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五
洪武二十二年春正月辛未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华盖殿。
壬申,诏:“自今凡遇大朝会,除已习仪及具服官员许入班,其余便服人员止于午门外行礼,执事官于华盖殿行礼,挂甲带刀侍卫之人免拜。若常朝于奉天殿,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锦衣卫、大理寺等官于殿内侍立,奏事止于华盖殿。”
癸酉,置永胜、柘皋、新兴、庆安四群,隶香泉牧监,每群设群长一人、群副二人。
命施州忠建宣抚田思进之子忠孝代父职。时思进年八十余,老不能任事,上章乞致仕,故有是命。
甲戌,贵州木瓜长官石保等来朝,贡方物,诏赐钞有差。
雨木冰。
乙亥,命工部遣官脩中岳祠宇。
丙子,以邓铭为西安右护卫指挥佥事。铭,宁河武顺王愈次子也。
戊寅,以郝宽、杭贵为辽东定辽左卫指挥佥事。
赐山西大同左等卫降附鞑靼军士九百余人绵布五千疋。
广东雷州卫进象一百三十二。
己卯,占城国王阿答阿者遣使奉表,贡方物,谢过,诏赐绮帛、钞锭。
夜,太白犯建星。
辛巳,赐东昌从征将士家属钞各十锭。
壬午,会宁侯张温、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周兴奏修拓大宁等城成,并上其规制。大宁城门五,城周三千六十丈,濠长三千一百六十丈,深一丈九尺;会州城门四,城周一千一百二十八丈,濠长一千一百八十九丈二尺,深一丈八尺;富峪城门四,城周九百丈,濠长九百八丈二尺,深一丈三尺;宽河城门四,城周八百一十二丈,濠长八百五十九丈,深一丈五尺;创盖仓廒四十七所,计五百五十间,营房计七千五百三十三间。
守陕西右军都督佥事聂纬等追击叛寇孛罗哥等,平之。初,孛罗哥军叛,由思州界出荆州,湘王命护卫率兵遏其走路不克。孛罗哥直趋荆州,历樊城,由邓州、内乡,入武关,经商洛,至华州,构峪山,出渭河,欲遁归沙漠。纬总率西安护卫等处军马会前军都督佥事何福追及于鄜延,孛罗哥等失道入山谷间,谷深邃险隘,两崖峻绝不得度,我师并力攻之,孛罗哥等遂败,死者二百余人,生禽二百人,获马五百余疋。
甲申,命户部官运钞物贮于殿庑下,以备内府赏赐。每月户科礼科给事中更直掌之,岁终户部稽其所出之数,著为例。
丙戌,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秦王为宗人令,晋王为左宗正,今上为右宗正,周王为左宗人,楚王为右宗人。
暹罗斛国王世子苏门邦王昭禄群膺遣使冒罗等贡马及苏木、丁香等物,诏赐冒罗等衣钞有差。
夜,荧惑犯太阴,太阴在太微垣。
丁亥,大祀天地于南郊。
上御奉天门,退朝,召五军都督府臣谕之曰:“军士有从征亡没者,有疾病而死者,其父母、妻子老弱无依,虽已给优,然远违乡里,终无所托。其有愿还乡依亲者,悉遣其去,人给钞伍锭为道里费。”
命庄浪、河州、洮州、岷州、西宁、凉州、宁夏、临洮八卫官吏月俸每石折钞二贯五佰文,马军兼支米、钞,步军则全给之。旧例:边储皆收盐粮及趱运供给凉州卫,商人运米二斗至仓,官给盐一引,而每卫月粮给万余石,屯军、土民又种粟、麦,军民所用皆米而已,米价日减每石至伍百文,故以钞兼给之。
赐凤阳诸卫军士、校尉三万七千余人钞,凡六万九千锭。
命四川布政使司给成都等卫营造军士九千九百余人钞,凡二万九千九百锭。
戊子,改广东肇庆千户所为肇庆卫,清远千户所为清远卫,惠州千户所为惠州卫。
赐京卫及北平、燕山诸卫军士钞,凡一千五十八万六千一百锭。
己丑,赐镇南等卫鞑靼军士五十人钞,凡二千四百锭。
庚寅,升山东莱州府胶水县为平度州,以潍州为潍县,并昌邑县隶之。
高丽遣使姜淮伯来奏其权署国事王昌请入朝。上谕其使曰:“高丽限隔山海,风殊俗异,历代以来,虽通贡中国而向背不常,言多不信。迩年以来,臣执国柄,废立自由,既囚其父而立其子,今请入朝,此岂其王之意?必执国柄者之所为也。诡诈之情,昭然可见。自昔贤哲之君,若此非为耳不欲闻,何也?盖为坏彝伦,废君道,无人臣礼,大逆不道,非中国之所有。尔使者归语尔高丽:既自立童子,不必来朝,尔国中之贤者自知是非,中国无所与焉。”且命礼部仍以此意咨其国,使知之。又敕辽东都指挥使司曰:“如高丽王至辽东,宜燕待之,命还其国,若使者来,勿阻。”
辛卯,享太庙。
壬辰,赐河南诸卫征北军士钞,人十锭。
湖广布政使司储粮四十万石,给饷征南之兵。
癸巳,复改太医院令为院使,丞为院判。
乙未,命山东、北平、山西、陕西四布政使司运绵布一百三十四万疋、绵花五十六万斤赴辽东,给赐军士。
征南将军頴国公傅友德等复击走叛酋阿资,土官普旦来降。时阿资退屯普安,倚崖壁为寨,友德以精兵蹙之,蛮众皆缘壁攀崖,坠死者不可胜数,生禽一千三百余人,获马、牛、羊五千三百余头,阿资遁还越州。
戊戌,故元国公老撒率其部属入朝,言知院捏怯来等愿于大宁等处居住屯种。上遣使安慰之,命于口温、全宁、应昌随便居止,且谕以立卫,以捏怯来为指挥使,其余部属、将校命捏怯来具数来闻,悉授以职。
己亥,罢供奉司。
给北平、凤阳、陕西诸卫总旗在役久者三千四百余人钞,凡九千二百余锭。
松潘军民指挥使徐凯领兵追击叛亡鞑军跋迷旦等,至连云栈,悉斩之。诏升凯为四川都指挥同知,赐钞百锭。
二月庚子朔,定各布政使司为从二品,按察司为正三品,都转运盐使司为从三品,大理寺左、右寺正为从六品,五军都督府断事官、提控、按牍、内外千户所并各州吏目俱为从九品。
召山西平阳卫指挥佥事王材、张青、林武、邓贵至京,以潞州卫指挥佥事薛鹏、刘遂、河南宁山卫指挥佥事刘巽、李蔚、贾德俱署平阳卫事。
置北平富峪、宽河二守御千户所。
赐国子监生钞,人二锭。
辛丑,升大理寺卿秩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丞三人,正五品,其左、右寺官如故。
壬寅,赐耆民酒肉、絮帛。时山东兖州民李十四等年九十余,依例月给酒三斗、肉五斤,岁加帛一匹、絮一斤;峄县民潘士文、李成、江西建昌县民黄仁辅、湖广嘉鱼县民王景原等年八十余,月给酒三斗、肉五斤,皆复其家。仍令天下有司悉依旧例举行。
癸卯,升刑部右侍郎赵勉试、兵部左侍郎沈溍俱为本部尚书,署吏部事、给事中侯庸为吏部右侍郎,试礼部右侍郎张衡、刑部右侍郎邵永善俱为本部左侍郎。勉,荆之夷陵人,由国子监生与溍、庸、衡俱登乙丑进士第。勉历事工部,除审刑同试左详议,十九年试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卿,二十一年升刑部右侍郎。溍字尚贤,杭之钱塘人,初授工部屯田主事,勤于庶务,以明敏称,擢兵部左侍郎。庸,山东平度州人,衡,江西吉安人,俱有材干。至是,皆擢用之。
夜,填星逆行轩辕,荧惑行昴宿。
甲辰,诏思州宣慰使田琛、播州宣慰使杨铿自今凡有朝命,至即行之,每季则遣人奏知。
乙巳,革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税课局。
丙午,诏兵部核武官姓名、乡贯、卫所,自辛卯至丙申凡三千七百十一人。
丁未,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申,祭大社、大稷。
壬子,赐江西广信等府耆民江谦叔等酒肉。
乙卯,命荆州左护卫并黄州、常德、岳州、沅州、蕲州、武昌诸卫各造营房三千间,以居鞑靼军士。
丙辰,改六部所属总部名:吏部曰选部,户部曰民部,礼部曰仪部,兵部曰司马部,刑部曰宪部,工部曰营部。
以扬州府六合县属应天府。
戊午,遣官享先农。
以凤阳府滁州直隶京师。
己未,诏凉国公蓝玉往四川修理城池,整练军马,都司以下属卫官军悉听节制。又诏起信国公汤和与江夏侯周德兴节制凤阳留守司并属卫军士,每月三次训练之,唯屯田者不与。
革常州府太平仓、兴宜县大军仓、无锡县亿丰仓、江阴县和丰仓、北平府广平仓。
壬戌,禁武臣不得预民事。先是,命军卫武臣管领所属军马,除军民词讼事重者许约问外,其余不许干预。至是,广西都指挥耿良造谯楼,令有司起发民丁,科歛财物,青州等卫造军器亦擅科民财,违越禁例。于是诏申明其禁:凡在外都司、卫所,遇有造作,千户所移文达卫,卫达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达五军都督府,奏准方许兴造。其合用物料,并自官给,毋擅取于民,违者治罪。
上以四川民贫路险,命毕节卫开屯耕种以自给。时川民馈运艰苦,故有是命。
癸亥,遣行人赍敕并以上等猪币赐温州府平阳县知县张础。敕曰:“朕惟郡守、县令,民之师帅,其职惟在爱民,爱民之道,抚以恩,守以法,民安而政不挠,斯为称也。迩年,有司任非其人,往往与军卫交通,诛求朘剥,重苦吾民,失其职者多矣。乃者,通政司言浙江金乡卫因造军器,意在扰民,尔温州府平阳县知县张础,执法不从,即具以闻,朕深嘉叹,县令之职实称焉。特遣使以钞三十锭、内酒一封往劳,以旌尔能,尔领之。”
迁仪封县治于白楼村,时县治为黄河所没,故迁之。
湖广安福千户所千户夏得忠诱九溪洞蛮作乱,诏东川侯胡海、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昇帅师讨之。海等驻兵贼境,昇独潜兵出贼后掩击之,遂禽得忠,送京师斩之。命置九溪、永定二卫,改大庸卫为千户所。
甲子,给赐在京金吾等卫军士十九万七千六百余人夏布凡七十七万八千八百余疋。
蜀府长史司奏:“亲王之国岁用米五万石,已收万石,余米例于十月收受,请定拟拨给。”上谕户部侍郎杨靖曰:“四川粮饷供给云南,民甚艰苦,蜀王禄米宜且停五年,若王欲有赏赉,朝廷运钞与之。”
旌表安庆府望江县民谢咸初妻林氏、罗仲宏妻方氏贞节。
丁卯,升户部左侍郎杨靖、工部右侍郎秦逵俱为本部尚书。
戊辰,命礼部遣人赍钞赐达达太子失秃儿、王子营王失里把秃儿等九十一人。时失秃儿等居崇明县并浙江所属卫所,故遣人存问,各赐钞百锭。
平越卫察陇、乾溪、牛场苗蛮作乱,頴国公傅友德等讨平之。
己巳,思州宣慰使田琛贡马。
夜,有星起自西北游气,流至近浊没。
是月,西平侯沐英遣都督寗正从頴国公傅友德击阿资于越州,败之,斩其党火头、弄宗等五十余人,获马、牛、羊以千计,阿资势穷蹙,与其母请降。初,阿资之遁也,扬言曰:“国家有万军之勇,而我地有万山之险,岂能尽灭我辈?”英乃请置越州、马隆二卫,扼其冲要,又分兵追捕,至是势穷遂降。
三月庚午朔,遣使命南征将军颍国公傅友德等还军,分驻湖广、四川卫所操练,友德驻沅州,申国公邓镇驻大庸,魏国公徐允恭驻常德,曹国公季景隆驻安陆,开国公常昇驻辰州,靖宁侯叶昇驻襄阳,普定侯陈桓驻岳州,雄武侯周武驻武昌,吉安侯陆仲亨驻蕲州,安陆侯吴杰驻茶陵,东平侯韩勋驻黄州,东川侯胡海驻宝庆,南雄侯赵庸驻长沙,宣宁侯曹泰驻瞿塘,宣德侯金镇驻施州,靖海侯吴祯驻衡州,江阴侯吴高驻永州,全宁侯孙恪驻沔阳,延安侯唐胜宗驻黄平,都督张铨、王诚、孙彦驻桂阳、忠州、道州,信国公子汤鼎、六安侯子王威驻长宁、夷陵。谕友德等曰:“西南蛮夷自昔号称难服,所以然者,其高山深林,草树丛密,夏多雾雨,地气蒸郁,蛇虺蚊虫之毒随处而有,人入其境,不服水土则生疾疫,所以功多不就。今得尔报,已平东川,降阿资,大势已定。然诸蛮夷易变生乱,朕恐大军一回,彼复跳梁啸聚,岂不重劳吾将士乎?今且还军分驻要地,一以休息士卒,一以控制蛮夷。使至,尔等一如所谕。”
命天下岁贡生员中式者送国子监,凡二百三十一人。
甲戌,赐京卫士卒夏布。
丁丑,故元知院捏怯来遣人奏请粮食。先是,上已诏今上于松亭关或大宁择顺便处拨粮给之,及答儿麻失里使还,言运粮四千石已至黄扉站,于是命户部撽报捏怯来,令备车辆至大宁运去,俟明年屯种秋成则止,其将校军士家属有缺衣者,具数来闻,以布帛给之。
戊寅夜,太阴犯轩辕。
己卯,增置殿廷礼仪司丞四人,秩正九品。
旌表扬州府通州民张原悌妻李氏、刘计良妻许氏、海门县民姚原仲妻邵氏、朱汉云妻顾氏、泰兴县民张均平妻丁氏、印中妻顾氏、常福妻朱氏贞节。
辛巳,四川茂州汶山县知县考绩至京师,奏羗民二十八寨言语不通,自开县治至今,七年不听差役。上曰:“蛮俗素与中国异,岂可拘其繇役?能善抚之,久则自然服从。”
诏户部遣官运钞往河南、山东、北平、山西、陕西五布政使司,俟夏秋粟麦收成,则于乡村辐辏之处市籴储之,以备岁荒赈济。
壬午,思州宣慰使田琛遣长官杨通显、王思聦,贵州宣慰使霭翠妻奢香遣把事阿白等,进马,赐钞有差。
戊子,令天下军丁习匠艺。先是,军卫营作多出百姓供亿。上以为劳民,命五军都督府遣官至各都指挥使司,令所属卫所置局,每百户内选军丁四人并正军之萎弱者,俾分习技艺,限一年有成,丝、铁、筋角、皮革、颜料之属,皆官给之,勿取于民。
庚寅夜,有星起自天津,行至北斗魁没。
辛卯夜,岁星退行亢宿。
癸巳,升西安右卫指挥同知王毅为陕西都指挥同知,平凉卫指挥同知李荣为都指挥佥事。
改普安军民府为军民指挥使司,调毕节卫指挥郑珍领兵戍守。
戊戌,南安侯俞通源卒。通源字百川,凤阳临淮人,虢国公通海之弟。通海初起兵,见上于和阳,通源从其兄戎伍间,年尚幼,已勇决胆力过人。吴元年,克苏州有功,命为平章,守江淮省。洪武元年,从大将军徐达取齐鲁,克汴梁、陇西诸郡,通源功居多。师还,赐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阶荣禄大夫,勋柱国,爵南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赐铁券。文曰:“朕观历代有父及其子兄及其弟皆为佐运之良臣者,心甚嘉之,然世不多见。朕起自淮右,驻兵和阳,尔兄通海以所部舟师来附,东渡大江,如履平地,乃克采石,定金陵,继而两平敌国,勋绩著焉,何大功将集,遽然先逝,朕悯其劳,追封为豫国公。尔通源实其亲弟,因世其官,以平章镇于江淮,从征中原,多效劳力。今天下已定,论功行赏,朕无以报尔,是用加尔爵禄,使尔子孙世世承袭,兹与尔誓,若谋逆不宥,余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於戏!勤劳以立事功,恭俭以保禄位。尚其日慎一日,则富贵永延于世矣。”后从征四川,清沙漠,定甘肃,通源皆预有功。十六年,命守云南。二十一年,征僰夷。八月,召还京师。至是,以疾卒。卒后之一年,以尝附权奸,为有司所论,以死之不究云。
改给事中魏敏卓敬凡八十一人为源士。初,敏等为给事中,上以其适苻古元士之数,改为元士,至是又以六科为事之本源,遂为源士,后复为给事中。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五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第三十一回 晋王睿称尊嗣统 汉主聪见鬼亡身·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一·乾隆 读礼通考卷十九·徐乾学 卷十一史七·何良俊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九十一·佚名 一一一 谕内阁着朱筠为编修在四库全书处行走·佚名 朱修之传·沈约 卷一·佚名 序·徐自明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四·佚名 卷九十八·佚名 五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