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七

兵部二

贴黄

国初置军职黄簿以便稽考永乐後委官清理事例甚详今具载於後其缺官及更名复姓等项各见本条

写黄续黄

诸司职掌

凡除官开写年籍从军脚色赴内府清理明白写黄仍写内外贴黄与正黄关防走号合同请宝钤记正黄送铜柜收贮内外黄各置文簿附贴亦於内府收掌遇有陞调袭替官员次日即具陞转袭替缘由奏闻贴掲续附如有事故亦须总为置簿掲下附贴以凭稽考

清黄

事例

凡武职除授後有陞调袭替及降调减革等项每三岁一次清理以本部侍郎一员总其事都御史一员主纠察翰林院官一员主编纂本部仍委主事一员管理取拨监生办事官吏供用将清黄之岁预行在京卫所在外各都司卫所令各官具亲供申部以凭清理

一取送到各官亲供类见都司卫所抄出所供紧关大略将类进贴黄旧册照名挨查如贴黄有名与令供脚色相同者销作重名其不同者誊出

一取誊出亲供於历年征克册内查其所供征克地方於诰勑簿内查其所供受过诰勑於选簿及陞除册内查其所供除授年月职事仍将旧贴黄对欵通查如供报明白者照例缮写若有漏报父兄本身旧名及调守卫所从军征克地方年月不同或给授诰勑不供流世者依旧贴黄添改有供除授职名与原除日期不同者依选簿陞除册改正若亲供详细而贴黄不开或亲供流官而贴黄作世袭亲供调权试职而贴黄作流官或贴黄归附年深而亲供年浅之类并依亲供写黄一若有诈冒情弊或以流官作世袭试职署职作实授或应袭一辈而冒袭二辈或应减革而未经减革或总小旗妄引事例未经并枪或调守卫所年月空歇不明等项难以写黄者俱驳出造册照问俟缴报另行一各官缴到回报照问脚色须将原照问总册查对如回称拘收诰勑者须开是何年月卫所拘收给还诰勑系千户者须开写正副称父及伯叔兄弟者须开各人姓名称病故者须开本官有无子孙承袭合拘收诰勑者须开本官父祖姓名卫所职事诰勑道数字号以凭烧毁有重受诰勑者须开曾无烧毁拘收缘故几查对明白然後写黄一写大黄备开脚色凡姓名旧名年甲贯址从军归附来历征克地方杀获次数受赏名目陞授职役调守卫所并给授诰勑俱要细开仍每姓类作一处分写或系逹官另行类出每写一官後空白六行以备续附写毕仍将各姓见任官父祖脚色与类姓旧册通查有相同者销作重名止将见任袭替缘由续附若与见任官同者亦销作重名如将陞调止将陞调缘由续附凡供杀获人马非亲手者不许开写更名复姓者依今改姓名写黄

一小黄止存从军归附征克紧要地方并卫所流世职事总集开写二本一为内黄一为外黄其纸式指挥千百户大小不等每写一官後各空半幅以备续附一为事充军抄没无承袭及义男女婿充总旗者另行类姓用白纸开写仍具事故缘由

一写毕内外黄依类姓资次编写字号内黄左比外黄右比凡编号用武字编讫仍分类都司卫所依式分贴一清理逹官贴黄於逹官总册选簿并承勑郎审过册内查对所供乡贯旧职归附起数除授陞转缘由及有姓无姓有姓者仍旧无姓者类奏赐姓依百家姓编排其写黄不类姓上开某人下来归其编号用逹字余并与武官同

一写黄後将各起逹官亲供脚色编写勘合与黄同进本部用印铃记照例给散

缺官

诸司职掌

凡迁调致仕并犯罪罢职等项官员行移到部知会即便作缺类写缺本进赴内府遇有钦依除调补缺官员随於御前铨注以凭附选

事例【见除授官员项下】

更名复姓

诸司职掌

凡军官或年幼过房乞养今将本姓或幼名到部更改必须明着缘由奏闻准改仍将改换缘由续附贴黄

事例

洪武十九年令武臣士卒有欲复姓更名者兵部具奏改正 永乐元年令各卫鞑靼人同名无姓者照洪武年间例赐以姓氏仍编置勘合以备稽考中国人不得冒鞑□名以避管事违者治罪 十一年令新官义男女壻例袭流官一次不许出新有擅改姓名诈冒承袭者处极刑首告者给赏 成化十八年令清黄之年将更名复姓官员类造一册送内府备照

优给

武职子孙妻女有优给之典後又分优养之例具列於後

诸司职掌

凡军官亡故遗下嫡长子女年未出幼或母年老或无嫡子嫡孙次及庶子或弟或侄合得优给养赡者须凭各卫保结起送到部审取故官从军脚色一体委官賫赴内府比对贴黄相同具奏如是奉旨钦与优给随即於御前附写钦与优给文簿扣筭出幼年分明白开写岁数至某年住支或奉特旨陞等优给及流官特与世袭亦须随即明白注写通行抄出缘由立案行移锦衣卫作数放支其征进阵亡伤故病故总小旗儿男一体引奏定夺

事例

洪武三年令世袭武臣没後子孙应继袭而年幼者纪其姓名给与半俸没於王事者给全俸候长袭职 四年定优给例凡军职阵亡无子弟而有父母若妻者给全俸三年後给半俸有子弟而年幼者亦同候袭职给本俸有特旨令其子孙参随历练及未授职者给半俸其病故无子弟而有父母若妻者给半俸终身有子弟年幼者初年给半俸次年又半之俟袭职给本俸特旨参随及未授职者亦给半俸军士阵亡有妻者月粮全给三年後守节无依者月给米六斗终身病故有妻者初年全给次年总小旗月给米六斗军士给月粮一半守节者给终身将士守御城池战没病故妻子无依者守御官讨其家属有司给行粮送至京优给愿还乡者亦给粮送回愿留见处者依例优给 五年奏准凡优给从征死事者全给从征病故者半给守御病故及从征病回而故者不在此例 六年令武官残疾者月给米二石优养十年有子准承袭无子为民 十九年令故官子女幼者给全俸女出嫁住支父母老者给全俸终身 二十年令京卫官老疾无子孙者全俸优养己袭替而故再无承袭者亦同 二十七年重定优给例凡武臣在任亡故及征伤失陷者自指挥至所镇抚妻并给米五石终身无子孙者亦如之为事亡故无承袭者不给 永乐元年令奉天征讨阵亡官员幼男送锦衣卫优给总小旗幼男锦衣卫食粮出幼原卫补役其杂犯为事亡故并典刑之子俱照祖职与全俸优给在外优给官舍妇女有亲可依不愿赴京者俸粮照例於所在支给 正统七年令武职子弟优给但在父兄没後十年内曾告卫者行勘虽出十年亦准十年外告者不准 十四年令优给优养官愿回原籍或南京者俸粮随所在官司关支愿在京者俱折银布 景泰二年令口外官愿留在京优给优养者俱於後军都督府带管 天顺元年令逹官病故无应袭而有正妻者月支米一石优养终身 成化五年令世袭官阵亡其子合陞流官者依该陞俸优给流官病故其子止给世袭俸七年令户絶官优养不分新旧母女俱月支米五石

妻二石母妻终身女系新官者出嫁住支系旧官者十四岁住支犯奸反改节者不准 弘治七年令武职亡故无子孙承袭有亲叔年老不堪承袭者仍月支米三石优养待十年无子照例为民 九年令应袭舍人犯强盗者其弟侄依父原职降一级优给 十年令优给子孙在京各卫按季具名数引赴专管官司审验在外从本卫掌印官按季查点

凡武职年老户无承袭者支全俸优养入大选应袭人残疾者旧官依洪武六年例新官给全俸入大选不限年岁母女支优养者新旧官俱入大选妻不准继母与婶优养视妻例月支米二石若武职故其子优给亦故户无次丁者其母止作故官妻月支米二石优养旧官为失机等事问发未复职者子孙优给与半俸

诰勑

给授

诸司职掌

凡武官所授一品至五品曰诰命六品以下曰勑命其有应合给授者须凭各官报到从军脚色比对内外贴黄年籍并见授职事流世相同然後奏闻誊黄照品定夺散官写诰给授如犯法得罪应合追夺到部进送内府收贮若充军征进者置簿编收其典刑及亡故无嗣者会官烧毁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陞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陞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 陞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从二品【初授镇国将军 陞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 陞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 陞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正四品【初授明威将军 陞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 陞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陞授武节将军】

从五品【初授武略将军陞授武毅将军】

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陞授承信校尉】

从六品【初授忠显校尉陞授忠武校尉】

续写

事例

凡武官诰勑正统後专差通政司官一员提督遇有袭职替职等项官员賫诰前来告续者查对明白照例续写类奏给还凡已经给授者并依此例不许重给

封赠

诸司职掌

凡武职有功应封赠祖父母父母妻室者照依钦定资格一品封赠三代二品三品封赠二代四品以下封赠一代各照见任职事依例封赠

正一品至从六品

曾祖父祖父父各照见授职事对品封赠

正从一品

曾祖母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

正从二品

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

正从三品

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

正从四品

母妻各封赠?人

正从五品

母妻各封赠宜人

正从六品

母妻各封赠安人

事例

洪武二十四年令凡武职父见任不封嫡继母在所生庶母不封再醮之妇不封嫡继母已故所生母见在合照子职封嫡继母及所生母故止赠嫡母继母或在嫡母已故合封继母赠嫡母兄从军弟袭其职合封赠父母伯叔从军侄代袭者系为人後合封赠伯叔父母袭祖职者止封赠本父母其致仕官陞除不与陞授止与原授凡试职官及弟男子侄并致仕官不授诰有特旨与者不在例其父祖原授官职大未经封赠今子孙见袭官职小该给诰命其祖母并母俱依父祖原职封赠若父祖原授官职小今子孙见授官职大其祖母并母俱依子孙职封赠 二十九年令凡义男承袭义父官职又随义父姓者当封赠义父母若出姓者不封赠其亲父母亦未得封赠若本官以後自立功陞职者许封赠亲父母若代义父总旗先锋身没後自立功得官而尚随义父姓者封赠义父母出姓者封赠亲父母女壻承袭妻父职事者封赠妻父母若代妻父总小旗役後自得官者当封赠父母 永乐二十年令武职已故妻有子承袭者准赠无子者不许 正统六年令武官有废疾或年幼其弟若叔替职者兄侄终身无子方得封妻妇人夫与子俱有官依文职例从其高者封赠 天顺四年奏准朶顔三卫等原授职事勑书有賫至告袭者拘收在部俟定夺职事後给与新勑照回拘收旧勑通类年终会官烧毁

凡土官无封赠父祖例止给与本身诰勑

加赠

诸司职掌

凡武官殁於王事者照依生前职事加赠二等死於锋镝者照依生前职事褒赠三等

军务

军务除开设卫所仍系本司其余见属职方司掌行今并载职掌原文及事例以存旧制

开设卫所

诸司职掌

凡内外卫所军士队伍俱有定数如是奉旨差人点视填给勘合户由於内明写收军来历缘由除开设衙门原有旗军外其续後调到补伍军士必须穷?原伍旗军下落明白庶不迷失军伍如是伍内空歇未填勘合亦须咨呈该府着令勾补以凭填给其新收军人应关户由者一体照户出给勘合户由

事例【见职方司及车驾司守卫项下】

声息

诸司职掌

凡腹里边境险要去处或有啸聚者飞报声息到部火速入奏母得迟滞

事例【见职方司】

赏赐

朝廷赏赐军官原无定例其功次赏赐则有等第今附列於後

诸司职掌

几奉特旨赏赐军官须凭来文开写姓名职事卫所钦赏银钞段疋等项数目审对明白具本引奏给赏

事例

凡军功赏赐之等有三曰加赏曰给赏曰量赏俱查照功次移文礼部照例施行其军前激赏勘合银牌遇有奏讨临时请旨关给

见行赏赐等第

给赏

陕西三边都指挥每员银五两彩段一表里指挥每员银三两彩段一表里千百户镇抚每员银二两绢二疋旗军舍余总小甲人等每名银二两布二疋

大同宣府与陕西三边同

辽东都指挥每员银二两彩段一表里指挥每员银一两绢布各二疋千百户镇抚每员绢布各二疋旗军舍余人等每名绢二疋

云南都指挥每员钞一千贯彩段三表里指挥每员钞八百贯彩段二表里千户卫镇抚每员钞六百贯彩段一表里百户所镇抚每员钞五百贯绢三疋旗军舍余每名钞三百贯绢布各一疋

四川指挥每员钞六百贯彩段一表里千户每员钞五百贯绢三疋旗军每名钞三百贯绢布各一疋

湖广都指挥每员钞八百贯彩段二表里指挥每员钞六百贯彩段一表里千户卫镇抚每员钞六百贯绢三疋百户所镇抚每员钞五百贯绢二疋旗军人等每名钞三百贯绢布各一疋

广东贵州与湖广同

加赏

各照地方则例於正赏外仍加一倍

量赏

陕西三边应得银两彩段表里者减去彩段表里加绢二疋应得银两绢布者减去绢布

大同宣府都指挥每员银三两彩段一表里指挥每员银二两绢一疋千百户等官每员银一两绢一疋旗军人等每员银一两布一疋

辽东都指挥每员银一两绢布各二疋指挥每员银一两绢布各一疋千百户等官每员绢二疋旗军舍余人等每名绢布各一疋

云南指挥每员钞七百贯彩段一表里千户卫镇抚每员钞五百贯绢三疋百户所镇抚每员钞四百贯绢二疋旗军舍余人等每名钞二百贯布一疋

四川应得钞贯彩段绢布者减去钞贯

湖广广东贵州与四川同

文职按察使照都指挥例知府及土官知府宣慰宣抚照指挥例同知通判知州推官知县及土官千户安抚长官照千户例经历知事检校县丞主簿教谕训导典史廵检大使等官照百户例掾史省祭官义官隂阳生医生千夫长百夫长吏舍老人总小甲民壮民欵土舍逹军黎兵人等照旗军例

明会典卷一百七

猜你喜欢
  少帝纪四·薛居正
  卷一百二十三·毕沅
  卷三百五十四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第二七七单同治十年十二月初六日一一七○二--六·佚名
  诸葛忠武书卷六·杨时伟
  甲申传信录卷五·钱士馨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三 不可衡量的人·溥仪
  崔隐甫传·欧阳修
  昭宗本纪·欧阳修
  肖乃台传·宋濂
  齐纪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497)·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黄庚

    (臣)等谨案月屋漫稿一巻元黄庚撰庚字星甫天台人生于宋末入元不仕后来选诗者以其为宋遗民并载入宋诗中然观其集首自序乃泰定丁夘所作时元统一海内已五十七年不得仍系之宋人今故仍题作元人从浙江通志文苑传例也庚尝客山阴

  • 卷四·宁调元

    詩句承襲數例古人詩有語句相承襲而意境各別者,如韋莊〈古別離〉云:「晴煙漠漠柳■■,不那離情酒半酣。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宋張來〈絕句〉云:「亭亭畫舸繫春潭,直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九·乾隆

      宋  光宗皇帝  【庚戌】绍熙元年【金章宗璟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帝朝夀皇于重华宫  金以完顔守贞【本名左业古绅之孙】为参知政事  金主新即政鋭意于治尝问汉宣帝综核名实之道其施行之实果何如守贞诵枢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弘治二年十一月乙卯朔钦天监进弘治三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百官颁行天下○礼部奏冬至节例赐百官宴 上命免宴赐以节钱钞○狭西外夷苽咂等族番人容中锅等答矛等族番人初王癿等失占等族番人你卜秀等来朝贡盔甲

  • 卷之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进补后汉书年表表·熊方

    臣闻明爻象彖之原乃可学易识风雅颂之旨始与言诗总之必有宗主之各有体臣方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念臣迃疎蹇浅之末学竒穷艰苦之余生荒松菊而出游驻桑榆而筮仕考麟经虽曰圣作亦本旧文观迁史素号良才悉因前笔裘非一腋流必有

  • 卷五十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绦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绦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集解

  • 第六章 护国军中的青年军官·李宗仁

    一在将校讲习所停办之后,我们这批无职军官,奉令听候另派工作。明知等来等去总不会有结果的,因旧军各有其系统,门户之见甚深,我们不易插足,且我们新式军人也不愿置身其间。而新军究属有限,更无余额可以容纳我们。所以当我的同

  •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第二十四·晏婴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耶?”晏子对曰:“然,是也。”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请以满夫子之宫。”晏子违席而对曰:“乃此则老且恶,婴与之居故矣,故及其少而姣也。且人

  • 厚黑丛话自序·李宗吾

    民国十六年,我将历年作品汇刊一册,名曰《宗吾臆谈》,内容计:(1)厚黑学;(2)我对于圣人之怀疑;(3)心理与力学;(4)考试制之商榷;(5)解决社会问题之我见。十七年,我把“解决社会问题之我见”扩大为一单行本,题曰《社会问题之商榷》。第六

  • 卷九·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九明 杨于庭 撰襄公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申及壬夫政以贿成何得无罪观者当自得之可也臧孙纥败于狐骀狐骀之败不书讳之也莒人灭鄫灭鄫者莒以

  • 仲子闕里誌·冯云鹓

    繆協曰子羔學藝可仕孔子猶曰不可欲合愈精愈究也于時有以佞才惑世仕不由學比之子羔則長短相形子路舉兹以對夫子善其來旨此乃斥時豈譏仲子乎猗歟魯哲義勇無儔獨立不懼從政惟優欽屬仁聖勒封介邱褒賢進號載顯英猷宋陳堯叟

  • 宗镜录卷第七十七·延寿

    夫一念无明心。鼓动真如海。成十二缘起。作生死根由。若了之。为佛智海之波澜。昧之。作生死河之漩洑。云何成佛智。云何成生死。答。天真之佛智本有。妄缘之生死体空。虽有二名。但是一义。只谓不了第一义谛。号曰无

  • 第四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四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相好品之余四念处品第八相好品之余复次摩那婆。如来有常光相成就因缘。我今当说。汝等谛听无令心乱。摩那婆。若诸菩萨于如来所。凡有造业终不虚也。假使发心

  • 罗圭峰文集·罗玘

    三十卷。 明罗玘撰。罗玘字景鸿,江西南城人。成化末年 (1487)领京闱乡试第一,次年举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严谨,僚属畏惮。谥号文肃,学者称圭峰先生。著有《罗玘圭峰文集》。据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称,罗玘的

  • 刘氏菊谱·刘蒙

    一卷。宋刘蒙撰。刘蒙,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刘氏菊谱》大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谱叙,首论古代正人达士多吟咏菊之高洁,次叙菊花之功用,后叙作此谱之缘由。作者自称崇宁甲申(1104)九月为龙门之

  • 随园随笔·袁枚

    笔记,二十八卷,清袁枚撰,读书笔记的考据,卷一 诸经类 卷二 诸史类上 卷三 诸史类中 卷四 诸史类下 卷五 金石类 卷六 天时地志类 卷七 官职类上 卷八 官职类中 卷九 官职类下 卷十 科第类 卷十一 各解类 卷十

  • 圣法印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说空无欲无我无常清净之业,出杂阿含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