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九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八

存旧尚书卷第四古文尚书汤誓第一商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八【宋板】

汤誓

考异古本经汝曰我后不恤我众不作弗下皆同注出其不意下有也字桀逆拒汤下同 戒誓汤士众汤作其宋板同众下有也字今顺天下割剥之政下如我所闻之言下谓征赋重下欲杀身以丧桀下伪不实下不用命下使勿犯下放此 大崩曰败绩崩下有壊字从谓遂讨之遂作逐宋板同释文释文凡三十四篇亡十七篇见存【一叶】元文作商书凡三十四篇十七篇亡十七篇见存 格庚白反【二叶】此下有来也二字 丧息浪反【三叶】此下有注同二字疏是日何时能畏【四叶右五行】正误畏当作丧【补遗宋板畏作丧】 故更置社稷【六叶左六行】置作致补遗宋板疏为割剥之政【四叶右二行】为上有而字 所以比于日者【五叶右六行】比下有桀字 变制社稷【六叶右三行】制作置下【六行】因变制同 郑云等注【左四行】云作下【五行】社稷郑云同

仲虺之诰

考异古本经帝用不臧式商受命不作弗篇内皆同徯予后后来其苏予作我注大坰地名下有也字 我放天于正误于当作子【补遗古本宋板于作子】 常不去口下可无慙下是治民乱下统其故服下共有也字 已无所慙下有之也二字 桀之大罪下无道之世所常下锄治簸飏下共有也字 恐其非罪见灭其作以灭下有也字自然理下兼有此行下放此【补遗古本作自然之理也】用人之言若自己出若上有皆字 能成王业下有也字信于天下下同 从此后遂征无道后上有之字 则近者着矣矣上有也 待我君来其可苏息来上复有君字息下有也 旧谓初征自葛时旧作久 明王之道下有也字日新不懈怠下示后世下所以足下所以小下如其始下安命之道下并同释文夏亥雅反【七叶】奚鸡反【八叶】元文无此二反补脱【十叶】矧申忍反谨按当在恶乌路反上 【同上】懋懋音茂吝良忍反王业上如字又于况反谨按经文德懋懋官又云改过不吝注能成王业王徐于况反又如字【卞三叶】又作或 暴字或作虣【同上】无字字

补遗古本注无救之者下有也字疏汤诰召诰之类【八叶左二行】宋板汤作康 怨耦曰仇【十一叶左七行】曰仇间空一字政谓击之【十二叶右六行】政作攻

汤诰

考异古本经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威作畏下天命明威同 罹其凶害害作虐 无从匪彛无即慆淫无作亡下无以尔万方同 尔有善朕弗敢蔽蔽作 乃亦有终亦作亓谨按亓古其字注退其王命下有也字告天下下万方之众人下皇大下为君之道下忍虐之甚下诉天地下并同 而桀不改作而桀不改政也而加虐乎下有也字是请命下退伏逺屏下民信乐生下谦以求众心下危惧之甚下禁之下承天美道下并同 以其简在天心故也宋板无也字 自责化不至下言非所及下终世之美下一篇亡下共有也字释文【十六叶】补脱咎其九反谨按当在单音善上 卷末同【同上】元文同上有并字疏故云牡【十五叶右一行】宋板云作用补遗古本注顺人有常人作民 罹被下有也字释文扶云反【十五叶】反下有饰也二字 甫婢反【十六叶】反下有使也二字疏伊尹为圣人者也【十五叶左三行】宋板无者字

伊训

考异古本经亦莫不宁不作弗下除不善外皆同 兹惟艰哉艰作难注教道太甲下奠殡而告下居位主丧下在位次下摄冡宰下言皆安之下其余无不顺下诛纣之下修德于亳下商王之德下欲其慎始下终洽四海下先民之言是顺下言理恕下事上竭诚下自立之难下仁及后世下儆戒百官下酣歌则废德下淫过之风俗下荒乱之风俗下亡家之道下国亡之道下湼以墨下例谓下士下自匡正下念祖德下甚明可法下不常在一家下天下赉庆下坠失宗庙下至忠之训下以戒太甲下明君以戒下并有也字【补遗是荒乱之风俗古本是下有谓字】释文暨具器反【十九叶】元文具作其疏奉祀王归于亳【十七叶左二行】正误祀当作嗣【补遗宋板祀作嗣】 但有一于身者【二十二叶右二行】宋板无者字

补遗古本经奉祠王祠作嗣宋板同注故称焉焉上有之字

太甲上

考异古本序太甲既立不明不作弗经文放此经万世有辞辞作孠谨按孠古嗣字 无俾世迷无作亡注居丧之礼下有也字念常道下故以名篇下伊尹之训下常目在之下承顺天地下抚安天下下天下之众下并同 夏都在亳西作夏都在亳之西也 以取亡作亡取灭亡也 慎之至下则能终下则辱其祖下共有也字 开道后人道作导 言训戒下有也字以自顚覆下长世之谋下同 机弩牙也作机弩也牙也 以准望下有也字 明旦行之作须明旦行之 行所安止下子止于孝下共有也字 言能循汝祖所行言下有王字 叹美无穷下不用训下将成其性下居忧位下并有也字释文相悉亮反【二十五叶】元文悉作息 括故活反【二十六叶】下有注同二字

补遗古本注阿倚衡平下有也字 旁非一方下有也字释文中竹仲反【二十六叶】竹作丁下皆同疏四凶徒之【二十四叶右五行】宋板徒作徙

太甲中

考异古本经无疆之休无作亡下无时豫怠朕承王之休无斁同 不明于德自底不类不作弗下皆同 以速戾于厥躬厥作亓下文厥初厥终厥身厥命并同谨按篇内但厥邻厥祖作□□字説见于古文考 视乃厥祖蔡本厥作烈注三年服阕下即吉服下须君以生下须民以君四方下无穷之美下谢前过下自致不善下以召罪于其身下不可逃下悔过之辞下首至手下惟乃明君下无有不忻喜下言忻戴下言仁惠下以不骄慢为恭下以聪听德下并有也字 无斁斁作厌宋板同下有也字谨按释文有厌于艳反二本为是

太甲下

考异古本经惟天无亲无作亡鬼神无常同 天位艰哉艰作难 罔不兴不作弗下同 终始慎厥与懋敬厥德厥作亓注无有亲疎有作所 能敬身者下有也字仁政为常下同 言鬼神不系一人系作保宋板同则享其祀下有之也二字 以此三者下有也字不

以德则乱下治乱在所法下明王明君下配天而行之下终致高逺下乃可下勿拒逆之下则成善政下一人天子下并同 则天下得其正作则天下得其政也故特慎焉下有也字以安之下保于美下共同释文【三十三叶】补脱覆芳服反谨按注利口覆国家

咸有一德

考异古本经伊尹既复政厥辟厥作其下文常厥德同厥德匪常蔡本匪作靡 动罔不吉动罔不凶不作

弗下不获自尽同注以戒太甲下有也字 陈德以戒下有之字 故难信下有也字九有诸侯下汤伐而兼之下同 开道之之作也 神祗之主下有也字 改其正作改其政也 所以王下归于一德下言不一下是不差下是在德下其命王命下戒勿怠下日新之义下不可任下非其人下任非其人下无以为易下无以轻之下乃可师下为常德下故曰大下则一心下是明王之事下并有也字 有德之王则为祖宗宗作庙故可观德下有也字其政可知下所以成功下沃丁太甲子下以三公礼下功德之事下忠臣名下伊陟伊尹子下不恭之罚下巫咸臣名下原臣名下并同 原命伊陟三篇皆亡三作二宋板同 太戊子下嚻地名下陈迁都之义下仲丁弟下作河亶甲亡下亶甲子下迁于耿下作祖乙亡下并有也字疏经称尹躬及汤有一德【三十四叶右二行】宋板汤下有咸字 顺下谓卑顺以为下下【三十七叶左九行】正误下下当作臣下【补遗宋板下下作臣下】训民者训以善道训助下民【同上】训以作谓以 时则有青之祥【四十一叶右二行】之作青谨按五行志所记与宋板同刘向算法云【同上】算法作等説 故有青之祥【三行】之作青 大不辞乎【四十二叶左一行】大作太

补遗古本注不恤下民下有也字 一德之言无之字释文谋徐市林反【三十五叶】谋作谌 王于况反下同【三十六叶】同上有以王二字 长竹丈反【三十八叶】竹作丁下同疏伊尹放居【三十五叶右七行】宋板居作君 毛诗序云【左三行】序作传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九

猜你喜欢
  广兽·孔鲋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第二十三·晏婴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晏婴
  解老第二十·韩非
  轻重第十四·桓宽
  管子补注卷十二·刘绩
  雅述·王廷相
  论语集注考证卷三·金履祥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三章 自知·林语堂
  卷一百二十九·卫湜
  卷八十·秦蕙田
  卷四百五十四·佚名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自融
  评无乐器之音乐·太虚
  第十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出·李开先

    【菊花新引】(外上唱)闤扉鞠草不教除,昼静官简闲讼自无。公道鬼神服,为国忧民清苦。(白)一举成名姓字香,十年踪迹仕途忙。省刑薄敛民无怨,为国怀忧鬓已霜。吾乃沧州太守是也。今日早衙无事,左右,你看外边有投文倒解的,叫他进来!(

  • 中州集附録·元好问

    元元好问编自题中州集后邺下曹刘气尽豪江东诸谢韵尤高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呉侬得锦袍又陶谢风流到百家半山老眼净无花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齿牙又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诗家亦有长沙帖莫作宣和阁本看又文章

  • 横浦集补钞·管庭芬

    横浦集补钞张九成南安宝戒院作苦无人事扰闲居,赢得终年学著书。今日欣然出门去,秋风吹意满芙蕖。菩提寺高僧居物外,有户画常扃。海阔知天大,泉甘识地灵。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便卜归欤计,移文休勒铭。遗樊茂实砚端溪石砚

  •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高祖微时,尝牧马于晋阳别墅,因夜入其家,劫而取之。及高祖领籓镇,累封魏国夫人。高祖建义于太原,欲行颁赉于军士,以公帑不足,议率井邑,助成其事。后闻而谏曰:“自晋高祖建义,及国家兴运,虽出于天意,亦土地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年岁次庚辰 金海陵炀王亮正隆五年春正月庚辰朔不受朝金国贺正旦使施宜生等诣西上合门进名奉慰命兵部尚书杨椿假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就驿燕之 户部郎中緫领湖广财赋彭合言荆南府新招效用六千兵又马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徐乾学

    宋纪四十【起昭阳作噩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明道二年春正月戊寅罢馆阁读书 己卯诏发运使以上供米百万斛振江淮饥民 癸未诏三司铸明道元寳钱 二月戊戌司天监言含誉星见东北

  •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佚名

    ·四二、福建巡按王應元殘揭帖(上缺)伸著議處。山寇速行剿滅,以靖地方。該部知道。欽此。欽遵抄出到部,移咨備劄到職。奉此,隨案行按察司遵照勘劄奉旨內事理,即將李有功革職,拘提到官,研審失事情罪,依律確擬,具招解詳,以憑

  • 卷二十六·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十六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十八唐马燧马燧字洵美汝州郏城人也少姿度魁杰与诸兄共学见时方多故辍策叹曰丈夫当建功业弘济四海渠老一儒哉更学兵书战策沈勇多算

  • 十国春秋巻四十九·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二后主本纪后主昶字保元初名仁赞高祖第三子也【长子本琼华公主子在唐不得立史夫其名】母贵妃李氏以天祐十六年十一月生仁赞于太原【案花蕋夫人宫词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辰是七月十五日为后主生

  • 薛禄传·张廷玉

    薛禄,胶人。他排行第六,军中称他为薛六。显贵之后,便更名为禄。薛禄以一名兵卒跟随燕王起兵,第一个夺取九门。真定之战,左副将军李坚迎战。刚一交锋,薛禄持槊将李坚刺下马,擒住了他。升为指挥佥事。后来他援助永平,攻下大宁、

  • 卷一百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一 朱批魏经国奏摺 雍正元年三月二十日湖广提督【臣】魏经国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闻尔居官声名甚好向为人所共知惟训尔莫移初志加勉加慎而已此外无可多谕 同日又 奏为钦奉 上谕事窃

  • 卷十五·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五    宋 程公説 世谱六世谱叙篇考异上自昔为春秋学者有谱牒之类逺矣莫得而考也余得杜预世族谱谓春秋时人名莫不详具然预学左氏自左氏外无所折衷又列其名而阙其世次往往重复抵牾孟子

  • 左传折诸卷二十二·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二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赂以甲父之鼎杜注甲父古国名昌邑有甲父亭按宣和博古图绍兴古器评皆云十干为商号凡彞器有甲父父乙者皆为商器然周召公作父乙

  • 起世因本经卷第十·佚名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最胜品下复次诸比丘。其彼光明日大宫殿。纵广五十一逾阇那。上下四方。周匝正等。七重墙壁。七重栏楯。七重多罗树。普皆围绕。杂色间错。以为庄严。彼诸垣墙。皆为金银琉璃颇梨及赤真珠车磲马瑙

  • 佛说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有大陀罗尼具大威力功德无量。能灭众生五逆重罪。若复有人闻是陀罗尼。发至诚心尽此身命。常能顶戴受持读诵。是人所获功德。如持千佛无异。即

  • 卷第八(译经苻秦姚秦)·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八(译经苻秦姚秦)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前后二秦苻姚世录者。此等亦是权霸时君弘法主也。自晋室渡江匈奴焚[名*隹]。伊瀍泾渭非复帝京。夫子有云。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其在斯乎。符健本氏武都人

  • 老圃良言·巢鸣盛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巢鸣盛撰。记载老农种植良言。前有小引,全书分为下种、分插、接换、移植、修补、保护、催养、却虫、贮土、浇灌等10项。文字简略,内容翔实,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孙真人海上方·孙思邈

    又名《海上方》、《海上于方》、《海上名方》。方书。托名唐孙思邈撰。一卷。约四千字。思邈有《备急千金要方》已著录。书中列治暑月伤热、伤寒咳嗽、鱼脐疮等百二十一病方,多为单、验方。包括临床各科病证,均编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