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陆贽

昔吾先君博观古今议论,而以陆贽为贤。吾幼而读其书,其贤比汉贾谊,而详练过之。贽始以从官事唐德宗,老而为宰相,从之出奔而与之反国,弥缝其阙而济其危亡。比其老也,功业定矣,而卒毙于裴延龄之手,其故何也?孔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常其德,或承之羞。”贽以有常之德,而事德宗之无常,以巫医之明,而治无常之疾,是以承其羞耳。帝即位之初,好名而贪功。河朔三叛,父子相袭三十年矣,帝将以天下之力胜之。田悦惊疑而起,朱滔、王武俊和之。帝使马燧、李抱真、李芃三将往迎其锋,胜负之势未决也。帝急于成功,复使李晟出禁卫之兵,李怀光举朔方之众,五将萃于魏郊。而淮西李希烈乘间而起,兵连祸结,常赋所不能赡。于是为之抽贯算间,假贷商贾,空内以事外,关中已乱,而帝不知也。贽曰:“今两河、淮西为祸乱之首者,犹四五凶人而已。臣料其间必有旁遭诖误、内畜危疑而计不能止者,未必皆处心积虑果于僭逆也,而况胁从之党乎?陛下若能招怀以礼,悔祸以诚,使来者必安,安者必久,人知获免,则谁愿复为恶者?纵有野心难驯,臣知从化者必过半矣。”帝犹意西师可以必克,忽其言不用。未几而泾原叛卒之变起,仓皇避寇,半年而归,帝亦老而厌兵矣。于是行一切之政,专以姑息涵养藩镇。凡节度使死,将佐之得士心者,皆就命留后。虽以篡夺请命者亦如之。宣武刘士宁,以暴慢失众。其将李万荣因其出畋,闭门逐之。帝将命以其位,贽曰:“如士宁之恶,万荣弃而违之可也,讨而逐之可也,惟伺隙而篡取其位则不可。何者?方镇之臣,事多专制,欲加之罪,谁无辞者?若使倾夺之徒辄得其处,则四方诸将无复安者矣。且万荣构乱之日,诸郡守将固非其同谋也,一城士众亦未必皆其党也。方成败逆顺之势,交战于中,其肯损躯与之同恶乎?今若选命贤将,降诏军中,奖万荣抚定之功,别加宠任,褒将士辑睦之义,例赐恩赏,使众知保安,则谁肯复助其乱?万荣纵欲跋扈,势亦无所至矣。”帝方苟安无事,竟亦不许。由此观之,帝常持无常之心,故前勇而后怯;贽常持有常之心,故勇怯各得其当。然其君臣之间异同至此,虽欲上下相保,不可得矣。会昌中,卢龙诸将,连害帅臣,最后张绛杀陈行泰。宰相李德裕以为河朔请帅,皆报下太速,故军得以安。若稍缓之,必且有变。既而,回鹘乌介可汗扰天德塞,军使张仲武请以本军击之。德裕问知仲武可用,言之武宗,举以为帅。张绛既为其下所杀,而仲武遂以功名终。德裕之谋,则贽之故智也。然帝之出也,以陈京、赵赞;而贽之逐也,以程异、裴延龄。其祸皆出于聚敛之臣。贽之贤,非不知也。帝归自兴元,贽因事言曰:“齐桓公自莒入齐,伯业既成,而管仲以不忘在莒为戒。卫献公自齐还卫,诸大夫逆诸境者,执其手而与之言,逆于门者,颔之而已。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齐、卫之君,陛下之蓍龟也。”贽言虽切,而帝终不改。吾以为使贽反国,而为鸱夷子皮浮舟而去,则其君臣之间,超然无后患,然后可以言智矣哉。

猜你喜欢
  卷八·毕沅
  卷二百二十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臧榮緒晉書卷五·汤球
  卷二十一 中宗伪周武氏附于内·王夫之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三·张岱
  费太公传·钱基博
  第一三七札光绪十二年八月九日一一三一八—一·佚名
  第七节调处·佚名
  通志卷一百六十七·郑樵
  宣帝纪·令狐德棻
  卷二·黄佐
  二七 聚精会神的工作·邹韬奋
  卷十·佚名
  礼三二·徐松
  86.袁绍杀宦官·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弁言·聂树楷

    早岁泛览诸名家词,间有模拟,以音律难谐,漫不留稿。近读辛刘长短句,觉词之为道,状难状之景、绘难绘之情,实可以济诗之穷而极其变。且既不付之管弦,即稍舛音律,抑有何害。胆遂一壮,涉笔渐多,略检存之,藉志一时意兴,非敢附专家之尘影

  • 志第一 礼仪一·刘昫

    《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欲无限极,祸乱生焉。圣人惧其邪放,于是作乐以和其性 ,制礼以检其情,俾俯仰有容,周旋中矩。故肆觐之礼立,则朝廷尊;郊庙之礼立,则人情肃;冠婚之礼立,则长幼序;丧祭之礼立,则孝慈着;

  •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九·柯劭忞

      李庭 刘国杰   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改称李氏,家于济阴,后徒寿光。   至元六年以才武迁隶军籍,权管军千户。从伐宋,围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来援,泊鹿门山西岸,诸翼水军攻之,相持七日。庭时将步骑,自请

  • 客座赘语卷六·顾起元

    梅将军晋梅将军庙在聚宝门外,雨华台东,祀晋豫章内史梅公赜也。赜尝屯营于此地,旧名东石子冈,后因公名梅岭冈,或名梅赜营。赜在豫章,以书经古文孔安国传奏上于元帝,古文出孔子壁中,皆古字也。安国,孔子十一世孙,悉得其书,序云:「凡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天启三年二月辛酉朔大学士朱国祚引疾求归

  • 卷之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窦泰传·李百药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氏。本是清河观津的后代,祖罗,魏统万镇镇将,因此迁居到了北方边地。父乐,魏末破六韩拔陵作乱,他与镇将杨钧固守城池,遇害身亡。泰富贵后,追赠为司徒。早年,泰母梦风雷骤起,好似要下雨,出门观看,见电光刺眼,暴

  • 第七章育婴租·佚名

    (一)养济院:会典直省会城设有养济院,境内鳏寡孤独、残疾无告之人,照额收养。人多于额,以额外收养,在地丁正项银米及耗羡项下分别动支。又通都大邑设有普济堂,除绅士好义捐建者经费,听其自行经理;其动用官发生息银及存公银者,均每

  •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一兵考【十三】藩部各旗【臣】等谨按自昔帝王声教所讫遐迩咸宾凡在要服荒服之列者要不过使之保塞壖通朝贡而止我圣朝威德隆盛列部来同絶幕之

  •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九王礼考【五】朝仪皇太后三大节朝贺【臣】等谨案古者命妇有朝女君之礼唐开元礼载太皇太后皇太后及皇后受羣臣朝及外命妇朝会仪我朝列圣

  • 卷十四·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十四长洲余萧客撰礼记四乐记【下】以歌南风南风育养民之诗也王注其舞行缀逺逺以象民行之劳同其舞行缀短近以象民行之逸同【并史记注二十四】大章按五行钩命决云伏羲乐为立基神农乐为下谋祝融

  • 卷四百五十二·佚名

    △第二分习近品第五十九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修行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云何习近空。云何入空三摩地。云何习近无相。云何入无相三摩地。云何习近无愿。云何入无愿三摩地。云何习近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八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八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之二◎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界名略说亦名广说。略说者于说大经。如大因缘经大涅槃经等。广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九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九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秉拂。僧问。万锻炉中铁蒺蔾。当涂佛祖不容伊。而今信手拈来用。未审如何话此机。师云。没这闲家具。进云。只如广敷此座。是闲不闲。师云。

  • 四分律卷第三十六(二分之十五)·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说戒揵度下◎尔时说戒日,有一比丘住处心自念言:“佛制戒应和合集一处说戒,我今当云何?”即语诸比丘。诸比丘往白佛,佛言:“汝等善听!若说戒日,有一比丘住者,彼比丘应诣说戒堂扫洒令净,敷座具,具

  • 别问·纪荫

    宗统编年别问问曰。洪荒以前。浑沌先是何状。九州之际。溟渤终於何底。世数何终。人物何止也。祥符曰。虚空无边。却数无量。世界无尽。不可思维。讵能拟议。劫之长短。界之胜劣。皆随心所见。心所种种成就。今就一劫

  • 無趣老人語錄·无趣如空

    嗣法比丘性沖編入關示眾:「三十餘年參禮請益十方宗匠,問法皆云無說,問佛皆云無相。幸得無相無說,不覺頓空伎倆。追昔腳跟,失卻便宜;今喜眉毛,端在眼上。從斯丟去草鞋,即便拗折拄杖,拍雙空手入玄關,坐看陰陽消長。」偈曰:「窮子還

  • 通鉴辑览明季编年·佚名

    甲申、崇祯十七年(是年三月,流贼陷京师;五月,福王由崧称帝于南京,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我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春正月朔,李自成僭号于西安。臣等谨按:历代史家书法,义例攸殊;率于历朝代嬗时,意多偏私曲徇,进退失宜。如「续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