  • 性情集巻二·周巽

    (元)周巽 撰○拟古乐府节士吟修竹生中林长松在幽壑严冬霜霰零枝叶不黄落夷齐归西山饿死无愧颜鲁连蹈东海一去竟不还苏武持汉节饥来啮寒雪遂使李陵惭去住难为别古人重义不顾身声名烈烈垂千春采薇啮雪辞金者寥寥千载空无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卷之四百七十四万历三十八年八月癸酉朔○乙亥朝鲜国王李珲遣陪臣工曹参判黄是等贡马及方物庆贺 皇太子千秋令节赐宴赏金织衣彩叚有差○礼科右给事中周永春因 圣寿引古麦丘邑人之祝请俞讲学行枚卜补大

  • 卷之七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 汉臣 董卓【李傕 郭泛 杨奉 韩暹樊稠 张济 李乐 胡才】 韩遂【马腾 成公英阔行】张杨【董承】 吕布【张邈 邈弟超

  • 畏答儿、博罗欢传·宋濂

    畏答儿,忙兀人,剌真八都儿之六世孙。畏答儿原与兄畏翼同为太祖效力,后畏翼离开太祖,率其所部投于大畴麾下。畏答儿力劝亦不能阻止,便自己去向太祖发誓,表示其忠诚不二之心。太祖见其诚意,更其名为“薛禅”,约为“按达”。蒙语

  • 陈于陛传·张廷玉

    陈于陛,字元忠,大学士陈以勤的儿子。隆庆二年(1568)的进士。选任庶吉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参与编修世宗、穆宗两朝的实录,担当日讲官。调任侍讲学士,晋升为詹事,负责翰林院。奏请皇帝早日建立东宫。万历十九年(1591),任命

  • 卷六十·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六十漕运各官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十漕运各官国朝官制总督漕运一人【正二品兼尚书衔从一品】掌督理漕挽以足国储凡收粮起

  • 卷三十七【起襄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七【起襄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经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卫甯喜弑其君剽【音义】【剽匹妙反】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注衎虽未居位

  • 第十四章 防闲子弟·佚名

    (谨防游手好闲子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缝隙之水,可以决堤。我认为淫念也是如此。何时起了淫念,就要当即一刀斩断。着不得一些犹豫,容不得一毫留恋。否则魔念愈深,心火愈盛,不到家破人亡不止。而其中最得力的地方,就在平

  •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序·雪兆果性

    佛祖正传机语事迹。见於两土之文者。凡数十家。按西天诸祖。出自梁之僧佑祖述支疆。是以支那正派传灯诸录。得以沿袭。备载存乎大藏。周徧寰宇。历二千六百余年。家传户诵。使吾辈得睹先贤面目。若揭日月於中天。恩则

  • 序·吹万广真

    嘉兴大藏经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序禅宗至今日滥觞极矣得一橛之见者辄诩诩自矜冒名祖位抹煞宗旨埋没古人以欺当世予致慨者久之聚云吹万大师中兴大慧力究五宗发于言为灌顶醍醐著于书为渡迷宝筏昧者犹谓宗贵一家言而不观

  • 鸡肋编·庄绰

    宋代笔记。3卷。庄绰著。“鸡肋”之名,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意。但此书所记先世旧闻或当代史实,有的可补正史之不足,如绍兴初元兵马钱粮之数,即为他书所不载。所记各地风俗节物,有资于民俗学研究。关于文字音义的杂考

  • 圣济总录·佚名

    中医方书类著作。全书200卷。载方两万余首。宋徽宗赵佶组织医官撰写而成。约成书于宋徽宗在位的末期。宋徽宗赵佶曾留意医学,于1118年(重和元年)撰有《圣济经》10卷,其后,又召集全国名医,收集民间经验良方,选辑“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