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二

洪武十七年五月戊戌朔。

己亥,散毛沿边安抚司安抚覃野旺之子起剌什用来朝,命以为本司佥事,赐冠带、钞锭。

赐颍国公傅友德、郑国公常茂、永昌侯蓝玉、荣阳侯郑遇春、宣宁侯曹泰、凤翔侯张龙、安庆侯仇成、普定侯陈桓、东川侯胡海文绮、钞有差。

辛丑,复以平越卫指挥使孙恪为后军都督府佥事。恪,凤阳人,都督兴祖子也。洪武三年,兴祖以北征战殁,追封燕山侯。四年,恪袭武德卫指挥使。十一年,升都督佥事。十六年,出为平越卫指挥使。至是,召还,复为都督佥事。

割云南东川府隶四川布政使司,改乌撒、乌蒙、芒部为军民府而定其赋税:乌撒岁输二万石、氊衫一千五百领,乌蒙、东川、芒部皆岁输粮八千石、氊衫八百领。又定茶盐布匹易马之数:乌撒岁易马六千五百匹,乌蒙、东川、芒部皆四千匹。凡马一匹,给布三十匹或茶一百斤,盐如之。

四川永宁宣抚使禄照贡马,诏赐以绮、钞。

甲辰,赐开平王、岐阳王二家及公、侯、驸马、指挥羊各有差。

命故元梁王司马脱脱不花等七家居通州。

己酉,置云南施甸长官司,以土酋阿干为副长官,赐以冠带。

庚戌,云南左布政使吴印等言:“新置盐课提举司三,曰白盐井,曰安宁,曰黑盐井。白盐井之地,其人号生蛮,未易拘以盐额,宜设正、副提举二人,听从其便;其安宁盐井月课盐六万三千斤,宜设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一人、吏目一人;黑盐井月课盐二万九千四百斤,宜设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吏目一人。”从之。

辛亥,重铸京城禁钟,重二万斤。

壬子,思州宣慰使田弘正、思南宣慰使田大雅贡马及方物,赐以文绮、钞锭。

定武臣袭职例。凡武臣卒,其子袭职,子幼者给以半禄,三年则以全禄给之,年二十则任以事。著为令。

癸丑,以茶赐勋戚之家。

安南陈炜遣其中大夫黎宗彻、朝仪大夫裴鑋奉表,贡象,赐宗彻、鑋冠带,其从人钞有差。

甲寅,上谕礼部臣曰:“近者,海运军士溺死者几二百人,朕闻之怆然于怀。夫死生固有定数,然骨肉分离,遂至永隔,子之思父,妻之念夫,父母之忆子,悲痛之情何堪?尔礼部即下所司,令各厚恤其家。”

丁巳,诏发岷州卫所获番寇二百四十一人戍昌国。

己未,广西北流县民李从周以妖术惑众,谋为乱,镇抚周贵捕送京师,斩之。

庚申,赐凤阳大龙兴寺米二百石。

辛酉,命江阴侯吴良子高、靖海侯吴祯子忠俱袭父爵。谕之曰:“昔尔父兄弟为朕百战,以取天下,功在国家,朕弗能忘,故封爵之报,及于子孙。尔当思前人立功之不易,各励乃志,毋骄毋怠,以延福庆。”

割湖广思南宣慰使司所属溶溪、芝麻、子坪长官司隶四川布政使司。

壬戌,修治镇海卫城隍。

丙寅,命凉州卫指挥使宋晟等率师讨西番叛酋。兵至亦集乃路,擒故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吴伯都剌赤、平章阿来等及其部属一万八千七百余人,收其壮士九百八十人,余悉放还。

以张文通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阮仲志为试右佥都御史,皆以明经举也。

谏议大夫唐铎坐事降为监察御史。

召祥符县丞邹俊为大理寺卿。俊,湖州归安人,在职以廉能称,故召用之。

升黄州卫千户孙龄为天策卫指挥佥事。龄自乙未岁从上渡江,取江西、浙江,继从大将军徐达下河南、山东,皆与有功。洪武十二年,授虎贲卫千户,命守黄州。善抚辑其军民,以年劳,特升用之。

是月,谕辽东守将唐胜宗等绝高丽。敕曰:“旧岁今春,高丽之使水陆两至,皆非臣礼,暗行侮慢,明彰亵渎,于是稽古典,知此夷自古至今未尝不侮慢中国而构兵祸者也。验古事迹,可以绝交,不可暂交,况深交者乎?曩古侮汉,汉伐四次,绝灭其国族;魏伐二次,屠其所都;晋伐一次,焚其宫室,俘其男女五万口;隋伐二次,城困将亡,幸降而免;唐伐四次,斩首五万级,牛、马八万余,夷王臧等戮于市;辽伐五次,焚其宫室,斩乱臣康肇,拔十余城;金伐一次;元伐五次,夷王窜耽罗,捕杀之,元以耽罗为牧马之野。今尔胜宗等出镇辽左,高丽必数有使至,其至者送来,勿令其还,以绝彼奸计。若纳其使而礼待之,岁贡如约则可,人亦不可久留辽东,或朝或归,速遣其行。”

六月丁卯朔,罢大理寺司狱司。

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阿不耶等上表,贡方物,赐阿不耶等文绮、钞锭有差。

戊辰,筑海南卫城。

瞿塘、施州二卫奏:“岁用军粮七万五千九百六十六石而州县岁徵之租不及,请以他税足之。”于是户部言:“成都、永宁、贵州各卫军士月给米十之七,盐十之三,今二卫之粮,宜准此例。”从之。

诏天下诸司官吏来朝明年正旦者,各书其事功于册,仍绘《土地人民图》来上,且计道里远近,俱期以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京。其服色各以品级为差,惟云南远在边鄙,特免其来。

辽东都指挥使潘敬卒,其子刚奏请军士二十四人护丧,归葬于宿州。从之。

己巳,筑荆州城,周一千一百一十二丈九尺。

置亲王博士,命礼部定议王与博士相见之礼。礼官取唐、宋皇太子与师傅相见之礼,参酌以进。博士西序,东向行四拜礼;王东序,西向答再拜。其常见:博士肃揖,王答揖,若讲授时,则王中坐,博士侍坐于右。从之。

庚午,上御奉天门,谕群臣曰:“治天下之道,礼、乐二者而已。若通于礼而不通于乐,非所以淑人心而出治道,达于乐而不达于礼,非所以振纪纲而立大中,必礼、乐并行,然后治化醇一。或者曰:‘有礼、乐,不可无政、刑。’朕观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苟为治徒务刑、政而遗礼、乐,在上者虽有威严之政,必无和平之风,在下者虽存苟免之心,终无格非之诚。大抵礼乐者治平之膏梁,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卿等于政事之间,宜加此意,毋徒以礼、乐为虚文也。”

癸酉,定远侯王弼征南还,赐文绮、钞锭。

甲戌,播州宣慰使杨铿子震以疾卒于京,命有司归其柩于播州。

乙亥,普定军民府知府者额遣其子吉隆及其营长之子阿黑子等十六人入太学,命赐袭衣、靴袜。

丙子,杭州卫指挥佥事脱列伯、坚城卫指挥佥事吴辅皆以征南战殁,遣官谕祭,优给其家。怀远卫千户柏郁亦被创而殁,加赠其官,以米、布给之。

以儒士蓝子贞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伯益为右副都御史。

丁丑,以播州土酋宋思义为草塘安抚使。

命天下府、州、县修治桥梁、道路。

户部言:“潼关卫见储军饷可给三年,其余米五十二万四千二百二十七石,宜运贮西安府仓;凤翔卫见储军饷可给三年,其余米一十四万六十四石,宜运贮巩昌府仓。”从之。

戊寅,高丽遣其臣司仆正崔涓、礼仪判书金进宜贡马二千匹,至辽东,诉言“金非其地所产”,愿以马代输,其余皆如约。延安侯唐胜宗为之奏请,上许之。

辛巳,兀者野人酋长王忽颜哥等十五人自辽东来归,赐绮帛、布钞有差。

命礼部制大成乐器,以颁天下儒学。敕曰:“天下学校通祀先师孔子,而乐器未备,无以昭其声客,感乎神明,实典礼之缺也。尔礼部其同工部,命晓音律之人集工制之,然礼、乐,国之盛典,必贵协和,毋图速成,有乖制作。”

壬午,上以北平府东安、宛平、大兴三县去年雨雹伤稼,诏免其今年田租。

癸未,以播州土酋谢德轩等二十三人为蛮夷长官。

甲申,置广东新会守御千户所。初,新会县民岑德才言其地倚山濒海,宜置兵戍守,下广东都司定议,至是从其言,置千户所。

置府、州、县医学、阴阳学。府置医学正科一人,阴阳正术一人,秩从九品;州置医学典科一人,阴阳典术一人;县置医学训科一人,阴阳训术一人,皆杂职。

乙酉,诏免吉安府龙泉等县今年田租,以山寇初平,民未复业故也。

丙戌晓,岁星、填星、大白聚于参宿。

戊子,遣使赐长河西千户若剌等九十七人绵布各二匹。

赐思南宣慰使司佥事党宗仁等五十人绮、钞有差,以征南有功也。

颍川卫指挥佥事姜信征南战殁,遣官谕祭,优给其家。

己丑,以户部试尚书栗恕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参政。

礼部言:“应天卫千户王兴、飞熊卫千户张德、祥符卫千户田茂、金吾卫千户张勇皆以征云南战殁,宜循例赡给其家。“从之,仍诏加赠其官。

河南府宜阳县民吴军儿作乱,县耆民崔鹏举率众擒之。事闻,而鹏举以疾卒,乃擢其子忠为黑石渡巡检,赐冠带、袭衣、鞍马、钞锭。

增设翰林院《尚书》博士二人,秩从八品,以儒士饶仲恭、张庸为之,命仲恭于潭王府说书,庸于鲁王府说书。

庚寅伏日,祭孝慈皇后陵。

命制国子监祭服。

上谕礼部臣曰:“曩者,发兵征云南,朕悯其劳,若出师临阵,皆有赏赉。比者,将士还京,论功行赏,士卒已令五军十卫验名给之。近闻有赏不及格者,或所司有欺蔽者,致使窃议于外,尔礼部即榜谕诸军,或受赏不及格与有劳而不及赏者,皆许陈诉,验实赏之。”

甲午,上谕礼部臣曰:“近命制大成乐器,将以颁天下学校,俾诸生习之,以祀孔子。朕思古人之乐所以防民欲,后世之乐所以纵民欲,其故何也?古乐之诗章和而正,后世之歌词淫以夸,古之律吕协天地自然之气,后之律吕出人为智巧之私。天时与地气不审,人声与乐音不比,故虽以古之诗章用古之器数,亦乖戾而不合,陵犯而不伦矣。手击之而不得于心,口歌之而非出于志,人与乐判然为二,而欲以格天地、感鬼神,岂不难哉?然其流已久,救之甚难,卿等宜究心于此,俾乐成而颁之,诸生得以肄习,庶几可以复古人之意。”

乙未,睢州巴河决。

是月,升岳州卫指挥佥事曹奉为黄州卫指挥同知。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一·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脱脱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三·张廷玉
  第七回 李重进阖家投火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蔡东藩
  卷四十二上·朱熹
  卷二十六·沈德符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九·阿桂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毛吉传·张廷玉
  卷二十一·佚名
  弁言·李之芳
  五·钱穆
  卷十四·佚名
  卷二十六·叶隆礼
  第六卷·冯梦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四回 念糟糠熊君感旧·陈端生

    第三十四回念糟糠熊君感旧诗曰:平江侯娶奇英伯,左右先锋旧著劳。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天子重贤豪。话说其时,京中已将刘国丈父子二人审过几堂。本是罪实情真,一件件口供招认,不敢抵赖。派审的大臣得了口供,从直奏闻天子。元

  • 楔子·佚名

    (同知同搽旦、王六斤上)(同知云)昨日被后槽闹炒了一会也。(搽旦云)那个弟子孩儿,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罢!(同知云)夫人说的是。六斤,与我唤将那后槽出来。(六斤叫科,云)理会的。后槽安在?(正末上,云)相公唤洒家有甚

  • 北郭集卷六·徐贲

    (明)徐贲 撰○五言絶句题坦率子画林屋閟烟萝归樵已罢歌独吟斜日里谁复此相过送吕庸南雪色上征衣云沙鴈自飞去家千万里只解送人归萱草翠叶春初解香苞晓尚含东风生百草何尔独宜男次衍师韵偶因故人留不遂林下期遥知看月处

  • 國語卷第十七·韦昭

      楚語上   1 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一〕,辭曰:「臣不才,無能益焉。」王曰:「賴子之善善之也〔二〕。」對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將至;若不欲善,善則不用。故堯有丹朱〔三〕,舜有商均,〔四〕啟有五觀〔五〕,湯有太甲〔

  •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六月。甲申朔。谕兵部巴图鲁公鳌拜、所教武进士。学习骑射日久。俱娴熟可用。张国彦、刘秉礼、李登相、王肇春、于昌祐、周于仁六员、留充侍卫。仍着再加肄习。候上□日擢用其余尔部俱即照例

  • 一四六四 湖北巡抚福宁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一四六四 湖北巡抚福宁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湖北巡抚臣福宁跪奏,为遵旨查缴《纲目续编》,循例汇奏,仰祈圣鉴事。窃照乾隆四十八、九年内先后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多有议论偏谬

  • 南唐书卷八·马令

    宋 马令 撰义养第三呜呼大乱之世三纲五常扫地尽矣故动干戈于骨肉假父子于异皆灭天性之厚而反人伦之正也烈祖之奉徐温弥笃于诸子者岂得已哉抑为之而已曰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呕大亲则已矣由是观之亲疎恩

  • 纲鉴易知录卷四四·吴楚材

    唐纪太宗文武皇帝纲 丁酉,十一年,春正月,作飞山宫。纲 定律令。目 房玄龄等先受诏定律令,凡定律五百条,立刑名二十等,比隋律减大辟九十二条,减流入徒者七十一条;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余条。旧

  • 小雅·谷风之什·佚名

    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

  • 卷一百 邵子之书·黎靖德

      康节学於李挺之,请曰:"愿先生微开其端,毋竟其说。"又恐是李学於穆时说。此意极好。学者当然须是自理会出来,便好。〔方〕   "伊川之学,於大体上莹彻,於小小节目上犹有疏处。康节能尽得事物之变,却於大体上有未莹处。"

  • 卷五百三十四·佚名

    △第三分施等品第二十九之三尔时善现复白佛言:若一切法皆本性空。本性空中都无差别。诸菩萨摩诃萨为何所祝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作是愿言:我当趣证广大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世尊,无上正等菩提广大甚深。无二行

  • 菩提資糧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復有餘師意 諸覺資糧者 實捨及寂智 四處之所攝。   又一論師作如是念.一切菩提資糧皆實處捨處寂處智處所攝。實者不虛誑相實   卽是戒是故實爲尸羅

  • 评近代科学之发展及其与哲学之关系·太虚

    ──三十年六月在缙云山作──任鸿隽先生所译英国丹波尔惠商科学史导言的近代科学之发展及其与哲学之关系,阐明二十世纪的自然科学与十九世纪不同点,及其重与哲学接近之趋向,是为很明晰公允的;其结论处有尤堪注意的两段,兹

  • 心存速证易着魔·印光

    以彼心存速证,故得魔鬼附体。从兹妄造谣言,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彼之学者,皆以彼为活佛,故彼有百日成佛之说。凡去见者,有时预知其心,有时面受人欺。足知彼之神通,乃魔鬼作用,鬼来则有,鬼去则无。凡亲近彼者,有得心地清净者,有未得

  •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佚名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清实录光绪朝实录)595卷。陈宝琛、世续等修纂。1986—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清实录》中包括该实录。清代实录是一种编年体的史籍,资料来源于内阁和皇史宬的各种档案,以及各衙门的则例和禀牍奏疏,

  • 尚书说·黄度

    七卷。宋黄度撰。度字文叔,号遂初,两浙路新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政治家、经学家。绍兴间进士,宁宗时为御史,尝劾韩侂胄误国,又劾内侍杨舜卿、陈源,又奏吴曦必反,有直名,累官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卒谥宣献,《宋史》有传。度研

  •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佚名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

  • 石雨禅师法檀·石雨明方

    二十卷。又作《石雨法檀》。明代石雨明方撰,远门净柱编。收录明方由杭州府佛日寺始,经六府十三处道场,计十五会之语录、普说、示众、机缘、颂古、赞、法语、诗偈、序、记、铭、跋、疏、书问、佛事、祭文、杂著、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