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凡例

一凡孟月例書時正月例書王或事在二月則書春王二月事在三月則書王三月事在春則不言月無事則書時書首月其有不書蓋缺簡也

一凡王朝公卿例書爵大夫例書字上士中士例書名王子則書王子某下士例書人

一凡列國卿大夫一命例書人再命例書名三命例書氏書名公子公孫則書公子某公孫某四命例書字宋卿例書官

一凡朝聘諸國來魯例書來朝其不成禮者止書來外諸國相朝例書如魯往諸國例書如魯卿大夫士聘他國例書如他國來魯例書使來聘微者止書來聘

一凡盟會内為主例書及外為主例書會外之為主者必先序歃血例書盟講好例書會衆共為盟例書同盟此齊伯未成晉伯旣衰之時也不成禮者例書遇交相命者例書胥命魯往他國盟未前定例書會盟前定例書涖盟他國來魯盟未前定例書來盟前定例書使來盟

一凡征伐將尊師衆例書某帥師將尊師少例書某伐某魯則止書主將名氏伐某將卑師衆例書某師魯則止書師將卑師少例書某人魯則止書伐某及某戰不知將帥名氏多寡亦書人君親將例書爵聲罪致討例書伐潛師掠境例書侵環其城邑例書圍抵其國都例書入覆其宗社例書滅移其民人例書遷列陳相敵例書戰奇詐取勝例書敗殺之無遺例書殱民亂逃散例書潰車徒大崩例書敗績屈服歸順例書降欲進而止例書次已去而逐例書追用他國師例書以援他國急例書救悉虜而俘例書取生擒得之例書獲拘而囚之例書執聚兵守之例書戍完其郛郭例書城

一凡魯夫人始逆例書女有姑例書婦入國例書夫人告廟例書至其不書逆者往逆非卿也不書婦無姑也不書氏脫簡也不書至不行告廟禮也並不書者亦缺文也

一凡魯女嫁諸國例書逆書歸來逆非卿則止書歸王姬或王后使魯主㛰事者例書逆書歸惟齊人來歸子叔姬夫人姜氏歸于齊乃子被弑而身被出故書來歸歸于以明非奔也

一凡崩薨卒葬天王例書崩魯君及夫人例書薨諸國君合書薨而據其來訃謙辭曰某爵某卒故例書卒卿大夫例書卒魯未踰年之君例書卒諸國葬則舉諡來告故例書諡自天王至於列國書崩卒而不書葬者來訃而魯不往會也不書卒葬者不來訃而魯亦不往也

一凡諸國殺大夫公子例書國微者殺之例書人作亂者殺之例書盜惟晉世子申生宋世子痤被譖自殺而歸罪於君故書爵

一凡郊禘望雩嘗祫烝皆誌其踰禮非時之失也一凡大閱治兵蒐狩皆誌其非常非時非地之失也一凡魯災異大故素無例書有素有而甚例書多非常例書大

一凡諸國災異大故來告例書某國某災某異聞而知之則止書某災某異

一凡螟螣螽蝝皆以其害稼故書

一凡興作有舊而更之例書新無舊而始為之例書作完修舊城例書城創立新邑或新臺囿例書築僖公之南門定公之雉門及兩觀更舊而變其制故書新作

自晉杜氏註左傳始有凡例之說取經之事同辭同者計其數凡若干而不攷其義唐陸氏學於啖趙作纂例之書雖分析詳備然亦未嘗以義言之逮程子為傳分别義例而學者始得聞焉愚今遵程子說以事同義同辭同者定而為例十六條凡書經之事義如此而其辭例如此者是所謂例也其有義不同而辭同事同而辭不同者則見各事之下非可以例拘也且如殊會其辭雖同而其義則不同會王世子而殊會是尊之而不敢與抗若曰王世子在是而諸侯往會之不敢與世子列也會吳而殊會是抑之而不使其抗若曰諸侯自為會而後會吳不使與諸侯列也又如歸來歸復歸歸字雖同而其義則不同婦人謂嫁曰歸而書來歸則出也諸國君大夫出奔而復則書歸而書復歸則義不當復也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此譏其過時始至之失也至於季子來歸齊人來歸鄆讙龜隂之田此又喜其歸異其詞以嘉之也凡此皆辭同而義不同者也又如國君奔一也而内奔書遜弑君一也而内弑書薨不地殺公子一也而内殺公子書刺凡此皆事同而辭不同者又如易田書假城虎牢不繫鄭戍虎牢曰鄭因會伐而朝書如凡此之類乃程子所謂微辭隱義時措時宜者也是皆不可以例拘也學者誠能熟玩程子傳以求其意至於沉潛反復一旦豁然貫通庶乎可窺聖人用心之萬一也又奚待愚言之贅云

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凡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六·陈祥道
  论语集说卷五 ·蔡节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五·佚名
  第十二章 18·辜鸿铭
  卷一·吴廷华
  卷十二·王与之
  卷四·顾镇
  第31章 中庸·戴圣
  价值观与仁慈心·钱穆
  襄公·襄公十四年·左丘明
  卷三百二十六·佚名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神足行章第六·佚名
  卷十九·佚名
  淑世宝鉴序·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蝶恋花·徐志摩

    这样的长夜,真不好过,去是想去的,怎样去呢?告诉他快些回来吧,大好的青春,不要孤负啊。随便吃一杯呢,有点醉意有点酸意也活得有趣,不要笑我这个年纪还要戴花,不只我老了,春也快老呢?原词:蝶恋花永夜厌厌,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 卷五十·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五十孟郊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隠嵩山性耿介五十登进士第为溧阳尉日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他尉代之分其半俸郑余庆奏为叅谋卒諡为贞曜先生韩愈甚称其诗李翺云郊诗高处在古无上平处犹下顾沈谢

  • 卷三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三十七言絶句温庭筠河中紫极宫【一统志山西平阳府蒲州古舜都汉蒲坂县地隋大业初改河东郡唐改蒲州开元中改河中府天寳初改河东郡乾元中复为河中府】昔年曽伴玉真逰【南史张绪传刘悛之献蜀栁数株

  • 杂传第二十七·欧阳修

    ○王镕王镕,其先回鹘阿布思之遗种,曰没诺干,为镇州王武俊骑将,武俊录以为子,遂冒姓王氏。没诺干子曰末垣活,末垣活子曰升,升子曰廷凑,廷凑子曰元达,元达子曰绍鼎、绍懿,绍鼎子曰景崇。自升以上三世,常为镇州骑将,自景崇以上四世五

  • ●卷六·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宋理宗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铃缝玉池上,后归贾平章。至国朝有江南,八十余年之间,凡又易数主矣。往在钱唐谢氏处见之,陆国瑞携至松江,因得再三披阅,并录其目。真传世之宝也。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天顺二年六月丁巳朔赐周府辅国中尉同铧诰命冠服○云丘王羙堣妃张氏薨妃兵马副指挥贵之女正统六年册封至是薨讣闻遣中官致祭命有司营葬○六科十三道交章劾奏泰宁侯陈泾奸懒不朝诈疾文过已尝劾奏荷蒙宽贷今者不能感恩改

  • 二三三 军机大臣奏将三宝解到应毁书籍开单进呈片·佚名

    二三三 军机大臣奏将三宝解到应毁书籍开单进呈片乾隆四十年二月初二日前据三宝奏明,将查出字句触碍应营销毁书籍,解交四库全书处查办。臣等谨将解到各书,并开清单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佚名

    禹子髙之让【罗隠】禹穴【郑鲂】治水【刘蜕】夏郊祀鲧【刘蜕 颍滨】禹传子【颍滨 昌黎 温公】禹德【栁州】桀关龙逄【欧阳詹 张谓】子髙之让罗隠曰有挈其大而举其高以授人者彼则曰隘矣哉挈而举者曰以吾所得之广大

  • 二 会馆·周作人

    绍兴县馆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北头,这地段不算很好,因为接近菜市口,幸而民国以后不在那里杀人了,所以出入总还是自由清净的。会馆在路西,门额是魏龙藏所写,他是鲁迅的父亲伯宜公的朋友,或是同案的秀才吧,伯宜公曾几次说起他过

  • 马永传·张廷玉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人生得魁岸,骁勇有谋略。熟习兵法,爱好《左氏春秋》。继承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德年代时,马永随从陆完攻击敌贼有功,晋升为都指挥同知。江彬在西内练兵,马永当隶属于江彬,马永称自己有病来避开这件事

  • 卷三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仁宗庆历五年张方平上论曰臣闻天下之事政无小大系在庙堂有图议而後有得失有得失而後有治乱有治乱而後有安危有安危而後有存亡善议政者不使有失善正失者不成於

  • 泾野子内篇卷四·吕柟

    端溪问答端溪子问桃李冬华春王正月大雹暑月冷十月或雷鸣者何泾野子曰人事有顺有逆则天道有常有变然亦有不尽然者其气数之错乎问夏月甚炎而井水寒隂在下也冬月甚寒而井水温阳在下也一寒一温其二气之升降乎曰人呼吸

  • 卷二·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卷二明 蔡清 撰康诰曰克明徳【芟一条减五十七字】克明徳明字连上所谓明之者也徳自是明徳吴季子云明则众人之所同克则文王之所独此语有病盖以明之之明为明徳之明矣人多喜

  • 山权数第七十五·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权数。”管子对曰:“天以时为权,地以财为权,人以力为权,君以令为权。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桓公曰:“何为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管子对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卖子者。汤以庄

  • 提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左氏博议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宋吕祖谦撰祖谦有东莱书説已别着録是书相传祖谦新娶一月之内所成今考自序称屏处东阳之武川居半嵗里中稍稍披蓬藋从予逰谈余语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一·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造 大勇法师译讲智湛居士笔录 法尊译补 严定恭校 尘空治润,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堪忍刹中自在主补处慈尊法中王善逝智父妙吉祥龙树无著佛所记深观广行两大宗传承诸师我皈命为欲易入深广道再以略

  •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法成

      唐 法成撰.智慧山记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最胜子菩萨。将释此论先立三门之义方释论正文。言三门义者。一归敬等门。有六行颂分为五门。一归敬三尊。谓初一颂。二叹说门。谓次一行颂。三赞

  • 大三摩惹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三摩惹者梵语,会之义。佛在迦毗罗林,四梵王各以颂赞,大众云集,有大黑神祖蹲那作恶,佛说声闻法调伏之。是与长阿含大会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