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书通序

四书通序

四书之学初表章于河南二程先生而大阐明于考亭朱夫子善读者先本诸经而次及先儒论著又次考求朱夫子取舍之説可以言学矣然习其读而终莫会其意犹为未善也纂疏集成博采诸儒之言亡虑数十百家使学者贸乱而无所折衷余窃病焉近世为图为书者益众大抵于先儒论著及朱夫子取舍之説有所未通而遽为臆説以于世余尝以谓昔之学者常患其不如古人今之学者常患其不胜古人求胜古人而卒以不如予不知其可也今新安云峯胡先生之为四书通也悉取纂疏集成之戾于朱夫子者删而去之有所发挥者则附己説于后如谱昭穆以正百世不迁之宗不使小宗得后大宗者惧其乱也汉世定论经传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汉末封司马迁后为史通通之为义尚矣若夫习其读而会其意此又学者之事庶无负先生名书之防云泰定三年良月朔旦巴西邓文原叙四书通序

四书通何为而作也惧夫读者得其辞未通其意也六经天地也四书行天之日月也子朱子平生精力之所萃而尧舜禹汤文武周孔顔曽思孟之心之所寄也其书推之极天地万物之奥而本之皆彞伦日用之懿也合之尽于至大而析之极于至细也言若至近而涵至永之味事皆至实而该至妙之理学者非曲畅而旁通之未易谓之知味也非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未易谓之穷理也余老矣潜心于此者余五十年谓之通矣乎未也独惜乎疏其下者或泛或舛将使学者何以决择于取舍之际也呜虖此余所以不得不会其同而辨其异也会之庶不失其宗辨之庶不惑于似也余不敢自谓能通子朱子之意后之通者傥恕其僭而正其所未是则余之所深冀也泰定甲子九月旦日新安胡炳文序

猜你喜欢
  国风·豳风·佚名
  卷十二上 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孙奭
  立命之学·袁黄
  卷二十五·程端学
  卷五·车垓
  卷三十八·张廷玉
  卷三十七·王与之
  卷十九·王质
  凡学之道(1)·戴圣
  去强第四·商鞅
  卷十四·赞宁
  佛教之初输入附录一:汉明求法说辨伪·梁启超
  佛说善生经讲录序·太虚
  鸠摩罗什译·佚名
  第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   起靖康元年正月六日壬申,尽七日癸酉。   六日壬申行营辎重次尉氏李纲献议城守罢亲征以纲为御营京城四壁守御使。   诏今来团结军兵捍御贼马如立到功效并当不用常例持加恩赏多出文榜晓示军兵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隆庆四年十二月甲午朔○升河南布政司左参议邵梦麟为浙江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湖广布政司左参议徐炳为河南按察司副使四川道御史姚继可为四川按察司佥事兼理重庆兵备 赐皇亲锦衣千户善泰庄田二百顷从其请也○朝鲜国王李

  • 卷之五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二卷 元·缪荃孙

    光福寺铜观音象记拓本高一尺八寸,广一尺七寸,行书十二行,行二十字,字径六分许。铜菩萨银冠者,赵宋知府邹公创也。岁月斤两间饰珠珍,殿阴之碑刻焉。至元乙亥,大势兵至,村落寇生,住持成师,惧失迁避,舟行出湖,乃付豪客。后续以木,木弊

  • 金佗续编卷二十八·岳珂

    <史部,传记类,名人之属,金佗稡编__金佗续编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金佗续编卷二十八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录纪鄂王事          孙逌编岳王飞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人母家姚大翁甚喜其为人宣和四年令枪手陈广以技击敎之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一·阿桂

    六月癸酉温福丰升额奏言副都统富勒浑总兵李煦报称自五月二十二日起连日大雨至二十六日邜刻雨止领兵绕过南山后面分为三路冲进箐林直抵大木栅前攻击有贼二百余名从两旁林内突出木栅内又冲出百余名俱被官兵奋勇撃败已刻

  • 卷十三·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三明 余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耕耤 西苑耕歛附皇祖重农元年仲春即行耕田礼列圣相承皆遵用焉至肃皇复行西苑耕歛之礼立帝社稷坛以春秋祈报礼加详已今西苑礼不

  • 第二节 晋高祖时内外形势·吕思勉

    末帝时,将士之纷纷离叛者,尚不止如上节所述也。应顺元年正月,安州节度使符彦超为部曲王希全所害,谋附于吴。副使李超率州兵讨诛之。清泰三年五月,石敬瑭既叛,雄义都指挥使安元信屯代州,说代州刺史张朗持两端,朗不听。时安重荣

  • 卷九 九之三·孔颖达

    《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疏]“《伐木》六章,章六句”至“厚矣”。○正义曰:作《伐木》诗者,燕朋友故旧也。又言所燕之由,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

  • 卷九十三·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三士之孝事君忠唐姚思防隋时为代王侍读高祖定京师府僚皆奔亡独思防侍王兵将升殿思防厉声曰唐公起义兵本安王室若等不宜无礼于王众皆却布列阶下帝义之听扶王

  • 卷之八·张居正

    康诰武王封其同母弟康叔为卫侯,作诰以晓谕之。史臣记其辞,遂以康诰名篇。【原文】王若曰:&ldquo;孟侯!朕其弟,小子封。【直解】王,是武王。孟,是长。封,是康叔名。武王将告康叔以治国之道,遂历呼之以起其听,先称为孟侯,以其为诸

  • 卷一  通礼·颜元

    【此篇所著,皆所谓有家日用之常礼,不可一日而不修者。】祠堂【议就四龛,当以高祖考妣居中,而曾祖考三龛以昭穆分列于侧后。考古礼官师祭二世。今世王制亦云士民祭二世,品官方许祭四世。宋儒所谓虽善不尊,况并列四龛,制亦不善

  • 卷三百八十八·佚名

    △初分不可动品第七十之三善现当知。此中无我可得。亦无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可得。无色可得。亦无受想行识可得。无眼处可得。亦无耳鼻舌身意处可得。无色处

  • 复邵慧圆居士书·印光

    昨接来函, 言令乡亲有潘仲青者, 在张家口, 来函欲皈依。其人性质诚朴, 学问亦有研究。彼既发心, 光只好随缘。今为彼取法名为慧纯。以一切众生, 皆具佛性, 即皆有佛慧, 但以贪瞋痴等, 杂糅其中, 则佛慧便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我今顺瑜伽  金刚顶经说  摩尼莲花部  如意念诵法  修此三昧故  能如观自在  先择其弟子

  • 菩萨地持经 第一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一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初方便处种性品第一(第一段有一十八品)敬礼过去未来世  现在一切佛世尊有十法。具足菩萨道。摩诃衍摄。云何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翼。四者净心

  • 古都·川端康成

    《古都》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中篇小说。书名“古都”指的是日本京都。该作在1961年10月至1962年1月《朝日新闻》连载,1962年1月出版。该作是川端康成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千重子和苗子是一对孪

  • 至正四明续志·王厚孙

    浙江地方志。元王元恭修,王厚孙纂。十二卷。元恭字居敬, 自号宁轩,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授正议大夫,转庆元路总管。厚孙字叔载,一字燕贻,自号遂初老人,浙江鄞县人。初官训导,授教谕。 《延祐志》后二十二年,元恭等修此志以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