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二十五

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四【补本】郊特牲第十一礼记八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八郊特牲第十一礼记郑氏注【足利本】

郊特牲至尚腵脩而已矣【郊特牲】

释文鍜脯加姜桂曰腵修正误修当作脩谨按字有通别修治之修通作脩脯脩之脩单用脩凡如此类亦似不可泥也

补遗古本经次路五路五路作五就足利本同释文鍜脯加姜桂曰腵修【一叶】修作脩疏埽地而正祭【四叶左四行】宋板正上有设字

大飨君三重至以就卑也

考异古本注而受酢也酢下有酒字足利本同

补遗古本注三献卿大夫卿上有飨字夫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賔为尊敬尊作苟宋板足利本同疏賔为尊敬者【九叶左四行】宋板尊作苟下皆同

飨禘有乐至阳也

补遗宋板疏取老成之养【十一叶左二行】养作义

鼎爼奇而至义也

补遗宋板疏以五笾者【十二叶左三行】以作似

賔入大门至而万物得

考异古本注之德下其所下共有也字疏賔初奠酬荐东【十三叶左九行】补本东作朿

补遗古本注賔朝聘者下有也字

庭燎之百至文子始也

考异古本注三十下名武下共有也字

补遗古本经庭燎之百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朝觐大夫至不敢贰君也

考异古本经所以申信也不敢私觌九字及其闲注文全脱后人补入无外交交作事注无别下有也字补遗释文觌大力反【十六叶】力作厯

大夫而飨君至由夷王以下

考异足利本注明飨君非礼也无也字

诸侯之宫县至由三桓始也

考异足利本注其背如龟也也上有者字 古本蔽行道下有也字 于反爵焉足利本于下有賔字 绣黼丹衣以为中衣领縁也丹衣上有及字衣作朱补本足利本朱字同 二家见而僭焉正误二当作三释文于反爵焉本或作賔反爵焉下元文有非字

补遗古本注二家见而僭焉二作三足利本同疏亦自立所自宗庙【二十二叶右五行】宋板下自作出

诸侯不臣寓公

考异古本注寓或为托下有也字

乡人禓至存室神也

考异古本注或为傩下有也字 神依人也也上足利本有者字释文禓音伤鬼名也元文鬼上有强字

孔子曰射之至县弧之义也

考异古本注女子设帨下有也字疏故各善其两事相应【二十四叶左四行】补本各作多

补遗宋板疏故云射之以射【二十四叶左三行】下射作乐

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

考异古本注庙门外之西室室作堂 贩妇为主下有也字疏释宫云门谓之祊【二十五叶左九行】补本作閍谓之门谨按补本为是 释者云绎又祭【二十六叶右三行】者作天补遗古本注神位于西也于作在足利本同

社祭土而主至报本反始也

考异古本注社内北墙下殷始都薄下有也字疏天子社稷是地之别体【二十九叶右四行】补本社稷作祭社 故知社是土公【三十叶左八行】土作上下【九行】共同 伯言土公失之矣【同上】伯作但

季春出火至适四方先柴

考异足利本注谓焚莱也谓作为 古本乃牧誓社无牧字足利本同 社或为省下有也字 凡田大兽公之无田字 所到必先燔柴无先字 岱宗柴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经四方先柴先上有必字足利本同注火始出下有也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七

猜你喜欢
  东溪日谈録卷十三·周琦
  卷一二六·邱濬
  孟子集疏卷五·蔡模
  奢俭类·史洁珵
  卷七·严虞惇
  卷四十四·山井鼎
  卷八·易祓
  卷八·刘玉汝
  第二讲 性命·钱穆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佚名
  卷二十三·赞宁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九·欧阳竟无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朱棣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玄奘
  致国民政府函·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栲栳山人岑安卿(栲栳山人集)·顾嗣立

    安卿,字静能,余姚人。自号栲栳山人,以所居近栲栳峰也。与李著作季和、危学士太朴相善。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有俯仰今昔之思焉。岑氏昆季多以科名显者,而静能独沦落不偶。其《简王子英诗》云:「平生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旧剧丛谈》·张次溪

    (近人)陈彦衡 着●目录旧剧丛谈●旧剧丛谈陈彦衡着 东莞张江裁次溪辑皮黄戏剧之组织排场,多与昆曲相类,盖由苏班摹仿变化而自成一派,已非旧观。然则今日之皮黄,当明其源别、源流之所以异,与夫因革变化之所由来,而折衷于一是。

  • 《鸿雪轩纪艶四种》题词·张次溪

    艺兰生以《纪艶四种》函索题词,各赋二絶句赠之侧帽当筵态欲仙,清歌妙舞泥人怜。如何幽赵佳人外,别有羣芳谱一编。樱桃声价重当时,开卷翻嫌识面迟。客里闲情消不得,拈毫戏谱品花词。【《评花新谱》】风月闲情老未忘,凤城春色

  •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五·张廷玉

        马从聘 张伯鲸 宋玫 范淑泰 高名衡 徐汧 鹿善继   马从聘,字起莘,灵寿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青州推官,擢御史。勋卫李宗城册封平秀吉逃归,从聘言其父言恭不当复督戎政,不从。出理两淮盐课,言近日泰山崩离

  • 圣安本纪卷之三·顾炎武

      昆山遗民宁人顾炎武着  十月乙卯朔,吏部尚书徐石麒罢。  马士英欲用张捷,使陆朗、黄耳鼎连疏攻之。又一奄居间欲升知县某,为吏部徐石麒拒之;奏闻于上,上置不省。乃再疏乞休,遂罢。  发明  台省都转,冢宰职也。即

  • 第二十回 废郭后移宠阴贵人 诛蛮妇荡平金溪穴·蔡东藩

      却说蜀地告平,全军凯旋,凉州牧窦融,上表称贺,有诏令融与五郡太守,一同入朝。融遂与武威太守梁统、张掖太守史苞、酒泉太守辛彤、敦煌太守竺曾、金城太守库钧,奉诏入都。既抵阙下,即缴上安丰侯凉州牧印绶。光武帝赐还侯

  • 前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前集卷六 宋 朱子 纂集 吕夷简 许国文靖公 字坦夫其先莱州人徒夀州进士及第相仁宗配享庙庭 河北自五代末即筭田鎛公叹曰王道本於农此何名哉因表除

  • 孔觊传·李延寿

    孔觊字思远,少年时代正直有气节,把明辨是非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口吃,好读书,很早就知名。曾任中书黄门侍郎。起初,晋安帝的时候,散骑常侍官位很重要,与侍中没有区别,后来职位闲散,用人渐渐变轻。孝建三年(456),孝武帝打算加重它

  • 卷十七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七下    宋 沈枢 撰猜忌门 宋明帝多忌讳 泰始七年初明帝为诸王寛和有令誉独为世祖所亲即位之初义嘉之党多蒙全宥随才引用有如旧臣及晩年更猜忌忍虐好鬼神多

  • 卷二百七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国史东汉献帝时秘书监侍中荀悦上奏曰古者天子诸侯有事必告于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史书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君举必书善恶成败无不存焉下及士庶苟有茂异咸在载籍或

  • 二五 一幕悲喜剧·邹韬奋

    在我再续谈《生活》周刊的事情以前,其中有两件事可以先谈一谈。第一件是关于我的婚姻,第二件是我加入时事新报馆。第一件虽是关于个人的私事,但是也脱不了当时的社会思潮的背景。大家都知道,接着五四运动以后的动向,打倒“

  • 俸禄例·佚名

    目录 教谕俸满引见支食俸银 新任教官以到任之日起支俸银 文职候补人员委署大缺,应照小衔食俸 司详武职扣罚俸银章程 武职降住罚俸银两分别扣收办理 文职降罚俸银在于坐支俸银内扣收解司造报 知县以下巡、典各官请支俸

  • 提要·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唐律疏义       政书五【法令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唐律疏义三十卷唐太尉扬州都督赵国公长孙无忌奉勅撰风俗通称皋陶谟虞造律尚书大传称夏刑三千五百是为言律之始其后魏李悝

  • 程万里·周诒春

    程万里 一名闿运。字远帆。年二十九岁。生于浙江绍兴。父立贤。盐商。未婚。本籍通信处。浙江绍兴干泰钱庄。初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元年。入普林斯顿大学。

  • 卷十四 梓材第十三·孔颖达

    梓材告康叔以为政之道,亦如梓人治材。○梓音子,本亦作杼,马云:“古作梓字。治木器曰梓,治土器曰陶,治金器曰冶。”[疏]传“告康”至“治材”○正义曰:此取下言“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故云“为政之道,如梓人治材”。此古“杍”字

  • 卷第二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三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内摄颂曰。牛护猎师死  放宫天授归猛光向得叉  杀人声八梦时猛光王曾于寐后作如是念。牛护太子我丧之后。能有智力绍王位不。我今宜可试其智策。令使唤来

  • 今古奇观·抱瓮老人

    拟话本选集。抱瓮老人编,编者真实姓名不详。四十卷,四十篇,其中二十九篇选自“三言”,十一篇选自“二拍”。所选作品以明代为限,宋、元旧作未收。取材大都为民间传说,内容以描写、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也有暴露僧侣、

  • 行在阳秋·戴笠

    二卷。清戴笠(1614—1682)撰。笠字耘野,初名鼎,字则之,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明亡后入秀峰山为僧,后还俗,以教授自资,勤于著述。著有《流寇长编》、《永陵传信录》、《甲申剩事》、《鲁春秋》、《行在阳秋》等。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