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或问巻二十五

宋 朱子 撰

论语

尧曰第二十【凡三章】

或问尧舜禹之相授皆有厯数之説范氏之意若以治厯明时为人君之事者而谢氏以厯数有归而言则又若后世讥纬之学者其论不同奈何曰以文意考之则谢氏得之矣葢帝王相承其次第之数若厯之嵗月日时亦有先后之序也然圣人所以知其序之属于此人则以其人之德知之非若谶纬之説徒以其姓名见于图箓而为言也范氏葢避此而迁就其説殊不知以德而言则自无后世妖妄之嫌而人君之事岂特治厯明时之一端而已哉曰执中之説程子范游杨氏之説不同如何曰程子备矣葢圣贤所言中有二义大本云者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之理其气象如此也中庸云者理之在事而无过不及之地也此曰允执其中葢以其在事者而言若天下之大本则不可得而执矣且圣人之道时止时行夫岂专以块然不动者为是而守之哉故程子以事事物物言之而又曰允执厥中所以行之以是而观则三家之失亦可见矣游氏自适当其可以下文与程子之説不异而其取譬复兼言之岂其择之有未精者遂合二者而一之与曰四海困穷范氏葢推孔氏书传之意言之子之不从何也曰亦以文考之而知其不然也葢以为戒之之辞则辞意连属初无间断空阙之处若如孔传之説则困穷之下便言天禄永终初无丁宁付嘱之意若如范氏之説则所谓各得其所者于书之文初亦未尝有所见也曰述汤之语诸説不同何也曰以书考之则张子失之而范説为得矣但以简在帝心为以其如此故不敢自私则亦失之葢此亦谓不敢自私而听天所命耳曰周有大赉之説如何曰诗之序曰赉大封于庙也赉予也言所以锡予善人也葢克商赏功之时乐记所谓将帅之士使为诸侯者也然则范氏亦得之矣曰周亲之説如何曰以书文考之当然范氏之説因上文而以周亲为周室之亲其意亦善但于书文为不合耳曰自谨权量以下谢杨之説孰优曰是亦多相发明者未可以优劣论但民食丧祭谢氏以为民之三事为愈于杨而杨引孟子之意亦佳也寛则得众以下二説皆善但杨若以为信则民任其事者任倚仗也恐失文意而公则説之云则亦过矣民任説见第十七篇第六章公则举措合于人心而人自説服如管仲夺骈邑者葢亦近之未有王霸之辨也曰谢氏圣人存心之説如何曰是其词气有不和者然于学者亦有益矣但以为夫子歴叙数圣人之语则不若杨氏以为记者所载以明二十篇之大防者为得也苏氏疑此章有颠倒失次者恐或有之【苏氏曰此章杂取大禹谟汤诰太誓武成之文而颠倒失次不可复考由此推之论语葢孔子之遗书简编絶乱有不可知者如周八士周公语鲁公邦君夫人之称非独载孔子与弟子之言行也】曰谢氏所谓固结民心者似未免乎有为而为之者如何曰是其言则诚若有病然其下文所谓道当如此而非违道以干之者足以之自解矣程子有言以圣人之公言之固至诚求天下之比以安民也以后王之私言之不求下民之附则危亡至矣以此观之则谢氏之言固为治者所不废但非所以语圣人耳

或问五美之説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则谢氏得之矣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则胡氏得之矣【胡氏曰在人上者大欲为多不能窒之则其贪无时而已惟反是心以欲仁则求诸已而必得何物足以累其心夫何贪泰者安舒自得之谓近于骄矣然君子之心一主于敬不以彼之众寡小大而二其心则其自处未尝不安而何骄之有】威而不猛非作威也葢作威而欲人之畏己则必至于猛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以自修而已矣非欲人之畏己也然百姓望其容貌顔色之俨然而知其不可慢也则何猛之有哉他説亦无大可论者但谢氏所谓泰而不骄者则未见其泰而反不免于骄耳问四恶曰虐也暴也贼也谢説得之但所谓贼仁者非是有司之説则杨氏为当曽氏以为如项羽刻印刓忍不能予之类张敬夫以为人上而为有司之事失人心而召祸乱未必不由此亦皆得之然张氏之説则唐德宗其当之乎谢氏之説于文义尤有所不通云曰谢氏之总论奈何曰彼以世俗无道之政言之固有如是者矣然若此之流葢已不在可论之域况言之至于如此则吾之辞气得无亦有未平者乎

或问卒章之説曰程子之言其大防然矣然以乐天知命为通上下而言则有不可晓者葢通上而言则是圣人亦知命也而又以为圣人不须言知命通下而言则是众人亦乐天也夫乐天之事岂众人之所及哉第二説以圣人言命为中人以上者设夫中人以上固与上智者有间然限以中人以上而不通乎下则中人以下者岂可以其终不及此而弃絶之哉第三説谓有诸已然后知言则能格物穷理语意倒置亦不可晓葢以序言则曰格物穷理然后能知言知言而践履以实之然后能有诸已其可也今其言乃如此皆与平日之言不类岂亦一时议论之间记录者偶失其真而致此与姑论而阙之可也范氏所谓知命事天之事者似以命为天理之所赋命固天理之所赋也然有指理而言者有指气而言者吾于公伯寮章已辨之矣纵以此章所谓知命为知理则亦知天之事而未及乎事天也又谓知言所以治人亦非本文之意谢氏知命之説得之至以知礼为知理则非也葢此章所谓礼止指礼文而言耳若推本言之以为理在其中则可今乃厌其所谓礼文之为浅近而慕夫高逺之理遂至于以理易礼而不复征于履践之实则亦使人何所据而能立耶知言之説亦为得之但所谓系其所养者则亦近于程子有诸已之谓者杨氏知命之説其过甚于范氏知礼之説则得之至于知言之説则又甚矣夫此章所谓知人者亦兼乎古今贤不肖而言今乃言古而不及今言圣贤而不及乎愚不肖葢欲牵夫三句之説而一之又欲专乎内而不分乎外且必欲即夫论语之书而为之説故其失至此耳尹氏事天之説似范氏动不违于理似谢氏然曰穷达得丧无所动其心则范氏有所不及谓知礼则不违于理者亦非便以礼训理如谢氏之甚也章末数句则于读此书者深有所警不可以不熟察而深念之也此外则胡氏之説亦善葢合韩公苏公之説而为言耳【胡氏曰一定而不可易者命也人不知命常求其所不可得避其所不可免斯所以徒丧所守而为小人也】

四书或问巻二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二 曲礼上第一·郑玄
  语增篇第二十五·王充
  诰志第七十一·戴德
  学而第一·朱熹
  卷十二·李光坡
  卷七十八·秦蕙田
  第73章·老子
  卷十一·聂崇义
  卷十七·魏了翁
  卷三·朱熹
  三、无为与有为·胡适
  襄公·襄公五年·左丘明
  法海经全文·佚名
  诸佛要集经卷下·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二十一·彭定求

        卷721_1 【赠唐山人】李洞   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黳。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   千年松绕屋,半夜雨连溪。邛蜀路无限,往来琴独携。   卷721_2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一作送僧游南海)】李洞   春往海南边,秋

  • 第五出 争裁·姚茂良

    〔末上〕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自家岳府中院子。我家爷要做红锦战袍。不免去唤贵裁。他原是我府中主顾。只索去走一遭。贵裁在家么。〔内应介〕不在家。当官去了。〔末〕旣不在家。后巷有个贱裁。叫他去罢。转东

  • 巻二·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二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二魏诗一魏武帝姓曹氏讳操字孟德沛国谯人汉举孝廉为郎拜骑都尉献帝初闗东州郡起兵讨董卓时为济南相屯兵河内初平二年袁绍表为东郡太守乘黄巾乱入据兖州为刺史建安初入朝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弘治五年七月己巳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庚午礼部右侍郎艾福卒福字天锡湖广襄阳人天顺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化初巡按山西考核官庶黜不职者九十人旌其能者七人审录重辟有童年十三分盗赃米一釜怜其幼特请释

  •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九一 寄谕闽浙总督陈辉祖等着江浙商人捐建文澜阁并添置三阁书格·佚名

    八九一 寄谕闽浙总督陈辉祖等着江浙商人捐建文澜阁并添置三阁书格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传谕两淮盐政伊龄阿、浙江布政使署理织造盛住,乾隆四十七年

  • 二○七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为议得总裁蔡新等应罚俸六个月本·佚名

    二○七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为议得总裁蔡新等应罚俸六个月本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太子太保 武英殿大学士 管理吏部刑部兼管户部三库 掌翰林院事 兼管镶黄旗满洲都统事务 云骑尉革职留任从宽留任又

  • 十年·佚名

    (甲申)十年大明天順八年春正月1月1日○甲寅朔,御勤政殿,受朝賀,設會禮宴。王世子進酒,孝寧大君補、臨瀛大君璆、永膺大君琰、永順君溥、龜城君浚、銀山副正徹、河城尉鄭顯祖、領議政申叔舟、右議政具致寬、河東府院君鄭麟趾

  • ●跋·多隆阿

      右毛詩多識十二卷清拔貢岫巖多隆阿所著也其書舊有三本一為嘉業堂刊本鐫於吳興劉氏校讐極審並有程棫林按語文字亦似幾經修正者惜止六卷未為完璧一為遼陽張氏排印本乃張繡江之後裔所印卷首即以繡江名署之較刊本稍遜

  • 六  辞过·墨子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2)。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五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布施波罗蜜多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常若

  •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六九)中阿含王相应品三十喻经第五(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与大比丘众俱。共受夏坐。尔时。世尊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在比丘众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便

  • 四分僧戒本(昙无德出)·佚名

    后秦世罽宾三藏佛陀耶舍译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崖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毗婆

  •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长明禅师语录序海内禅宗激扬祖道者代不之人若夫继续心灯亲承密印振铎斯世阐发奥旨播之语言文字间而一时缁白钦归而推重其人宣传其言相与尊之礼之以共称扬于名胜之地是当时之善姓固因言

  • 颐园论画·松年

    画学论著。清松年著。一卷。其内容为论用笔用墨、用水用色、山水、工笔与写意、人物、花卉、师法临摹、品评赏鉴与杂论,书后附诗。强调以造化为师,认为“凡天地间奇峰幽壑,老树长林,一一皆从一心独运。虽千幅百尺,生

  • 金刚仙论·世亲

    凡十卷。北魏菩提流(留)支译。又称金刚仙记、仙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本书系注解天亲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关于本书之作者,据本书卷末载(大二五·八七四下):‘弥勒世尊但作长行释,论主天亲既从无障碍比丘边学得,复寻此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佚名

    亦称《大周经玄义》。佛教著述。唐静居撰。一卷。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呈,以讲此经而“上资圣寿”。此书简略介绍了“八十华严”处、会、品的结构及九会的主要内容。认为第一会是“举所信之佛”;第二会讲“能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