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六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八

刘言史

刘言史邯郸人与李贺同时歌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枣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後客汉南李夷简署司空掾寻卒歌诗六卷今编一卷

苦妇词

地远易骄崇用刑匪精硏哀?苦妇身夫死百殃纒草草催出门衣堕髪披肩独随军吏行当夕余【一作途】欲迁【一作还】来时巳厌生【一作坐】到此自不全临江卧黄沙二子死在边气哕不发声背头血涓涓有时强为言只是尤青天藁蓐无一枝冷气两悬悬穷荒夷教卑骨肉病弃捐况非本族音【一作姻】肌露谁为怜事痛感行宾住得贪程船必当负严法岂有胎孕篇游畋复释麛羔兎尚免鸇何处摈逐深一罪三见颠校尉勲望重【一作崇】幕府才

且贤兰裙间珠履食玉处花筵但勿轻所暗莫虑无人焉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洁色旣爽别浮氲亦殷懃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昬渴神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七夕歌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云衣香薄粧态新彩輧悠悠渡天津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寂寞低容入旧机歇着金梭思往夕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立秋日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疎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才薄无潘兴便便画【一作昼】偃庐

题茅山仙台药院

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苖新芝草迎飞燕桃花笑俗人楼台争耸汉鷄犬亦嫌秦愿得青芽散长年驻此身

送婆罗门归本国

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萝叶遥知汉地未有经手牵白马遶天行龟兹碛西胡雪黑大师冻死来不得地尽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国行多耳断金环落冉冉悠悠不停脚马死经留却去时往来应尽一生期出漠【一作汉】独行人絶处碛西天漏雨丝丝

潇湘游

夷女采山蕉缉纱浸江水野花满髻妆色新闲歌款乃深峡里款乃知从何处生当时泣舜肠断声翠华寂寞婵姢没野筱空余红泪情青烟冥冥覆杉桂崖壁凌天风雨细昔人幽恨此地遗绿芳红艳含怨姿清猨未尽鼯鼠切泪水流到湘妃祠北人莫作潇湘游九疑云入苍梧愁

放萤怨

放萤去不须留聚时年少今白头架中科斗万余卷一字千囬重照见青云杳渺不可亲开囊欲放增余怨且逍遥还酩酊仲舒漫不窥园井那将寂寞老病身更就微虫借光影欲放时泪沾裳冲篱落千点光【一作去冲篱落千点光】

观绳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

泰陵遗乐何最珍彩绳冉冉天仙人广场寒食风日好百夫伐皷锦臂新银画青绡抹云髪高处绮罗香更切重肩接立三四层着屐背行仍应节两边丸【一作圆】劔渐相迎侧身交步何轻盈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纎学垂柳下来一一芙蓉姿粉薄钿稀态转奇坐中还有沾巾者曾见先皇初教时

买【一作卖】花謡

杜陵村人不田穑入谷经谿复缘壁每至南山草木春即向侯家取金碧幽艶凝华春景曙林【一作村】夫【一作采来】移得将何处蝶惜芳丛送下山寻断孤香始囘去豪少居连鳷鹊东千金使买一株红院多花少栽未得零落绿娥纤指中咸阳亲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浇红湿绿千万家青丝玉轳声哑哑

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王中丞武俊也】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坐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徧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酒阑舞罢丝管絶木槿花西见残月

竹里梅

竹里【一作与】梅花相竝枝梅花正发竹枝垂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春过赵墟

下马邯郸陌头歇寂寥崩隧临车辙古栢重生枝亦乾余燎【一作漆】见风幽焰灭白蒿微发紫槿新行人感此复悲春

初下东周赠孟郊

鹤老身【一作耳】更卬【一作工】龟死殻亦灵正信【一作性】非外沿终始全本情童子不戏尘积书就岩扃身着木叶衣养鹿兼牸耕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十髪九缕丝悠然东周城言词野麋态出口多累形因依汉元寮未似羇细轻冷竈助新热静砧与寒声断蓬在门栏岂当桃李荣寄食若蠧虫侵损利微生固非拙为强懦劣外【一作寂】疗幷素坚冰蘖心洁持保坚贞修文返正风刋字齐古经慙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过春秋峡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不知何树【一作事】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长门怨

独坐炉边结夜愁暂时思【一作恩】去亦难留【一作收】手持金筯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

春游曲【一作乐府】

花颔红騣【一作顔?髪】一何【一作向】偏绿槐香陌欲朝天仍嫌衆里娇行疾傍????深藏白玉鞭

喷沫【一作珠喷】团香小桂条玉鞭兼赐霍嫖姚弄影便从天禁出碧蹄声碎五门桥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南越初逢伏东林度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阁絶微飇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揺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裛汗絺如濯亲牀枕竝烧堕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謡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一作鸣】条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立秋

兹晨戒流火商飇早巳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别落花

风艳霏霏去羁人处处游明年纵相见不在此枝头

登甘露台

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夜泊润州江口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占风无渡河千船火絶寒宵半独聼钟声觉寺多

看山木瓜花二首

裛露凝氛紫艳新千般婉娜不胜春年年此树花开日出尽丹阳郭里人

柔枝湿艳亚朱栏暂作庭芳便欲残深藏数片将归去红缕金针绣取看

题十三弟竹园

绕屋扶疎耸翠茎苔滋粉漾有幽情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

乐府杂词三首

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城里万家闻不见君王试舞郑樱桃

蝉?红冠粉黛轻云和新敎羽衣成月光如雪金堦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不耐檐前红槿枝薄妆春寝觉仍迟梦中无限风流事夫壻多情亦未知

岁暮题杨録事江亭【杨生蜀客】

垂丝蜀客涕濡衣岁尽长沙未得归肠断锦帆风日好可怜桐鸟出花飞

冬日峡中旅泊

霜月明明雪复残孤舟夜泊使君滩一声钟出远山里暗想雪窗僧起寒

泊花石浦

旧业丛台废苑东几年为梗复为蓬杜鹃啼断囬家梦半在邯郸驿树中

闻崔倚旅葬

远客那能返故庐苍梧埋骨痛何如他时亲戚空相忆席上同悲一纸书

赋蕃子牧马

碛净山高见极边孤烽引上一条烟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鸊鹈泉

牧马泉

平沙漫漫马悠悠弓箭闲抛郊水头鼠毛衣里取羌笛吹向秋天眉眼愁

越井台望

独立阳台望广州更添羁客异乡愁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暂依沙上头

扶病春亭

强梳稀髪着纶巾舍杖空行试病身花间自欲裵回立穉子牵衣不许人

赠童尼

旧时艳质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料得襄王惆怅极更无云雨到阳台

读故友于君集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病僧二首

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徧浮埃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

空林衰病卧多时白髪从成数寸丝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右军墨池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至今池水涵余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送僧归山

楚俗飜【一作蕃】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题源分竹亭

绕屋扶疎千万竿年年【一作人】相诱独行看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伤清江上人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此身岂得多时住更着尘心起外愁

山寺看海榴花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一作几】十年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赠成链师四首

花冠蘂帔色婵姢一曲清箫凌紫烟不知今日重来意更住人间几百年

黄昬骑得下天龙廵遍茅山数十峰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

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軿列玉【一作御】堦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

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奉酬

闰余春早景沈沈禊饮风亭恣赏心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隂宁肯羡山隂

病中客散复【一作後】言怀

华髪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

羌竹繁弦银烛红月光初出柳城东忽见隐侯裁一咏还须书向郡楼中

寻花

游春未足春将度访紫寻红少在家借问流莺与飞蝶更知何处有幽花

赠陈长史妓【本内宫人】

宝钿云和玉禁僊深含媚靥褭朱弦春风不怕君王恨引出幽花落外边

题王况故居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尘满空牀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偶题

迟日新妆游冶娘盈盈彩艇白莲塘掬水远湿?边郎红绡缕中玉钏光

恸柳论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裵回无处展哀情惟有衣襟知下泪

夜入简子古城

远火荧荧聚寒鬼绿焰欲销还复起夜深风雪古城空行客衣巾汗如水

桂江中题香顶台

迢迢香积凌空翠天上名花落幽地老僧相对竟无言山鸟却呼诸佛字

僧檐前独竹咏

乱石田中寄孤本亭亭不住凌虚引欲以袈裟拂着来一边碧玉无轻粉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孤帆瞥过荆州?认得瞿塘急浪声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白屋藜牀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偶题二首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嘉兴社日

消渴天涯寄病身临卭知我是何人今年社日分余肉不值陈平又不均

席上赠李尹

伛偻山夫髪似丝松间石上坐多时瓢饮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为

弼公院问病

一头细髪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衆生苦尽时

惜花

年少共怜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尘红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时不厌风

代胡僧留别

此地缘踈语未通归时老病去无穷定知不彻南天竺死在条支隂碛中

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

故人丹旐出南威少妇随丧哭渐归遥想北原新壠上日寒光浅水松稀

玉京词

絶景寥寥日更迟人间甲子不同时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後无家是看棋

葛巾歌【贝州漳南县赠杨炯燗】

一片白葛巾潜夫自能结篱边折枯蒿聊用簪华髪有时醉倒长松侧酒醒不见心还忆谷鸟衔将却趁来野风吹去还寻得十年紫竹溪南住迹同玄豹依深雾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门前逢暮雨临汝袁郎得相见闲云引到东阳县鲁性将他类此身还拈野物赠傍人空留梲杖犊鼻褌蒙蒙烟雨归山村

北原情三首

错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谁家白网车送客入幽尘铭旌下官道葬舆去辚辚萧条黄蒿中奠酒花翠新米雪晚霏微墓成悄无人乌鸢下空地烟火残荒榛生人更多苦入户事盈身营营日易深却到不得频寂寥孤隧头草绿棠梨春

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城中人不絶哀挽相次行莫非北邙後重向洛城生

卜地起孤坟全家送葬去归来却到时不复重知处叠叠葬相续土乾草已绿列纸泻壶浆空向春云哭

林中独醒

晚来林沼静独坐间瓢尊向巳非前迹齐心欲不言微凉生乱筱轻馥起孤萱未得浑无事瓜田草正繁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坠履忘情後寒灰更湿时委栏芳蕙晩凭几雪髫垂明日秋关外单车风雨随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一·彭定求
  何·唐圭璋
  卷五·董康
  第三折·佚名
  词品拾遗·杨慎
  感伤一 古调诗五言 凡五十五首·白居易
  发现·闻一多
  词余丛话提要·杨恩寿
  十一年一月二日作·闻一多
  卷一百四·陈元龙
  卷四十六·陈廷敬
  卷五百五十一·佚名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四·黄庭坚
  周晋词作鉴赏·佚名
  观我生赋·颜之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董康

      ○明珠記   明嘉靖間長洲諸生陸釆所作也。【無雙令塞鴻以明珠寄仙客。本傳無此語。蓋增飾以作關目者。采作此記時。年甫十九歲。】采兄粲。嘉靖癸未進士庶吉士。改官給事中。有■聲。助其弟作此記。其事則據仙

  • 睢景臣·隋树森

    睢景臣(约一二七五——约一三二O)。天一阁本《录鬼簿》云:景臣名舜臣,后字嘉贤。后字景贤,又字嘉宾。江苏扬州人,后来移居杭州。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将其名列在“方今己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之列

  • 王质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其先东平(今属山东)人,南渡后,徙兴国(今湖北阳新)。游太学,与张孝祥父子交,深见器重。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辟为张浚都督江淮幕,入为太学正,被谗罢。虞允文宣抚川陕,辟为幕属。入为敕令所删定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二)·陈寅恪

    牧斋投笔集之命名,自是取班定远投笔从戎之义。此集第壹叠“金陵秋兴八首己亥七月初一日作”,(可参有学集诗注壹叁东涧集中“秋日杂诗”末一首“旁行侧理纸,堆积秋兴编。发兴己亥秋,未卜断手年&rd

  • 卷十五·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庚戌朔 上南郊省牲还御奉天门进公卿大臣谕之曰祭祀莫大于郊古者牺牲粢盛不备不洁不敢祭而帝牛涤三月其敬如此明日以始卿等继朕省牲便应秉对越之诚不可怠忽自古天子之祭皆公卿助相国家生民受福卿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万历十八年七月庚子朔日食○孟秋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侯吴继爵李言恭分献○户部以太仓年例缺乏议动广东存积银一十五万两角□羊京以备九边支用从之○户部奏言各省直缺官柴马等银有灾地方存留抵补无灾者不得一概议

  • ◎追悼海珠烈士记·李定夷

    民国五年,共和既复,岑梁陈陆朱萨各当道及各界诸君,假坐广州东园,开大会追悼海珠死难诸烈士。正中仪门上,悬“魂兮归来”之生花横额,衬以生花联云:“名高赤县,河岳英灵。日落虞渊,风云惨变。”左右两门亦挂彩,门灯均生花构成,礼坛

  • 查东山先生年录·查继佐

    查东山先生年录查序张序征引书目例言东山七秩乞言启查东山先生年谱书湖州庄氏史狱跋查序向读觉庵存稿,拟辑年谱,自恨才疏学浅,无从起手,盖世稍远而年湮矣。至东山老人,国初名最着,家乘竟一传之不存,岂因革之际有所隐讳欤?然并

  • 尹洙传·脱脱

    尹洙,字师鲁,河南人。年轻时与哥哥尹源都以儒学出名。考取进士,调任正平县主簿。历任河南府户曹参军、安国军节度推官、光泽知县。考试书判成绩优秀,改任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伊阳知县,有能干的名声。因为大臣的推荐,被召回

  • 卷三十三 河决之患·李有棠

    世宗大定八年夏六月,河决李固渡,入曹州。黄河当克宋之初,两河悉畀刘豫。豫亡,河遂尽入国境。数十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因设官置属以其事。沿河上下,凡二十五埽,六在河南,十九在河北。埽设散巡河官一员,而置都巡河官六员。后又特

  •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吕思勉

    宋自仁宗以前,和辽、夏的关系,已见第三十一章。神宗时,对辽还保守和平,对夏则又开兵衅。夏元昊死于一〇五一年,子谅祚立。十六年而死。子秉常立,年方三岁。是年,宋鄜(fū)州注511将种谔袭取绥州。明年,为神宗元年,夏人请还前此所

  •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第三·晏婴

    崔杼既弑荘公而立景公,杼与庆封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于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为坛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维晏子不肯,崔杼许之。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令自盟曰:“不与崔庆而与公室者

  • 自警编卷五·赵善璙

    宋 赵善璙 撰出处类出处韩魏公因论进退曰处去就之难者不可猛而有迹韩魏公既解相印王丞相遗公书谓过周勃霍光姚崇宋璟又曰为古人所未尝任大臣所不敢天下以为名言欧阳文忠公亦曰进退之际从容有余徳业两全谤防自止过周

  • 春秋説卷十七·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宣公三十有三年春齐师伐莒夏楚子伐宋秋螽冬晋杀其大夫先縠偾军之将诛则士气奋邲之战知荘子谓果遇必败彘子尸之是讨盖未为过而举国以杀大夫何哉当国者私意也街亭之败虽归罪马谡之违节制孔明亦自降三等三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太虚

       悬论    一 释经题名义    二 释句义    三 释大意    四 释译人   释经    甲一 缘起分     乙一 通序      丙一 叙五事      丙二 列二众       丁

  • 卷九十一·佚名

    释具足品第八十一【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十八空、三十七助道法,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不具足菩萨道,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菩萨摩诃萨,当云何具足菩萨

  • 卷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七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住建宁府黄岩寺语录山门。还乡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且道那个是不出门底祖父。拽拄杖便入。佛殿。家中原有佛。毋劳向外求。一番亲见面。顿破古

  • 锦江禅灯·丈雪通醉

    凡二十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临济宗僧丈雪通醉(1610~1693)着,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刊。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通醉广搜历代诸家史传、语录,依指月录等之体例,将历代各宗共为一源,而不别分五家七宗等枝末派系,惟于卷目之下标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