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
自序一
民国元年,我在成都《公论日报》上发表一文,题曰《厚黑学》,谓:古今成功之英雄,无一非面厚心黑者。这本是一种游戏文字,不料自此以后,厚黑学三字,遂传播四川,成一普通名词。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心想:此等说法,能受一般人欢迎,一定与心理学有关系,继续研究下去,始知厚黑学是渊源于性*恶说,在学理上是有根据的,然私心终有所疑。遍寻中外心理学诸书读之,均不足解我之疑,乃将古今人说法尽行扫去,另用物理学的规律来研究心理学觉得人心之变化,处处是跟着力学规律走的。从古人事迹上、今日政治上、日用琐事上、自己心坎上、理化数学上、中国古书上、西洋学说上、四面八方,印证起来,处处可通,乃创一臆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民国九年,写一文曰《心理与力学》,藏之箧中,未敢发表,十六年方刊入拙着《宗吾臆谈》内。兹特重加整理,扩大为一单行本。
我这《心理与力学》一书,开始于民国九年,今为民国二十七年,历时十八年,而此书渊源于厚黑学。我研究厚黑学,始于满清末年,可说此书之成,经过30年之久。记得唐朝贾岛做了两句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自己批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今日发表此书,真有他那种感想。
我的思想,好比一株树;厚黑学是思想之出发点,等于树根;因厚黑学而生出一条臆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等于树身;其他所写《社会问题之商榷》、《考试制度之商榷》、《中国学术之趋势》,与夫最近所写的《制宪与抗日》等文,都是以“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这条臆说为根据,等于树上生出的枝叶花果。故我所写,虽种种不同,实是一贯。
去岁遇川大教授福建江超西先生,是专门研究物理的,并且喜欢研究易学,是博通中外的学者。我把稿子全部拿与他看,把所有疑点提出请教。承蒙一一指示,认为我这种说法讲得通,并赐序一篇,我是非常感激。然而我终不敢自信,请阅者不吝赐教。
我研究这个问题,已经闹得目迷五色*,文中种种说法,对与不对,自己无从知道。我重在解释心中疑团:阅者指驳越严,我越是感激,绝不敢答辩一字。诸君赐教的文字,可在任何报章杂志上发表,发表后,请惠赠一份,交成都《华西日报》转交,以便改正。
二十七年一月十三日
富顺李宗吾于成都
自序二
我发表此书后,得着不少的批评,使我获益匪浅,至为感谢。除全部赞成和全部否认者外,其有认为大致不差,某某点尚应该改者,我已遵照修改。有些地方,虽经指示,而我认为尚应商酌者,则暂仍其旧,请阅者再加指正。所有赐教文字,请交重庆《国民公报》转交,以便加以修改。
读者常驳我道:“人之心理,变化不测,哪里会有规律?”我说:物理也是变化不测,何以又有规律?今之科学家,研究物理,可谓极精了。我们试取一瓷杯,置之地上,手执一铁锤,请问:此锤击下去,此杯当成若干块?每块形状如何?恐怕聚世界科学家研究之,无一人能预知,所可知者,铁锤击下,此杯必破裂而已。何也?杯子内部分子之构造,无从推测也,我们不能因此就说,物理变化,无有规律。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与瓷杯之分子相同,所以心理变化,如珠走盘,横斜曲直,不可得知,所可知者,必不出此盘而已。人持弓箭,朝东射,朝西射,我们不能预知,但一射出来,其箭必依抛物线进行,这即是力之规律。我所谓心理变化有规律可寻者,亦就是也。
我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原是一种臆说,不能说是公例。公例者,无一例外之谓也。当初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出三例,许多人都不承认,后来逐渐证明,逐渐承认,最后宇宙各种现象,俱合牛顿规律,惟天王星不合,有此例外,仍不能成为公例。直到1846年,有天文家将天王星合牛顿规律这部分提出,将其不合规律之部分加以研究,断定天王星之外,另有一行星,其形状如何,位置如何,加入此星之引力,天王星即合规律了。此说一发表出来,众天文家,依其说以搜求之,立把海王星寻出,果然丝毫不差错,牛顿之说,乃成为公例。心理之变化,较物理更复杂,更奇妙。我之说法,不为一般人所承认者,概例外之事太多也。我不认为我之臆说有错,而认为人心中之海王星太多。我们亦能只握着大原则,以搜求各人心中之海王星耳。
有人说:你想把人事与物理沟通为一,从前许多人都做过这种工作,无奈这条路走不通。我说:苏伊士运河,从前许多人都说凿不通,卒之凿通。巴拿马运河,许多人都说凿不通,卒之也凿通。我认为自然界以同一原则生人生物,物理上之规律,必可适用于人事,不过我个人学识不够,不能把他沟通为一罢了。学术者,世界公物,当合全世界研究之,非一人之力所能胜也。尚望读者诸君共同研究,如我这种方式走不通,希望读者另用他种方式把他弄通。我研究这个问题,如坠五里雾中,诸君其亦怜我之愚,而有以教之乎!
物理纷繁极矣,牛顿寻出规律,纷繁之物理,厘然就诸,而科学因之大进步。世界纷乱极矣,我们在人事上如能寻出规律,则世界学说,可归一致,人世之纠纷,可以免除,而文明自必大进步。此着者所为希望诸君共同研究者也。
三十一年十月八日
李宗吾于陪都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二章·佚名 柏常骞问道无灭身无废晏子对以养世君子第三十·晏婴 张子正蒙注卷六·王夫之 卷六·汪克宽 六经奥论凡例·郑樵 提要·徐学谟 卷二十一·林之奇 卷二百三十九·秦蕙田 昭公·昭公十年·左丘明 了众生所品第十二·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卷八十八(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佚名 善根品第九·佚名 三十二、外道问佛·慧开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二十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第十九出 求援·李渔
〖紫苏丸〗(小旦巾服上)路遭强横身拘系,遍思量脱身无计。待修书间道去求援,只愁难出重围里。奴家林天素,自从别了陈郎归家,为葬亲之计,谁想半路遇着强徒,被他掳入寨中,留为记室。亏我百般掩饰,还不曾露出本相来。倘若被他看破行
正名·叶小纨
(正名)三仙子吟赏凤凰台 吕真人点破鸳鸯梦(西王母引队开上)(云)阆苑仙家白锦袍,海中银阙宴蟠桃。三更月下鸾声远,万里峰头玉树遥。子童乃西王母是也。前者因蟠桃会返,群仙邀游林屋洞天。其时有子童侍女文琴、上元夫人侍女飞玖
小河·周作人
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这不像我朋友平时的声音,被轻风搀着走上沙滩来时,经过的两面地方,都变成一片锦绣。田边的桑树,也摇头说,——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现在变了青黑,水要保他的生
春寒·闻一多
春啊!正似美人一般,无妨瘦一点儿!(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泰东图书局)
原序·韦应物
韦苏州集原序韦苏州唐史不载其行事林宝姓纂云周逍遥公夐之後左仆射扶阳公待价生司门郎中令仪令仪生銮銮生应物应物生监察御史河东节度掌书记庆复李肈国史补云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泰昌元年十二月甲辰朔添设凤阳府通判命铸关防曰凤阳府捕盗收钞兼寿州卫屯粮通判○升蓟镇黑峪关守备袁勋为大水峪游击○署都指挥佥事贺虎臣以都司佥书职御为统领天津海防游击○丙午以恩例予宣府大同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江
◎袁公子碰碑(故宫禾黍泣残阳)·李定夷
袁项城秉政数年,积蓄之私产,不下千万。即以新华宫之古玩器皿论之,亦在百万左右。当项城死后,未满百日,诸公子即因争产问题,大起冲突。攘夺不已,继以用武。幸有徐菊人在侧,出其老前辈之面孔,力为排解,始免骨肉相残之祸。然诸公子
宗炳传·姚思廉
宗炳字明易攵,南陽涅陽人。世代居住在江陵。祖父名炳,宋朝时被征召为太子庶子,不从,有清高的名声。父亲名繁,曾任西中郎咨议参军。宗炳幼时勤于学习,有气量有才干。二十岁时,考中郢州秀才,历任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齐朝司
武恪传·宋濂
武恪字伯威,宣德府人。初以神童游学江南,吴澄为江西儒学副提举,推荐恪入国学读书。明宗(1328年在位)在当太子时便选恪为说书秀才。及太子出镇云南,恪也同行。太子欲起兵陕西,恪谏道“:太子往北行动,从国来说,要有君命;从家庭来
第八章 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由汉武帝至王莽】·钱穆
要明白西汉文治政府之意义,先应注意到当时的一般情态。一、西汉初年之社会古代封建社会,到战国已逐步消失。军人、游仕、商人,不断由平民社会中跃起,他们攀登政治舞台,而攫得了古代贵族之特权。秦代统一政府在此种剧变过程
第十三章 23·辜鸿铭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辜讲孔子说:“聪明人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愚蠢的人只求一致,而不讲求和谐。”
第十六章 知常道·林语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8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9 ),全乃天 (10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语译]若是致虚、宁静的功夫达到极致,以去知
哀公·哀公二年·左丘明
【经】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滕子来朝。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
卷五十(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六静虑波罗蜜品第十之二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故。获得如是无退神通。善能建立智所作业。舍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得是通智。由清净心。鲜白心。明洁心。无浊心。离随烦恼心。善
妙法莲华经吴兴法华寺重刻序·太虚
大乘妙法莲华经者,盖本师文佛一代教化之本怀,亦十方三世如来教海之都序也。帝统群经,君临众典。探厥玄旨奥宗之所在,海印光中,朗然照见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慈悲之德相,徒因蔽于妄想,不自现证;欲开发众生心中佛之知见,示以自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一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一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缘起品第一 世尊一时。游力士生处。至波波邑。住折路迦林。时彼邑中诸力士众。于恒聚戏东西村间。嗢跋诺迦旧制多所。共造台观莹饰初成。未有沙门
中国文学史话·胡兰成
胡兰成于1974年受聘到中国文化学院讲学,1976年返回日本侨居。彼时,仙枝、朱天文、朱天心等一群年轻人正通过胡兰成的书信指导,在文坛领袖朱西宁的直接引导下,办起了文学刊物《三三集刊》,开始追求文学理想。为了鼓励青年写
简易哲学纲要·蔡元培
简易哲学纲要,是蔡元培编写的“现代师范教科书”,1924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自序说:哲学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思想起于怀疑,因怀疑而求解答,所以有种种假定的学说。普通人都有怀疑的时候,但往往听到一种说明,就深信不疑,算是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