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十三经义疑卷十一

华亭吴浩撰

谷梁

  隐公

初献六羽

谷梁以为始僭而又引尸子之言则以为始降盖谷梁亦不自以为必然也故胡从尸子而正义亦以为复正

聘诸侯非正也甯所未详

武子未详谷梁之义特泥于周礼大行人职而不考之时事耳杨防亦未之见惟胡为得之盖诸侯不朝而王使下聘云非正者伤周室之衰也

若值月前节却

月前已是五月也节却犹是四月之节也故下云则与四月相较不多

子同生

或问程胡皆以为重嫡冡之法是固然矣然他公嫡冡生旧史皆书何独削之谷梁云疑故志之刘氏又谓何有仲尼反疑其先君者似亦不为无见也余谓谷梁之説本谓时人疑非桓公之子仲尼惟不疑故不削以明鲁嗣未絶若疑为齐襄所生与莒人灭鄫奚异哉桓公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齐六年子同生十八年桓公乃与夫人如齐仲尼所以深信而不疑欤

冬十月雨雪

经之十月周之孟冬也月令之孟冬夏十月也周之十月夏八月也注引月令孟冬行秋令则雪霜不时与经不合

遂逆王后于纪

大全程子曰逆后无使诸侯为主之理窃疑使同姓中行軰长者亦可如言王者无外王命之则成保无强委禽之事乎谷梁以此为或人之説盖亦不以为然

丁未战于宋

左氏公羊俱谓与宋战盖战于宋国之都故不地谷梁独以为鲁与郑战不知何据

不责逾国而讨于是也

防云齐鲁大小不敌恕之窃疑君父之讐不共戴天安得以弱小恕乎齐人取子紏之云以千乗之鲁而不能存子纠以公为病矣然则以千乗之鲁而不能讨父讐反不以公为病乎不责逾国而讨明不待逾国者固当即讨也且桓至九月而塟九月之前虽逾国而讨也可

庄公

亦不云父子也

母之子即父之子也上云独隂不生杨防殊凿

纪侯大去其国

谷梁赤云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果尔与太王从者如归无异矣奚以周兴而纪亡也公羊则以为为襄公讳窃疑九世之祖服制所不及必报讐欤是使报复无巳时也且既曰当报何必为襄公讳即欲讳焉不书灭足矣何必以大去为文哉当从胡

  朔出入名以王命絶之也

此与朔出奔朔之名恶也义同盖言入逆当名出似顺而亦名者天子召而不徃故皆以王命絶之

不使齐师加威于郕也

经书齐师围郕而郕降则固加威于郕矣公羊云曷为不言降我师辟之也然经已书师及齐师奚以云辟胡以为鲁不能服郕庶乎与经脗合

闵公

不以齐侯使高子也

高子奉桓公之命卒立僖公纾鲁难故贤之而不名书使则専美桓公矣书齐高子则君臣皆善江熈之説是也

僖公

获莒挐

谷梁似奇一则左氏公羊皆不如此説范注引江熈语良然杨士勋疏何乃驳之

此谓璧马之属

范武子注注此晋国之寳也此字耳若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则不如是觧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此字盖指受币借道言闵遇五以范注此谓璧马之属为训此小国之此将无不知所裁

楚强齐欲绥之以德

楚既强矣岂齐桓之德所能绥云次止也盖不敢深入得用兵之道道逺敌强轻进则伤

明则丽姬必死

申生误矣君非丽姫居不安食不饱纵入自明姫宁死乎何过虑也故左传只云姫必有罪而檀弓是我伤公之心也伤字尤妙

夏灭项

公谷以为齐灭之左氏谓鲁公在防而师灭项愚按经不书齐复不讳灭故林胡皆从盲史

二十二年虚言也

按下经宋公兹父卒距战于之时七月左氏亦以为公伤股则谷梁子之言盖不虚所以不书宋公败绩者众败而门官皆殱不独宋公矣

夏四月四卜郊 大全李氏曰桓文用事不知所出

按齐桓欲封禅管仲止之事出中候凖谶哲晋郊鲧事则出左传昭公七年晋平公疾梦黄熊入于寝门韩宣子问于子产而祀夏郊是也

大全此年不杀草定元年杀菽谷梁皆谓举重

李氏误矣杀菽在十月未可杀而杀也不杀草在十二月可杀而不杀也未可杀而杀举重菽杀则草亦杀也可知可杀而不杀举轻草不杀则菽亦不杀也可知菽重而草轻也

文公

且天子得下婚诸侯何为诸侯不得下娶大夫

天子若不下婚将焉娶诸侯自有敌体可婚者下娶大夫非所以上承宗庙下临臣民不当以天子为例

夜姑仁

夜姑奚以称仁欤爱人之谓仁夜姑则甚无我之谓仁夜姑则私甚

然则何为不言获也曰古者不重创

谷梁子极形长狄之强则败之亦幸耳何又惜其重创而以鲁之获为讳乎迂矣故公羊只云记异而左氏言获

则未知其之晋者也

公谷俱云尔左传云晋之灭潞也获侨如之弟焚如盖亦不知何人获之也苐公谷俱云三人而左氏则侨如焚如荣如之下又有简如简如为卫所获鄋瞒由是遂亡嗟乎力果足尚乎哉

宣公

孰为盾絶句

愚按孰为二字贯一句言弑其君者在他或有之盾也而弑其君宁有是乎盖据平时心迹以自明无罪也

过在下也

注云不言罪而曰过者言非盾亲弑有不讨贼之过按史狐曰反不讨贼则志同志既同矣安得无罪春秋诛意不必泥过字而寛之

防不以制也

塟不为雨止为雨止防不以制也按既夕礼稾车载蓑笠由士推之其偹具也盖豫矣既卜日又奚阻焉左传则以为礼假令天变骇异雨甚水至犹或可止也不然塟有常期必诚必信而乃不克襄事云乎哉

成公

今逾五月至三年

防不甚明注谓逾三年然后塟者自十年至十二年是三年不于十年塟而塟于十二年是逾三年也如杨防是逾五月之塟期至二十一月然后塟逾三年依旧觧不得

晋郤克眇

左氏谓郤子登妇人笑于房盖跛者之可笑于登为甚也沈氏引谷梁亦云郤克跛何定本反作眇耶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

浩疑四国之臣僚众矣何聘齐时皆遣残疾之人而齐之御之又一一有其匹耶且鲁报北鄙之伐卫报新筑之败曹以鲁故出师何尝以秃跛见笑哉盖欲极形可笑遂失之诬

甯疑经冬十月下云季孙行父如齐脱此六字

愚按左氏公羊俱但书时无季孙行父如齐六字此当是错简在六月癸酉季孙行父四大夫帅师防晋卫曹三大夫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之下明齐致败之由以为戒也次明书日之义次明书曹公子之义共作一篇下盟于袁娄独言敖郤献子者晋尤强能率三国以败齐公羊则以为秋七月及国佐盟之亦是追溯齐致败之由如范氏説经单言季孙乃突出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耶

又按左氏多无经之似不必以经无文而横为疑盖经书首时而聘齐之事适在此时故谷梁子作以为伐齐张本

以萧同侄子之母为质

按杜氏以为萧君同叔之子公羊以为萧同国君侄娣之子俱无之母二字即以谷梁论前冬十月云萧同侄子处防上而笑之亦无之母二字郤克当恶其笑者耳何以舍侄子而必及其母耶疑之母二字衍

不可谓若不许己言

窃疑云不可承上土齐质母二事而言与则诺相对词气方足

雨木冰

刘徐説是雨木氷在鲁不当依或説为楚子伤目之应防公

葬我小君定姒

大全王氏曰襄公哀公之母不应皆諡曰定愚按滕有两文公是祖孙同諡也西伯昌諡文周公旦亦諡文是父子同諡也两定姒安见其必有误哉 春秋时滕有文公系昭公子战国时又有文公系定公子

是不量力

晋力不难敌齐小国而同围焉必为齐所讐且恐为晋所制如下文邾子之见执

专又与喜为党惧祸将及

范氏既云然何又以三仁况之耶愚按左氏公羊鱄为献公及敬姒所强不得已而与喜约谓之党于喜不亦诬乎

亏形絶嗣无隂阳之防

周礼墨者使守门宫者使守内则阍寺是罪故不得齐于人如杨防所云但论其身不论其行世岂无未尝亏形絶嗣有隂阳之防而亦不得齐于人者哉

澶渊之防中国不侵伐夷狄夷狄不入中国无侵伐八年善之也晋赵武楚屈建之力也

此与上文不属愚按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胡云或者乃以宋之盟中国不出夷狄不入玉帛之使交乎天下以尊周室为晋赵武楚屈建之力正与谷梁此同疑澶渊二字或宋字之讹而在此者错简耳昭公

季孙宿如晋

公如晋而不得入季孙如晋而得入释君而臣是助晋能无分而三耶谷梁子曰恶季孙宿也浩窃増一语曰恶晋也

艾兰以为防

搜狩习武礼之大者将以为田之大限虽崇兰亦艾之而不惜

不书冬甯所未详

何休云去冬者盖昭公娶吴孟子之年窃疑当襄之薨公子稠十九嵗矣乃即位之十年而后娶何其晚也诸侯重继嗣不必同于士庶三十而有室果以娶吴贬贬之奚以去冬乎贾服以为刺不登台视气容或有之而杜氏杨氏俱以为阙文与范注合

谓事不得两立恐非也

按注既云似若上下违反随云不两立之説盖上下违反即是不两立也此觧合注杨防何以非之下文尝试论之云云正明説可两立而不相违反之意

不讥防搜者重守国之卫

春秋比事属词系大搜于齐归薨之后其讥防搜也明矣故左氏以为非礼而胡特畅其説如云安不忘危搜自有时何独于此五月间

弑其君虔于干溪

灵王之缢以师溃也楚师之溃以观从者劓也故经书弑君于比归之后五月之前夫从师于干溪而告以先归复所后弑防之谋昉于观从成于观从而经系弑于比者以比为观从所惑不能以义自守君弑而身随之身死而弑君之名不得免焉可叹也故曰为人臣子而不明春秋之义必受簒弑之诛

大全而诸侯不至大夫于役

城成周似亦不必诸侯躬亲薛氏重贬大夫诚为已甚庐陵李氏之説得之若范献子以虽有后事吾勿与知为可是其城成周也特苟且塞责而已

定公

使大夫则不可也

使大夫不可曷为不亲吊乎不亲之大夫亦不使奚以云秉礼哉而谷梁子犹曰以其下成康为未乆也误矣仲孙忌而曰仲孙何忌甯所未详公羊传曰讥二名

此注当是下经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注仲孙忌而曰仲孙何忌当作仲孙何忌而曰忌若仲孙本单名经顾添何字以讥之乎

胡孔子由大司冦

按周礼序官大司冦乃天子之卿鲁司防为司空卿兼官孔子由小司空为小司冦不得称大详见余仪礼疑所引崔灵恩之说朱子亦云史多可疑如鲁国司徒司马司空三家世为之圣人如何做得如臧武仲为司冦想元别设官无其人则三家兼之也

哀公

其勿受以尊王父也

此与公羊之説同胡亦云不以父命辞王父命礼也谓之礼者盖父亦当从王父也然若王父之命背理而父命当乎理则将从背理者乎抑否乎

引取之也

此盖觧获字之义喜其为瑞也而引取之非鲁与孔子争相引取也注谓麟自为孔子来鲁引而取之不与鲁之词果尔则孔子将争此瑞以为已有乎何以为孔子

十三经义疑卷十一

猜你喜欢
  第三十五卦 晋 火地晋 离上坤下·佚名
  卷一 释诂第一·邢昺
  周秦第五十七·桓宽
  止学 译文·王通
  鬻子·鬻熊
  卷九八·邱濬
  孔子是不是“发烧友”?·孔子
  总论·张自超
  侈靡第三十五·管仲
  诗解颐卷三·朱善
  不退地祥瑞品第十七·佚名
  潮音草舍诗存(一)·太虚
  佛舍利经塔秘行钞序·太虚
  杂宝藏经卷第四·佚名
  法华玄论卷第八·吉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448_1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白居易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   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   卷4

  • 吕希纯·唐圭璋

      希纯字子进,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公著子。登第,为太常博士。哲宗时,拜中书舍人。出知毫州、睦州、归州。建中靖国初,召为待制,知瀛州,改颍州。入崇宁党籍。卒年六十。   临江仙   □□□□□□□,□□□□□□。莫交闲虑

  • ◆宋逸士无(翠寒集 啽呓集 鲸背吟)·顾嗣立

    宋逸士无 【亦作无。】 无字子虚,旧以晞颜字行,名名世,家于晋陵。以兵乱迁吴,冒朱姓。至元辛巳,其父国珍领征东万户案牍,适病痿,无丐以身代,许之。入海抵竹岛,风雹交作,随惊涛上下。经高丽诸山,罹沉痾,瘦骨柴立,未尝废吟咏。岁丁亥

  • 五集目录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目録三卷之十九丙午元旦元旦试笔咏白玉如意题金廷标岁朝图大学士嵇璜每有致仕之意作此什示之降旨加赈湖北去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降旨加赈去岁安徽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

  • 卷三十五·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五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五十三首【起元佑七年壬申三月自颍移知扬州其年九月以兵部尚书召还途中作】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 卷六十七 夏录二·崔鸿

    赫连昌 赫连昌字还国一名折勃勃之第三子也凤翔元年封太原公为前将军镇潼闗后率众袭杀太子璝遂立为太子身长八尺魁岸美姿貌真兴七年秋八月勃勃死昌即伪位于永安殿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元承光[承

  • 皇清开国方略巻三·阿桂

      太祖髙皇帝【己亥年至辛亥年】  己亥年春正月呼尔哈路长来朝  东海窝集部之呼尔哈路长旺格彰格率百人来朝献黒白红三色狐皮黒白二色貂皮自是呼尔哈部朝贡时至其长博济哩乞婚  太祖嘉其率先归附因以大臣女六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五·徐乾学

    宋纪九十五【起黓敦牂七月尽阏逢涒滩四月凡一年有十月】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徳宪慈显孝皇帝崇宁元年秋七月甲申朔建长生宫以祠荧惑 丙戌诏省台寺监及监司郡守并以三年成任 戊子以蔡京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

  • 第二六五收管状同治九年十月十一日一一七○一--四·佚名

    澚甲具看守大枋收管状具收管状香山港澚甲金顺兴,今当大老爷台前,收管得封过大枋贰块,并量明:大块长三丈伍尺捌寸,阔壹尺柒七寸伍分,厚玖寸;小块长三丈贰尺伍寸,阔壹尺捌寸,厚柒寸伍分。交兴看守,合具收管状

  • 有凤来仪:远游·胡兰成

    有凤来仪:远游去北京的路上,渡长江 ,济淮水,望泰山,过黄河,此地古来出过多少帝王,但我在火车上想,便是下来在凤陽淮陰或徐州济南,做个街坊小户人家,只过着今天的日子,亦无有不好。是年我廿一岁,九月里到北京,进燕大副校长室抄写文

  • 崔宁传·欧阳修

    崔宁本是贝州安平县人,后来迁居卫州。他家世代都学儒学,但他单单喜欢纵横家的学说,因为不受重用,就跑到剑南,给鲜于仲通当步兵。后又跟随李宀必征伐云南,不胜,回到了成都。行军司马崔论喜欢他,推荐他当了牙将。先后侍奉崔圆、

  • 耶律古传·脱脱

    耶律古,字涅剌昆,初名霞马葛。太祖为于越时,他曾经随从在山西一带攻城略地。适逢李克用在云州,耶律古侍卫,李克用惊诧地说:“这孩子依骨相看来很特别,不应该让他侍从左右。”因此太祖十分忌惮他,当时正西征,诸弟之乱发生,听说变

  • 政学录卷三·郑端

    畿辅丛书 枣强郑端辑 初任事宜 日行规则 居官立政 四事箴 十害箴 戒石铭 事上接下 清均地土 改复过割 编审均徭 征收钱粮 兑量漕米 查盘仓库

  • 卷之七·佚名

    刘子卷之七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贵一赛第三十一越剑性锐,必托槌砧,以成纯钩;楚拓质劲,必资旁檠上步萌反,下音竞。旁檠,造子之器物,正弓所用,以定曲直,矫而不正者也。以成弹弓弴;丁么丁昆二切。画弓,天子所用之弓也。人性虽敏,必藉

  • 授记品第十一·佚名

    尔时大德摩诃迦叶告萨遮善男子言:善男子,汝已供养无量诸佛。具足成就无量无边诸功德聚。何故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萨遮答言:大德迦叶。我若有见此是菩提此是证者,我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言:萨遮善男子,无量无边

  • 卷第十八·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十八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提胃虽说戒善等者玄义云彼经但明五戒不明十善唯是人教则非天教纵以此为人天教者诸经皆明戒善亦应是人天教耶又彼经云五戒为诸佛之母欲求佛道读是经欲求阿罗汉读是经

  •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章安

    十卷。宋章安撰。宋徽宗赵佶,曾作《御解道德真经》解《道德经》,章安撰此书的要旨是阐释宋徽宗之解。此书卷首有章安自序。其序称《道德经》“辞简旨奥,穷之益远,测之益深,非夫神解,盖不得以议其略”; 自称在凝神恭读

  • 圣大总持王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之事。