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学证文卷三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宋程氏明道改本【不分章节】

九经考异曰大学原无经传之分其章次亦与今异宋儒疑有错简各以其意更之即二程定本亦不相一见二程全书中又曰今所定本葢本伊川程氏而经传之分则朱子为之又曰伊川定本即是今本所称经一章传十章次序是也其分章次则始于朱子夫二程改本竝见二程全书中既见全书则二人改本竝在也乃又云今所定本本于伊川氏又云伊川定本即今本则又似未尝见全书者且其列诸改本则但有明道而无伊川岂其所见之全书偶遗伊川抑亦过信朱子今因程子所定之言而故为之卫其説与【其中考异所列有伊川云一本作彼为不善之小人使为国家则又实见伊川本者】

柴氏绍炳家诫曰春秋载夏五郭公杞子伯甲戌巳丒之类以其传疑未尝輙加増损论语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至宋代儒者多以己意删订经文二程改大学朱子作孝经刋误将旧文并省分属经传而删其句字夫程朱虽贤不能逾仲尼仲尼不敢改鲁史而程朱敢改孝经大学此等事姑听先儒自为之勿效之也【见柴氏家训三十一则】

新安姚氏际恒曰宋赵明诚作金石録其论石经文有云汉石经遗字葢灵帝熹平四年所立蔡邕小字八分书也今所存才数千字以世所传经书本校此遗字其不同者已数百言又篇第亦时有小异使完本具存则其异同又可胜言耶而后世学者于去古数千百歳之后尽绌前代诸儒之论欲以己之私意悉通其説难矣按明诚为靖康时人其时朱本未行所指者葢程子书也夫即程子书而当时儒者其往往不服于心而见于言论如此况改之又改或删或增甚至尽没其原文而不使行岂可为训夫程朱皆儒者其二程兄弟亦难优劣而其指误处则皆非三人之共指为疑而必不可存者则其不必误而宜幸存又可知也不然二程兄弟早宜自立为门戸而二程与朱又当如方圜枘凿之必不相合而程改经而非违经弟改兄而非悖兄朱改程而非有戾于程今但执旧本以叅考同异而便以为与朱不合何也【按明诚录云遗字不同数百言其篇第亦时小异皆指他经言之非大学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曽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脩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苖之硕此谓身不脩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敎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敎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逺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愼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愼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寳惟善以为寳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寳仁亲以为寳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程氏伊川改本【不分章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当作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本【四字衍】此谓知之至也

二程改本俱以知本为知至知本即格物也格物本末即物格而知至也何尝谓诚意之先当补穷理观伊川重将听讼节提近知至正谓致知在知本耳然则脩身为齐治之本诚意为脩身之本抑何直防而明快与王氏阳明刻古本大学犹不得其防一曰格正事物一曰格去物欲至门人王心斋氏然后有格本末之物致先后之知语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为之畅然【证人书院示学语】

大学首诚意中庸首诚身诚意而归于至善诚身而进于至诚故尧本钦明文秉抑畏易言闲邪而存诚礼首称俨若而无不敬千圣百王未有不始于诚者【益都冯易斋先生集】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熈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愼其独也曽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脩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其字衍】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苖之硕此谓身不脩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敎而能敎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逺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敎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敎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愼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瑳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愼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寳惟善以为寳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寳仁亲以为寳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命怠之误也】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代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一本云彼为不善之小人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猜你喜欢
  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佚名
  卷一 集醒·陈继儒
  卷十一·孙奇逢
  中庸纂疏卷三·赵顺孙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四·佚名
  卷四·余萧客
  卷七十六·卫湜
  卷十一·胡广
  卷三·聂崇义
  卷三十 有司彻第十七之二·李如圭
  卷二十一目录·乾隆
  土敝则草木不长(1)·戴圣
  持信品第二·佚名
  叙东方大同学案·太虚
  中国文化及佛教于战后与欧洲民族之关系·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一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游龙门奉先寺【黄鹤注此当是开元二十四年后游东都时作 朱鹤龄注龙门即伊阙元和郡县志伊阙山在河南府伊阙县北四十五里旧注误引禹贡河东之龙门今削之两京新记炀帝登北邙观

  • 他们的天平·刘半农

    他憔悴了一点, 他应当有一礼拜的休息。 他们费了三个月的力, 就换着了这么一点。

  •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欧阳修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常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痾,时则有雷电、霜、雪、雨、雹、黑眚

  • 卷五十九·志第十二·天文十二·脱脱

        ◎天文十二   ○流陨三   元丰元年正月丁卯,星出天纪,向南速行,至天社北没,赤黄。庚午,星出天纪南,如太白,西南慢行,至天社没,赤黄,有尾迹。闰正月壬寅,星出紫微垣内钩陈北,如杯,北慢行,至浊没,青白,有尾迹。甲辰,

  • ●卷一百九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四。   起绍兴九年三月四日甲申,尽四月。   四日甲申王伦交割京师。   三月甲申兀术(改作乌珠)出就城王伦交割京师是日京城官吏百姓送兀术(改作乌珠)至北郊兀术(改作乌珠)坐於坛上劝酒为别应交割州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六·佚名

    万历四十三年闰八月乙巳朔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言臣等今早入朝闻昨夜传有吕贵暂留提督织造之旨臣等不胜惊骇夫使织造必须内官或内官织造无累于百姓抚按二臣岂不欲相安无事以明敬共之谊乃刘成在事而袍叚反拖欠挨迟刘成物

  • 彭庭坚传·宋濂

    彭庭坚字允诚,温州端安人。至正四年(1344)进士及第,授承事郎、沂州同知。任职期间,曾捣毁牛皇神祠、赶走邻郡马贼、免除对民众的横征暴敛,百姓甚以为便。不久,因为狱囚平反而得罪了上司,便弃官归里。至正十年,朝廷诏选地方官

  • 吾也而传·宋濂

    吾也而,姓珊竹氏,身材魁伟。其父图鲁华察,以武勇著称。太祖五年(1210),吾也而与折不那演攻下金朝东京有功。九年,随太师木华黎攻取北京,并为先锋。攻克北京后,授金紫光禄大夫、北京总管都元帅。金将挞鲁据有惠州险要之处渔河

  • 卷三百二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庆历二年欧阳修知谏院论韩琦范仲淹乞赐召对陈边事奏曰臣伏见自西鄙用兵以来陛下圣心忧念每有臣僚言及西事

  • ●皇朝通典卷之二十四·佚名

    職官二 ○職官二 吏部 戶部 △吏部【尚書 侍郎 文選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考功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稽勳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驗封司郎中 員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務 筆帖式】 吏部尚書滿洲漢人各一人掌中

  • 钦定南巡盛典巻八十八·高晋

    名胜【江浙各名胜附识】乾隆十六年辛未圣驾驻跸淮安书赐山阳县普济堂额曰谊敦任防驻跸髙旻寺书赐栖灵寺额曰蜀冈慧照聨曰淮安竒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逺契妙明心吉祥寺额曰智珠福禄庵额曰福禄禅林驻跸镇江书赐三义阁额

  • 原子能与禅定神通·太虚

    ──三十四年冬在重庆讲──最近二颗原子弹一投,世界大战结束了,人类和平也实现了。此种原子能的发挥,不仅国际社会起了变化,即整个宇宙都起了变化,这是科学奇迹!由此研究到佛学的关系,佛学与其他宗教不同,就是近代科学进步,往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

  • 卷第十五(声闻无学第三僧部第四)·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五(声闻无学第三僧部第四)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优波离为佛剃发得入第四禅一 &middot;迦旃延教老母女卖贫遂得生天二 &middot;难陀得柰女接足内愧闲居得道三 &middot;难陀有三十相与佛相似

  • 净土圣贤录续编目次·胡珽

    卷一往生比邱第一  性修  行修  忍生  仁筏  实[王*永]  常智  络丝僧  广志  道证(梅松)  千一  彻迷  嵩安  迈春  律净  慧明  一禅  际醒  起信  真传  达纯  灵彻 

  • 卷之十·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 龙泉院住持小师 如瑛 录 诸家伏愿门 祝圣 璿源衍庆。宝祚延供。黎民永贺於尧年。率土常瞻於舜日。 又 皇风荡荡。帝道巍巍。万方歌有永之年。四海祝无疆 之寿。 又 大德必得名。大

  • 彼得·卡门青·黑塞

    《彼得·卡门青》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第一部小说,此书出版后立刻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誉,是他的成名之作。书中写了一个在瑞士中部山区的农家弟子,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寻求理想的人生,进入都市上流社会,但

  • 静庵文集·王国维

    近代王国维诗文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自辑其光绪三十至三十一年所著哲学、教育等论文十二篇及光绪二十四至三十一年诗五十首而成。内容较多介绍康德、叔本华及尼采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据批判程朱理学,认为理只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